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件号码:4202811989****4240 湖北省大冶市 435100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建设就出现了全面建设的局面。这也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全面改革。其改革的原因就是人们对于当前的城市结构不够满意,城市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就出现了类似超高层综合体这样的建筑。但是城市的发展却不能只注重城市的建设,更应该注意城市生态的建设。因此,现在许多的城市规划中都提到了生态城市的概念。这是让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一个理念,能够让人们更好的生活。本文就针对当前的城市规划设计进行探究,来得出如何更好的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和规划。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引言
现如今,城市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与经济文化生活的载体,城市的立体空间布局与分区块功能性发生了重大调整。就从中国城市的发展状况而言,一大批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和都市区不断涌现,已经呈现出十分强劲的加速发展势头。在确保经济稳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将自然共同发展纳入城市建设的发展议题中去,建立起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应不仅仅只考虑到城市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需求等基本因素,还要考虑到城市生态环境、市民宜居条件等等生态指标,研究行之有效的城市规划建设的生态性规划设计方法。
1生态城市的定义
生态城市是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经济三者协调稳定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城市规划建设。生态城市在规划中不仅要对经济、文化等功能的功能分区进行合理的布置外,同时在规划建设中一定要兼顾生态工程,除了修建公路绿化带、建造公园外,各个地区建设的城市森林、城市乐园等绿色建筑。实现城市的经济、文化、环保的有机结合,在建设城市其他经济文化区时也要配合生态发展的这一理念,使得在整个城市系统中资源可循环再利用,并且在建筑设计园林规划的过程中发挥物质以及能量的最大利用率,打造节能型生态城市。在生态城市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各个元素之间互利共生,使得生态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充斥各种独立元素的混合体而是各元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平衡的有机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够建设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都市,才能让城市的规划建设更加完善健全[2]。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中总纲领,是实现生态城市发展最前提问题,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从城市发展目前形式上看,我国的城市化规划设计中存在很多盲目性问题,不能追求眼前利益,要充分重视针对长远利益效益实现,减少城市污染和破坏问题,保障实现城市化进程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应秉承原则
城市的规划与发展离不开生态理念建设作为保障,这也是促进城市环境得到更好转变的前提与基础。而在生态优先的理念下,城市生态建设保障体系的构建也是进一步实现生态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与措施。因此,在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中,应确保生态建设保障体系的同步构建。若规划设计与实施不到位,便会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发展,而为进一步确保城市在规划与发展上能够体现出生态城市的理念标准,便应在规划与设计中与时俱进,促进生态建设保障体系的建立。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节能环保、低碳经济以及前景绿化等模式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得以实现,这也是有效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基础性对策。
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实践应用
3.1生态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
贯彻落实生态城市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应积极开展生态城市设计,以保证与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相适应。而在规划设计城市的时候,还应当对城市的特色、特有文化以及风格魅力等予以综合考虑。与此同时,要保证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城市内部景观、产业结构以及城市住户设计、功能区等,在全面衡量的基础上,展开全方位的论证,对其可行性以及科学性做出验证。其中,应将城市规划作为重要基础,深入研究并探讨城市内部建筑、道路与广场等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等,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设方案。与此同时,借助城市基础结构框架,在平面规划、高层规划以及低层规划的同事开展景观设计工作,与现代城市相对自然生态环境提出的要求相适应。另外,以城市历史文化与传统为基础,有机结合城市生态建设与现代气息,确保和城市生活有效融合,使城市居民生活在“森林”中。在规划城市的过程中,还应当将生态绿色产业园当做重要标准,将高科技产业作为主导力量,积极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机制,全面保护生态环境。现代化物流、文化与旅游等产业链的发展也十分有必要,要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改造,保证产业链升级转型,使得生态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推进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
3.2对原有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
城市规划设计在实施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可以在原来的城市生态环境之上进行创新与规划。可以将原来的生态平衡环境与人造的生态环境相对比,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更能贴近大自然,而这个特点是人造生态环境所没有的特征。因此,城市生态实施规划时,首先要对原来的自然生态景观做好防范措施时还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进行改造来丰富里面的内容,在实施创新中可以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相应的改造,对已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再次进行绿化,使自然生态环境充满现代文化知识蕴涵,使创建出的生态城市成为人们游玩的场所,实现城规规划设计的目标,从而提高城市整体水平。
3.3海绵城市的建设
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命脉,针对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是生态建设的关键所在。然而,现阶段对水资源与生态的合理构建缺少深入认识。基于此,加强海绵城市的构建,可以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a.对城市道路进行修建时,要注重采用透水或半透水的材料进行建设。在城市道路中增设排水管道,促使城市道路的渗水功能有效发挥。b.在构建绿化用地时,注重在形式上选择下沉式绿化形式,在下沉程度的选择上多结合绿地植物的生长特性。
3.4生态交通的发展
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对绿色能源进行规划建设,特别是公共自行车,应提倡无污染出行,将小汽车出行为主的形式予以取缔,进而全面保护自然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公共交通能够保证城市生态交通目标的实现,对城市污染予以有效地解决,尽量降低污染气体排放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发展来讲,还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方式,借助具体的规则与制度进行约束,进而形成绿色出行习惯,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贡献。只有每一位城市居民积极参与其中,城市才能够更具生态环保性能。基于此,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应将绿色出行融入其中,使人们切实感受便利才能够认可并选择。而对于规划设计而言,则需要践行以人为本理念,进而为人们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
结语
总之,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生态城市就是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利用出发,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人类生产生活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中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必然是生态环境,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其综合利用多方面因素建立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力量促进城市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左小华,李周会.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1):7.
[2]袁多.浅谈城市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民营科技,2016(04):234.
[3]杨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19):185.
论文作者:曹丽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自然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