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从建筑结构的综合能力来说,研究和处理建筑结构施工存在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提高作用。而整个建筑施工的安全型和耐久性更是与建筑结构的施工水平关系十分紧密。这种关系直接作用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文章主要分析了建筑施工中现有的部分问题以及解决改善的相关措施,借此能够对后来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结构;安全;措施
前言:
建筑结构工程品质对建筑整体工程具有关键影响,在工程实施阶段,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结合工程实际现场条件来执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由此使我国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建筑结构工程的实施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充分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本文将对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探究。
1 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单位项目高质量完成的核心之一就是建筑结构的施工。有关部门在作业阶段一定要对建筑结构施工品质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并且严格根据有关规定对作业进行指导。项目施工的进程和品质直接会被建筑施工技术所影响,同时制约到整个建筑产业的经济效益。建筑单位若想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一定要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品质。
2 建筑结构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2.1 结构构件
建筑项目所有分支结构的强度与工程整体质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就现如今国内的建筑行业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建造过程中,构件强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混凝土物料自身质量问题对构件的强度造成一定的而影响,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务必要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物料的质量,进而更加切实的保证所有工序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另一方面,在间距上,钢筋设置的不合理,从而使得钢筋在截面区域受力不平均,无法对钢筋产生更好地约束力,从而降低了建筑工程对外界作用力的承受能力。没有严格的按照要求在施工中放置构建轴线,从而使构建的承受力受到严重的影响。
2.2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项目对于一项建筑工程来讲是非常关键的,并且混凝土项目具备较高的水平对于建筑的质量会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现如今国内建筑行业中,混凝土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凸显在以下几个层面:各项原物料的质量偏差导致的混凝土工程问题、原物料配比不科学、施工技术不符合标准要求等三大关键问题。第一,使用原材料的时候,一些混凝土的配比材料无法达到规定要求,每个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由此采用的不达要求的原材料,导致混凝土质量不合格,从而使整个建筑结构施工质量被破坏。第二,混凝土配比不合乎要求,导致混凝土陪之后出现不合要求的流动性和粘合性。最后,混凝土不具有规范的浇筑工艺,造成建筑效果不均衡,浇筑后不试试严密振捣,这些都是造成混凝土工程质量没有达到标准的重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模板工程
在建筑结构施工阶段,存在模板接缝不严实、漏浆的问题;混凝土和模板的接触层没有彻底的清扫;模板预留孔和预埋件有所遗漏;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模板在架设的时候无法达到要求的质量规定,也没有办法让刚度和强度满足施工需求。此外,在拆离模板的阶段准备工作做的不够,导致混凝土和墙体无法完成成功脱离。
3 问题应对措施
3.1 构建质量控制
第一,要严格保证构件自身的强度,保证构件的砂浆饱和度达到施工要求,此外,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构建内部的质量。第二,确保梁柱节点之间具有平均的承载力度,最大化的防止出现节点位置界面缩减的问题。第三,确保钢筋之间具有合适的兼具,避免出现因为间距不合适而出现构建承受力下降的状况。最后,要按标准来设置构件轴线,并对其实施监督和验收。
3.2 混凝土工程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把控在第一步要加强把关原材料,在源头上就杜绝由于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而导致接下来的所有建筑结构工程达不到要求。保证全部原材料要完成进厂之前的验收工作。要确保配置混凝土阶段中按照正确的比例来做,使混凝土整体具有良好的使用成效。在混凝土浇筑阶段要关注浇筑的持续性,完成之后还要确保有良好的维护,同时在振捣阶段要对振捣的深度和间距进行严格的把控,从而使振捣的严密性有所保障。
3.3 模板工程控制
要做好严格的混凝土浇筑阶段的模板清理工作,防止小错误带来大损失,保证模板的接缝处绝对密实,禁止出现漏浆的现象。特别要重视的是要及时清理木板上的预留孔和预埋件,绝对不能忘记。架设模板的阶段要做好支撑工作,按照标准的要求来设计配板,确保每个水电管道按照要求来布置,安装阶段也应该使用信管的保护措施,防止模板出现变形。
4 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4.1 规范图纸设计
施工规划图纸是建筑结构工程施工的主要根据,因此要在设计阶段依据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作出合理的设计。第一,应该以深入研究和分析建筑工程结构为基础;第二,要重视严格、专业的审核初步设计完成后的设计规划,保证设计规划与建筑结构施工具体需求相符合;第三,对图纸设计人员要有严格的筛选,确保设计队伍的能力和素质要很高,且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能够确保建筑结构工程中的人员保障工作。
4.2 使用先进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品质会受到来自于施工技术好坏的直接影响,建设施工队伍的时候,要招聘具有良好专业技术素养的人才,使其能够在技术层面指导其他施工人员,要放弃哪些与现在科学不合适的陈旧施工技术,使每项施工细节都能够确保精准到位,使施工技术含量获得保障。
结语:
在目前建筑结构工程中,有关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优化完善施工技术方法,使用有效的举措来处理施工阶段所存在的各项问题,使工程工作效率得到省,降低施工成本,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借助科学有效手段、改善建筑结构施工现状。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不断优化,上级领导必须加强对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安全的重视,加强对施工人员技术及文化知识的培训。与此同时,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反馈平台,在施工过程中融入抗震设计理念,提高整个施工工程的施工水平,提升自身市场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保证居民居住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覃启念.建筑工程设计中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26-26.
[2]任海鹏,何勇.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32-32.
论文作者:朱延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建筑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建筑论文; 模板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