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地理学研究进展_地理学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地理学研究进展_地理学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地理学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研究进展论文,中国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中图法 F43/47.99

改革开放的20a来,是中国工业地理学发展十分辉煌的时期。 如果说,本世纪前半叶只有少数地理学家偶尔涉猎工矿调查或介绍国外工业区位理论,50年代至70年代未,工业地理学研究主要是伴随经济地理学方面进行的话[1],那么,80年代以来,工业地理学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队伍,并通过研究成果的不断增多,而证明了在经济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地位。

5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已有颇为详细的总结[1,2];改革开放到90年代初的工业地理研究,也有文献涉及[3]。这些综述文章,以工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面为主线,侧重于该学科对经济建设的贡献。本文旨在评述改革开放以来至1999年的中国工业地理学研究特点,侧重于学科的整体建设。

20a来,中国工业地理学的研究具有以下3大特点:

1 不同观点的引入与融合

改革开放对中国工业地理学发展的最大影响,是结束了该学科1949年以来受原苏联工业布局思想控制的现象。西方的工业区位理论以及其它工业地理学相关观点和方法相继引入。这些不同观点之间的融合,尤其是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研究,对中国工业地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1.1 区位论的引入及实践研究

尽管发源自德国的工业区位论在本世纪前半叶曾有人引入,并以此为依据对中国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因素以及全国大区工业布局基本轮廓进行了初步探讨[4],但对工业区位论的充分认识,始于改革开放。70年代末,曾有学者翻译西方相关论文。1982年魏心镇出版了第一部系统阐述工业布局原理专著,并对西方学者的工业区位理论列专章介绍[5]。同时,经济学家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区位理论[6]。80年代中期开始,地理学家和区域经济学家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成果[7~10]。20a来,西方区位论在中国的引入有两个特点:第一,在引入区位论的同时,原先起支配地位的布局理论仍起一定作用。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一些论著仍以此为重点,强调社会主义工业布局与西方的差异[5,11];另一些学者亦开始注意不同观点的融合[12~14]。且在90年代中后期,融合论渐成主流。尤其是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使人们更倾向于从市场角度考虑生产布局问题[15]。这与西方区位论的理论基础更为吻合。第二,由早期的相关理论介绍为主转向结合中国实际的研究。80年代,学者们在指出西方区位论的局限性的同时,探讨了区位论的应用问题[8]。代表性工作包括用韦伯工业区位论原理探讨纺织工业区位选择因素[16]和中国工业布局总体影响因素[17]。但是,比较而言,工业区位的微观研究并未得以重视。

1.2 工业地理学研究的数量化

国际地理学界60年代的数量革命,带来了用统计和数学方法探索工业活动的空间规律[18]。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研究方法也在中国工业地理研究中体现出来。经济地理学家在对不同数量方法介绍的基础上[19~21],对地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及发展战略[22],煤田供销区位[23],工业企业成组布局效益[24,25],全国工业布局变化[26]等进行了有益分析。90年代,中国工业地理研究人员已普遍具有良好计量基础,这在各相关研究中有明显反映(注:90年代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等杂志发表的有关工业地理论文中,相当一部分用恰当的计量方法,证明所主张的观点。)。

1.3 行为主义与企业组织研究

行为地理学介绍入中国之后[27,28],在工业地理学中的应用性研究不多。与此比较,随着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地位的突出,从企业组织对工业地理的研究在90年代颇为活跃。最早发表的该方面成果,为中国学者根据对澳大利亚东南部制造公司调查,论述了公司活动与工业变化的关系[29,30]。之后,提出在中国进行公司地理研究的初步框架[31]。经过一系列引介之后[32],学者们从农村工业企业[33]、国有企业[34~36]、高新技术企业[37]、外国投资企业[38]等方面开展了实际研究。

1.4 区域发展理论与新产业区

中国学者对6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关于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的理论方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22,9,39]。在这方面,结合中国实际的成果也十分显著[40,41,17]。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出现的新产业区研究,也很快反映在我国工业地理学界。对这一区域发展的新现象,我国学者除了关注和介绍之外[42,43],还结合中国的乡村工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44]。

从以上简要综述,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的20a, 中国工业地理研究学术思想十分活跃。不同学术观点的引入和融合,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同时,不断关注和研究国际学术领域的新观点,为中国工业地理学的实践和理论水平提高,为中国学者成果在国际学术领域展现,奠定了基础。

2 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研究

改革开放使中国工业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不断涌现的新现象、新矛盾,带出中国工业地理学20余年实践研究的诸多新方向。

结合中国经济建设需要,80年代地理学家在全国各地区国土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上,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除发表相关论著外,不少成果直接为政府决策所采纳(这方面,李文彦曾撰写有很好的评述[3])。此外,在省、区级工业发展战略[45~47]、能源、钢铁、石油化工等重要工业部门的发展战略[48,49]的研究上,地理学家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90年代,除了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一般性研究之外,农村工业、外国直接投资、老工业基地发展以及新兴工业区等问题,逐渐引起地理学家的关注。

2.1 农村工业研究

中国农村工业快速增长以及对农区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一些中青年学者抓住其中的地理问题,进行了很有意义的调查研究。相关研究包括农村工业影响因素及发展环境[17,50],农村工业地区差异[17,51],农村工业区域类型[52,53],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54],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与分异[55]等。这些研究,不仅拓宽了工业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且为有关区域决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2 外国直接投资研究

中国对外开放以来,外商投资增长十分迅速。1992年以来,每年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已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维新变量。地理学家的相关研究,集中于外资区位及区域影响两方面。前者包括外资进入的区域差异[56,57],香港在大陆投资区位变化及投资者空间行为[58,59],广东省内外资区位格局及形成原因[60];后者包括外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61]、对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62]、对特殊地区(上海、浦东、山东)发展[63,64]的影响。一些研究还涉及影响外资与中国区域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如产业联系[65]、投资地与跨国公司之交易关系[66]等)。除外资外,其它外部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工业系统的变化。如对外贸易对工业结构变化的影响[67],全球性工业变化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影响[68]等。

2.3 老工业基地发展和新兴工业区建设

国家经济体制和市场本身的变化,使一些原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陷入了困境。围绕这一研究专题,地理学家开展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和结构调整[69,70]、抚顺煤城发展[71]、上海产业布局[72]、北京市的经济基础及产业相对优势[73]等研究。在工业区形成和发展一般性研究的基础上[74,75],学者们还进行了高技术园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76~78],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建议。

以上几方面简单概括,并非90年代所有工业地理研究的总结。但是,梳理这10a来以及80年代以来的工业地理实践研究脉络, 可明显看出一些趋势:①地理学家的选题明显趋向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主要问题;②在宏观和中观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微观的企业研究和小区研究;③由于研究选题抓住中国工业地理现象(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的特殊性,一些成果得以发表于国际学术领域的重要刊物[44,61,65,66]。

3 实践研究基础上的理论总结

尽管由于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中国工业地理学家长期忙于承揽各类项目、撰写报告,很少有时间进行理论研究。但与以前相比,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进展还是十分明显的。这里,列举以下两个方面,从中可窥一斑。

3.1 中国工业(产业)布局的基本规律

80年代以来出版的工业地理专著,阐述了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79,80,17,5]。尽管这些原则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如缩小历史形成的区际水平差异、注意国防力量等),但其中的接近原料地、市场和劳动力源地等原则[79],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布局原则并无差别。从某些特殊方面考虑的行政干预和市场机制拉动,共同作用于中国工业空间格局。研究表明,80年代之前,中国工业布局变化规律严格受制于国家计划;80年代以来,尽管国家及地方政策仍具有一定影响,但各地的发展条件起着更为重要作用[17]。

工业地理学家还在实践基础上总结了各主要工业部门的布局特点与要求[5,49]。由于几十年来中国的重型工业结构,在工业布局因素中,对矿产资源对工业区位、地区工业体系的影响研究颇为详细[81,82]。

十分值得提及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地理学家的研究已从60和70年代论证布局政策的合理性,70年代未和80年代初的中国工业布局经验教训的总结,发展到高层次的理论构建。颇具影响的“点轴模式”的提出,便是一例[17]。基于对中国一些区域发展过程和国外相关理论的分析研究,陆大道于80年代中期提出了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合理集聚和最佳规模是生产力空间结构形成的核心。在这一机制作用下,交通线的建设改变区域初始的经济空间格局,促成沿线经济集聚点的形成。这些集聚又带动交通线的延伸,交通线的延伸又反过来促成更大程度的集聚。如此发展下去,使区域形成以“点一轴”为标志的空间结构系统[39]。该理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曾被用于20多个省区国土规划之中。

3.2 国际相关理论研究的拓展

前已述及,改革开放引入了国际学术界的相关理论。不同观点的交流,激发地理学家去辩别、去思考。一些理论被修改后用于中国实际研究。通过实际研究,中国学者开始对国际相关理论做出(初步的)贡献(注:以下例子仅选自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中国大陆学者的论文。)。例如,国际学术界一些学者在发展中国家新产业区的研究中,建议放宽其判别标准。王缉慈等人的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新产区应具有发展意义,而不是依赖意义,不同意放宽网络与根植性两个标准[44]。国际学术界关于外资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存在两种观点:加大区域差异与缩小区域差异。我国学者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影响的分析,提出这种影响是处于变动之中的观点(即由初始阶段的缩小区域差别,到一段时期后扩大区域差别)[61]。我国学者还基于中国实例,提出在跨国公司对区域影响的研究中,忽视了对非投资地的影响;而在一些特殊地区(如中国贵州),这种影响是十分明显的[65]。投资地能否从跨国公司得益及得益之多少,

受投资地与跨国公司交易关系(bargaining relation)的制约。而相关研究多集中于跨国公司与投资地企业之间。我国学者以上海为例,提出研究跨国公司与投资地两者关系的思路、方法、指标,并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特殊地区,投资地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力量(bargaining power),从而为该地区带来较大收益[66]。

4 近期中国工业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除了以上三方面之外,改革开放的20余年,中国工业地理研究在其它方面(诸如研究队伍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等)均获得较大的进展。但是,跨世纪时前瞻,工业地理学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以作者拙见,为了继续提高中国工业地理学在中国地理学中和国际同学科中的地位,应注意以下3个问题:①注意思维方式的转变。 科学研究主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要发现问题,必须参阅相关研究成果,站在同类题目的研究前缘。然而,在相当一部分工业地理学研究中,这一主旨并没有很好地体现。一些研究论文,或没有明确的研究问题,或研究问题早已不是“问题”。而面向应用的研究,也大多不以该区域(部门)的问题做为出发点。目标不明确,影响着研究的集中和深入。②注意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调。目前从事工业地理研究的地理学家,主要来自两类部门: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前者以从事应用性研究为主,实践经验丰富;后者则在基础理论方面积累较多。从学科发展角度看,这两支队伍又各有欠缺之处。为此,在各自队伍结构中或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中,应积极加强相应的弱项。③注意中国特色和国际主流的关系。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发展道路,也应该造就出中国特性的工业地理学。但这种特殊的学术思想的“特性”,只有在国际学术舞台的比较中才能显现出来。为了进入国际学术界,我们必须了解国际主流的学术观点[83]。研究形成的条件和原因,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在可为我用的共性学术思想之外,根据中国实践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根据中国国情和国际工业地理学发展动向,近期在中国工业地理学研究方向上,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①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这是一个国际学术界不太关注而根据中国国情必须提出的研究方向。该方面的研究不仅仅具重要实际意义,也可通过中国实践的理论总结,对相关理论有所贡献。②工业区域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益关系研究。90年代,陆大道等地理学家在这方面已有建树。但不同的观点也有市场。随着经济格局的变化,这一问题仍会被提出。③工业公司与区域发展。随着“抓大放小”政策实施和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公司(尤其是大型公司)与区域的关系变得更为重要。工业地理学家应从完全基于政府的研究中走出,转向企业与政府兼顾的方向上来。④经济活动全球化与区域工业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下,地方如何从中获益?工业地理学颇有用武之地。借助跨国公司的战略区位和新产业区理论,在特定区域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可为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建议。

收稿日期:1999-05-10;改回日期:1999-06-18

标签:;  ;  ;  ;  ;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地理学研究进展_地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