浅谈“瓦秒法”配合“对线灯”在反窃电工作中的运用论文_齐学明

浅谈“瓦秒法”配合“对线灯”在反窃电工作中的运用论文_齐学明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临夏县供电公司)

摘要:窃电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危害和恶劣的社会影响,窃电现象的滋生蔓延,不但扰乱正常的供用电秩序,而且给国家和电力部门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形成巨大的经济黑洞。同时窃电的社会危害性很大,因窃电造成供用电设备烧坏导致的大小停电事故时有发生,近年来窃电分子的窃电手段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窃电分子的猖獗导致了社会风气的恶化,给供电企业的反窃电工作提出了新的更严峻的挑战,下面就本人在多年的用电检查工作中发现的窃电现象及总结的瓦秒法配合对线灯的反窃电方法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瓦妙法;对线灯;反窃电工作

一、窃电的现象及其造成的危害

1、窃电现象的发展变化:

窃电现象由原来的村、社电工在变压器总表上窃电发展到用户单个窃电;窃电的范围从农村发展到城镇,从居民生活照明发展到商业、生产经营领域;窃电的形式从用户个人窃电发展到窃电有组织、有预谋的专业团伙上门作案、给整个村社住户窃电;窃电的方式由原来的在供电变压器和供电线路上擅自接线用电发展到伪造供电企业封印在电能计量装置上做手脚,窃电方式越来越隐秘不易被用电检查人员发现。

2、窃电现象及其危害:

窃电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危害和恶劣的社会影响,窃电现象的滋生蔓延,不但扰乱正常的供用电秩序,而且给国家和电力部门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形成巨大的经济黑洞,窃电造成的损失少则几十元多则百万、甚至千万元。同时窃电的社会危害性很大,因窃电造成供用电设备烧坏导致的大小停电事故时有发生,近年来窃电分子的窃电手段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窃电分子的猖獗导致了社会风气的恶化,给供电企业的反窃电工作提出了新的更严峻的挑战,窃电分子窃电后不考虑电费问题,无节制的滥用电力造成国家资源的无度浪费。

二、引起窃电的原因分析

首先,电力是商品,更是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加工企业的生产动力,但窃电者法制观念淡薄,每月不少的电费开支使个别不法分子动起了歪脑筋,在利益的诱惑下干起了窃电的勾当,把窃电作为降低生产成本的一大有效途径。其次,人们对电视商品的意识依然很单薄,传统的“窃公家的电不算偷”的观念根深蒂固,窃电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有的地方出现了“一户窃电,众邻仿效”的恶性循环现象(如在检查中发现有两个村子80%的住户都在窃电),且窃电分子并未感到羞耻感。再是电力企业自身管理不到位,未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及用电检查制度,部分职工责任心不强,营业普查及反窃电工作滞后,给窃电者以可乘之机,有的电力职工甚至内外勾结给不法分子创造窃电机会。

三、窃电方式分析

关于窃电的方法以往专业书籍中多有介绍,如绕越供电企业计量装置用电、损坏供电企业的计量装置用电、以及移相法窃电、扩差法窃电等这里不再做一一赘述,下面就自身在用电检查工作中发现的窃电方法进行逐一列举:

1、更换电能表铭牌窃电

窃电分子伪造供电企业计量装置封印,然后打开电能表盖子,把小容量的电能表铭牌更换到大容量的电能表上。如,在检查中发现窃电分子把2.5(10)A电能表铭牌更换到20(80)A的电能表上,即2.5(10)A电能表读数器窗口最后一位数字为分,而20(80)A的电能表读数器窗口最后一位数字为度(kW.h),这样就造成每月抄录的该户的电量是其实际用电量的十分之一,如用户每月电量是1000度,而抄录到营销系统中的电量就只有100度。

2、公用相、零线窃电

窃电分子伪造供电企业计量装置封印,然后打开电能表箱,将1#电能表的相线和零线对调,即将相线接入电能表零线孔,将零线接入相线孔,再将2#表按正确的接线方式接入(或者装表接电人员,由于粗心大意,不按正确的方式接通任意一块电能表的相、零线,给窃电者留下可乘之机),然后两家窃电分子联合用1#表的相线和2#表的零线进行窃电,由于两块表都没有构成电流回路,所以两块表都不转,临近抄表时窃电分子把两户家中的进户线稍作调整后,两块电能表象征性的转上几度电,此方法非常隐秘,若非抓住现行,窃电分子不会承认,反而诬告供电企业装表不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分流法窃电

窃电分子伪造供电企业计量装置封印,然后打开电能表箱或电能表盖,然后用铝线或铜线将电能表进出线短接,造成电量大量流失,经现场检查发现若窃电分子用4mm2的铝线短接电能表进出线进行分流窃电,则所流失电量是窃电分子实际用电量的70%左右,若用4mm2和6mm2的铜线短接,则电量流失分别为93%和97%,不论窃电分子如何使用大功率的电器,流经电能表的电流始终保持不变,所记录的电量也就微乎其微了,此方法若短接在电能表内部,一般不会引起检查人员怀疑,隐蔽性相当高,危害特别大。检查中发现个别村社全部使用此方法窃电,据窃电分子交代有专人上门为其操作窃电,且至检查发现是窃电时间最少已有3-5年之久。

四、运用“瓦秒法”配合“对线灯”开展反窃电工作

由于窃电现象比较隐蔽,采用传统的反窃电方法挨家挨户的开展用电检查工作量大、面广、任务中、进展缓慢,容易让窃电分子逃脱。因此我们在反窃电工作中将“瓦秒法”推陈出新,配合“对线灯”有针对性的开展反窃电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收到很好的效果:

原理:瓦秒法也称实际负载比较法,其原理是将运行中计量装置的功率Px与线路中的实际功率P0进行比较,定性的判断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是否正确。

操作方法:用秒表记录电能表转盘转N转或电子表脉冲闪动N次实际所用时间ts,若已知电能表实际负载为P0,则电能表应用的理论时间按下

式计算:

T=3600*1000*N/C*P0

式中:

N——选定的电能表转速r,或脉冲闪动的次数;

T——对应电能表N转所需的理论时间S

C——有功电能表的常数r/kw.h;

P0——电能表的实际负荷功率(瓦W);

例1,用户安装220V,2.5(10)A单项电能表,常数为1440r/Kw.h,则用户用电负荷在200W时,其理论转数为N=12.5S(即在200W的负荷下,该表盘转一圈所需的时间为12.5S),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T=3600×1000×N/1440 ×200=12.5(S)

例2,用户安装220V,2(20)A单项电能表,常数为720r/Kw.h,则用户用电负荷在200W时,其理论转数为N=25S(即在200W的负荷下,该表盘转一圈所需的时间为25S),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T=3600×1000×N/720 ×200=25(S)

然后再根据实际测得的时间进行比较,在检查中查处两个窃电严重的村子时,发现该村安装2.5(10)A的电能表的窃电户,在200W的负荷下,电能表转盘转一圈所需时间以4mm2的铝线短接电能表进出线时为1分钟、以6mm2的铜线短接电能表进出线时为3分钟,短接线线径越大,则电能表转速越慢;安装5(20)A的电能表的窃电户,在200W的负荷下,电能表转盘转一圈所需时间以4mm2的铝线短接电能表进出线时为2分钟、以6mm2的铜线短接电能表进出线时为5-6分钟,短接线线径越大,则电能表转速越慢,则可断定该户用分流法窃电无疑,打开电能表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分析的一模一样。对高供低计的专变用户和三相四线制供电的低压动力用户,同样用以上方法逐相进行检查,准确率100%。

误差计算方法:

r=(T-t)/t*100%

式中:t——对应N转所需实际时间(S)

优点:

1、“瓦秒法”配合“对线灯”的反窃电方法较单纯的“瓦秒法”和钳型电流表法能更快速、直观的判断用户表计在负载状态下的运行情况。

2、检查所需器材成本低,降低了企业成本,材料配置方便,检查时只需秒表、灯泡(如200W)各一只及2芯电缆线若干米,如在检查过程中检查器具不慎损坏,在农村的小卖铺都能就地补充,不会因为检查器具损坏而影响检查工作正常开展。

3、检查方法便于掌握,检查结果简单明了,尤其对不易发现的分流法窃电,能及时、准确、有效地作出判断并下定结论,在多年的检查过程中屡试不爽、从未出过差错。

论文作者:齐学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0

标签:;  ;  ;  ;  ;  ;  ;  ;  

浅谈“瓦秒法”配合“对线灯”在反窃电工作中的运用论文_齐学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