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分析论文_金喆

对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分析论文_金喆

金喆

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 南京市 211112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重要意义进行探讨,着重探讨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中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全面提出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方面的一些见效措施,以此,进一步促进高层消防管理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

1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重要性

现代城市发展,离不开建筑,大量的高层建筑不断出现,使城市越来越现代化、自动化,可以说,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标志。城市发展越快,高层建筑建设速度越快,这是成正比关系的。传统高层建筑受高度、造型、材料、结构、功能的影响,没有过多的变化,但现在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当前的高层建筑已经向智能、自动、科技的方向发展了,也就是说对防火、灭火的要求更高,其防火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火灾救治难度加大。高层建筑由于人员密集,极容易发生火灾事故,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高层火灾事故一向多发频发,火灾发生率远远超过了多层建筑。高层火灾特点与多层的有所不同,普通建筑火灾相对来说,更易于救治,而高层建筑因为建筑规模大、高度高、生活设施齐全、可燃物多等特征,当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快,扑救疏散困难,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当前我国各级消防问题已经暴露出来,特别是在火灾发生时,救治能力有限、反应速度不及时,如果起火就会快速蔓延,导致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各级消防管理不到位,难以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这些潜在的问题,也是火灾的隐患。

2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单位只重经济效益,而不重视防火安全,不能在日常工作中,强化消防意识,有些消防安全员还是身兼多职,单位安全难以保障。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不能有效落实,个别单位只有上面部署,没有下面落实,各个部署环节严重脱节,结果就是措施不到位、制度不落实、器材不更新,各种不安全因素一直存在。

2.2公众对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高层建筑的居民形成不了整体,物业管理不到位,导致一些居民防火意识差,总觉得火灾离我很远,这种思想根源造成了日常不注意,安全意识淡薄等现象,有些居民为了自己一家利益,堵塞消防通道,还有一些人私自挪动消防器材,对各类消防设施不爱护,随意破坏施。高层建筑安装的甲级、乙级的防火门被居民擅自更改为普通防盗门,防火的功能自然降低。有些顶层居民还占用上层空间,私自扩大自家地盘,使消防通道不畅通,物业公司为了方便管理,把消防门封锁起来,其设置形同虚设。更严重的是有些居民私自更改消防供水、火灾报警的管线敷设位置,个别物业管理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在未按照规范要求调整、增加相应消防设施的前提下,将地下人防工程擅自出租给居民作为机动车车库,大大的增加了火灾隐患。

2.3高层建筑消防设施不完善

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开发商为了追求高效益、多盈利,不能很好的落实消防条例,有些消防部位严重设置不足,各类消防设施构建不到位,这种能省则省的方式,普遍存在,这就给高层建筑带来了火灾隐患。还有一些高层建筑偷工减料,不能按照标准规范进行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和防火卷帘等自动消防设施的设置,有些单位这些设施长年得不到维护,设施陈旧落后,无法满足当前消防需求,发生火灾事故,就无法启动,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2.4消防设施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当前消防管理、设施操作维护制度并不健全,目前有的制度基本落实不下去,个别单位消防人员无证上岗,自身安全都无法保障,怎么能保护好其他人的安全。他们对消防系统的操作能力比较差,不能完全掌握消防知识,最基本的器材操作要领都无法掌握,在消防管理上,严重缺少专业人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消防监督执法不够严格

消防监督执行不力,因为体制原因,当消防部门查出火灾隐患时,政府部门就会出面说情,严重影响了消防秩序,“人情消防”生存的空间很大,一些新建高层出现设施不全的问题,主要就是“人情消防”造成的。特别是高层建筑完工后的审查阶段,各个环节如消防设计审核、消防竣工验收等流程中,往往会受到人为的干扰,这就遗留下大量的火灾隐患。

3提高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力度的有效措施

3.1加强消防宣传力度

要全面利用媒体功能,加大对全社会的舆论引导,通过媒体宣传,使防火知识得到普及,可以划拨专门的宣传费用,建立由广播、宣传、教育、劳动等各部门制度化、法制化的长效宣传机制,设置专门办事机构,狠抓落实,不断强化对高层建筑居民的消防法律、法规、建筑火灾预防及消防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及培训力度,日常也可以通过消防宣传提示、警示性标识,让居民多了解火灾危险性和防火办法,全面掌握身边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使居民都能自救逃生。

3.2改革监督管理模式,大力推进社会化消防工作

目前的消防工作不能满足社会整体需求,消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消防部门,要靠社会模式进行全面介入。专业消防队伍由于人员数量少、技术力量不足等原因,无法适应当前消防工作需要,那么就需要政府通过社会方进行解决,发展专业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全力推动社会化消防工作,这是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长远看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社会火灾防控能力的必由之路。通过中介机构的介入,可以直接派驻人员为业主提供专业化的消防服务,特别是在建筑消防设施时实监控、专业咨询、制定消防管理制度、灭火应急预案、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协助开展消防演练培训等事务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单位自身火灾防控能力和水平。

3.3定期进行防火检查,防隐患于未然

高层建筑要有完善的管理机构和防火设施,通过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方面工作,以防火机构为核心,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对高层建筑的监督与检查。利用多种形式、多条渠道对火灾进行排查整治。不断增强居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可以实现对火灾事故的超前控制,防隐患于未然。

3.4完善消防设施设置

高层建筑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防排烟系统以及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等,都是对高层最好的保护,如果发生火灾,这些系统就会自动启动发挥作用,有些高档建筑还配备气体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等先进的消防系统。高层居民也要爱护这些系统和设施,确保消防设施完好。住户可自行配备简易的家用消防器材,特别是小型灭火器、灭火毯、防毒面具、安全绳等。

3.5严格把好各阶段的监督管理工作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需要合理设计,在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督管理部门加大对现场的检查力度,落实消防安全工作问责制度。物业管理公司作为高层建筑消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首当其冲,相关从业人员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执行消防管理制度;业主委员会要不定期对物业管理公司的消防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筛查,并及时反馈物业管理公司,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消防隐患问题的解决作为首当其冲的任务。

3.6建立多元化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不应该只是政府消防部门开展,而应由不同的部门共同负责。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消防部门主要负责作出相关的决策部署;而派出所作为公安系统的基层部门,应切实做好辖区内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保险公司也应负责部分消防安全监督工作,例如:保险公司可协助消防部门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在发现单位存在消防隐患时及时通知消防部门及单位本身,在一定程度减低消防事故的发生概率;参照车辆保险的形式,建立建筑构件强制性保险和其他火灾商业性保险制度,对高层建筑尤其需要优先考虑执行。除此之外,消防部门还应积极倡导群众投身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尤其是高层建筑的业主们,发动人民的力量,打赢消防监管这场硬仗。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需要系统规划、统筹安排,核心内容就是预防为主,加大环节控制,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确保居民人身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罗云庆.当前消防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07(4).

[2]姜立平.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研究[J].大众科技,2008(5):211.

[3]万克平.对新形势下消防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J].消防人网,2009(13)

论文作者:金喆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  ;  ;  ;  ;  ;  ;  ;  

对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分析论文_金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