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论文_仝玉忠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论文_仝玉忠

仝玉忠

(大名县孙甘店乡南李庄联办小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应抓住导入环节,从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文课的导入有悬念导入、破题导入、故事导入等导入方法,教师要恰当运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入方法;恰当运用;提高质量

教学的艺术是一种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它能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快乐。课堂教学导人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教师在新课教学活动开始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启导。它的目的在于导入课题,新旧衔接,说明目的,渗透动机,创造氛围等。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人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好的导入,应该为学生的“同化”和“顺应”提供必要的条件或情境,把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作为教师,要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年龄、性格、心态等,这是运用导语技能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的课堂导人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 悬念导入

悬念可以使人萌发期待心理,从而产生扣人心弦的诱惑力,激起欲知其详的渴望。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开讲,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既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给教学过程增添活力。如我在教《海底世界》一课时,一走进教室就用兴奋的目光扫视学生,然后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学生说:“喜欢。”我就兴致勃勃地说:“我也喜欢大海,大海是那样的辽阔美丽”,望着这美丽的大海,我忽然产生一个想法:这大海的深处是什么样子呢?当学生说也想知道时我就相机引导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海底世界》,它将向我们介绍海底深处许多新鲜、有趣的事,那么海底究竟什么样呢?让我们来细心读课文吧!”这样的导人使学生带着极高的兴致进入课堂,在恰当的引导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2. 新旧知识联系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借助与新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增强学习兴趣,做到“温故而知新”。学习《新型玻璃》一课这样导人:玻璃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同学们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以及各有什么用处吗?让学生自由回答后揭示课题。启动原有认知导人新课不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而且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去探求新知。

3. 破题导入

根据文中的题目、文眼等关键性词语导入。题目、文眼在结构上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内容上又往往是文章的主题所在,它是作者匠心经营的结果,也是我们理解、认识文章的钥匙。文眼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课文题目本身就是文眼。如《只有一个地球》《草船借箭》等课文的课题往往是文章的重点,具有广博的含义。教师可以先板书课题,从探讨题意人手,通过抓住课文题目的关键词语,进行“借题发挥”,引导学生分析课题,从而导人新课。从课题导入课文,一般能让学生迅速地抓住重点,把握中心,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4. 故事导入

喜欢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从儿童时期到少年、青年、老年,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人们沉醉其中、乐在其中。小学生更爱听故事,抓住小学生这个心理特征,运用一些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学家或名人的故事,甚至教师自己根据教材编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容易使学生领悟教材的内容。当然,由于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差,因此,所讲故事要短小精悍,人物事件要高度集中,而且还要融知识性、趣味性、启迪性于一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故事的作用。

论文作者:仝玉忠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  ;  ;  ;  ;  ;  ;  ;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论文_仝玉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