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交通拥堵问题解决办法研究论文

蚌埠市交通拥堵问题解决办法研究论文

蚌埠市交通拥堵问题解决办法研究

王珮琪(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拥堵成为我国城市通病,本文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调研中小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及成因,从公共交通体系、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为蚌埠市提供可行性解决办法,进而为我国中小城市治理交通拥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交通拥堵;公共交通;调控管理

随着建设淮河流域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推进,蚌埠市正处于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如何抓好城市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区交通,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其能否在这一关键时期能否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取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重点所在。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新城区的建成与老城区的交通路网的逐步改善,蚌埠市城区道路交通情况得到基本改善,但是随着蚌埠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导致城区汽车保有量快速上升,市区拥堵情况在不断恶化。因此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疏导交通拥堵现状,不断提高城市交通治理水平。

一、蚌埠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调查

为初步探知蚌埠市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掌握整体交通现状,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围绕城市交通拥堵现状,交通拥堵成因和交通拥堵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设计了12个问题在蚌埠市城区随机发放,发放对象涵盖各年龄段,社会各阶层等交通出行主体。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后可得到以下结论:

(1)蚌埠市交通拥堵情况整体勉强可以接受,但部分特定区域形势严峻。76.3%的受访者认为在日常出行中会遇到交通拥堵,其中26.5%的受访者认为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在老城区道路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情况更为严重。在交通拥堵的时间和空间上,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拥堵情况集中分布于上下班时间,83.6%和72.4%的受访者认为出现交通拥堵的地点集中于城市商业中心银泰、万达商业区和中小学校附近。

(2)针对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成因,受访者主要有这三种观点:城区交通规划的落后、机动车保有量的飞速上升和公共交通体系的不完善。类似于其他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者并未意料到近年来城市的迅猛发展,从而导致了城市规划尤其是交通规划的滞后。在采访者中这三种成因的投票数量分别占68.3%、46.2%、44.8%。

(3)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居民对于交通拥堵给蚌埠市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深刻,其中超过八成的受访者一致认为交通拥堵会给城市发展和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另外,有56.3%的受访者认为交通拥堵会给城市带来大气污染。

二、蚌埠市交通拥堵成因分析

(一)城市人口暴涨

在车间排放方面,目前的管理过于严格,相关部门要求,在汽车启动状态下,需要对汽车尾气进行处理,但其实即使汽车不在修理厂内,在路上行驶,尾气排放也随时都在发生。

据我们可以查到的权威数据,根据2018年安徽省统计局公布2018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17年底,蚌埠市总人口达381.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133.44万人。城镇人口占蚌埠市总人口的比重从2007年的25.93%增长到2017年的35.00%,可以明显看出蚌埠市城镇人口显著增长且城镇人口的增速明显高于全市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作为交通出行的主体,人口因素是构成交通拥堵的首要因素,原有的城市空间区域满足不了飞速增长的人口需要。

(二)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快速上升

蚌埠市发源自蚌埠火车站的设立,整个蚌埠市城区围绕火车站分布,一方面火车给蚌埠带来了早期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火车的穿城而过也极大的限制了城市现今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蚌埠市的城市规划逐渐显露出诸多问题,具体地说有如下几点:一是中心城区的道路过于狭窄,不能容纳现今快速增加的机动车数量。这是早期城市规划中不具前瞻性的体现,直接导致了城区拥堵成为常态化事件。二是合理的城市规划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查阅蚌埠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其中的中心城区交通规划若能一一落到实处,可以预见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将会得到极大改善。三是城市的功能区建设混乱,城市形态凌乱,不同的交通路网条件不能匹配相应的区位要求。例如在城区商业中心区万达商业体旁却坐落着一处大型批发市场,大型运输车辆给城市中心路网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三)城区规划的滞后

据2018年安徽省统计年鉴,2017年蚌埠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50.66亿元,增速为11.9%,2017年蚌埠市城镇居民年家庭总收入达到33777元,排在全省第七位,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34762元。虽然城镇居民年家庭总收入较低,但蚌埠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十年来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日益强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就是居民购买汽车的数量飞速上升。蚌埠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其中中小型私家车保持年25%以上的增长率,在2017年底私人车辆拥有量达264313辆,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收入水平提高,而且国家出台措施鼓励中小型汽车消费,使汽车价格不断贴近人民的收入水平,因而机动车在可见的预期内会持续增加。

三、蚌埠市交通拥堵问题解决办法

另一方面蚌埠市也在积极探索其他有效的公共交通措施,受限于城市规模人口因素,目前蚌埠市不具备修建类似于地铁这样的轨道交通的条件。2017年蚌埠市与我国著名车企比亚迪合作,采用比亚迪开发的新一代单轨交通“云轨”来补充城区公共交通体系的不足。作为轨道交通,“云轨”的建设工期短,只有一到两年,建设成本低,并且由于采取高架结构,对城区拆迁量小,适合蚌埠市这样对运载能力没有那么大需求的中小城市。目前随着首条“云轨”线路的开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蚌埠市交通拥堵问题会得到改善。

(一)重视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

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善合理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会带来显著的外部经济。目前蚌埠市公共出行主要依赖公共汽车,据实地调研,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公交集团不断扩大其服务范围,公交线路基本覆盖蚌埠市城区,公交车辆基本更新为新能源汽车,乘坐体验极佳。然而在问卷调查中,有63.52%的受访者认为目前仍存在着公交线路不完善、公交车等候时间过长、公交基础设施老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当前公交系统应重点加快公交线路建设,增加公交车辆投放,延长公共交通服务时间等。例如位于城区主干道的东海大道主要公交线路138来说,它由东至西横穿蚌埠城区,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该主要线路晚上8.30即停止运行,给居民带来了不便。

目前随着日益庞大的交通需求,蚌埠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日益严重,有关部门已经着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交通拥堵,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认为在现有措施的基础上,还可通过这三个方面来考察对交通拥堵问题的合理解决。

2.6 出血的预防 每日观察患儿皮肤有无淤血、淤斑、胃部不适、视力改变、尿色加深,特别是PICC针眼处有无渗血。让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加床档保护。保持病室湿度在50% ~60%,使患儿感觉舒适。穿宽松柔软的衣服减少摩擦,凡能引起患儿受伤的物品如指甲刀等全部移走。尽量减少有创操作,每次采血或注射后局部按压5 min以上。

(二)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设施,避免拥堵情况发生

二是次要关系。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中的主客系统与外围因素之间的互动形成了除主客关系外的次要关系。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中的外围因素虽然没有显著作用于系统内的舆情主体、舆情客体以及传播媒介,但起到了重要的环境变量的作用,从而形成了外围因素与主客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中的次要关系。由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以及技术等因素共同形成的环境从宏观层面影响着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与演化,因此,不能忽略外围环境因素在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关系与次要关系都是客观存在的,且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

(1)长期以来蚌埠市对于城区道路的建设主要集中于主干道路及新城区而言,对于老城区现的道路少有触及,但正是这些处于人口密集区域的狭窄道路容易造成拥堵,因而规范已有道路,打通各条道路之间的联系是促使交通通畅,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的良方。

(2)拥抱智能化交通管理平台也是针对交通拥堵情况举措之一。当下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交通管理平台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蚌埠市主要使用的交通管理方式为交通信号灯加人工疏导,显然这样的组合很难及时应对突发的交通拥堵情况。因而采用智能化管理平台,建立交通信息共享、反应快速的交通指挥枢纽,提高整个城区的交通信息整合能力,并及时通过广播电台等媒介反馈给道路执法人员和车主,避免拥堵情况的产生。

采访结束,他送我赶赴回广州的路上,还继续跟我谈起他目前在做的一个线上侍酒师教育课程,他希望通过这样,更有效地打破地理的界限,能让更多人看得到,听得到……看着步履匆匆的他,听着他平稳、沉实却又语速极快的音律,这个跟我说“葡萄酒给了我想要的一切”的人,他的心里,他的愿景里,一直在考虑的都是如何回馈这个给了他想要的一切的“葡萄酒”。这才是真正配得上“大师”这个称号呀!

(三)适当控制机动车过快增长

可以说目前造成蚌埠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过快,导致交通网络负荷过大,极易造成拥堵。参考其他城市控制机动车数量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蚌埠市应当鼓励发展多元化出行方式。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体系,限制机动车过快增长的同时,还可以大力提倡自行车,电动车,步行等出行方式。尤其是自行车,在城市短途出行中可以作为最佳的出行选择。蚌埠市可以据此为居民提供良好的自行车出行环境,鼓励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机动车辆的过度使用。例如,在城区公交车站附近大量布设自行车停位点,解决居民采取公共出行方式的难点—最后500米的痛处;在现有交通路网的基础上修建自行车道,实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空间分离,从而达到二者互不干扰,保障出行安全。

基金项目: 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蚌埠市交通拥堵问题解决办法研究》(项目编号:201810378371)

参考文献

[1]李卫东.城市交通拥堵成因及治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5):22.

[2]李汶卓.保定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状及治理框架的构建[J].保定学院学报,2019(7):45.

[3]冯思豫,张圣林,徐嘉辉.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探究—以桂林云轨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9):21.

[4]朱虹.大连市城市交通拥挤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标签:;  ;  ;  ;  

蚌埠市交通拥堵问题解决办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