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建物流网络协同路径与结构演化研究&以苏宁电器与住宅应急配送为例_宅急送论文

企业自建物流网络协同路径与结构演化规律研究——基于苏宁电器和宅急送的双案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规律论文,案例论文,结构论文,电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提出

       物流网络由物流组织子网络、物流基础设施子网络和物流信息子网络(以下简称子网络)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物流服务网络体系这一科学界定已成为 不争的事实[1]。但学者们对子网络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即协同作用的回答五花八门:最早一类相关研究起源于物种之间相互影响以及互利作用,例如Ehrlich & Raven和Jazen D.H.[2-3]。Norgaard最早将这种作用引入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认为社会经济子系统是“协同”的,更是“演化”的,是相互影响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演化关系[4]。随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 Murmann&Jouhtio认为只有那些决定互动者之间适应性互动特征的关系才能够促进协同演化[5-6];Hodgson认为协同演化是指一方改变另一方的适应性景观,进而改变双方适应性景观的平均适应[7]。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个物流系统结构演化产生影响。学者周凌云和穆东认为区域物流系统是由物流子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其演化是各个子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借鉴生态位理论将区域物流系统演化分为入侵、定居、发展和进化四个阶段[8]。杨光华博士通过研究认为空间相互作用、聚集与扩散机制是区域物流网络演化的动力,将区域物流网络演化分为低水平均衡阶段、集化聚集式发展阶段、辐射扩展式发展阶段和高水平均衡阶段[9]。另有部分研究证实物流网络最终演化成为立体多核型结构,学者席酉民在对组织网络建模过程中首先提出立体多核网络模型[10]。北京交通大学徐杰在其博士论文《物流组织网络结构模型及运作问题研究》[11]中,借鉴席酉民的研究成果,将物流组织网络视为一个整体,推断出物流网络是一种立体多核网络模型。现有成果将企业自建物流网络视为一个整体,研究其结构演化过程和规律,并未揭示在子网络协同状态下物流网络如何演化成为空间立体多核结构模型的“黑箱”。

       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以下两个:一是回答子网络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及影响即协同作用;二是归纳子网络协同状态对物流网络结构演化存在的作用规律。

       二、研究方法及案例情境

       (一)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选择

       近年来,案例研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说明了案例研究具有其独特的魅力,能产生有趣且有影响力的研究[12-13]。物流网络领域内关于子网络协同路径、网络结构演化规律等相关理论尚需建立在中国情境下的理论构建,进行Tsui所倡导的“归纳型、理论构建性研究”[14]。

       案例研究既可以对已有的理论进行重新验证,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产生新的理论,也可以在证明已有理论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理论。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有助于分析更深入关注真实背景下的活动机理,并提供更好的理论洞察[15-16]。本文根据研究目标,精心挑选苏宁电器和宅急送物流网络为探索性案例。其原因在于:一是苏宁电器和宅急送物流网络的三个子网络真实存在且相互关联;二是三个子网络处于快速变化的物流行业调整时期,且不断发展,有助于深入剖析其协同状态的演变过程;最后,三个子网络协同过程中不断调整,有助于子网络协同状态如何决定物流网络整体结构状态的演变。

       为方便叙述,现将宅急送物流编号为企业A,苏宁物流编号为企业B。

       2.数据来源

       本研究力求西方学者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和研究原则,同时借鉴了国内学者在研究案例时所采纳的方法。研究期间,成立一个包含三位成员的研究小组,所有成员均对案例研究的基本目的、基本原则、资料来源和典型案例的背景资料进行详细的研读和讨论。为提高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采用Miles & Huberman所提倡的三角测量法,从三个案例资料源对研究资料进行报道和验证:一是苏宁电器官网http://www.suning.com/和宅急送官网http://www.zjs.com.cn/,查看“关于苏宁”和“关于宅急送”中关于两家公司物流网络的创建和子网络发展的相关报道和新闻。二是详细研读苏宁电器自2004年至2013年第一季度年度报告中各年度“第七节董事会报告——公司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公司年内重大事件回顾和第七节董事会报告——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及解决方案”资料,整理子网络发展重要事件和发展脉络;详细研读苏宁电器集团发展规划大纲和苏宁电器物流配送体系发展规划,然后通过万维网对发展规划大纲所提及事件进行验证。三是通过CNKI以关键词或题名或摘要为“苏宁”或“宅急送”进行搜索,详细研读将苏宁电器和宅急送作为案例的科研文章,形成对本文案例资料的补充和验证。

       (二)案例情境

       案例A:宅急送在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物流网络之初,就以开放性的姿态,不断加大自建基础设施子网络的开放性程度。并且不遗余力地推进子网络协同在深度、广度和运作模式等方面的不断调整。同时,宅急送为加大节点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首先逐步完成自身包括MIS、仓储、财务和CRM等13个系统构成的物流信息子网络的整合,为建立一个更为开放的物流信息平台做准备,随后搭建为物流企业信息服务共享的“宅急送物流信息子网络平台”,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最后,宅急送将组织结构从传统职能型不断向扁平化组织、项目化组织进行调整与过渡。

       案例B:就基础设施子网络协同而言,苏宁电器自成立以来就不遗余力地发展自身的物流配送体系,截止到2012年,完成选址征地、在建、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物流基地数量近80家。物流基地—配送中心—配送点的基础设施子网络已经建成,实现了长途配送到市、短途配送到店和零售配送到户的三级一体化配送体系。苏宁一直将企业的信息化作为核心竞争力,信息子网络平台建设亦与基础设施子网络同步推进,其目标是建立国际一流的信息化平台,甚至领先国际。截止到目前,苏宁电器建立了全国三级网络与通讯应用架构,全国视频会议、全国内部互联互通电话、全国多媒体监控和全国集中式数据中心,实现了物流配送环节的无线;终端应用和全自动化立体货架,实现了售后服务环节的统一全国呼叫中心平台、统一的短信移动商务平台,实现了遍布全国销售终端的实时管理。与基础设施子网络和信息子网络同步,组织结构模式也经历了从职能性向三级矩阵式再向集团军式转变。

       第一阶段 协同孕育期

       案例A:此阶段,宅急送从创立之初只有三台车、一间26平方米的办公室,发展到拥有北京、上海、广州三大物流基地。宅急送已经能够应用MIS系统、条码系统、仓储系统、CRM系统、MRM系统、OA系统,以及业务管理系统、客户端服务系统和商务网站等信息资源,但系统结构不科学、凌乱、相互关联不流畅;系统突出操作,管理功能弱等问题暴露,已不适应企业的发展。组织子网络处于传统层次型组织结构模式。

       案例B:此阶段,起初苏宁电器使用第一代仓库,基本模式是租用仓库(主要为平库);进入紧急扩张阶段,采取仓库与店面同时开设的模式;随后,开始收编散落在各地的仓库,通过先收编三级市场仓库再收编二级市场仓库的方法完成从地方仓到中心仓的转变。为满足仓库共享的需要,苏宁已经拥有86个中心仓,其中大多数为租用,只有南京、北京、沈阳和杭州的四个仓库是自主建设的。信息子网络方面,于1994年率先建立第一套基于DOS系统的完整的售后服务管理系统,于1996年率先进行了财务与销售系统的信息化。截止到2004年,初步建成系统化的信息平台,从采购、物流、结算、资金的作业链,配送、售后和客服的服务链,到财务、人事的管理体系,全面提供信息系统的支撑,提高公司内部管理的效率,增强内部管理控制力度。此时,苏宁物流组织结构模式由传统的职能型结构完成向以终端、中心、大区为核心,点、线、面结合的三级矩阵式管理架构转变,为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规模化扩张奠定了组织基础(见表1)。

      

       第二阶段 协同成长期

       案例A:此阶段,宅急送进入疯狂扩张时代,在全国新建网点近3000个,新增300辆物流班车,新包租航空线路200多条。已经在全国有3000多个经营网点,网络覆盖全国2000多个城市和地区,分别在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北、西南设有7个物流基地、40个运转中心、75000平方米的配送中心,同时拥有42个航空口岸、360条航线、近1500个航班、620条物流班车线。信息子网络方面,着力搭建“宅急送物流信息子网络平台”,物流企业传统的开单、查询和结账等业务可轻松在宅急送信息共享平台完成,货物条码跟踪技术(Bar-Code)、车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的应用,能使货物运输更安全,结算更准确,并在确保运营快速、准时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信息化。组织子网络方面,提出“做精做细才能坐稳,做严做实才能做强”的管理理念,注重“细节管理”。进行扁平化管理,实现行政结构的缩编—整编—撤编。

       案例B:基础设施子网络方面,苏宁推进第二代物流基地的建设。2005年3月,苏宁宣布“5315”计划,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并投入使用500个物流服务网点、30个客服中心及15个第二代大型物流基地(包括杭州、北京、南京和成都等),从而建成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平台。信息子网络方面,2000年率先建立集中式ERP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进销存管理系统、售后服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共盈利管理应用系统等;并利用VOIP组网,建立视频会议通讯管理平台。为适应人、财、物全国范围分散的连锁经营模式,保证连锁模块的全面复制、运营的统一管理,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和完善“总部-地区总部-大区-子公司”的四级管理架构;为适应不同市场类型,改变原先以行政区划为标准的划分模式,建立起以市场规模和物流半径为单位的管理体系,集约管理成本(见表2)。

      

       第三阶段 协同成熟期

       案例A:此阶段,宅急送在全国拥有班车运行线路900多条,在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北和西南拥有13个运转中心,25万平方米的仓储配送中心。信息子网络方面,与国内企业的合作将继续加大和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包裹进行全程跟踪。组织子网络方面,开始关注建立协同性组织,根据客户的发货规模设立专职项目组,全力保障客户的货物操作。

       案例B:此阶段,基础设施子网络建设进入大跨越发展时代,进一步整合和共享物流仓库资源。预计2015年,苏宁在全国范围内建成、在建、选址、征地和签约的第三代物流基地和第四代物流基地总数达55个。建立以SAP/ERP为核心的国际化信息平台、跨区域运营的财务ERP系统、多媒体监控系统实现全国网络全方位远程管理;并实现与索尼等上游公司的B/B系统对接。组织结构子网络方面,建立集团军群式组织结构,即建立总部—大区—分公司三级架构,三网合一的强大组织网络体系(见表3)。

      

       三、研究发现

       第一阶段:子网络协同进入孕育期,形成强大的单点核心、少量外围节点。

       此阶段,物流网络内的节点并未体会子网络协同带来的“美好愿景”。资源、信息和能量流动不充分,只是出于资源共享、搭便车或业务合作需要暂时定居。节点能否在网络中最终定居取决于对当前合作的效果和未来协同效应的预期:某些节点能够确定继续成为网络中的一员,同时另一部分会因排斥或干扰而被迫或自愿退出。整个物流网络协同对外表现为无效应或负效应。

       一种表现是三种子网络无任何叠加导致无协同效应。物流网络中孤立地存在一些节点,单独使用自有的基础设施、自行购买或获取内外部信息资源、各节点心怀各异,对协同的认识处于盲区,善于或习惯于单打独斗。

       另外一种情况是,部分节点意识到协同的重要性。起初愿意或希望与其他节点进行合作,但由于协同规则不完善、信息不对称、道德缺失、破坏性使用基础设施和恶意抢占客户资源等原因而导致协同的效果逊于单独运作,此时协同负效应就产生了,并可能会导致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尴尬局面。负协同是物流网络协同所力图避免的。

       本阶段,物流网络存在唯一一个核心节点、少量外围节点与核心节点相连。核心节点与外围节点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业务合作,属于临时性连接。严格地说,网络化结构尚未形成,这个阶段还不能称之为物流网络(见图1)。

      

       图1 协同孕育期物流网络结构

       第二阶段:协同进入成长期,大量外围节点集聚、少量次核心节点形成。

       此阶段,整个物流网络中开始出现点对点、点对面的协同,部分节点主动或自愿寻找基础设施子网络资源互补、信息平台先进而完备、协同目标一致的其他节点进行协同运作。此时,现有子网络已经开始有部分重叠。主要表现在:可能只限于处于现有业务方面开放基础设施、共同开发信息平台以取消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和利润损失、部分节点开始意识到通过建立开放性的网络共同应对行业风险等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协同形势和要求,此种协同可能涉及业务层面、战术层面和战略层面。总之,此时物流网络的协同已经开始出现部分节点因协同而降低了运作成本、牛鞭效应小幅度减弱、顾客满意度高于独立运行、避免了盲目重建和资源浪费等一系列正效应。此时协同相对于孕育期而言,已经实现了帕累托改进,产生了“社会促进效应”(Social Facilitation Effect)。正是由于子网络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才会导致协同正效应这种美好情景的出现。

       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开放性程度增加,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完善和开放,组织结构模式开放性程度增加不断吸引新节点加入进网络中来,新加入的节点多数是外围节点。同时出现少数节点本身具备较多的基础设施资源、与网络一定数量的节点已存在或建立较多关联,次核心节点出现。此时,节点密度增加且互动频繁,节点间的非线性作用促使物流网络结构向更加平衡、有序的稳定状态演进。

       物流网络处于大量外围节点集聚和少量次核心节点涌现的阶段,核心节点—次核心节点—外围节点并存的网络型结构初步形成,整个物流网络已经围绕核心节点建立众多稳定性的连接,具体形态见图2。

      

       图2 协同成长期物流网络结构

       第三阶段:子网络协同进入成熟期,核心、次核心及外围节点交互连接。

       此阶段,子网络间能够相互协调使用基础设施资源、完善并共享信息资源、节点自愿组建开放型的组织结构适应协同状态的变化,此时子网络间协同状态已经发展近极致。整个物流网络中网对网(基础设施子网络、信息子网络和组织网络)层面的协同得到广泛的认可。基础设施资源达到完备和共享,开放性程度达到最大;为配合基础设施子网络资源互补,大部分或所有节点都积极参与建立完善而先进的信息共享平台、制定信息传递机制、规范信息共享行为;自愿将自身的组织结构模式向协同型调整。总之,现有子网络最大程度地重叠作用和协同,出现一系列明显的协同效应:牛鞭效应大幅度减少、整体的运作成本大大降低、顾客满意度水平大幅度提高和网络中所有节点开始共同面对行业风险与竞争等。此时,子网络的协同相对于成长期而言,已经实现了“帕累托最优”。协同所产生的实体资产和隐形资产的共用效果、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互补效果、信息化同步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同步效果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物流网络协同向高级有序进化。

       本阶段,物流网络内核心节点、次核心节点与外围节点之间或是建立新的关系、或是在已有关联之上加强合作而形成更加稳固的联系。核心节点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与次核心节点和外围节点之间关系更加密切且向深度合作发展;次核心节点得到完善,与更多的外围节点建立合作关系。节点密度和互动频率达到最大化,整个物流网络结构达到更加稳定和有序的程度(见图3)。

      

       图3 协同成熟期物流网络结构

       四、讨论、理论贡献及局限性

       (一)讨论

       1.关于子网络协同演化的科学界定

       基于前文研究成果,对企业自建物流网络协同演化进行如下界定:基础设施子网络、信息子网络和组织结构子网络等演化轨迹相互交织、相互依赖,子网络协同状态能动作用下的持续演化,即一个子网络的适应性互动会改变其他子网络的互动而改变其演化轨迹,而后者的适应性互动亦会制约和促进前者的演化。协同演化既是一种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动态的演化机制。

       2.关于子网络协同作用是否对物流网络结构演化产生影响

       借鉴PCANS模型的思想,考虑了物流网络由基础设施子网络、组织子网络和信息子网络通过相互作用叠加而成,而三种子网络间的协同状态受节点互动、组织结构模式和信息共享模式主导;另外还考虑了在物流网络协同作用过程中的六种基本关系,此处采用多种边图和从属关系网络对子网络如何通过协同主导物流网络结构演变的过程和模式进行描述。本模型不但能够生动描述物流网络间协同作用的基本要素,同时能够刻画子网络内部要素协同和子网络间协同与物流网络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17-18](见图4)。

      

       图4 基于子网络协同的物流网络结构演变分析

       图4清晰传达了以下信息:

       (1)通过子网络协同状态演变与模型顶点的链接关系可知,整个企业自建物流网络协同状态的演变是通过信息子网络、基础设施子网络和组织子网络相互叠加、协同作用取得的,任意子网络或子网络集合在协同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或破坏都会一定程度上导致协同状态发生渐变或突变,最终引起协同向低级或高级变迁。具体地:

       子网络协同状态与基础设施子网络之间的双向匹配关系。物流网络协同若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网络中的节点共同逐步搭建趋于完备的、可协同利用的且有使用规则制约的基础设施子网络作为支撑;同时,伴随着协同状态的渐变或突变,节点对基础设施子网络提出或被迫接受新的要求。

       子网络协同状态与信息子网络之间的双向匹配关系。信息共享是子网络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需要节点之间构建先进的信息共享平台、实时共享和分析信息内容、制定符合行业规范的信息使用机制;同时,协同状态的演变或外界条件的变化亦对信息子网络提出新的要求。

       子网络协同状态与组织子网络之间的双向匹配关系。物流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目标关联程度不断向统一和一致进行调整,组织结构模式的提升能够逐步推进协同向高级状态演进;同时,协同状态的渐变或突变迫使组织结构模式发生调整。

       三种匹配关系中,出于研究问题需要,统一侧重于关注子网络对协同状态的匹配关系。

       (2)通过模型相邻顶点之间的匹配关系可知,推动企业物流网络协同状态演变的根本要素在于节点互动、信息共享模式和组织结构模式等现有的或潜在的序参量。任意序参量通过作用于自身所在的子网络或者序参量集合通过作用于子网络集而引起整个协同状态发生渐变或突变,最终引起协同向低级或高级变迁。具体地:

       节点类型与信息共享模式之间的匹配关系。优质的、有竞争力的、不断开放的和可共享使用的基础设施(包括软件和硬件)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无偿或有偿提供给网络中的其他节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协同的“搭便车”效应,摆脱经济资源盲建、重建和浪费,逐步实现帕累托最优或次优。网络中的节点可以通过点—点、点—面和网—网逐步进行开放,与此同时,信息通过点对点、信息集中和综合模式逐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基础设施与信息共享双向匹配为协同提供良好的土壤。

       组织结构模式与信息共享模式之间的匹配关系。多年的协同实践证明,网络中节点的组织结构模式能够影响物流活动的决策(延迟)时间长短、物流效益高低、决策复杂程度,更重要的能够影响节点的信息处理时间和共享模式;逐步完善的、先进的、扩大化的信息资源使用客观上要求节点的组织结构模式实行传统型向扁平型——协同型组织进行转变和调整。

       节点类型与组织结构模式之间的匹配关系。目前已有企业自建物流网络中的节点已经充分意识到基础设施面向所有节点开放,同时组织结构模式不断从低度向高度协同型转变和调整,都能够刺激或实现良好的协同效应,完成单个节点所不能,但二者的协同发展更有利于培育整个物流网络对外界的竞争力、激发所有节点参与协同的意愿和主动性。

       3.关于企业自建物流网络结构演化规律的阐释

       借鉴席酉民的研究成果,所谓企业自建物流多核层次网络就是由对网络功能起不同重要作用的动态节点依据其相互作用关系构成的一种多层级网络。“多核”则反映了网络中节点的异质性和差异性。凡是具有吸聚、支配和调整其他活性节点或活性节点集合的功能,并且因其被去掉或遭受破坏而使网络的局部或整体遭受瓦解或衰变的活性节点或活性节点集合称为核。而核心节点与次核心节点的区别也通过节点吸聚、支配和调整功能的强弱来体现。“层次”体现了节点在关系多样性、要素多样性、动态特性和层次交错性等方面的复杂性。

       实质上,企业自建物流多核层次网络模型是将物流网络作为一个由相互作用的节点构成的、动态的复杂系统(网络)来考虑的,它高度概括了物流网络结构的包括关系多样性、要素多样性、动态特性和层次交错性等方面在内的复杂性和网络中节点的异质性和差异性。该模型注重从宏观角度描述物流网络结构,主导思想是对现实世界中部分企业自建物流网络的共同特性进行抽象描述,通过找出网络中的核心要素并根据其行为特性来把握物流网络行为的基本走向。

       4.物流网络结构演化规律与子网络协同状态演化之间的关系

       本文认为,子网络协同状态伴随物流网络结构演化发生由低向高的渐变,其辩证关系见图5。

      

       图5 物流网络结构随子网络协同状态变化的演变轨迹

       (二)研究贡献

       1.协同学基本原理认为,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换的关键在于内部子系统发生的协同作用,其强调子系统发生变化时要素间的互相配合与耦合促进整个系统通过协同运作形成的良性循环态势。构成苏宁电器和宅急送物流网络的基础设施子网络、信息子网络和组织结构子网络叠加而形成复杂巨系统,其产生、成长和发展时时刻刻都体现着协同的理念和特征。不难得出,本文从宏观视角入手,将协同学基本原理作为物流子网络协同状态演变的元理论,支持了本文子网络协同主导整个物流网络协同状态演变这一构念的内部效度(internal validity)。

       2.伴随零售企业物流网络协同实践不断加深,如何以全新视角诠释物流网络结构演化是理论和实业界都关注的一个问题。现有成果将零售企业物流网络视为一个整体,研究其结构演化过程和规律,并未揭示在子网络协同状态下物流网络如何演化的“黑箱”。本文从子网络协同这一独特视角,揭示子网络协同状态作用于零售企业物流网络结构演变的内在机理,从理论上能够为网络演化问题的研究开辟一个新视角。与之前学者的研究成果相较,本文既能深化现有学者的物流网络演化规律,同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支持了研究的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

       (三)研究局限性

       本文虽遵循了案例研究的基本规范,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虽然尽力清楚描绘了案例选择的缘由、交代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步骤、同时详述了数据的分析和编码流程,但限于数据的可得性,并未实现对数据的三角测量以实现对研究结论的信度保证。为此,本文的后续工作将集中于实现对苏宁电器和宅急送对中高层管理者的面对面式采访,为佐证文章的研究结论做深入的研究。另外,采用双案例能够回答“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产生新的理论,也可以在证明已有理论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理论,但实现其研究结论在范围更广的企业自建物流网络进行印证从而保持案例研究具有高度灵活的特征,将是未来的一项重要工作。

标签:;  ;  ;  ;  ;  ;  ;  ;  ;  

企业自建物流网络协同路径与结构演化研究&以苏宁电器与住宅应急配送为例_宅急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