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分析论文_刘建设

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分析论文_刘建设

刘建设

萧县第四人民医院(安徽 萧县 235221 )

【 摘 要】 目的 腰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需要讨论和研究对策。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方法自2000年来,作者采用手法整复及骶骨阻滞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整复封间疗法。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3)12-36-02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29—65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1周,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CT,MRI检查确诊,突出部L3-4节段8例,L4-5节段57例,L5S1节段26例,L4-5和L5S1两节段突出9例,2例合并椎管狭 窄,均有腰痛和下肢放射痛,麻或酸胀感,直腿抬高试验阳性68例,受压神经根支配区肌肉及感觉功能减弱29例。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整复:患者仰卧位,双手抓住硬床头,医者站于患侧床边,找出部位,两助手站治疗床后握住患者双踝,用力牵拉约70kg,医者在牵拉的同时用力向下内侧按压突出部位,连续3次,检查压痛减轻或消失者,俯卧休息30分钟,即术毕,每周治疗1次,连续4次。

2,2 骶管阻滞,处方1,用2%利多卡因加注射用水2ml,处方2,用醋酸曲安奈德40ml(意大利产),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vg加注射用水15ml,患者取俯卧位,垫高骨盆部,双下肢自然放松,伸直,操作方法:沿尾骨尖中线向上触摸3—4cm,可触及骶骨末端“U"形凹陷,探及骶骨裂孔,严格无菌消毒后铺巾,用5ml注射器针头抽取处方1药物,边注药边进针,穿过皮肤皮下组织,直到又落空感。 将针尾向下压低与脊柱呈15—30°角,进针至针尾暴露2mm左右,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推注无阻力后,即可推注药物,处方2。注药全程约15分钟,给药完毕后,嘱患者先俯卧休息40分钟,再转侧卧位患肢在下休息30分钟,每周一次,4—5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注意卧床休息,绝对不能参加劳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疗效评定标准:

(1)优:体征完全消失,局部无压痛,直腿抬高70°以上,恢复正常工作。(2)良: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局部轻压痛,直腿抬高50°阴性,能正常生活及轻微工作,但劳累或受凉后仍有不适感,可症状体征部分消失,从事原工作困难,直腿抬高30°以下阴性。(3)差:体征无明显改善。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多为外伤,累积性劳损等引起纤维环破裂,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脊髓被膜和神经根,引起局部充血水肿黏连以及神经根变性,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痛的原因目前有三种学说[1]:(1)机悈压迫学说,(2):化学性神经根根炎学说,(3):自身免疫学说。其机悈压迫与化学性神经根炎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机悈压迫与化学性刺激有会造成神经根及其附近组织纤维化和增厚黏连,加重对神经根的压迫。[2]骶管阻滞使药液直接注入病变局部发挥治疗作用,其作用抑制可能为:(1):利用骶管的加压原理松解神经根黏连。(2):注射液淡化稀释椎间盘突出物致炎致病物质的化学浓度。(3):利多卡因对神经鞘膜有轻度麻醉作用和对血管的收缩作用,阻滞疼痛解除肌肉痉挛,阻滞恶性循环。

骶管注药治疗,可以引起抗炎消肿和松解黏连作用,其中局麻药可阻断疾病传导,消除肌肉痉挛,改变病变部位及神经根血运和营养代谢,醋酸曲安奈德能抑制局部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减少致病物质的产生,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提高痛阈,抗炎抑制纤维细胞增生黏连。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能增加机体对致病菌的抵抗力,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上述方法治疗效果良好,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我们应用手法整复和骶管阻滞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骶管给药未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近期疗效佳,远期疗效稳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非手术疗法。

参考文献

[1] 唐鸿政硬膜外滴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华麻醉学杂志1989【疾病专刊】86-87

[2] 刘仁成,魏水平手法配合成角牵引和骶管内滴药治疗腰椎滑脱并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正骨杂志1999第11卷第12页36.

论文作者:刘建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药卫生》2013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3

标签:;  ;  ;  ;  ;  ;  ;  ;  

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分析论文_刘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