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机车修程改革降低检修成本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_康健

关于推进机车修程改革降低检修成本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_康健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西机务段 包头市 014010

摘要:对铁路机车检修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结合包头西机务段检修工作,对机车预防修存在的弊端进行剖析,提出从预防修向状态修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提高机车检修效率,降低机车检修成本。

关键词:铁路机车;检修制度;修程修制改革;降低检修成本

机车运用安全和运用质量是铁路机务工作的两大支柱,机车质量是行车安全的重要基础,作为牵引动力的机车,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铁路运输安全和秩序,关系到运输成本的盈亏。机车质量的可靠性是由设计及制造所确定的,有效的检修质量和运用保养质量只能保持机车固有的可靠性,而检修制度在机车检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现行机车检修制度概述

机车检修制度是在一定的维修理论指导下,制定出的一整套规定,计划预防修(以下简称预防修)是包头西机务段机车检修采用的主要检修制度,理论基础是物质的磨损规律,按照机车预先规定的时间或走行公里,对机车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有计划的检查和修理,从而确保机车良好的技术状态。

机车状态修是指通过对机车主要部件的检测和诊断,以及根据实践经验的累积,基本掌握机车的技术状态,有计划的安排机车检修。它是相对事后维修和以时间间隔为基础计划维修制度而提出的,是以机车实际技术状态为基础的一种维修制度。

从成本控制、生产效率、技术发展以及今后铁路改革发展形势等方面看,预防修是较为落后的,我段承担内燃、电力机车检修之所以仍用这种修制,主要是因为:以现有技术手段和工装设备,在机车定期修理前还无法完全、准确的掌握、分析磨损情况、电气参数等机车技术状态信息。

二、现行机车预防修制度存在的弊端

1.强调物质寿命,忽视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机车预防修理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磨耗规律,是以物质寿命作为报废更新的依据,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机车的无形磨耗、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致使机车的折旧年限规定过长和折旧率定的太低,造成在整个机车寿命期内的修理费用超过机车原值多倍的不合理现象。这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而且浪费能源,有碍于牵引动力的更新改造和技术进步。

2.以单一理论值确定机车检修周期,不切合实际。根据设想不变的磨损规律,以及机车最薄弱的个别部件拆检需要确定的检修周期和定检公里,在技术上是不合理的。因为机车在按照走行公里送修时,实际上并没有考虑到不同机车的运行状态、不同的牵引重量、不同的线路条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即使同一地区、同一机型,每一台机车各个零部件的有形磨耗程度和使用寿命也不尽相同。所以“一刀切”的定期修必然会造成大量的过剩修,可能造成加大检修成本。这种不合理现象无形的增加了机车修理次数和费用,降低了机车运用效率,使很多机车在技术状态良好、故障率稳定的黄金时期停机维修,付出了大量的无效劳动。

3.机务段维修、保养机车的责任与其经济利益不挂钩。负责支配、使用、维修与保养机车的机务段应该对机车整个寿命期内的一切费用负责。然而,现行的成本管理制度使得机务段并不直接担负机车的检修成本,且并不与机务段利益直接挂钩,这必然会造成一种极不合理的局面,如果机务段维护保养机车工作做得越好,检修周期延长、修理次数减少,则机务段在经济上收入就少、损失就越大,同时在机车的可靠性和质量上所担的风险也越大。这必然导致盲目的按周期停机检修,对造成大量的过剩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带有盲目性的现拆现修,必然导致机车使用效率下降,增加检修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这种到周期就需要拆下来修理的方法,必然把一些不必要解体的部件也解体了,而且这种现拆现修的做法,使得检修范围明显加大、消耗工时增多和检修停时延长。另外,由于不能及时发现故障,往往会导致故障的扩大,更由于相对较多的反复拆解,有时也许会降低某些零部件精密度和使用功能,这些都会使机车的非运行时间增加,造成机车使用效率下降,同时也增加了检修成本。

三、实施修制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铁路提速及新型机车工艺制造水平的提高,包头西机务段对一大批机车检修所需要的工装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与此相应的检修管理的软、硬件都有进一步的提升,技术管理手段以及职工素质与提速前相比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在宏观上,铁路推行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大限度的盘活资产,使机车修程修制改革具备了必要条件。一是铁路企业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为推行机车修程修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二是现行的机车修理制度为机车修程修制改革累积了各方面的经验。在检修组织、生产计划、劳动管理等方面形成一整套较规范的检修修理制度体系。三是随着铁路发展,机务段工装设备、人员素质、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提高为机车修程修制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四是机车质量趋于稳定,为机车检修修制改革奠定了基础。因此,无论是内在要求还是外部条件,均为检修制度改革提供有力的契机和保障。

但是,从目前包头西机务段机车检修工作实际来看,实现从预防修向状态修的完全改变,还需要在检修管理、职工素质、技术措施、设备设施等多方面开展大量细致的工作,无法一蹴而就。因此,从具备条件的一些机车配件入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探索和实践状态修,并在此过程中积累经验、掌握规律就显得尤为必要。以SS4型电力机车为例,按照该型机车小辅修工艺标准,司控器每双小需要下车互换,属于典型的预防修。在机车运用实际中,司控器发生的主要故障为牵引制动手柄晃动量大、定位不稳和手柄卡滞。经分析,产生此类故障主要因控制该手柄锁定量的机构产生变形,或长期磨损后限位滑块磨损导致。然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其实并不复杂:一方面更新部分联锁杠杆与限位滑块,尽可能减小手柄晃动量,消除变形导致的无法锁死故障;另一方面与厂家沟通,将滑块厚度改变,降低手柄头不到位引发的手柄卡滞。包头西机务段实施司控器修制改革以来,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司控器下车检测故障率显著降低。因此,以推进状态修为着力点,结合实际优化机车检修内容、周期和方法,做到不失修,也不过剩修是完全可行的,即可保证机车质量处于可控状态,也可提高机车使用率,更能有效减少人力、物力投入,从而降低检修成本。

四、实施修制改革、开展机车状态修的优越性

通过我段在机车司控器状态修方面开展的探索,本着保质量、增效益、少投入的原则,合理确定检修范围,开展机车状态修有利于促进企业效益的良性循环。其主要优点为:

1.实现适度维修,有效节约成本。状态修的原则是预防为主,其要领是按状态、有计划,其基本思想是不失修,也不过剩修,能有效克服机车失修和过剩修两大弊端,使机车质量处于受控状态,避免不必要的维修,降低机车故障的发生率,节约检修成本,提高机车运用效率。

2.降低机车检修费用。因为减少了机车在整个寿命期内的维修次数,每次检修的应修项目和工作量同时下降。此外,机车不会在机组与部件伤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才送修,当然检修工作量小,容易复修,因而人力、材料与配件的消耗必然大为减少,最终达到降低检修费用的目的。

3.提高机车的检修效率。由于采用现代检测与诊断技术,在机车进段检修前能够及时发现缺陷与故障,从而大大减少了传统修理中查找故障的时间,而且可以根据预知的检修工作范围安排好检修台位与场地、必需的劳动力和材料配件,提前铺排做好计划,顺利完成检修工作。所以状态修必然能大幅度减少机车在库内的检修停时,提高机车的检修效率。

五、总结

本文通过对现行机车检修制度进行研究,得出现行机车检修预防修制度存在的弊端,提出实施机车修制改革、开展机车状态修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使机车部件质量保证期得到充分利用、平衡机车检修修程结构设置、制定合理的机车检修范围,提高了机车检修效率,有效降低了机车检修成本。

论文作者:康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关于推进机车修程改革降低检修成本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_康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