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区形势2018—2019年回顾与展望-专家访谈录论文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8—2019年回顾与展望-专家访谈录论文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8—2019年回顾与展望
——专家访谈录

本刊编辑部

摘要: 本刊编辑部邀请东南亚研究专家、学者对东南亚国家2018—2019年的政治、经济、外交以及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关系做简要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 东南亚;2018—2019年;回顾;展望

2018年东南亚政治局势回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清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锡镇

一、马来西亚、柬埔寨两国大选,结果迥然不同

2018年,东南亚有两个国家举行了大选,即5月的马来西亚大选和7月的柬埔寨大选。有趣的是,两个大选结果迥然不同:一个是出人意料的颠覆性选举,一个则是毫无悬念的压倒性选举。

自1957年独立以来,马来西亚一直由马来民族统一机构(UMNO,简称“巫统”)主导的国民阵线(其前身为联盟)执掌政权。近年来,由于反对派势力不断加强,其执政地位不断削弱。2017年,在反对党——人民联盟的基础上组成了4党联合即淡化种族界限的希望联盟以对抗国民阵线。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前,希望联盟推选其成员党——土著团结党领袖马哈蒂尔和人民公正党领袖旺·阿兹莎分别为正副总理候选人。选举结果公布,希望联盟在国会下议院的222个席位中赢得113席,以微弱优势战胜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领导的国民阵线。这是马来西亚独立60年来首次实现政党轮替,震惊国际社会。92岁的老资格政治家马哈蒂尔再度出任马来西亚总理,他曾经的对手安瓦尔之妻旺·阿兹莎成为他的副手。据称,希望联盟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于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的腐败丑闻、马哈蒂尔的政治声望以及他与安瓦尔势力的联合。未来马来西亚的政治走向值得关注。马哈蒂尔的前政敌安瓦尔已经得到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特赦并当选议员,他又是希望联盟第一大党——人民公正党的实际“掌门人”。未来,安瓦尔有可能接替马哈蒂尔出任马来西亚总理,但也存在变数,因为马哈蒂尔让其子接班也有可能。纳吉布下台后已遭逮捕,他和妻子因涉嫌“一个马来西亚有限公司”腐败案正面临调查和审判。

与马来西亚大选正好相反,柬埔寨2018年大选像以往一样毫无悬念。大选前,执政的人民党和反对党——救国党不断角力。虽然救国党于2017年年底被解散、主席被羁押、主要领导流亡海外、高层成员被禁止参政,但其欲借海外力量干预柬埔寨大选,通过流亡领导人发起“救国运动”,游说美国、欧洲等西方势力对柬埔寨实施制裁、向政府施压以达到恢复参选之目的。在“救国运动”无果的情况下,救国党于社交媒体发起“干净手指运动”,呼吁柬埔寨选民拒绝投票,给人民党以难堪。人民党一方面对反对派保持高压态势、力排外界干扰,无视西方制裁威胁,继续羁押救国党主席金速卡,成立跨部委工作组以加强对网络和社交媒体的监管;另一方面,加大民生福祉投入,增加对工人、农民和军人的社保力度,首次提出大选承诺。各项措施为确保人民党选票起到关键作用,在几无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人民党顺利拿下国民议会(下议院)的所有席位,洪森继续担任柬埔寨首相。政局稳定后,柬埔寨新政府着手解决国内外矛盾,施行国家发展战略——“四角战略第4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减贫,继续履行承诺,增加民生投入;成立“最高咨询理事会”,邀请在野小党参政议政,理顺宪法规定“多党民主自由”制下“人民党一党国会”与其余政党间关系;主动缓和与美国的紧张关系,恢复寻找越战美军士兵遗骸;对“欧盟威胁取消对柬‘除武器外一切都行’(EBA)贸易优惠待遇”保持克制低调,因为柬埔寨依靠对欧盟出口,对欧盟出口总额占柬埔寨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0%,未来,EBA将是影响柬埔寨社会经济和柬埔寨—欧盟关系的不确定因素。

二、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4国政局稳定,政府均有变动

2018年,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4国政局基本稳定,但其政府均有程度不同的人事变动。9月,越南原国家主席陈大光病逝,在10月初举行的越共十二届八中全会上,越共中央委员会以100%的赞成率提名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为越南国家主席候选人。10月23日,越南第14届国会第6次会议以99.79%(476/477)的赞成票同意阮富仲担任新一任国家主席。阮富仲成为1986年越南革新开放以来首位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一肩挑”的越南领导人。同时,越南共产党2018年继续牢抓党建:制定干部管理新规,越共十二届七中全会提出建设“战略级干部队伍”;当局严厉反腐,审理一批涉及政府高官的大案,自2016年越共十二大以来,截至2018年6月,已对490个党组织、3.5万名党员进行处分,近1300名党员接受法律制裁;严防内部“自我演变”和西方“和平演变”阴谋,严厉打击针对《经济特区法草案》和《网络安全法》的“6·10”大游行和破坏活动。越南政府还大力推动“精干高效”的政治体制建设,各部门各地方深化落实行政改革,国会质询和信任投票等民主形式有声有色,社会管理张弛有度。

缅甸总统变更,昂山素季适度“分权”。2018年3月21日,缅甸总统廷觉突然以“需要休息”为由辞职。同日,温敏也辞去人民院议长职务。随后,议会选举温敏为缅甸新总统。3月30日,温敏宣誓就职。当日,缅甸全国民主联盟(简称“民盟”)任命温敏为该党第一副主席(党内排名仅次于昂山素季)。民盟发言人称,此次任命意在通过给予较年轻党员更多的领导权来加强党的领导,鼓舞全党士气。民盟推出温敏是希望这位实干型政治家为昂山素季分担更多重任。相比前总统廷觉,温敏拥有更大的权力,主要负责社会经济发展、政府行政和民生等,昂山素季则主抓民族和解、若开邦问题和外交等事务。温敏力图重塑政府公信力,在就职演讲中重申民盟政府三大目标,即巩固法治与改善经济社会状况;实现民族和解与永久和平;修改宪法。他承诺“为人民想要的改变而奋斗”以回应民众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满;试图通过完善、发展经济和司法体系、推动土地改革、打击毒品等措施增强民众获得感;通过提高公务员福利、撤换不作为政府高官、反对官僚腐败等措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不过,温敏的角色也很“尴尬”,因为缅甸总统府官员主要是向总统府部长昂山素季汇报工作,无论昂山素季怎么“分权”,她和国务资政部都是缅甸政府的重心。缅甸民盟政府在超过两年半的时间里施政表现总体不佳。11月,缅甸举行议会补选,13个空缺议席中有11个原先属于民盟,但民盟最后仅获得7席,而联邦巩固与发展党(简称“巩发党”)则成功收复3席,少数民族政党及无党派(原若开民族党)人士获得3席。民盟在缅族民众中支持率差强人意,少数民族对民盟感到失望。

新加坡政局总体稳定。虽然反对党吸引越来越多的精英人才加入、实力明显上升,但仍保持在国会中监督和制衡执政党的定位,与人民行动党保持良性竞争关系。新加坡政治的最大变化是:政府新接班人逐渐浮出水面。2018年4月24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对内阁进行本届政府至今最大规模的职务调整,3名从政逾20年的资深部长卸任、退居后座议员,多名第4代领导班子成员被赋予更多的重要领导工作。除了交通部、卫生部、国防部、内政部和律政部,其他三分之二的政府部门由年轻部长掌管。第4代领导班子成员掌管大部分政府部门,在19个内阁部长中占了11个,人数首次过半。11月,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终于宣布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的职务,由现任财政部部长王瑞杰任第一助理秘书长、现任贸工部部长陈振声任第二助理秘书长。按照人民行动党惯例,王瑞杰将来可能接任人民行动党秘书长,并在新一届大选获胜后出任新加坡总理。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执政两年来致力于经济发展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扫毒和反恐力度,菲律宾政局相对稳定。政治腐败和政党斗争迫使杜特尔特接二连三地改组内阁。现为众议员的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夫人支持杜特尔特修改宪法的倡议和施政方针,所以,杜特尔特内阁的许多阁员都是阿罗约夫人担任总统时的阁员。可以说,阿罗约对杜特尔特政府的影响非常深。另一方面,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所属的自由党及其支持者(称为“黄派”,Yellows)继续批评政府和发出反对声音,他们被视为是“亲美派”的代表,其党首为现任副总统莱妮·罗布雷多(Leni Robredo)。目前,杜特尔特政府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一,反对派力图推动倒阁。近年来,反对派多次以政府扫毒行动侵犯人权、总统家人涉嫌贩毒等为由推动弹劾总统。2018年9月上旬,杜特尔特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公开警告称,反对派欲联手发动政变推翻政府。年内,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等地多次出现反政府示威。其二,扫毒行动遭报复。2018年7月2日,塔纳武安市市长哈里里在市政府升旗仪式上遭歹徒枪击身亡,此前他曾允许“军警带着毒贩游街”。7月3日,新怡诗夏省蒂尼奥将军市市长博特在外出途中遭摩托车枪手袭击身亡,作案者与贩毒组织有关。9月,宿务省龙达市市长马里亚诺·布兰科也因为涉毒案件而被枪杀。其三,“联邦制”改革前景难料。2018年7月4日,菲律宾国家修宪咨询委员会提出《联邦宪法草案》,建议修改现行总统制为议会联邦制以增强地方活力、解决南部分离主义等问题,但反对者批评该草案“允许法外暴力”“使现任总统可再选再任4年并连任1次”。草案能否通过国会审批和全民公投仍然存疑。其四,2018年10月,苏禄苏丹通过该省省长向最高法院提交48页的文件要求宣布《邦萨摩洛基本法》违宪并取消定于2019年1月举行的全民公投,该基本法能否得到各方遵行仍有待观察。

三、泰国、印度尼西亚政党活跃,紧锣密鼓备选

2018年,泰国完成了《政党法》《选举法》等一系列法律的修改和颁布程序,《选举法》还需奏请泰国国王御准方可正式实施。泰国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2019年2月24日至5月9日期间举行大选,但投票日仍未确定;从2018下半年开始给政党一些自由活动空间,允许他们注册新党员等;12月11日,正式解除禁止政治活动的禁令,各政党开始宣传和竞选活动。截至2018年10月31日,泰国具备合法政党资格的政党共有81个,其中包括65个原已存在的政党以及16个新政党。随着大选的临近,泰国各政党重新“大洗牌”,目前已形成三大政党阵营:一是为泰党阵营,包括与为泰党关系密切的新建政党——泰卫国党、为国党和为道义党,这些政党成员中都有他信的亲信;另一个是新兴政党——巴差叻力量党阵营,该党发展势头强劲,被认为是“挺”巴育的政党,有可能推举巴育为总理候选人;第三个是民主党阵营。这三大阵营正紧锣密鼓地宣传动员,积极参加竞选活动。

印度尼西亚2019年大选帷幕已经拉开,政治斗争也日益激烈。2018年6月27日,印度尼西亚17个省、115个县、39个市的地方首长选举同时举行,结果是,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所在的斗争民主党执政阵营支持度略有下降,反对派势力有所上升。具体结果为:斗争民主党候选人甘加·普拉诺沃与雅辛组合赢得中爪哇省选举;民族民主党、民心党、建设团结党和民族复兴党支持的候选人里德旺与乌·里扎努尔组合赢得西爪哇省选举;民主党、专业集团党、建设团结党、民族民主党、民心党和国民使命党支持的科菲法与埃米尔组合赢得东爪哇省选举。9月20日,印度尼西亚选举委员会公布2019年正副总统选举候选人:一组是斗争民主党支持的现任总统佐科与伊斯兰学者委员会主席阿敏组合;一组是反对党领导人、前总统苏哈托女婿普拉博沃与雅加达特区副首长乌诺组合。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将在2019年4月17日同时举行。目前,选举结果难以预料。

印度积极推销印度版“印太战略”。2018年1月,东盟领导人赴印度首都新德里参加印度—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峰会。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印度尼西亚,两国提出“印太地区海洋合作的愿景”,加强贸易与投资合作、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深化灾害风险管理合作、加强旅游和文化交流、促进海洋安全、加强学术与科技合作② “Shared Vision of India-Indonesia Maritime Cooperation in the Indo-Pacific”,May 30,2018,https://mea.gov.in/bilateral-documents.htm?dtl/29933/Shared_Vision_of_IndiaIndonesia_Maritime_Cooperation_in_the_IndoPacific,上网时间:2018年11月15日。 。11月,印度—东盟领导人会议明确加强海洋合作并深入探讨印太合作③ “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ASEAN-India Informal Breakfast Summit”,Singapore,15 November 2018. 。

2018年东盟经济回顾与2019年展望

厦门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王勤

2018年,东盟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多数国家经济保持中速增长,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有所提升,东南亚依然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展望2019年,东盟多数国家经济将保持中速增长,但增长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大。

一、2018年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东盟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普遍减缓,但各国经济继续保持弹性,多数国家的经济保持中速增长。据统计,2012—2017年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率分别为 6.2%、5.2%、4.7%、4.8%、4.8%和 5.3%。进入 2018 年,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有所波动,第一季度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为5.06%,马来西亚为5.6%,菲律宾为6.6%,新加坡为 4.4%,泰国为 4.9%,越南为 7.45%;第二季度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为5.27%,马来西亚为4.5%,菲律宾为6%,新加坡为4.1%,泰国为4.6%,越南为6.73%;第三季度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为 5.17%,马来西亚为 4.4%,菲律宾为 6.1%,新加坡为 2.3%,泰国为 3.3%,越南为 6.88%;第四季度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为2.2%,越南为7.3%。据各国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为3.3%,越南为7.08%,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 5.15%,马来西亚预计为 4.3%~4.8%,菲律宾预计为 6.5%~6.9%,泰国预计为 4.2%~4.7%。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东盟国家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工业4.0”战略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018年4月,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发布了印度尼西亚第四次工业革命路线图,将优先重点发展五大产业数码建设,使之成为制造业发展牵引者,该五大产业分别是电子、汽车、食品和饮料、纺织服装以及石化工业。2016年,新加坡推出45亿新元的产业转型计划(Industry Transformation Programme),为23个工商领域制定转型蓝图,以提高企业生产力、投资技能、推动创新和走向国际化为目标。这23个具体行业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其中,制造业包括能源化工、精密工程、海事工程和航空业等。2016年,泰国提出“泰国4.0”战略,确定了十大目标产业部门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包括新一代汽车制造、智能电子、高端旅游与医疗旅游、农业和生物技术、食品深加工、工业机器人、航空和物流、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数字经济以及医疗中心等。其中,政府将东部经济走廊(EEC)建设作为“泰国4.0”战略性项目。2018年8月,越南公布了2018—2025年越南发展可持续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以及2030年发展方向,政府提出以智慧城市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实施工业4.0战略。

近年来,东盟国家普遍重视改善营商环境,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措施,放宽对外资的部门与经营限制,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并取得明显的效果。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15—2018年全球营商便利度指数排名中,文莱从第101位升至第56位,柬埔寨保持在第135位,印度尼西亚从第114位升至第72位,老挝从第148位升至第141位,马来西亚从第8位降至第24位,缅甸从第177位升至第171位,菲律宾从第95位降至第113位,新加坡从第1位降至第2位,泰国保持在第26位,越南从第78位升至第68位。其中,以文莱、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营商环境的改善最为显著,排名分别上升了45位、42位和10位。自2015年9月起,印度尼西亚政府先后推出16期经济振兴配套计划,着力解决印度尼西亚贸易限制繁多、物流成本偏高、土地征用困难、公共服务缺失、行政效率拖沓等问题和弊端;越南建立和完善国家一站式服务机制,简化审批手续,减少通关程序,提高服务效率,还参与东盟“单一窗口”服务机制建设。在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中,印度尼西亚从2005—2006年的第69位升至2017—2018年的第36位,越南从第74位升至第55位。

二、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新进展

伴随着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东盟及其成员国根据地区和国内形势,调整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与政策,加快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设,整合东盟与区域外国家的自由贸易区,促进各成员国与地区外国家的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从近期看,东盟经济已跨入共同体时代,逐步构建起区域单一市场体系;2013年启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近期在各方的推动下谈判进程有所加快;东盟4个成员国参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其他成员国正探讨加入CPTPP的可行性。

实施纵向考评,传导压力。2017年,湖南电信建立了纪检队伍纵向一体化考核机制,印发《市州分公司纪检监察工作纵向考核办法》,考评结果与季度、年度绩效挂钩。

近年来,东盟积极取消或削减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部门,放宽投资部门的限制,加快专业人才资质互相认可,由此,东盟内部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区域化的贸易和投资效应日益显现。随着东盟内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或削减,各国的单一窗口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带动了地区内贸易迅速扩大。到2015年,东盟各成员国货物进口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已降至0~0.8%。自1996年起,东盟展开了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并签署了9个东盟服务框架协议一揽子计划。目前,《东盟贸易服务协议》(ATISA)的谈判已结束,各成员国正在完善相关文件和对协定进行法律审查。2008年,在原有《东盟投资框架协议》的基础上,东盟签署《东盟全面投资协定》。2014年,东盟又签署《东盟全面投资协定的修正议定书》,逐步放宽或取消投资限制,主要涉及制造业、农业、渔业、林业、采矿业和服务业等领域。2018年11月,东盟经济共同体理事会就《东盟全面投资协定》第4份修正议定书的内容基本达成共识,该协议致力于促进自由、开放、透明、一体化的投资环境建设。

在东盟成员国参与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中,《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最引人关注。TPP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SEP),2005年7月,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签署协定。2009年11月,美国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并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东盟4国(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越南)成为TPP成员国。2015年10月,各方谈判达成一致,2016年2月正式签署协议。2017年1月,美国正式宣布退出TPP。2017年11月,除美国外的11国就更名后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达成框架协议,2018年3月正式签署协定。2018年3月,新加坡正式核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成为继墨西哥、日本后第3个核准该协议的国家,并于2018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11月12日,越南国会通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成为第7个核准此协定的国家,并于2019年1月生效。马来西亚和文莱仍需通过政府批准有关协定。2018年3月,世界银行发布有关越南的“CPTPP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的报告。该报告指出,CPTPP将为越南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到2030年,CPTPP预计将为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贡献至少1.1%。根据适度提高生产率的假设条件,预计对GDP增长率贡献可能达3.5%。同时,该协定有望惠及越南所有收入群体尤其是熟练劳动者将获益更多,外商投资的增长将拉动服务部门增长,民营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促进越南国内的改革,包括竞争管理、金融服务、通讯服务、海关、电子贸易、环境保护、政府支付、知识产权、投资以及原产地规则等领域的改革。此外,国际劳工组织表示,由于CPTPP内容包括劳动权益和工作条件的特别规定,因而它对越南的劳工改革也有好处。对于是否加入CPTPP,其他东盟国家大多仍处于观望和评估阶段。

三、2019年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前景

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10年的复苏期之后,2017年,世界各国经济迎来普遍增速的势头,但到2018年,全球经济复苏呈现疲弱态势,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明显加大。美国加快了调整货币政策和税改计划,尤其是美联储加息步伐快于预期将导致全球金融条件收紧,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将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新兴市场国家将遭受双重压力,地缘政治风险也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7%,其中,发达经济体为2.1%,美国为 2.5%,欧元区为 1.9%,日本为 0.9%,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为4.7%,中国为6.2%,印度为 7.4%;世界银行预测,2019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其中,发达经济体为2%,美国为2.5%,欧元区为 1.7%,日本为 0.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为 4.7%,中国为 6.3%,印度为 7.5%。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9年文莱的经济增长率为5.1%,柬埔寨为6.8%,印度尼西亚为5.1%,老挝为7%,马来西亚为4.6%,缅甸为6.8%,菲律宾为 6.6%,新加坡为 2.5%,泰国为3.9%,越南为 6.5%;据世界银行预测,2019 年柬埔寨的经济增长率为6.7%,印度尼西亚为5.3%,老挝为 6.9%,马来西亚为 5.1%,缅甸为 6.9%,菲律宾为6.7%,泰国为 3.8%,越南为 6.6%;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19年文莱的经济增长率为2%,柬埔寨为7%,印度尼西亚为 5.3%,老挝为 6.9%,马来西亚为4.8%,缅甸为 7%,菲律宾为 6.7%,新加坡为 2.9%,泰国为4.3%,越南为6.8%;据东盟主要国家官方预测,2019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为5%~5.4%,马来西亚为4.9%,菲律宾为7%~8%,新加坡为1.5%~3.5%,泰国为 4.2%,越南为 6.6%~6.8%。

总之,在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的背景下,2019年东盟国家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多数国家经济仍将中速增长,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不确定因素将增加,全球价值链和区域生产网络的重组对各国工业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国的贸易争端将影响全球和区域的贸易环境,全球金融条件的收紧将加剧东盟国家金融市场的波动。同时,东盟经济一体化仍面临如何扩大和深化内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缩小发展差距等诸多问题。此外,2019年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将举行大选,东盟这两大经济体的政局动向也将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

2018年东南亚外交形势及对外关系评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张学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骆永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聂慧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建钢

2018年,域外大国在东南亚的政策调整与战略博弈加剧,引发东盟国家不安情绪。东盟表示不愿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不断加强地区机制建设,巩固地区中心地位。中国—东盟关系在地区战略格局持续演变的大背景下进一步调整深化,成为东盟对外关系中的亮点。

一、域外大国纷纷调整对东南亚政策

(一)美国政策调整引发地区国家担忧

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对东南亚政策出现诸多变化,对东盟表态与具体行动自相矛盾。一方面,美国力推“印太战略”构想,宣称东盟在印太战略中“不可或缺”,2018年8月宣布向东南亚国家投入3亿美元加强印太安全合作,加上此前承诺的1.13亿美元,将累计在东南亚投入4亿多美元① “U.S.Pledges Nearly$300 Million Security Funding for Indo-Pacific Region”,August 4,2018,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asean-singapore-usa-security/u-s-pledges-nearly-300-million-security-funding-for-indo-pacific-region-idUSKB N1KP022,上网时间:2018年11月15日。 。另一方面,美国针对东盟国家采取一系列挑动地区不稳、弱化东盟机制、削弱各国经济基础的措施。例如,美国不仅在南海频频开展“自由航行”,还极力怂恿其盟友及伙伴国在南海开展类似行动,试图挑战中国西沙群岛直线基线和南沙岛礁领海主张,威慑沿岸各国主权与安全,将南海海水“搅浑”。11月,特朗普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给外界留下“不重视东盟”的印象。经贸领域,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并以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对美国存在贸易顺差为由扬言实施经济制裁,年内出手对印度尼西亚石油制品实施关税措施。2018年2月,美国将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生物柴油反倾销税从60.44%增加至276.65%,明确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生物柴油不得在美国销售,并将燃油综合税率提升至341%② “U.S.Adds More Duties on Biodiesel from Argentina”,Indonesia,February 22,2018,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biodiesel/u-s-adds-more-duties-on-biodiesel-from-argentina-indonesia-idUSKCN1G52X1,上网时间:2018 年 11 月15日。 。美国上述举动令东盟国家明显感到不适应,怀疑和担忧心理加剧。

(二)日本、印度、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强化与东盟合作

日本加大对东盟“外交攻势”。2018年,日本力推“自由开放的印太”理念,东盟—日本合作45周年峰会推动修订《东盟—日本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第一议定书》。11月,日本—东盟峰会就加强印太合作达成共识,东盟欢迎日本推进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① “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21stASEAN-Japan Summit”,Singapore,14 November 2018. 。

(注:“2018年东南亚政治局势回顾”部分还得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学刚,副研究员骆永昆,副研究员宋颖慧,助理研究员李建钢,研究人员王孜、刘金卫等同仁的支持,在此致谢。)

俄罗斯着力提升与东盟合作水平。2018年3月,俄罗斯东盟联委会讨论《索契宣言》和《促进合作的全面行动计划(2016—2020)》落实情况④ “ASEAN,Russia Review Progress of Cooperation”,24 March 2018,https://asean.org/asean-russia-review-progressof-cooperation/,上网时间:2018年11月15日。 。11月,俄罗斯东盟峰会发表联合声明,将双方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

其中,当0≤t

澳大利亚主动拉拢东盟。2018年3月,东盟与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特别峰会,这是澳大利亚首次邀请东盟国家领导人举行峰会,双方发布《悉尼声明》称,东盟与澳大利亚走进关系日益紧密的新时代⑤ “Joint Statement of The ASEAN-Australia Special Summit:The Sydney Declaration”,Sydney,Australia,18 March 2018. 。

二、东盟力促“中心地位”

地区事务方面,东盟峰会、外交部部长会议就南海问题、朝鲜半岛及中东问题表达统一立场。2018年6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圣淘沙岛举行历史性会晤,彰显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2018年,东盟持续关注“印太战略”并加紧探讨应对措施。8月,东盟外交总部部长会议指出,“应在东盟中心基础上探讨与‘一带一路’、‘印太战略’的互利合作”⑥ “Joint Communiqué Of The 51stASEAN Foreign Ministers’Meeting”,Singapore,2 August 2018. 。多数东盟国家认为,“印太战略”不具包容性且针对中国意图明显,担心其多年苦心经营的“东盟+”机制受到冲击。印度尼西亚设计了以东盟为中心的“印太战略观”概念文件,强调印太框架应坚持开放、包容、基于规则,主张以东亚峰会为印太合作的主要平台⑦ “Time for ASEAN to Drive the Indo-Pacific Process:Jakarta Post Writers”,November 7,2018,https://www.straitstimes.com/asia/se-asia/time-for-asean-to-drive-the-indo-pacific-process-jakarta-post-writers,上网时间:2018年11月15日。 ,加强经济合作、互联互通、海洋合作、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11月,东盟峰会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东盟应进一步强化“东盟+1”“东盟+3”以及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国防部部长扩大会议等机制,探讨东盟作为整体参与印太合作的倡议⑧ “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33rdASEAN Summit”,Singapore,13 November 2018. 。

(二)积极扩大地区影响

在防务领域,东盟国防部部长扩大会议认为,该机制是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东盟在其中居于核心。会议发表《关于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威胁的联合声明》《关于建立实质性信任措施的联合声明》⑨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Building Resilience,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5thASEAN Defence Ministers’Meetingplus(ADMM-PLUS)”,Singapore,20 October 2018. ,同意东盟国防部部长会议达成的《军机空中相遇行为准则》。此准则为全球首个多边军机空中相遇行为准则,旨在减少误判风险、加强风险管控。同时,各方同意东盟国防部部长扩大会议自2018年起每年举行一次。

经济领域,越南于2018年9月举办世界经济论坛东盟峰会。东盟10国元首和1400多名世界一流企业领导人与会。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表示,工业4.0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机会,但东盟将面临失业危机、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不稳定加剧等挑战⑩ 《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东盟峰会在河内开幕》,(越南)《人民报》网,http://cn.nhandan.com.vn/economic/item/6410301-2018%E5%B9%B4%E4%B8%96%E7%95%8C%E7%BB%8F%E6%B5%8E%E8%AE%BA%E5%9D%9B%E4%B8%9C%E7%9B%9F%E5%B3%B0%E4%BC%9A%E5%9C%A8%E6%B2%B3%E5%86%85%E5%BC%80%E5%B9%95.html,2018 年9月12日。 。10月,印度尼西亚举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189个国家的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行长、国会议员和企业家出席年会。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表示,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各国应合作应对风险⑪ 《印尼总统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应对全球经济风险》,新 华 网 ,http://www.xinhuanet.com/2018-10/12/c_129970307.htm,2018年10月12日。 。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第2次领导人会议举行,各方同意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多边贸易,力争在2019年完成谈判① 《李克强出席第二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11/14/c_1123714809.htm,2018年11月14日。 。

正如其他学者研究所证实:大部分消费者都是“理性经济人”,会努力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在商家没有为其购买运费险的情况下,若考虑到产品价格较高或自身退货可能性较大时往往会主动购买运费险来进行风险规避,以求降低“期望损失”。即消费者都希望尽量以最小的支出来获得最大的收益,争取“零风险”购物的极致体验。

(一)谨慎应对“印太战略”

(三)强化东盟共同体建设

如果我们采用上述的比较文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学生对鲁迅的《药》的风格和技巧的掌握无疑会更为全面,对其主题的认识也无疑会更为深刻。比较文学的方法不仅扩大了学生们的阅读范围,而且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国际眼光和全球视域,从而能够在世界文学的范围内考察鲁迅的文学创作的师承与创新,把握鲁迅文学主题的普遍与深刻。这种自由的思考和开放的意识,是传统的文学教学方式所不能企及的。

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方面,强调共同防范恐怖主义、维护海上和网络安全。东盟国防部部长扩大会议提出海事安全、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反恐、军事医学、维和行动、人道主义排雷行动和网络安全等7个重点合作领域。2018年4月举行的第32届东盟峰会通过《关于网络安全合作的声明》,要求协调网络安全政策,确定东盟网络空间国家行为自愿规范清单② 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32ndASEAN Summit,Singapore,28 April 2018. 。2018年11月举行的第33届东盟峰会重提在东南亚建立无核区,防止地区冲突。

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农村景观逐渐进入人的视野,这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城乡规划设计中的乡村景观设计,也能为城市居民带来更丰富的视觉体验,满足人们较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现自然。在本规划设计中呈现农村景观设计的效果,既能直接展现区域范围内的整体生态环境,又能对现代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有必要加强对其研究和分析的重视。文章将基于城乡规划设计期间乡村景观的设计方式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经济共同体建设方面,强调继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2018年,98.7%的东盟内部关税已被取消③ A Resilient and Innovative ASEAN Community:Annual Report 2017-2018. 。1月1日起,东盟“单一窗口”(ASW)服务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5国实时运作服务,文莱、柬埔寨和菲律宾加入东盟“单一窗口”进展加快,老挝和缅甸受邀尽快加入“单一窗口”。年内,东盟签署《货物贸易协定》第一份修订协议、首份《电子商务协议》以及《东盟服务框架协议》第10个一揽子承诺议定书并修订《东盟全面投资协定》。

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方面,持续推动社会和谐与文化包容。2018年年内,东盟轮值主席国新加坡倡议建立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得到东盟内外的积极响应。东盟提出“关于保护和促进移徙工人权利共识”,并倡导落实“预防文化”、绿色就业、应对气候变化、解决跨界烟霾、大力推广数字扫盲和网络健康,引入东盟青年奖学金、保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利,取得新的成效。2018年10月,东盟成立公共服务训练学院网络。泰国建议2019年在泰国成立东盟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训练中心以及应对老龄化和创新中心。

三、中国—东盟关系稳中有进

2018年,在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域外势力纷纷加大对东南亚战略投入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倡导“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力促与东盟相向而行,成功地保持了双方关系的平稳上升势头,成为亚太合作的一个亮点。

(一)高层互访增信释疑

2018年,中国领导人先后访问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和菲律宾等国。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领导人会议并访问柬埔寨,确认中柬关系处于全面稳定发展新时期,决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农业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④ 《外交部就李克强总理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并访问柬埔寨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8-01/04/content_5253293.htm,2018年1月4日。 ;5月,李克强访问印度尼西亚,中方表示愿意帮助印度尼西亚改善基础设施,引导中国企业赴当地投资,欢迎印度尼西亚棕榈油、热带水果和咖啡等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促进贸易平衡⑤ 龙迁栎:《李克强访问印尼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8-05/10/content_5289689.htm,2018年5月10日。 ;11月,李克强访问新加坡并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中国与东盟发布《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确认将“开展更紧密的合作,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⑥ 《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s://www.fmprc.gov.cn/web/zyxw/t1613344.shtml,2018年11月15日。 。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文莱和菲律宾,中国与文莱、菲律宾积极探讨油气联合开发,进一步扩大双边合作。此外,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11月前往新加坡出席首届创新经济论坛,重申中方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支持多边贸易体制⑦ 孙奕、王丽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2018年创新经济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8-11/06/c_1123673872.htm,2018年11月6日。 。

同时,东盟多国领导人年内访华。2018年4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并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中新双方同意深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等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⑧ 《李克强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举行会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premier/2018-04/08/content_5280675.htm,2018年4月8日。 。5月,老挝国家主席本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与中方就共同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深入交换看法① 侯丽军:《习近平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举行会谈》,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30/c_1122914107.htm,2018年5月30日。 。8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访华,表示马来西亚新政府将继续奉行对华友好政策。9月,柬埔寨首相洪森率团出席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感谢中方始终支持柬埔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并称将与中方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柬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② 郑明达、吴小康:《韩正会见出席第十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各国领导人》,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11/c_1123415034.htm,2018年9月11日。 。此外,老挝总理通伦、越南总理阮春福11月专程来华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③ 李宁:《外交部发布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名单》,《人民日报》2018年10月30日,第3版。 。

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使得物流运输需求量不断增加,集装箱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载体,极大的提高了物流效率,但是由于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时空跨度大、环境复杂、难以监管,导致货物失窃、产品变质、货物损坏等各类事故频发,甚至出现集装箱被不法分子劫持进行危险品走私和恐怖袭击的事故[1-2],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对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进行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在中国对外投资整体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仍然高速增长,当年投资流量达到141.2亿美元,同比增长37.4%。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在东盟已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过4700家,投资存量达到890亿美元,雇佣外方员工35.3万人。2018年,中国对东盟投资继续稳步发展。据中方统计,2018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达到156.4亿美元,同比增长8.9%,占同期总额的13%,其中新加坡、老挝、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和柬埔寨等东盟国家是主要投向地。其中,1—10月,中国对新加坡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为2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7%,新加坡为中国第二大新增对外投资目的国;1—8月,中国对老挝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为9.9亿美元,同比增长30.3%。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20日,中国对越投资总额为24.6亿美元,为越南第五大投资来源地。据马来西亚统计,2018年前3季度,中国新增投资占马来西亚同期吸收外资总额的32%,中国继续保持马来西亚第一大投资来源地地位。据印度尼西亚投资统筹机构统计,2018年1—9月,中国对印度尼西亚投资额为18.3亿美元,占比为8.2%,为印度尼西亚第三大投资来源地。据泰国统计,2018年前3季度,中国申请泰国投资优惠的项目数量为85个(占比为12%),涉及投资额227.5亿泰铢(占比为13%),为泰国第二大投资来源地。

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有所扩大。2015年,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一度达到828.1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峰,此后逐年下降,2017年仅为434.2亿美元。2018年,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为506.2亿美元,同比增长16.6%。从国别来看,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主要来自越南、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在国际上用斯科维尔指数来表示辣感强弱的量化值,本试验的感官评定结果是根据GB/T 21265-2007方法[18]进行鉴定所得,将结果分不辣、微辣、辣和超级辣4种情况,其原理是利用乙醇提取测试样品中的辣椒素类物质,然后过滤,将该提取液制成不同辣椒素浓度的糖水溶液,通过感官分析品评。

(三)南海合作有序推进

2018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继续在南海保持合作态势。5月,中国与越南举行海上低敏感领域合作专家工作组磋商,就海上搜救领域的合作及《关于建立海上渔业活动突发事件联系热线的协议》等达成共识⑪ 《越南与中国举行海上低敏感领域合作专家工作组第十一轮磋商》,(越南)越南通讯社,https://zh.vietnamplus.vn/%E8%B6%8A%E5%8D%97%E4%B8%8E%E4%B8%AD%E5%9B%BD%E4%B8%BE%E8%A1%8C%E6%B5%B7%E4%B8%8A%E4%BD%8E%E6%95%8F%E6%84%9F%E9%A2%86%E5%9F%9F%E5%90%88%E4%BD%9C%E4%B8%93%E5%AE%B6%E5%B7%A5%E4%BD%9C%E7%BB%84%E7%AC%AC%E5%8D%81%E4%B8%80%E8%BD%AE%E7%A3%8B%E5%95%86/80562.vnp,2018年5月21日。 。7月底至8月初,菲律宾海军军舰“德尔皮拉尔”号在南海岛礁搁浅,两国保持密切沟通,菲方将搁浅军舰拖回本国⑫ “Navy Flagship pulled from West Philippine Sea Shoal”,September 4,2018 Philstar,http://www.philstar.com/headlines/2018/09/04/1848612/navy-flagship-pulled-west-philippinesea-shoal. 。8月,中国—东盟外交部部长会议就“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达成共识。10月,中菲双方举行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3次会议,重申“海上争议不是中菲关系全部”,探讨“双方问题解决途径”,在不影响两国关于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立场的前提下探讨油气联合开发① 《中国—菲律宾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三次会议联合新闻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8-10/18/content_5332235.htm,2018年10月18日。 。当月,中国与东盟在中国广东湛江首次举行联合海上演练。同期,“和平友谊—2018”中马泰联合军事演习在马来西亚举行② 黎云:《“和平友谊—2018”中马泰联合军事演习闭幕》,光明网,http://mil.gmw.cn/2018-10/30/content_31856924.htm,2018年10月29日。 。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第21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会议期间,各方同意在2019年年内完成“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第一轮审读,争取3年内完成“准则”磋商③ 张正富、谢美华:《李克强出席第21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11/14/c_1123714218.htm,2018年11月14日。 。当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菲律宾,期间两国签署关于海上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为南海各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树立新的典范④ 《外交部就中菲签署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答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8-11/21/content_5342298.htm,2018年11月21日。 。

2018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回顾与2019年展望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袁波

一、2018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回顾

2018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虽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经贸环境,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仍然取得显著成效,货物贸易持续增长,双向投资明显升温,承包工程、次区域合作等稳步推进,成为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一抹亮色。

协整检验就是为了研究它们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经过前文的平稳性检验,得到GDPL、LGAS、LENERGY这三个变量可能存在协整关系的结论。接下来将对GDPL、LGAS、LENERGY这三个变量平稳的二阶差分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检验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如下:

加强新时代的司法所建设,先天不足多、现实困难多,如何破题、如何推进?我的意见是先补齐、先发动、先整合,用这样的思路,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而不是先要编制、先要住房、先要投入,要通过有为有位,主动为地方党委政府“遮风挡雨”,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加大投入。

(一)双边货物贸易快速增长

(二)“一带一路”合作调整深化

在世界经济快速复苏的大环境下,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在经历了2015年和2016年两年小幅回落之后,2017年开始重新迎来了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当年双边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2018年,中国—东盟贸易额达5878.7亿美元,同比增长14.1%,高出中国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增势更猛;中国—东盟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12.7%。其中,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额为3192.4亿美元,自东盟进口额为2686.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13.8%。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地位,仅次于欧盟和美国。

年内,中国—东盟在相互尊重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部分“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进行调整。如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访华期间,中马双方对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项目进行调整,同时加大在农渔业、电子商务和技术转移等领域的合作力度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联合声明》,2018年8月20日。 。2018年年底,中国与新加坡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议定书、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中新广州知识城升级框架协议等多个合作文件,并决定进一步加大对“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融资合作⑩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联合声明》,2018年11月14日。 。

越南继续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2018年,中国与越南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1478.6亿美元,同比增长21.2%,占同期中国—东盟货物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越南继2016年超过马来西亚后继续成为中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

2018年,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印度尼西亚成为与中国贸易增长最快的东盟老成员国,贸易额达到773.7亿美元,同比增长22.2%。

(二)东盟对华投资重新升温

我无暇细想,按了下车铃,站起身拿下行李架上的书包和袋子,书包挂上左肩、左手提着袋子,然后往前走了一步,停下。

对“空气质量问题”的教学设计方案及部分模拟教学视频的分析表明,尽管不同职前教师的教学认知具有差异性,但从中可以辨认出能够刻画职前教师群体认知特点的、能反映其教学方法认知的教学“模式”.

在经历了2017年对华投资金额短暂回落之后,2018年东盟对华投资重新升温。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8年,东盟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735家,同比增长34.8%,占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2.9%;实际投资金额为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占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4.6%。以实际投资金额计算,东盟在中国外资来源地中排名继续保持第3位,仅次于中国香港(989.2亿美元)和欧盟(87.9亿美元)。东盟国家中,新加坡对华投资额为52.2亿美元,同比增长8.1%,占东盟对华投资总额的86%。据新加坡中华总商会2018年《中小企业意见调查报告》,中国仍是新加坡企业进军海外首选目的地。

(三)中国对东盟投资稳步发展

据中国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18年1—8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为2.4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12.6%。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额为1.3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自东盟进口额为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对东盟贸易顺差为2014.4亿元,收窄2.4%④ 《2018年1—8月中国对东盟出口1.33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商品出口总额的12.86%》,全球经济数据网站,http://www.qqjjsj.com/show69a33359,2018年9月8日。 。截至2018年5月,中国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4000余家,雇佣当地员工30余万人,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000亿美元⑤ 《商务部:1—5月中国—东盟贸易额增长18.9%达2326.4亿美元》,中国网财经,http://finance.china.com.cn/news/20180717/4701229.shtml,2018年7月17日。 。中国已成为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的最大旅游客源地,成为新加坡的第二大旅游客源地,继续成为东盟旅游主力⑥ 林芮:《借力“一带一路”,东盟旅游业谋求“弯道超车”》,《人民日报》2018年1月30日,第3版。 。1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版”正式全面生效⑦ 宋蕙:《外交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正式全面生效》,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73009001999646 14&wfr=spider&for=pc,2018年11月16日。 。创新与电子商务合作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的重要内容。次区域合作方面,2018年1月,中国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泰国发布《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金边宣言》《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澜湄合作第二批项目清单》《澜湄合作六个优先领域联合工作组报告》,续推“一带一路”项目在中南半岛落地。5月,中国决定加强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充实中国—东盟合作内涵⑧ 李树坤、朱福宁、常思聪:《进一步拓展中国—东盟战略合作内涵——专访中国驻东盟大使黄溪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网站,http://www.cafta.org.cn/show.php?contentid=83937,2018年5月7日。 。

(四)承包工程积极推进

2018年,东南亚仍然是中国企业开展承包工程的热点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务实推进,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承接了一批交通运输、电力工程、房屋建筑等领域的工程项目,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做出积极贡献。截至2018年6月底,中国企业累计在东盟国家签订的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达到3681.9亿美元,累计完成营业额2431亿美元。据中国拟在建项目网统计,2018年中国企业新签约的工程项目中,东南亚地区有115个,占全球总量的30.4%,是中国海外工程项目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中,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老挝分别有22、17和15个项目,居前3位,马来西亚、柬埔寨、缅甸和泰国的项目也在10个及以上,主要包括印度尼西亚卡扬河1—5梯级水电站项目(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印度尼西亚天然气合成乙醇项目(上海华谊集团)、老挝万象东坡禧经济特区开发EPC总承包项目(神州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老挝万象至万荣段高速公路(云南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老挝怀拉涅河水电站项目EPC总承包(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越南和发榕钢铁综合钢厂项目(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集团)、越南河内朔山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马来西亚44兆瓦一揽子生物质电站项目(上海华谊集团)、缅甸仰光新城开发项目(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泰国APOT钾盐矿地面设施标段EPC(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以及菲律宾国家电网社会宿务230千伏主干网变电站工程(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等。

(五)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日益成熟

2018年1月,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2次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举行,各方共同发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金边宣言》,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未来1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也从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和农业减贫等5个优先领域拓展到金融、环保、文化、旅游、教育、媒体、卫生和民间交流等多个领域,形成全方位、多领域齐头并进的良好合作态势。2018年12月17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4次外交部部长会议在老挝琅勃拉邦举行,会议通过《联合新闻公报》,在经贸合作领域,各方一致同意开展高质量产能合作,探讨产能合作主题年、产能与投资合作联盟、“多国多园”和区域统一电力市场等倡议,加快编制《澜沧江—湄公河国家互联互通规划》以及跨境经济和产能合作发展规划。

二、2019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前景展望

从外部环境来看,受国际金融市场无序动荡、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级和债务风险日益加剧等因素影响,2019年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据世界银行2019年1月8日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19年全球经济实际增长率为2.9%,2020年为2.8%,分别下调了0.1个百分点。

从地区环境来看,虽然2018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率为6.3%,比2016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但仍与南亚一起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地区。据世界银行预测,由于各国国内需求仍然强劲和投资的稳定增长,2019年和2020年亚太地区仍然有望保持6%的经济增长水平。

中国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产业体系健全,未来经济发展仍然拥有较强的韧性和较大的回旋空间,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中国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深化国内改革开放,继续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东盟方面,由于担心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前景,多家国际机构下调对东盟的经济增长预测值,但同时也认为东盟各国国内需求和基础设施支出强劲,2019年平均经济增长仍可达到5.1%的较高水平,其中越南因制造业和服务业快速增长,菲律宾因国内投资表现突出,预计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到6.8%和6.7%。

她偷了她,因为嫉妒。在购物车里顺手拎起她的手袋,又迅速地转手给了老八。楚西没有看到阮小棉,一直追老八到马路上,边追边喊抓贼。阮小棉若无其事地站在她身边,在顾盼追上来的时候轻描淡写地迎上去。

总体上看,2019年,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下行、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将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带来新的挑战。但也应看到,面对这些新问题、新挑战,中国与东盟10国政府于2018年11月第21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成功达成《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以下简称“《2030年愿景》”),这将为未来一段时期的中国—东盟合作规划发展蓝图、指明行动方向,使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能够进入高水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展望未来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前景,可以通过以下5个关键词来勾勒。

一是“升级”。2018年11月,中国与东盟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升级议定书于2015年签署,涉及服务贸易第3批承诺、相关贸易便利化安排以及丰富务实的经济技术合作内容,其全面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开放水平,使更多的贸易、服务与投资企业能够从该协定中受惠。按照2015年升级《议定书》的安排,中国与东盟此次还顺利完成特定产品原产地规则的谈判,这也将提高双方的贸易便利化程度,从而有望进一步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利用率。《2030年愿景》还提出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可以预计,未来在自由化、便利化、透明度等领域还将有继续提升的空间,这也将使更多企业和群体从中受惠。

突出提升饮水安全水质保障能力这个环节。针对前些年实施的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未按规范要求配套净化消毒设施、水质检测设备和能力不足、未合理划定水源保护区和饮水安全工程保护范围等问题,水利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和环境保护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从能力建设任务、量化考核指标、检测频次、运行经费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各省编制了总体建设方案,2014年将启动第一批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为保障水质安全奠定基础。开展了农村生活排水专题调研。

二是“提质”。当前,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及相互投资金额已经达到较大规模,2017年双边货物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累计双向投资总额已超过2000亿美元。今后,中国与东盟将共同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从贸易来看,东盟将根据中国消费市场的升级提高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中国也将为东盟国家提供质量和水平都更加优良的“中国制造”产品。从产业和投资合作来看,面对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国与东盟也需要加强新技术、新业态领域的合作,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

三是“平衡”。虽然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也应看到,中国—东盟贸易中仍然存在不均衡的问题。2016—2017年,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虽然持续回落,但2018年又恢复增长态势。今后,一方面需要利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稳步扩大自东盟国家的消费产品进口;另一方面,也需要深化中国与东盟的投资合作,不断提高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比重,既使东盟成为中国区域产业体系的紧密合作对象,也使中国成为东盟国家重要的出口市场,实现双方贸易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开放”。当前,面临经济全球化的逆流,更需要中国与东盟加强合作,维护自由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与东盟将继续提高各自的对外开放水平,东盟将全面实现《202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深化市场一体化和跨领域协作;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推动高水平开放,扩大市场准入,主动降低关税,以实际行动彰显自由开放的理念与立场。同时,中国与东盟也将继续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加强合作,努力推动于2019年达成涵盖16个成员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未来还将共同推动更大范围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可以预计,未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区域环境。

五是“包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作为亚洲区域一体化的典范,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与改善国民福利发挥了积极作用。双方近期制订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也多次提及包容发展的原则与要求,今后,应更加重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和评估工作,更多地关注协定对各类群体尤其是中小企业和弱势群体带来的影响与作用,及时协商、解决协定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和广大民众,为促进各国包容性增长发挥更大作用。

Regional Situation of Southeast Asia:Review of 2018 and Prospect of 2019——Interview with Experts

Editorial Department

Abstract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invited several experts and scholars on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to briefly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diplomacy,economy and China-ASEAN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in 2018,and to look into their developments in 2019.

Key Words :Southeast Asia;2018-2019;Review;Prospect

[中图分类号] D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9)01-0003-12

(责任编辑:罗梅 颜洁 张磊)

标签:;  ;  ;  ;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8—2019年回顾与展望-专家访谈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