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健康教育特色,助力师生幸福成长论文_冯玉海

打造健康教育特色,助力师生幸福成长论文_冯玉海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东南,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学校占地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100平方米,校园内绿草如茵,环境优雅,现代化教育设施完备,是通州区具有一流办学条件的农村中心小学。中心小学辖马头、觅子店、草厂、靛庄、侯黄庄、东定安6所完小,共有84个教学班、232 名教职工、2400余名学生。我校有一支“敬业乐业,德艺双馨,求实奉献”的教师队伍,其中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骨干教师9人、镇级骨干教师23人。

学校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打造学校品牌。2008年以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托学校自身的发展优势,尊重教育规律,根据家长、学生需求,在“尊重、合作、创新、发展”的工作氛围和“团结、和谐、愉快、求新”的学习氛围中,以“构建健康校园,促进学校发展”为主题,以培养“健康的人”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培育学校文化,突显学校特色。实施以办学理念带动学校整体工作的策略,使特色创建成为改进学校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及提升师生素养的载体,积极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在“健康校园”办学思想引领下,学校形成了制度管理与文化积淀相结合的学校制度文化模式,构建了和谐的生态校园环境。

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师生交往、课堂教学、同伴关系、教学评价等方方面面之中,才能建立起有利于师生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并使之成为学校工作运行机制的一部分。

一、健康教育特色的创建过程

开展体育运动,使学生感受运动的快乐。我们坚持“学校教育,健康第一”,以“每位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养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学会一种科学的锻炼方法”。为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培养其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我校创设了良好的运动环境,实施了“一校一品”的健康教育特色策略。

创设文化氛围,使学生享受精神的愉悦。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采取创设良好的环境文化和课堂文化的策略。首先是精心设计文化校园,努力让“健康理念”融入人心。我们中心小学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教学楼的内部环境建设,都以健康为主题进行设计;二是教学楼外德育长廊“德馨园”的建设;三是校园橱窗建设也以“彰显特色,共育健康”为主要内容。

其次是以课堂为主渠道,构建健康的课堂文化。为了更好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我们提出了构建“健康课堂”的目标,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等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我们把健康课堂定位为“趣、活、实、美”。“趣”,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即教学方法灵活;“实”,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训练扎实、教学目标落实;“美”,教师做到语言美、板书美、氛围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制定了《健康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求教师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开展了中心校内的“健康课堂”系列评优活动;听课评课加强指导;深化校本教研工作。

丰富学生活动,使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我们开展多样的学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体验成长的快乐。开设校本课程,开展健康教育体验活动。我们开设了校本课程,编写了《快乐成长》校本教材。内容涉及“自我认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耐挫力训练”、“社会适应”、“自我发展观”、“人格健全”等内容。该课程告诉学生遇事应当怎样处理,使学生在体验、参与、训练中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传承传统美德,培养道德约束能力。我校以“孝、礼、勤、信、耻、忠”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健康体验,科学成长”社会实践活动,推出了“健康之星”、“健康中队”、“阳光教师”、“健康家庭”等系列评比活动,促使学生从小形成优良的品德。

开展科技、艺术兴趣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成立了科技、艺术兴趣小组及合唱队、舞蹈队等,培养了学生艺术特长,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在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艺术比赛中,我校学生多次获北京市一、二等奖。

二、办学特色建设的成果及体会

“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发展。学校先后获得了“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北京市优秀体育教研组”、“北京市体育项目传统校”、“通州区篮球、武术传统项目校”、“通州区师德群体建设先进单位”等131项集体奖。“健康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在健康教育特色建设的引领下,教师们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通州区举办的“春华杯”、“秋实杯”、“启慧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多次捧杯。我校教师在论文、课堂教学、各种竞赛中共获得国家、市、区级奖励1700余人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健康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运动技能和习惯,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使他们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学生在体育、科技、合唱、舞蹈、英语等市、区级竞赛评比活动中,多次取得好成绩,获奖达740人次。“健康教育”,硕果累累。学校编印了《阳光体育》、《健康知与行》校本教材,编辑了《教师优秀教学设计集》、《教师优秀论文集》等。“健康教育”特色建设“以人为本”是先导,师生认同是基础,运行机制是关键。在健康文化的传承优化中,我们打造了一个“愉快、健康、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师生的健康工作、健康学习、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健康校园”办学思想引领下,学校形成了制度管理与文化积淀相结合的学校制度文化模式,构建了和谐的生态校园环境。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强师,探索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特色之路,承担了多项市、区级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的推进,促进了师生的发展,学校整体工作也得到提升。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北京市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等众多奖项。

论文作者:冯玉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打造健康教育特色,助力师生幸福成长论文_冯玉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