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分析论文_王立成

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分析论文_王立成

哈尔滨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 要】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3例经临床确认的恶心性黑色素瘤患者给予免疫治疗,对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3例患者经免疫治疗,治疗前后免疫变化明显可提高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CD、CD4,CD4/CD8比值变化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宿主免疫反应在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提高宿主免疫反应来起到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作用。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卡介苗治疗;干扰素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高度恶性、预后较差的肿瘤。一些国家恶性黑色素瘤是除肺癌以外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的上升并不是因为诊断方法的改进,而很可能是阳光暴晒的结果。外阴恶性黑色素瘤约占女性MM的8.3%,占女阴恶性肿瘤的2%~3%。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免疫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有关,在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化疗可减少复发外,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主要的治疗措施。从临床应用情况来看,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卡介苗治疗、干扰素治疗等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为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功能通过黑色素瘤患者23例,均为女性,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38±2.5岁。原发灶位于女性外阴20例,足底3例。

1.2 方法

1.2.1卡介苗治疗 常用的BCG治疗方法有真皮划痕法和瘤内注射法。真皮划痕法适用于原发瘤灶已外科切除或复发转移瘤经外科切除后的辅助治疗。在手臂或背部皮肤纵横划痕10~20道,长5cm,深2mm,涂75~150mg干重的BCG菌液,吹干。瘤内注射法适用于仅有皮肤瘤灶的高度选择的MM病人。与外科治疗相配合。播散性MM,与化疗相配合。晚期且手术无法切尽的病例,而预计能存活4个月以上的。是将BCG直接注入肿瘤结节内,每个可注入0.05~0.2ml,注射瘤灶数目4~40个不等,每间隔2周至1个月1次。

1.2.2干扰素 干扰素(IFN)有α、β和γ三种,其抗癌作用略异。IFN应用剂量差异很大,从2×106~100×106U/m2,多数主张用12×106U/m2为低剂量,30×106~50×106U/m2为高剂量。用药途径采用肌内、静脉或皮下均可,与疗效关系不大。每周连用3次,连用1个月为一疗程的中等剂量效果较好。

1.3 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后进行免疫功能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3、CD4、CD8)。评价3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15.0进行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数据变量资料用(±s)表示。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3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治疗前CD3(%)38.30±5.70,CD4(%)32.15±5.60,CD4/CD8 1.22±0.38。治疗后CD3(%)46.50±8.90,CD4(%)36.45±7.60,CD4/CD8 1.42±0.85。治疗前后免疫变化明显可提高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CD、CD4,CD4/CD8比值变化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23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9±3个月,3年总存活率90%(27/30),3年无瘤存活率86.66%(26/30)。

3 讨论

MM的自然消退是肿瘤临床医师早已注意到的,从临床应用免疫治疗主要卡介苗治疗、干扰素治疗以及白细胞介素-2治疗等。

卡介苗治疗在1970年5/8例病灶内注射卡介苗(BCG)导致注射部位皮肤MM转移灶消退的病例,其中2例伴有非注射部位结节状病灶消退的情况。5例有反应者在BCG治疗过程中转为结核菌素阳性,而3例无反应者对常见的皮试抗原无变应性。在随后对有免疫反应的病人接受了病灶内应用BCG,91%的病例所注射的皮肤病灶表现完全消退,17%的病例未注射的结节状病灶消失。这些最初具有前景的研究结果激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促进了BCG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剂来进行临床估计。已经知道,局部应用BCG对抗MM的机制,可能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又有特异性免疫作用。BCG具有非特异性免疫作用是指BCG是一种有力的免疫佐剂,在体内可产生迟发性超敏反应,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反应,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活力,使巨噬细胞增加,吞噬能力增强。BCG具有特异性免疫作用指MM与结核杆菌间可能有抗原交叉反应,因而,在BCG治疗后,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均增强,从而阻止MM局部和远距离的发展。

虽然最初的报道有效率令人鼓舞,但是,随后众多的随机对照试验并不能显示同样的结果。以Barth等人为代表的几组随机对照试验,将BCG用于高危原发黑色素瘤或淋巴结阳性的病例,无一研究结果显示在复发率、无瘤生存率或总生存率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别。由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倡导的几组随机试验,用BCG作为Ⅲ期黑色素瘤病人的术后辅助治疗,仅有两组试验提示单用BCG或联用氮烯咪胺能改善复发率和生存率。由WHO倡导的一组大的临床试验,将BCG作为辅助性治疗用于AJCC的Ⅲ期黑色素瘤,仅仅显示无瘤生存期的延长,而没有显示生存率的改善。这些结果提示,目前人们对BCG的临床价值尚缺乏一致的看法。

干扰素可增强免疫、抗增殖、分化诱导、抑制生长和逆转作用。过去IFN主要用来治疗晚期转移性MM。据不完全统计,用不同类型IFN治疗晚期转移性MM的病人400余例,缓解率在20%以上,少数病例可获 CR,有的长期缓解,且停药后可持续缓解,甚至有人提出治愈的可能。在这组试验中,高剂量的干扰素被用来作为原发肿瘤厚度大于或等于4mm病人的辅助治疗(不管淋巴结阴性或阳性),结果显示无瘤生存期和总的生存期的显著延长。基于上述的研究,ASCO推荐高剂量的α-干扰素用于以下两组病例:①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②其他形式的局限性肿瘤,包括intransit、卫星病灶或局部复发。治疗应于术后56天内开始。肿瘤厚度大于或等于4mm伴淋巴结阴性的病例不应接受高剂量的干扰素治疗。

对临床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免疫治疗治疗结果显示可以提高患生率,CD4水平升高、CD4/CD8比值增大,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具有可靠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常东民,张勇,陈德强,朱琨,李康.恶性黑色素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2):214-216

[2]崔盘根.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97.19(2):102.

[3]Demierre Mf,Nathanson L.Chemopervetion of meisnoma:an unexplored strategy[J].J Clin Oncol,2003,21(1):158-165.

[4]蒙志斌,黄卓正.冷冻免疫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0,7(5):551-552

论文作者:王立成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  ;  ;  ;  ;  ;  ;  ;  

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分析论文_王立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