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石油管理局的组织重建和内部整合研究

胜利石油管理局的组织重建和内部整合研究

刘路军[1]2002年在《胜利石油管理局的组织重建和内部整合研究》文中认为胜利石油管理局曾作为我国第二大油田,为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中石化集团公司整体重组改制上市,胜利石油管理局的核心油气业务被剥离出来,组成了胜利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而胜利是由管理局则成为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为核心业务,包含多种石油工程、公用工程、社会服务、多种经营等多种业务领域的经济联合体。原先建立在油气主业上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运行机制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亟需通过组织重建和内部整合,实现新的发展和飞跃。 组织重建和内部整合,是目前国内外大企业实现管理优化,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系统地运用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在对胜利石油管理局经营现状及组织重建与内部整合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企业进行组织重建、内部整合的经验,结合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分析,提出了胜利石油管理局下一步进行组织重建、内部整合的思路和方案。即在胜利石油管理局内部通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组织变革,逐步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分)公司管理体制,使之成为资源配置优化、主营业务突出、多元经济并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综合性技术服务公司。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先后对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及兄弟油田存续企业的改革重组进行了大量调研,作了系统的总结和实证分析,吸取了许多宝贵经验。在方案形成过程中,又请教了许多从事这项工作的领导和专家,使方案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对油田存续企业的改革重组具有较强的指导借鉴意义。

黄洪浪[2]2005年在《胜利油田战略管理初探》文中提出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必须的重要战略物资。石油工业的发展状况,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在21世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石油工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其战略管理,不仅具有学理价值,而且具有实践价值。 胜利油田是我国东部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全国第二大油田,隶属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它是一个以油气生产为主,集勘探、开发、施工、作业、后勤和多种经营、社会化服务为一体、专业门类齐全的国有特大型企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胜利油田累计生产原油8亿多吨,为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内部管理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国有企业特有的弊病阻碍着胜利油田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石油企业更加广泛而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市场竞争主体和资源的多元化,使得石油企业的盈利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石油企业面临着竞争、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迫使胜利油田必须做出战略抉择。如果仍然继续墨守成规地沿用原有的管理模式,则将难以在这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本文运用战略管理的有关理论,从胜利油田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战略管理问题进行研究。论文分析了胜利油田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战略环境、行业竞争态势以及内部环境,为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胜利油田的发展战略是:增长、稳定、紧缩并存。具体说,对于有发展空间和前景的油气主业、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产业,实施增长战略;对于主要依赖油田主业的、为油田职工和企业服务的产业,实施稳定战略;对于市场前景暗淡的多元化企业,应采取紧缩战略。为了确保该多层战略的实施,各方面都必须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同时还要优化组织体系、重塑运行机制、推进队伍建设、健全绩效管理。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把PEST及SWOT分析工具应用在一个具体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有特大型能源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提出了应对企业点多面广和环境多变的情况,实施多种发展战略并存的战略规划对策主张。

汪峰[3]2010年在《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叁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经济大开发的同时,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一时期也呈现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历史文化遗存遭到破坏和城乡地域文化特征丧失的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指长江从宜昌至九江的流域范围)是我国国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同时自然生态还未严重退化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处于中游,极具发展潜力,其历史文化遗产是万里长江流域中的精华。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已开始呈现出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荷的迹象,需要加强规划控制和引导。在我国面积最大、经济和自然生态地位最重要的长江流域,根据发展的态势和生态环境特征分为叁大段:上游、中游和下游。作者从本人的出生地和多年规划工作所在地形成的关注中心出发,鉴于上游(大西南)和下游(长叁角)地域人居环境已有众多学者从事富有成果的研究,从本专业的角度选择,本文研究长江中游的人居景观问题。近两百年洪灾出现的频度和危害性迅速增长和加大,表明了长江中游城乡生态系统失衡逐渐加快。与此同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如何传承和演进,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特色,也是规划建设实践中一项迫切的课题。论文通过对长江中游的历史和当(现)代人居景观的分析研究,从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地域人居景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总结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文化特征。并结合长江中游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分析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形成的原因。梳理人居景观源流,研究长江中游城乡景观形态与文化景观特征,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探索人居景观的保护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进行限定,简要介绍了文化景观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分类,对人居景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并根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框架,认为历史景观和当代景观的关系应是辨证统一的,是延续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走向多姿多彩而又和谐统一的人居景观结构。第二部分,从纵向梳理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自然地理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基础,地域文化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重要原因。第叁部分,横向论述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自然及经济文化背景、文化区系特征,对保护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即从文化的深层结构来考察其人居景观的特征,充分挖掘其价值内涵。第四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体系进行架构和整合研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及各主要沿江城市人居景观,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路径。第六部分,对长江中游和谐人居景观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以及创造人居景观地域特色的途径。第七部分,论文结论:构建和谐的人居景观——和谐社会的实体空间显现。

赵伟[4]2011年在《近代苏南企业集团的一体化战略研究(1895-1937)》文中提出19世纪末,世界工业企业掀起了一体化战略发展的潮流,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出现。此时,中国的民营工业企业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苏南地区出现了八个重要的企业集团,即无锡的荣氏集团、周氏集团、杨氏集团、唐蔡集团、丽新纺织印染集团、永泰缫丝集团,常州的大成纺织印染集团和苏州的光裕集团。企业一体化发展的意识已经在近代中国产生。对此,企业实践者和理论者都有思考和认识,在企业家的发展构想和公司章程中也都有体现。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1895年至1937年,苏南企业集团一体化战略的发展经历了叁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蓄力准备阶段,从1895年到20世纪初;第二阶段,从1914年左右到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是以实施横向一体化战略为主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到1937年,为第叁阶段,苏南企业集团一体化战略进入了生产纵向和横向一体化战略并重的阶段。近代苏南企业集团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可以分为横向一体化战略和纵向一体化战略两种类型。横向一体化战略有叁种模式,即一元横向一体化战略、二元横向一体化战略和多元横向一体化战略。永泰缫丝集团实施的是对缫丝生产的一元横向一体化战略,经历了分别由薛南溟和薛寿萱主持的两次横向一体化战略高潮。拥有较完善的原料供应体系和跨国外销机构是其能实现缫丝生产区域垄断的重要原因。荣氏集团实施的是棉粉联营的二元横向一体化战略。自建、租办、并购是其实现战略的叁种主要方式。较大规模供销部门的建立也是支持其横向扩张战略的重要纵向配合行动。荣氏集团的战略实施具有叁大特点,即以无限公司作为战略组织形式,大举外债作为实施战略的主要资金来源,棉纺织生产和面粉生产部门实现关联经营。周氏集团、杨氏集团和唐蔡集团则都实施的是多元横向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的成效虽然有所显现,但总体来看完成质量不高,也不够成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纵向一体化战略有两种模式,即生产纵向一体化战略和产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抵制日货对日纱垄断下细纱交易的冲击,民族纱厂细纱产能有限,以及细纱交易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造成了近代中国细纱交易成本居高,从而促使了部分有实力的民族染织厂联营纺纱生产。由此,大成纺织印染集团和丽新纺织印染集团实施了纺织染联营的生产纵向一体化战略。比较大成和庆丰纺织漂染厂,纺织染联营的实现有两种不同的战略路径,即往返延伸和单向推进。当时棉纺织业环境下,往返延伸的路径更适合后发小资本的发展。光裕集团实施的是铁棉联营的产用纵向一体化战略,即棉纺织机器修造与棉纺织生产的一体化,并且其横向上兼营的房地产业起到了资金支持的作用。铁棉联营的产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挽救了大隆机器厂和苏纶纱厂,但其内部战略结构安排不当使整个企业集团存在隐患。一体化战略给近代苏南企业集团的发展带来了正向和负向的效应。横向一体化战略的正向效应包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内部协同互助、规避萎缩与分散风险以及改善和运用市场五个方面;纵向一体化战略的正向效应包括,节省交易成本、防止机会主义、缓解供产销矛盾、获得高利润率、提高差别化能力和产生防御效应六个方面。在获得正向效应的同时,负向效应也是客观存在的。横向一体化战略的负向效应有,管理成本增加、过度资源投入和不经济互助行为叁个方面;纵向一体化战略的负向效应有,生产管理成本问题和生产平衡问题两个方面。面对负向效应,近代苏南企业集团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加以减弱甚至化解。一体化战略的正向效应是主要方面。总体来看,近代苏南企业集团的一体化战略具有追赶性、自主性、多样性的特点。追赶性体现了晚发落后弱小的中国民营企业积极进取的精神。自主性体现了近代中国企业发展的进步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多样性展示了近代中国民营企业在困境中取得的显着成果。总之,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推动了近代苏南企业集团的迅速发展。

任云英[5]2005年在《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文中认为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近代百余年间(1840-1949)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遽变,即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发展。近代西安因深居内陆,依托传统农业社会经济基础,游离于西方殖民主义直接控制的势力范围之外,但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仍在时代风潮的浸润下逐渐注入了工业文明的丰富内涵,因而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其关键性因素是地缘政治结构变化,所以成为内陆城市近代化的典型实例。本文运用历史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城市近代化为主线,从宏观、中观、微观二个层面,对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的各要素及其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揭示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近代化过程,探究了两安作为内陆城市其城市空间结构近代化的演变及其机理。属个案城市的实证研究。 本文绪论(第一章)确立了研究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主体部分以晚清与民国时期两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为核心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及结论分述如下: 论文的主体分叁个层次,共用了六章篇幅论述了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第一层次,从宏观、中观、微观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 从宏观区域的视野论述了近代西安城市发育的地理基础与历史脉络(第二章)。近代西安城基于历史以米都城选址的地理区位优势,凭借其农业自然条件、水利条件以及城市交通和军事防御等条件,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保持着农耕文明时期的空间特征。辛亥革命后,城市建置发生了变化、近代工业化发展以及顺应国家、地方政治因素而得以发展,其空间结构发展以辛亥革命为分水岭呈现出晚清时期萌动发展与其后民国时期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从中观的自然地理空间界定要素和交通技术条件的相互关系,论述了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第二章)。在晚清时期马车时代的交通运输条件下,城市南部的“出山码头”和北部的“水旱码头”承担了城市对外交通转运的职能,城市功能在地域的延伸呈分散布局的结构特征,出现了府城、关城和外围码头之间的功能与空间分层。民国时期汽车交通和铁路交通导致了外围码头交通功能的衰落,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呈城市空间要素向心性的趋集,城市功能的地域分层逐渐被尔关的繁荣和东西轴向的发展取代。 从微观的城市内部功能要素以及功能空间演变的层面过程论述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及其成因。分两章即第四、五章。第四章论述晚清时期西安城服从政治、军事功能需求,以满城为核心仍保持着非均衡性的“城中城”格局,体现军事防御性的内向封闭的空间特征。光绪二十七年(1901)推行新政后,城市内部孕育了空间的封闭性与发展的开放性、新的城

张军[6]2003年在《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文中指出论文以经济学研究范式中基本理论硬核的历史变迁为出发点,回顾了经济学史上各种划时代的人性假设,并以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后斯密时代的“管理人”以及基于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自由人”假设,作为划分经济学研究范式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认为贯穿这叁大人性假设的主线是“自由”原则,而经济学研究范式变迁的实质则是对不同“主体自由”的扬弃过程。通过揭示各种人性假设与其产生的社会实践背景间的关系,提出了应当以“知识人”假设作为构建当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人性基础。论文在此假设前提下,并以系统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对企业本质及其成长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论文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个“知识人——利益协同体”,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表现为“一个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在一定物化资本配置格局中的特别合约”;企业成长的动机是“知识人——利益协同体”在外界竞争压力的作用下为求得自身发展的一种本能冲动;企业成长的实质是企业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流、能流、人流以及信息流的交互作用,从而实现自组织和自演进的自然系统过程;企业在与外界环境持续进行物流、能流、人流以及信息流交换的同时,形成了自身的“经济场”;影响企业成长经济场有效运行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府职能演进、市场环境演进以及产业技术演进等)和内部组织因素(包括资本聚量演进、组织结构演进以及企业制度演进等),将以上影响元素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企业成长的六维坐标图体系;在内外部影响元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成长一般将历经产品经营→品牌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规则经营的发展阶段;在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发挥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一般会有所差异,因此,企业成长战略的侧重点也将伴随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而有所调整。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认为,引导企业健康成长的向导是战略管理,并对战略管理的内涵与理论变迁、当代企业战略联盟与企业成长以及构建中国企业跨国战略联盟的原则与建议进行了研究.在产品经营部分,论文对企业产品经营的内涵、150认证与产品经营的关系以及中国企业培育产品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展开了详细论述。在品牌经营部分,论文通过对企业品牌经营的内涵与决定因素、品牌经营战略、品牌经营与企业成长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品牌经营战略的具体措施。在资产经营部分,论文对企业资产经营的内涵与地位、资产并购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做了详细分析,重点研究了中国企业资产并购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在资本经营部分,论文就企业资本经营的内涵与地位、资本经营的原则与方式展开了系统研究,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经营绩效进行了全面剖析,针对当前中国上市公司产权资本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企业角度、市场角度和政府角度,提出了推进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经营良性运行的策略。规则经营是企业成长的臻境,也是21世纪企业成长战略的最新发展动态。在此,论文首先对企业规则经营的内涵和运行环境进行了创新性分析:其次对企业规则经营的基本理论做了必要阐述;而后重点研究了企业规则经营的方式与相关策略;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从事规则经营的系统应对方案。

李齐[7]2015年在《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德国曾经给世界带来过深重的灾难,也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多次的辉煌和经济奇迹。在第一次出现经济奇迹的俾斯麦时代,德国率先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也初成。此后,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在二战的废墟上,德国又创造了第二次经济奇迹,很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过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德国经济与整个西方经济一道,陷入了迷茫。东西德的统一,客观上为德国经济生成了一定的负担,使德国经济更加低迷。它一度甚至被称之为“欧洲病夫”。然而从2006年开始,德国的经济持续向好。即便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整个世界经济低迷,甚至引发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造成了许多国家政局动荡的情况下,德国却风景独好,经济一直持续稳定增长,政治团结,社会稳定。很多学者称之为第叁次经济奇迹。自19世纪以来,这个灾难的肇事者和奇迹的创造者,如何能够经过跌宕起伏,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工业大国,而且成为当今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发动机?德国如今取得的成功,到底存在着什么秘诀?虽然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前总理施密特到现任总理默克尔都认为,成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多年来德国政治、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那么,德国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有着怎样的历史演进过程?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对当代中国有着怎样的启示?因此,德国的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发展过程;从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组成;从社会力量、政党及其主张的角度分析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形成;从政策模式及其比较的角度分析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特殊性及其变革的路径;从过程分析的角度划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变革的各个阶段,并分析了其特征;从官僚体制的角度分析了决策者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变革的影响;从微观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细分领域的具体内容及其效果。这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试图以纵横相结合的方法来考察德国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即既强调它的整体特征、强调它的历史连续性,又突出它在其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综合影响,即把劳动力市场政策放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系统之中加以考察。在对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了研究的确定性,本文界定了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政策这两个主要概念,确定在宽泛的意义上理解劳动力市场政策。随之说明了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历史的研究方法,确定本文以劳动力市场政策演变的历史阶段和历史时期为线索,在每个历史时期都以系统的框架进行分析,全面说明每个历史时期系统环境的变化和因此导致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输出的变化。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历史方法和系统方法,为研究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历史演变的逻辑和总体特征,本文首先系统地展开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历史研究,共分为四章。在此基础上,第五章论述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历史概观和总体特征。最后在结论中论述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基本特征,即历史和逻辑的统一,随后说明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带给中国的启示,以及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将来的研究方向。具体一点说:第一章考察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形成过程。19世纪初期的德国,仍是一个非常松散的联邦,实际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是一个相对落后农业国,资本主义生产仅仅处于萌发阶段。拿破仑战争让普鲁士臣服,更让普鲁士觉醒。民族存亡的压力客观上不仅促进了德意志民族的团结,而且还促使它走上了自强、自救的道路——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民众的强烈要求,也是王权继续维持统治的唯一选择。于是改革全面展开,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建立现代劳动力市场。此后以普鲁士为主导的关税同盟的建立和铁路运输业的极速扩张让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这让普鲁士在1871年通过俾斯麦的强权统一德国成为可能。由于在统一前后,德国的社会处于巨变之中,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劳资间的矛盾突出,政府为维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加强了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第二章考察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发展过程。威廉二世上台后,为了稳定社会,以继续维持统治,不得不积极应对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提出的要求,实施了对外扩张政策,进行了积极的社会防御,继续扩展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相关内容,并在一战期间加强了工会的力量,明确了工会的社会地位。一战结束后,魏玛共和国政府面对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的复杂局势,继续扩展了劳动力市场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但是经济危机到来,并迅速转化为全面危机,导致了共和政府崩溃和纳粹上台。纳粹政府全面控制了劳动力市场,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叁章考察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完善过程。二战后,美、英、法、苏四国主导了德国的事务。在冷战和东西方对峙的情况下,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相继成立。联邦德国在美国主导下实施了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放开了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并对原有的政策进行修改和扩展,这使得经济迅速得到了恢复。此后,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情况,政府输出劳动力市场政策,先后对经济和社会进行了重点建设,实现了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与社会的稳定。第四章考察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变革过程。联邦德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为1990年东德和西德的统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统一要实现东部和西部经济与社会的融合,这为德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导致了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高居不下。于是政府开始调整劳动力市场政策,但问题并没有被真正解决。20世纪90年代末期,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劳动力市场政策问题成为欧洲一体化的重要议题。在欧洲一体化的引导之下,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开始全面改革,实现了新的繁荣和稳定。第五章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演化历程,进行了总结分析。从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历史演变中寻找到两个逻辑,一是国家干预的历史逻辑,二是劳动力市场政策自身演变的历史逻辑。此外,通过整体的分析,说明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总体特征。结论中,论述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演变的根本特征,即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此后,首先分析了本文的研究为当代中国带来的启示。在学习德国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历史条件的特殊性,通过加强制度的学习和适应能力,稳步推进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变革和政策模式的转向。其次分析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将来的研究方向。系统研究方法、国际比较研究、对中国的启示研究、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将来走向的研究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以后继续关注前沿,收集资料,不断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深化和扩展。由于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本身具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复杂深奥的特质,因此,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深感力不从心。不过,本文还是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一点贡献:首先,本文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发展演变的全部历史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这相对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而言更为全面、更为系统,更能够展现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发展演化的内在逻辑,也能清楚展现其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性。其次,本文具体应用系统的方法,从系统和宏观的角度,分析了系统的要素在每个历史阶段和每个历史时期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演变的影响,相对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一般性研究和微观研究,更注重劳动力市场政策及其所处系统的整体性,从而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了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总体特征和演变的逻辑。第叁,根据对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历史分析和系统分析,本文指出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根本特征是历史与逻辑的惊人一致。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由于德国历史的特殊性,国家一直积极干预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尽管在历史的过程中,德国的政治制度、政权、政党等都几经变迁,它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一直相对平稳、相对温和,或者说相对超脱,总是能够同时兼顾劳资两个方面的利益。究其原因,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演变的历史过程,不是某个系统要素或偶然因素能够决定的,而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必然产物,这决定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邱晟晏[8]2014年在《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设计及政策建议》文中研究说明货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货币国际化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地位、国际金融竞争力以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影响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崛起的重要标志。从历史经验上看,强势的经济体必然会造就强势货币,英镑、美元、欧元、日元都是依靠其国内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最终成为国际货币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中国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人民币国际化已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人民币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中已经被普遍用作支付和结算的硬通货,许多周边国家政府也默认了人民币的流通。在蒙古,人民币已经成为当地居民投资、保值的重要币种,被称作“第二美元”;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白俄罗斯等国的中央银行心将人民币作为其官方储备货币的币种之一;印度储备银行也调整了汇率指数,将人民币纳入了一篮子货币之中。此外,中国已经与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等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而且和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等国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也反映出目前亚洲国家对人民币的信心较强。相信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人民币必将最终完成国际化。因此,客观考察现阶段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认真研究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基础、国际经验;尤其是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及推进策略,心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共分5章,各章的思路及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梳理了货币国际化的主要理论及相关文献,先是对威廉·配第、亚当·斯密、马克思和萨伊等人的货币国际化思想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弗里德曼的浮动汇率理论、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切提的货币替代理论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为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对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考察。本章首先从人民币国际使用范围路径考察了人民币周边化、亚洲化和国际化的现状。其次,从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路径对人民币结算、计价货币职能,人民币投资货币职能和人民币储备货币职能进行了考察。得出结论:人民币目前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第叁章从历史的角度对英镑、美元、欧元和日元国际化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回顾,归纳出英镑、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国际化演化路径的特点,最后总结出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路径对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启示,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设计提供了历史借鉴。第四章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进行了设计。在这一章,首先对货币国际化内在基础和外在条件的共性进行分析。文章认为:货币国际化的内在基础基本相同,如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较大、对外贸易全球地位较高及外汇储备规模较大等;货币国际化的外在条件基本相似,如本国的国际地位较高以及国际环境提供的历史机遇等。然后,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本身存在特殊性,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路径与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路径比较也必然存在特殊性。最后,笔者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一条配有保障措施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第五章,为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早日实现,文章首先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推进措施:(1)积极与目标国家签订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2)简化人民币跨境结算审核流程;(3)争取国际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权;(4)适时推出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5)大力发展人民币计价债券;(6)规划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布局;(7)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8)加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9)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最后,提出了笔者关于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战略思考。一是必须巩固人民币国际化的政治经济基础;二是必须继续保持对外贸易领先地位;叁是必须打造人民币的国际投资基础;四是必须实现金融强国梦想,这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关键。

李欢欢[9]2013年在《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户外游憩供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游憩功能,尤其是户外游憩功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城市居民对于游憩的偏好和游憩活动的体验也日趋增加,游憩活动的类型也逐渐增多。人居环境科学作为一门以人的居住为核心的多学科体系,游憩的研究成为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该体系下的游憩研究也呈现多学科交叉研究趋势。其中地理学科,自然地理学主要涉及城市户外游憩自然资源的分析、承载力评价以及资源管理方面,例如户外游憩环境所依托的土壤、水、植被、矿产、地貌、气候等资源;人文地理学则主要涉及到游憩者的空间行为特征、游憩供需分析及游憩价值效益评价等方面。面对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大众休闲娱乐文化的日益增强,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游憩机会供给,正确的引导和管理积极健康的户外游憩需求;在保持资源均衡和可持续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发挥资源的多用途化,提供单一资源基础上的多样化游憩活动:如何将游憩者的游憩体验发挥到最大水平,同时兼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同步提高;如何完善游憩的体系,提供全面的游憩管理策略,进行游憩相关的研究和教育等等都成为未来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基于以上的背景和思考,意图在人居环境科学的框架下,综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思路,对城市的户外游憩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解读,通过对游憩需求和供给影响因素的分析,寻求实现供需平衡的一些管理原则和控制策略,最终实现城市游憩功能的完善和社会、经济、文化多方位效益的提升。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即第1章,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相关评述,最后总结和概括文章的研究思路框架和研究方法。背景方面,主要阐述了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游憩思想,从哲学和现实需求的角度,认为游憩的思想符合人居环境科学的目标,也符合现代城市居民的普遍要求,符合城市发展的文化趋势。同时,游憩的研究和发展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提高休闲产业在第叁产业的比重和影响。随后,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游憩供需不均衡的现况,尤其是游憩空间的不足、游憩管理的不科学、游憩资源的破坏等。另外,分析了本研究课题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况,通过对游憩研究现况的分析,明确了全篇文章的研究目的:即通过有效的需求分析,合理的环境资源管理,提供多样的游憩机会,满足不同的游憩体验,获得最大化的价值效益。第2部分,即第2章,主要阐述了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的人文思想以及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游憩系统和空间概论,通过对于游憩、游憩需求、游憩动机、游憩体验、游憩资源、游憩承载力分析(资源分析、社会分析、空间分析)、游憩管理、游憩机会图谱等理论框架进行了户外游憩理论的构建,基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角度,尝试按照人类认知的过程将游憩管理划分为:基于认知、基于意识、基于能动性和基于创造性这四个阶段。第3部分,即第3章,主要进行了城市户外游憩需求的研究,从游憩动机的分析和影响因素中,总结内在驱动力和外在驱动力对于游憩需求的影响。同时将游憩需求进行了分类。文章详细讲游憩需求的影响因素按照,个性特征、时间影响、动机影响、闲暇时间、需求成本、需求预期、相关需求替代性和互补性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结合经济学的需求研究理论,进行游憩需求的函数和弹性研究。最后,提出了宜居城市建设中游憩管理的几个原则。第4部分,即第4章,主要进行城市户外游憩的供应研究,从游憩机会供给所需求的条件:资源条件和空间来进行阐述游憩供给的限制因素,随后进行了户外游憩机会提供者的分析,将公共部门、私营部门、非营利公益组织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研究。同时,将游憩的供给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了供给的影响曲线和弹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供需均衡的条件和均衡条件变动影响,如何实现动态均衡的模型研究。最后,本章探索了游憩供需均衡的方法和实践探索,指出游憩系统内外的不同影响因素以及主要的应对管理方法和策略,以期对我国的户外游憩管理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第5部分,即第5、6章,主要是以大连市为例,研究了大连的户外游憩需求、游憩资源类型、户外游憩的主要提供者和活动类型。通过调查表,来反应不同人群特征下表现出的游憩需求、活动偏好的多样性。为大连的户外游憩规划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对于户外游憩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技术手段进行了展望,总结了文章的研究结论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 胜利石油管理局的组织重建和内部整合研究[D]. 刘路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02

[2]. 胜利油田战略管理初探[D]. 黄洪浪. 郑州大学. 2005

[3].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D]. 汪峰. 重庆大学. 2010

[4]. 近代苏南企业集团的一体化战略研究(1895-1937)[D]. 赵伟. 苏州大学. 2011

[5]. 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D]. 任云英. 陕西师范大学. 2005

[6]. 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D]. 张军. 四川大学. 2003

[7]. 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D]. 李齐. 山东大学. 2015

[8].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设计及政策建议[D]. 邱晟晏. 东北师范大学. 2014

[9]. 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户外游憩供需研究[D]. 李欢欢. 辽宁师范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胜利石油管理局的组织重建和内部整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