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中文,从做真正的语文老师开始_语文老师论文

真正的中文,从做真正的语文老师开始_语文老师论文

真语文,从做本真语文教师开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真论文,语文教师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3年5月18日,在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北京站)上,王旭明先生呼吁:真语文的着力点是回归,是找回,回到语文教学最初的原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深有同感,要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首先要从改变教师开始,从构建本真的语文教师队伍开始。

一、语文教师的假面

鲁迅先生曾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现在,就让我们当一次真的猛士吧,清醒地认识一下平时那一张张语文老师的假面。

1.独霸课堂型

这类语文老师上课肆讲,迷信自我,滔滔不绝,违背了语文学科最温暖的内核——民主精神和人文关怀。教学即唤醒,语文更是如此。这类老师常以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解读,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须知,我们不是知识的保管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者、激励者。我们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体验,挖掘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搭建与文本的沟通桥梁,而不是自己赤膊上阵去代替学生。

2.课件依赖型

有的语文老师迷信课件,根据设计好的课件程序按部就班地上课。我说,这不是真正的语文课。这是电影课。因为语文课是非常生动活泼的,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都会产生不同层次的交流,有时这种交流还会撞出美丽的火花,这就是课堂的生成。这种生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过程。放电影似的课件播放,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更是抹杀了文本的丰富内涵。我听过许多课,凡是依赖课件的课堂,无论其课件设计得多么唯美与华丽,课堂气氛大多是沉闷的。为什么?因为没有了课堂最为重要的思维流动与碰撞!所以这样的课自然不能成为真正的语文课,这样执教的老师自然不是真语文老师。

3.吃老本型

我见过一些语文老师,从师范院校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不主动学习,对于教改动向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他教书只是凭着上师范时学的那些知识与理论。再者就是只依靠教师用书。我们说教学相长,对于语文尤其如此。语文老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其课堂才会越来越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会越来越有语文味。靠吃老本的语文老师,他的课一定是苍白无味的,是得不到学生喜欢的。这样的语文老师教书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自然不能算是一名真正的语文教师。

4.功利型

这类老师也许有一定的教学素养,但过于功利的社会环境影响了他们。他们的教学,一切从能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出发。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应试成绩的做法,不管科学不科学,他们都坚决去做。比如,对于名著教学,他们不去引导学生看原著、看整本书,而是以做练习的形式来对名著进行快餐式的阅读;比如古诗文,他们不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接受中华经典文化的熏陶,而是教学生去“名篇读名段、名段读名句”,还美其名曰“可贵的经验”。这类老师,因过强的功利心而剥夺了语文与生俱来的人本情怀。他所执教的课堂,大多味同嚼蜡,而少有“倚窗抚琴、听雨品茗、踏雪寻梅”的语文情韵,更无“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的情怀。这样的语文老师,自然不是真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假面多多,以上所列的四种,笔者认为是最常见的。他们或就是你,或就是我,或存于我们周围。

识伪才能去伪,去伪才能存真,既然认识了假,那么真在何处?

二、何为真语文老师

1.真语文老师一定是位阅读者

阅读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动物与人类都在繁衍,但人类的繁衍是建立在以阅读为核心的文化传承上,所以人类会越进化越高级,而动物不会。在这一点上,阅读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提到再高的地位也不为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罗茨基这样说过:“鄙视书,不读书,是沉重的罪过。由于这一罪过,一个人将终生受到惩罚;如果这一罪过是由整个民族犯下的话,这一民族就要因此受到自己的惩罚。”在引导学生阅读这一点上,语文老师责无旁贷且作用重大,而引导的最好方式就是以自身的阅读来感染、带领学生。

阅读必须是真语文老师的生活方式。在这一点上我是深有体会的。我采用的是与学生共同读名著的方式。每接一个班级,我就对学生说:我不布置作业,但语文这科有作业,那就是天天读名著。为了落实,每个学期我都与学生制订月读书计划,与学生共读。每周我都会安排一节名著阅读课来与学生交流阅读心得。这样的课是学生最喜欢的。在这样的课上,同学们或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或与其他同学交流阅读心得,或同大家一起共读名著。通过“名著交流课”,学生们写了很多文章:比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同学们的阅读心得就集合成一期专刊《保尔告诉我》;读《骆驼祥子》,同学们就联系了课文《老王》和“中国最美司机”吴斌,以及著名诗人潘维为吴斌写的一首诗《今天叫吴斌》,写了一组文章《跟着司机去旅行》,我们一起品读,一起讨论,从三个司机的不同命运中,感受了三个时代不同的脉搏……

坚持五年来,我和同学们的名著年平均阅读量为八本,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大提高;我自己也从名著阅读中得到了很大的快乐,专业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真语文老师一定是位写作者

有人说:阅读与写作是人才成长的两只翅膀。真语文老师一定是爱好写作、能写点东西的人。纵观我们所知道的名师、大师:钱理群、孙绍振、余映潮、李镇西、陈日亮、王立根……无一不是喜欢写、会写的人,他们著书立说,常有大作问世,他们身上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气息。想想,一个语文老师不会写一点东西,那还能当语文老师吗?更遑论真语文老师了。

这几年,我从写日记开始,培养自己的写作素养。有时没有自己的内容,我就作读书笔记。坚持了近十年,我积累了近十本日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写作了。每当作文课时,我常与学生一道写作,学生写完了,我也在电脑上敲完了,然后师生一同交流,其乐融融。我还发现了日记的一个重要作用——积累大量的论文素材。现在,我要写论文,只要翻翻日记,就有了文思泉涌的感觉。

3.真语文老师一定是位研究者

活到老,学到老,研究到老。一名真正的语文老师一定是具有浓厚济世情怀的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为了求得自己的专业发展,他们从来都是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他们不墨守成规,他们的身上永远散发着时代的气息,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曾几何时,面对语文课的“少、慢、差、费”,我自己也很纠结;对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个却在灯下写作业”的情景更是忧心忡忡。

路在何方?我努力学习了钱理群、孙绍振、陈日亮、余映潮等名家的论著,积累了一定的理念基础。后来,又看了山东等地的教改模式,我想到了孙悟空,他拔出几根毫毛,说一声“变”,就可以变出许多自己。我想,常年来,在应试的环境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我们老师常常是一个人对付几十号人。对于没完成作业的同学,检查、谈心、家访、惩罚……身心俱累。何不学学孙悟空,多找几个帮手呢!这个帮手就是学习小组长。于是,我也开始了高效课堂的教改尝试。实行了高效课堂后,我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少了,自己的负担也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浓厚了。我所执教的班级成绩不断提高,现在已成为全年段最好的一个班级了,并且学生很喜欢课堂,两年来,没有一个学生厌学、流失。我自己的负担也大大减轻,也变得更喜欢教书了。

我想只要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立足自身岗位,从改变自己开始,从提升自身修养做起,自觉构建本真的语文课堂。那么,我们一定会让语文回归它的真本位。这点,小而言之,是为专业的提升,大而言之,是民族复兴的需要,是让中国梦不只是梦的需要!

标签:;  ;  

真正的中文,从做真正的语文老师开始_语文老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