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_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化学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策略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以情境促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动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因此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及自主寻求探究解决问题的动机。

例如,在讲“盐类的水解”时,可设计如下问题情境:(1)工业上常用的碱是什么物质?它们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2)显碱性的物质是否一定属于碱?盐一定显中性吗?

(3)用什么方法判断NaCl、水溶液的酸碱性?

在学生讨论出实验方案后,动手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检验上述溶液的酸碱性。其结果使学生顿生疑惑。在学生探究心切的情境下,展开对“盐类水解”知识的研究,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学习活动。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的探究活动。

在化学学习中,除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外,教师更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2.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以下三个要素:

(1)设计的问题应有梯度,要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中。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小,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若设计的问题难度太大,学生又不知如何去做,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问题情境,使教学尽可能贴近学生,适合学生。

(3)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出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情境。问题要能吸引学生,使其产生悬念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二、分析起疑,启发探究思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正是怀疑和问题激励学生去学习、观察、实践和发展知识。因此教师在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后,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类推等手段,不断地提出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和探究。

例如,在复习硫酸的性质时,我的教学过程如下:

[师]有两瓶100mL的浓硫酸和浓盐酸,你如何鉴别?

要求讲出采用方法及其依据,同学共同评论方法的优劣等。

问题提出后,学生马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举起手来。

[生1]可以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将两瓶浓酸露置在空气中检查质量变化。

[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会破坏两瓶浓酸的浓度,其实根据两溶液的密度不同,用手掂量掂量两样品的质量即可,这样既简单又方便。

[生3]我想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分别用玻璃棒蘸取两浓酸在白纸上写字,观察颜色是否变黑。我觉得我的方法既简单又方便,而且还很灵敏。

[师]同学们能从浓硫酸的不同特性角度思考,想得都很好。大家是否还可以从浓盐酸的特性、两酸的稀溶液的性质考虑问题呢?

[效果]在我的鼓励下,学生共列出了十多种鉴别方法,学生的创造力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大胆地思考,激发了学习欲望和探究意识;合理地提出自己的假设,培养了质疑精神及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三、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发表不同的见解,寻求不同的答案,充分尊重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例如,我在讲完硝酸的性质后,和学生进行了如下探究:

[师]实验室如何以铜为原料制备硝酸铜?

[生]学生获得消息后,探究热情高涨,通过学生讨论、查阅资料,设计出如下几种实验方案:

[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的?

[生]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将各种方案加以比较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

从环保角度和经济角度(节省用量)进行评价,得出方案(3)最优。

整个过程由学生自由、独立、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而教师则真正成了学生探究的引导者、服务者。这样不仅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关系,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训练了其动手能力,培养了其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四、交流评价,深化探究能力

交流与评价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是探究式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相互交织,贯穿始终,是化学探究学习持续性运作的保证。

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就决定了探究式学习的交流与评价必须体现:

1.内容的灵活性

评价的内容不应以探究结论作为唯一评价依据,而应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兴趣,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感悟和体验,参与合作的程度等诸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形式的多样性

交流与评价除了由教师进行外,还要广泛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组评等形式。

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后,引入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时,我采用下列过程:

[师]制表格时首先需哪些要素?

[生]需横、纵两行的制表原则。

[师]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制表原则。

[师]问:排布1~18号元素的可能形式有哪些?

[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

[生]得出结论:共有以下三种可能情况。

表1 元素周期表一

H

He

LiBeB C NOF Ne

NaMgAlSiPSClAr

表2 元素周期表二

H He

LiBeB C NOF Ne

NaMgAlSiPSClAr

表3 元素周期表三

H He

LiBeB C NOF Ne

NaMgAlSiPSClAr

[师]肯定和鼓励:各表的设计都能体现元素周期律的变化规律,说明同学们对上一节的知识掌握得很好。但哪一组更科学合理呢?

[师]请各组先分析三种表格各具备哪些特点,并交流。

[生]情绪高涨,各小组展开讨论,各派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各表的优点和不足展示在学生面前,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形式,并通过查阅有关科学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历史过程,最终得到一致的结果。使学生对周期表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学生体验到科研的艰辛和价值。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重在探究,贵在引导。探究式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平台,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完全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现代教学思想,同时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动机)等紧密地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保证,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  ;  

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_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