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国际物流中心的实证分析与研究_国际物流论文

浙江国际物流中心的实证分析与研究_国际物流论文

浙江国际物流中心实证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析研究论文,实证论文,浙江论文,物流中心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入世承诺,从2004年底开始,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为了有序展开全 省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省发改委正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研究编制全省国际物流中心布局 规划。所谓国际物流中心,是指为进出口货物提供物流服务,且具有一定集散功能的物 流活动场所。作为国际贸易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国际物流中心关系到整个贸易供应链 的效率,对促进贸易与经济的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际物流中心 通常又可分为具有口岸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和没有口岸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两大类。

具有口岸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具体又可分口岸地国际物流中心和口岸功能延伸地国 际物流中心两类,通常也称口岸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海关直通关监管点等。其共 同特点是为进出口货物提供包括口岸服务在内的完整国际物流服务的一种特定物流活动 空间形态。其主要的物流服务内容:包括为进出口货物提供报关、报检、保税、查验等 海关和检验检疫服务,以及常规的仓储、装卸搬运、运输、分装、理货、信息传递等物 流服务。没有口岸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是指为进出口货物提供一般国际物流服务,但 不进驻口岸机构的场所。

本文主要对全省具有口岸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即对口岸地和口岸功能延伸地的国际 物流中心进行分析。

浙江具有口岸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的基本情况

(一)概况

1.口岸地国际物流中心。目前全省有8个一类口岸。其中5个海运口岸,分别是宁波、 舟山、温州、海门和嘉兴;3个航空口岸,分别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机场和 温州机场和温州机场,其中宁波栎社机场和温州机场目前仍以客运为主,尚不具备国际 物流功能。

6个二类海运口岸分别是泗礁、高厅、石浦、礁山、大麦屿和鳌江港。根据浙江实际情 况,在口岸地建设国际物流中心主要是依托一类口岸而展开的,二类口岸国际物流设施 发展较少。因此日前浙江在口岸地设立的国际物流中心主要集中在宁波、舟山、温州、 海门、嘉兴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6个海港和空港口岸(见表1)。

表1 全省一类口岸基本情况

序号口岸名称2003年货物吞吐量2003年集装箱吞吐量

(万吨) (万标箱)

1 宁波口岸 18500 277.2

2 舟山海运口岸

57220.0249

3 温州口岸

21006.4989

4 海门口岸 1613.5

2.9276

5 嘉兴口岸 1327.97 0.1736

6 萧山航空口岸11

2.口岸功能延伸地国际物流中心。目前浙江共批准设立9个海关直通关监管点,相应形 成9个口岸功能延伸地国际物流中心(见表2)。

表2 全省口岸功能延伸地国际物流中心布局情况

名称

监管仓库 监管区域 投资 所在地

面积(m[2])面积(m[2])

(万元)

杭州关区 90023 761651 58100

1 杭州口岸国际物流中心8400 40015

12000 杭州下沙

2 萧山陆路口岸国际物流中心5863 86710 5500杭州萧山

3 富阳口岸国际物流中心

8000 50000 4600浙江富阳

4 绍兴市国际物流中心 5600 30000 5500绍兴袍江

5 嘉兴市国际物流中心 3000 50000 3600嘉兴经济技术

开发区内

6 湖州国际物流中心

2000 118726 4900湖州南浔

7 义乌国际物流中心 50000 213440

18000义乌市区

8 金华金三角国际物流中心 7160

172760 4000金华经济技术

(海关未验收) 开发区内

宁波关区  2000

9 余姚国际物流中心

2000

余姚市区

(二)功能与模式

1.功能。一般功能主要有:(1)海关监管服务功能:报关、报检、查验。(2)检验检疫 服务功能:商品检验、鉴定和监督管理;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和监督管理;出入境交 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对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实施国境卫生 检疫和口岸卫生监督。(3)仓储服务功能:货物储存、保管等。(4)运输组织功能:货代 、船代、车辆组织、配载、订舱。(5)流通加工:包装、理货、物理性加工。(6)集装箱 服务:堆存、拆拼装箱、还箱等。(7)装卸搬运:提供货物装卸搬运服务。(8)分拨、配 送服务:对中心内货物提供分拨配送服务。(9)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

涉及保税物流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还具有特殊功能:(10)进口货物保税功能:根据 境内关外原则,为进口货物保税提供服务。(11)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功能:依托口岸 物流中心良好的优势条件,直接参与经营商品进出口和转口贸易业务。(12)其他:对驻 场企业或经营者提供办公场所、金融结算、车辆保养、加油、停车、餐饮住宿娱乐等。

2.模式。(1)建设模式。可分三种类型:政府公益型。在目前浙江6个一类口岸地国际 物流中心(主要是指海、空港口岸的运输设施,如国际件杂货、国际散货、国际集装箱 等)都是政府公益型。企业自建型。在目前浙江9个口岸功能延伸地国际物流中心中,属 于企业自建型的有杭州口岸国际物流中心、萧山陆路口岸国际物流中心、富阳口岸国际 物流中心、湖州国际物流中心、余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5个。政企联建型。有义乌国 际物流中心、绍兴市国际物流中心、嘉兴国际物流中心、金华金三角国际物流中心等4 个。

(2)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站场分离型。即站场设施建设与经营完全分离。投资 主体只负责投资建设物流设施,建成后全部转让(含租赁或使用权转让)给物流业务经营 者,投资商以租赁收入或者使用权转让收入来回收投资。目前9个口岸功能延伸地国际 物流中心中,义乌国际物流中心基本上属于这一类。自主经营型。即由投资商自己投资 建设、自己独立经营。这种方式往往投资商是单个物流企业。如湖州国际物流中心就是 这种类型。混合型。这种形式目前比较普遍,即由投资商建设完成后,部分设施租赁或 转让给其它物流企业经营,部分设施由企业自行经营。

(3)运行模式。通常有三种类型:直通关监管型。海关依托国际集装箱物流中心,就地 监管,提供完善的海关、商检服务,降低国际物流成本。目前9个口岸功能延伸地国际 物流中心普遍以这种业务模式为主。保税型。这是近年来刚刚开办的业务模式。主要是 依托保税仓库,对进口货物提供保税物流服务,对进口商提供缓税、初级物理加工等物 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富阳口岸国际物流中心正在争取向这种模式转 变。综合型。对进出口货物监管、保税,以及仓储、配送、运输组织等进行综合经营的 模式。这种模式,目前已在宁波保税物流园区建设中探索。金华金三角国际物流中心、 绍兴国际物流中心等已引入这种模式。

(三)进出口货物特征与作业量

1.口岸地国际物流中心进出口货物特征与作业量。6个口岸地国际物流中心近年来物流 业务量增长迅速,物流服务辐射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浙江出口加工业的快速发展,集装 箱生成量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全省集装箱生成量平均以27%的速度递增,超过全省生 产总值平均增幅14个百分点。2003年,全省口岸地外贸货物吞吐量为10865.69万吨,国 际集装箱吞吐量286.825万标箱(见表3),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8.5%。航空口岸出入境 货物18311吨,同比增长38.6%。与此同时,口岸的国际中转业务发展迅速,2003年宁波 港国际集装箱中转量达到8.4万标箱,同比增长2.3倍,并形成多条干线在宁波港交汇, 多种中转模式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表3 2003年浙江省口岸地国际物流外贸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

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 集装箱

名称 进出口

同比增长进口

同比增长

出口

同比增长

进出口 同比增长

宁波 8212.7

31.6%6792.4

28.4%

1420.3

49.1%

277.2

49.2%

舟山 2128.18 135.45% 2089.84 139.55% 38.34

21.9%

0.0249

温州 177.28

-11.75% 142.13

-14.42% 35.15

0.99%

6.4989

-1.91%

海门 147.49

26.93%

145.04

27.3%0.45\

2.9276

1.73%

嘉兴 200.04

19.3%198.94

18.7%1.11\

0.1736

合计

10865.69 201.53% 9368.35 199.53% 1495.35 71.99% 286.825 49.02%

随着浙江出口商品市场的全球化拓展,浙江口岸地国际物流中心的服务辐射范围也在 不断扩大。如宁波港面对国际航运市场变化和周边港口激烈竞争,与船舶公司携手合作 ,大力开辟新航线,增加集装箱航班密度。目前,宁波港月度集装箱航班达460多班, 集装箱航线超过90条,航线覆盖亚、欧、美、非各大洲160多个港口,基本形成了覆盖 全球的集装箱运输网络,并以每天7500多个集装箱的高速吞吐把宁波及周边地区出口货 物送往世界各地。

2.口岸功能延伸地国际物流中心进出口货物特征与作业量。2003年9个口岸功能延伸地 国际物流中心进出口货物特征与物流作业量见表4。

表4 2003年口岸延伸地国际物流中心进出口货物特征与作业量

序号单位 集装箱作业量

货物价值量 货种货类

(TEU)

(万美元)

1 富阳口岸国际物流中心8382850000见备注1

2 杭州口岸国际物流中心1123945000见备注2

3 绍兴市国际物流中心 1177633417见备注3

4 义乌国际物流中心8500 30000见备注4

5 嘉兴国际物流中心1560013000见备注5

6 湖州国际物流中心9500 10000见备注6

7 萧山口岸国际物流中心1100012000 见备注7

8 金华金三角国际物流中心 2079 1328 见备注8

9 余姚国际物流中心120009500 见备注9

合计 165522

204245

备注:(1)主要为进口的废纸、造纸其他原材料、成套设备等

(2)主要是工厂产品、化工原料、机械加工等

(3)主要是纺织品、化工原料、化纤产品等

(4)出口主要为小商品,进口主要为进口设备、机械、废纸等

(5)出口主要为办公室具、纺织品、紧固件等,进口为纺织品、化工原料、设备等

(6)主要是原木、木材制品、煤炭等

(7)主要是化工原料、纺织品、机械加工等

(8)废纸、布拖鞋、罐头、小商品、清洁用品、汽配等

(9)主要为塑料、家电、机械加工等

浙江具有口岸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运行状况的总体评价

从浙江6个口岸地国际物流中心看,由于依托优越的港口条件和完善的口岸物流基础设 施,以及腹地发达的外向型经济需求市场,总体来说运行良好,且发展势头强劲。特别 是宁波口岸,2004年货物吞吐量达2.3亿吨,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达4 00万标箱,居大陆港口第四位,比上年增长45%,已连续六年增幅居大陆港口第一位。 全省口岸功能延伸地的9个国际物流中心运行状况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经济效益逐步趋好。目前全省9个口岸功能延伸地的国际物流中心,2003年共完成了 约20万个标准集装箱作业量,处理货物价值20.42亿美元。其中,富阳口岸每年可为当 地生产企业节约成本2500多万元(按照2003年作业量估算);义乌国际物流中心与海关采 用“到仓库对出口小商品不定期监管,月底对进出库量汇总”的监管模式,减少了企业 查验费,方便客户办理进出通关,促进了小商品顺畅出口,2004年装运集装箱猛增至42 000标箱,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尤其是随着浙江大通关建设的不断推进,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外向型经济发展所推 动的国际物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上海、宁波口岸的物流业务量的高速增长,浙江9 个口岸功能延伸地的国际物流中心业务量也随之得到了快速增长。但由于政策扶持、经 营能力,管理水平、项目选址、功能定位等原因,加之设立的时间短,许多工作还有待 探索,全面实现经济效益提升还需一个过程。

2.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具有口岸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是地方经济发展中很重要的公 共基础设施,对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十分明显,特别是加工贸易型经济发达的地方,其社 会效益尤为显著。如富阳口岸国际物流中心,据测算,目前为货主每只集装箱大约可节 约1500元左右。现代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 展环境的重要标志。

3.现代国际物流业务开始起步。由于浙江现代物流业务,尤其是现代国际物流业务尚 在起步中,加之现代物流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目前所开展的物流业务模式相对较粗放。 特别是保税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增值服务等现代国际物流业务开展仍处于初级 阶段,许多工作处在探讨之中,如对进入物流中心的短驳运费、拆装卸费、商品破损费 等实际业务费用谁来承担,外汇管理、金融、交通、通讯等部门如何提供配套服务等问 题,对当前国际物流中心经营和市场拓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集装箱堆场作用有待发挥。9个口岸功能延伸地国际物流中心均有一定的集装箱堆场 ,但由于船务公司一般都不愿将空集装箱、重箱堆存在物流中心,造成目前国际物流中 心的堆场利用率较低。究其原因,通过调查发现,一只40尺的空集装箱或重箱在物流中 心堆放,落、上箱需用正面吊四次,吊机费按正常收费需要450元,而这笔费用船务公 司、货代、车队、堆场或客户等一般都不愿支付。

此外,由于浙江现有的一些国际物流中心距上海口岸或宁波口岸的车程不是太远,各 大船务公司进小本身比较便利,使得其不愿到口岸功能延伸地的物流中心设集装箱堆场 。所以,当务之急是科学布局国际物流中心,进一步发挥集装箱堆场的作用。

结论与建议

(一)应将具有口岸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布局作为规划重点。口岸地和口岸功能延伸地 的国际物流中心是开展国际物流服务的重要场所,也是“大通关”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 内容。浙江是自然资源小省和加工制造业大省,原材料、产品销售“两头在外”的经济 。随着开放经济的迅猛发展,口岸功能的进一步现代化,国际物流业务量的高速增长, 国际物流中心的数量增长和服务品质提升已成为发展的必然。特别是随着浙江三大产业 带和众多产业集群的建设,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地区,对具有口岸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 都将有强劲的需求,而随着对外加工贸易发展进入新的高潮期,保税物流的发展更具有 广阔的空间。另外,具有口岸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中,需要配置海关、商检等政府 资源,如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引导,已成为指导当前浙江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 重要任务。因此,在全省国际物流中心布局规划中,应将具有口岸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 布局作为规划重点,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配置科学、运营高效和系统优化为目标的全省 国际物流中心网络体系。

(二)现阶段国际物流中心尤其是具有口岸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在总量上需要加以适 当控制。由于国际物流中心对地方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的作用逐步被各级政府所认识,各 地建设的积极性很高,以致于有些地区想多布点,搞重复建设。因此,下步对全省国际 物流中心的发展和建设,应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引导。尤其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 规模,以及相关的发展条件,以一定的刚性条件为约束,在总量上加以适当的控制。

(三)选点布局要适应保税物流和航空物流的需要。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 工贸易的大力发展,依托口岸及口岸功能延伸地的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开展区港联动 ,发展保税物流服务,已成为我国海关加工贸易监管改革与现代化国际物流服务发展的 重点。浙江地处沿海,开放型经济发达,口岸条件完善,并且拥有宁波保税区和杭州与 嘉兴两个出口加工区,但是保税物流的发展一直落后于沪苏等地,所以充分发挥保税区 功能,发挥浙江沿海港门口岸和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的综合优势,形成区港联动、相互 促进的局面,建设保税物流区,已经成为浙江在新时期发展现代国际物流的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要适应航空物流的需要,加快杭州萧山航空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目前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通往国内50多个城市及美国、日本、港澳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 条民用航线,以及13条国际货运航线,货物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年均以50%以上的速度 猛增。而以国际空港资源为基础建立的现代物流,主要承担高、精、尖和高附加值以及 对时间要求较高的国际物流业务;同时,从苏南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比去浦东机场时间 上,可节省近一个小时,可吸引一大批外省客货源。

(四)分层次布局,突出近期重点,兼顾长远发展。建议对全省国际物流中心分四个层 次布局规划:第一层次依托海港,加快港口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发挥浙江深水良港优 势,加快完善集疏运网络,搞好“区港联动”保税物流园区试点;同时,通过更大范围 、更高层次的整合资源,成为以国际物流为重点的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第二层次 依托空港,推进航空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航空物流的需 求日益增加,加快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航空物流中心的建设十分迫切。第三层次依托中 心城市、产业基地和专业市场,抓好具有口岸功能的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进一步建设 完善已有直通关监管点,科学合理布局全省直通关监管点,发挥口岸功能的延伸作用。 第四层次依托发达的县域(区域)经济,抓紧对没有口岸功能的国际物流节点进行整合提 升,并按实际需求有序加以发展。

近期规划(2006—2010年)重点:一是整合资源,对已有的国际物流中心,提出进一步 完善和提升的意见,发挥其在浙江大通关系统建设中的作用;二是抓好宁波港口、杭州 机场两个“重点区域”。远期规划(2011—2015年),全方位、高起点和高标准,建设成 为与浙江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五)通过体制和管理创新,改善现有国际物流中心的运行状况。建议在对浙江国际物 流中心布局规划中,要积极研究运营组织,探索新的国际物流服务制度,如引入企业信 用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物流服务、企业资金保证金制度或者货物质押等方法和制度,通过 体制和管理创新,带动整个服务品质的提升,从规制上建立浙江国际物流中心发展的良 好外部环境。

以形成高效和系统优化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为目标,突破行政区域限制,科学规 划布局保税物流中心、航空物流中心等国际物流中心。同时,对其它国际物流节点,如 公用型保税仓库、自用型保税仓库、专用型保税仓库、集装箱中转站等的数量、规模和 空间结构提出指导性布局意见,以适应浙江国际物流服务需求发展的多元化需要。

(六)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需要强化政府的作用。目前浙江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大多采 用“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策略,市场化运作比例较高,政府介入相对较少。但受利 益驱动的影响,企业在经营上存在短期行为,经营战略不稳定,加之,目前政府职能管 理部门对在途货物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倒逼货主直接去口岸办理报关、货物查验等监 管手续,制约了口岸转关业务量的增长,影响了一些口岸功能延伸地国际物流中心效能 的发挥。所以,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作用,加强对国际物流中心布局的规划指导,制定 相关政策导向,统筹国际物流中心的公益性和盈利性协调发展。

执笔:黄勇 张国云 赀贤龙

标签:;  ;  ;  ;  ;  ;  

浙江国际物流中心的实证分析与研究_国际物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