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明渠砂砾石填筑工艺试验技术研究论文_赵劲松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通过对白龙江锦屏水电站砂砾石填筑的工艺试验,进行相应的试验检测(主要包括沉降量、干密度、碾压后颗粒破碎情况),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来选定经济合理的碾压施工参数(主要包括铺土方式、铺土厚度、碾压机械的类型及重量、碾压遍数、压实方法),以用于指导现场施工。同时,该技术研究成果可供类似施工作为参考。

关键词:砂砾石;填筑;工艺试验;技术研究

1 工程概况

白龙江锦屏水电站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04°46′~104°50′,北纬33°24′~33°26′。电站设计为低坝引水式,由枢纽、引水系统、发电厂房等三部分组成。引水系统由渐变段、梯形明渠组成,起点桩号0+071.24,终点桩号1+619.24,断面结构形式为高填方梯形明渠。设计纵坡1/2000,渠坡坡比1:1.5,渠底宽5.1m,渠深6.40~7.18m,渠口宽24.30~26.64m。

2 碾压的试验条件

2.1 砂砾石回填料技术要求

本铺填料为白龙江河床开挖砂砾石,砂砾料级配特征最大粒径要求不大于300mm,最小粒径不小于0.075mm,含泥量不超过10%;设计压实质量指标干容重不小于22KN/m³,压实相对密度不小于0.8。

2.2 试验场地及机械设备

以枢纽位置右岸河滩地为碾压试验场地,本次砂砾石碾压试验采用20t的LGS820压路机进行碾压。

2.3 试验方法

砂砾石夯填料的试验参数采用松铺厚度40cm、60cm、80cm,碾压遍数6遍、8遍和10遍试验参数进行现场工艺性试验,试验时不加水。现场采用进占法卸料,装载机进行平料,厚度不超过设计厚度铺筑厚度的10%,平整度控制在10cm以内。试验过程中主要进行压实干密度、碾压层表面沉降、碾压后土料颗粒级配分析。压实干密度检测采用灌水法进行,试坑的大小、深度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沉降量采用水准仪、塔尺进行检测;颗粒分析采用筛分法;最大干密度与最小干密度用《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中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3 试验成果分析

3.1 碾压遍数与沉降量

根据现场实测情况统计:40cm层厚砂砾石,静碾2遍、振碾4遍后沉降量平均值为5cm;静碾2遍、振碾6遍后沉降量平均值为3cm;静碾2遍、振碾8遍后沉降量平均值为2cm。60cm层厚砂砾石,静碾2遍、振碾4遍后沉降量平均值为4.3cm;静碾2遍、振碾6遍后沉降量平均值为3cm;静碾2遍、振碾8遍后沉降量平均值为1.8cm。80cm层厚砂砾石,静碾2遍、振碾4遍后沉降量平均值为4.0cm;静碾2遍、振碾6遍后沉降量平均值为2.7cm;静碾2遍、振碾8遍后沉降量平均值为1.5cm。

3.2 压实干密度与碾压遍数及铺料厚度的关系

压实干密度与碾压遍数和铺料厚度的关系曲线如图3-1、3-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铺料厚度的增加,干密度有所下降,但变化不大,总的趋势是铺料越薄,压实后干密度越大。因此,对于本次试验而言,铺料厚度对压实效果的影响符合常理,实际上并不是越薄越好,铺料层太薄,会影响现场施工进度,增加施工费用。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干密度也随之上升,但碾压遍数达到一定数量后,再增加碾压遍数,其压实效果已不明显。

3.3 砂砾石夯填料的级配分析

为了对比碾压前后砂砾石夯填料的级配变化情况,试验过程中对砂砾石填料进行了级配分析,如图3-3所示,从中看出,碾压前和不同碾压遍数时填料的颗粒级配曲线都比较接近,因此可以断定,碾压过程中,填料未发生明显破碎。这种规律与砂卵石颗粒圆滑、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相符。同时,>5mm的颗粒含量在64.9~68.2%,>10mm的颗粒含量在50.4~55.8%。不均匀系数Cu50.8~58.3,曲率系数Cc0.90~1.14。

3.4 最大、最小干密度

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及参考《水利水电工程粗粒土试验规程》(DL/T5356-2006)中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方法,对粒径大于60mm粒径颗粒采用剔除法。最大干密度采用湿土法,在烘干土料中安比例加入0%、2%、4%、6%的水,进行最大干密度试验,求得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最小干密度采用固定体积法。

在室内用振动台法试验全料法烘干时,发现当加水超过5%以上后,多余的水分会在振动中析出,最终全料含水率基本在5%左右浮动。这是由于材料中水分的离析作用,水分在一定范围时使材料颗粒的外层包围一层水膜,形成了颗粒运动的润滑剂,为颗粒的运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被压实材料颗粒在非密实状态下存在许多大小不等的间隙,在振动冲击下,其颗粒出现了相互填充现象,即较大颗粒形成的间隙由较小颗粒来填充,较小颗粒的间隙由水分或空气来填充。被压实材料颗粒间隙的减小意味着密实度的增加,但当水分超过一定范围后,离析作用将会把较小颗粒一起流失,压实度反而会变小。如图3-4所示。

本次对现场随机取砂砾石室内检测,最大干密度为2.33g/cm³,最小干密度为1.92g/cm³,最优含水率为3.3%。

3.5 碾压干密度与压实相对密度

碾压干密度、压实相对密度与碾压施工参数的关系如表3-1所示。

4 结论

结合现场施工经验和施工工艺,推荐现场碾压施工采用参数和现场施工应注意问题如下:

(1)砂砾石现场填筑碾压施工时采用松铺40cm,20T振动碾静碾2遍找平,振碾4遍可达到设计要求;松铺60cm,20T振动碾静碾2遍找平,振碾6遍可达到设计要求;松铺80cm,20T振动碾静碾2遍找平,振碾6遍可达到设计要求。

综合考虑,建议砂砾石现场填筑碾压施工时采用松铺60cm,20T振动碾静碾2遍找平,振碾6遍作为现场施工参数,碾压方法以进退错距法为主,搭接法为辅。

(2)40cm砂砾石夯填松铺系数为1.14;60cm砂砾石夯填松铺系数为1.19;80cm砂砾石松铺系数为1.09。因此,本砂砾石松铺系数为1.09~1.14。

(3)为保证砂砾石夯填料的级配均匀,在现场填筑时应剔除大于300mm粒径的砂砾石。

(4)河床水下开采出的砂砾料需进行沥水处理。

参考文献:

[1]许永强.浅谈现阶段我国天然砂砾石路基填筑的施工工艺与试验检测[J].中国房地产业,2012(8).

[2]张山勇.引水渠道渠堤砂砾石填筑施工技术探讨[J].陕西水利,2014(S1):47-48.

[3]孙玉芬.砂砾石填筑引水渠道边坡稳定性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1):84-85.

论文作者:赵劲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8

标签:;  ;  ;  ;  ;  ;  ;  ;  

引水明渠砂砾石填筑工艺试验技术研究论文_赵劲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