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的中短期分析_经济论文

日本经济的中短期分析_经济论文

日本经济的短期与中期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对于日本经济是重要的一年。首先,被称为“平成景气”的泡沫经济将进入第十个年头。这10年来,日本经济从高峰跌入深谷,从“虚胖症”到“综合萧条病”,其动荡之烈、起伏之大前所未有,它给人们太多的教训和启示。其次,经过二次大战后的整整半个世纪,人们终于可以用较长远的眼光来审视战后日本走过的历程,从而展望本世纪最后几年日本经济的趋势。

一、“平成萧条”及目前复苏的特点

1994年12月2日,日本政府的经济企划厅公布了1992年和1993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的确报值,分别是0.3%(原来为0.4%)和负0.2%(原来为0.0%),均低于原来的速报值。这样,1993年度不仅是负增长,而且低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1974年度的增长率(负0.03%),成为战后实际经济增长率最低的一年。

另外,1993年也是“平成萧条”的最后一年。萧条虽已结束,但它以有别于以往10次萧条的许多特点而倍受人们关注。第一,持续时间长。战后日本经济的萧条期平均为15个月,而这次萧条持续30个月,仅次于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的36个月的萧条;第二,经济活动水平落幅大。在这次萧条中,工矿业生产指数下跌15.4%,仅次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时20%的落幅;第三,萧条波及面广。不仅制造业,而且象金融、证券、房地产以及流通等非制造业也都出现萧条。在制造业中,不仅材料工业,而且历来是日本强项的加工工业也面临严峻的局面;第四,企业收益之差为战后之最。据统计,1993年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部上市企业的利润比1990年下降50.3%,其中制造业更是下降了64.2%;第五,这是战后首次通货收缩型萧条。股价、地价全面下跌,经济水平连年停滞不前。继1993年度的负增长后,1994年的增长率最多也不会超过1%;第六,政府的经济政策失效。政府从金融和财政两方面来刺激经济,金融方面的措施是连续七次调低再贴现率,目前的贴现率仅为1.75%,为战后最低水平。财政方面的措施一是连续四次采取景气紧急对策,投入了相当于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10(45万亿日元)的财政资金;二是实施总额为5.5万亿日元的所得税和居民税的减税。但尽管如此,经济依然难有起色。

对于这次萧条,经济企划厅于1994年9月9日宣布萧条结束,经济开始复苏。政府的表态,不料在学术界、实业界和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大多数人认为经济远远没有走上复苏的正轨。11月17日,经济企划厅再次宣布“平成萧条”的谷底在1993年10月,并确认目前正处于复苏时期。

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凿凿有据地宣布经济复苏,而人们却感受不到的现象呢?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首先是因为泡沫经济崩溃的后遗症的影响。从1990年至1993年的4年中,日本的资产急剧萎缩,其中股价跌去450万亿日元,地价跌去约550万亿日元,两者合计达1000万亿日元。日本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约460万亿日元,可见萧条之严重。由于大多数企业在这次萧条元气大伤至今还未恢复,当然难以感受到经济略微的好转。

其次是受国内物价下跃的影响。这几年一方面国外有竞争力的产品不断打进日本市场,特别是中国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以成本相对较低的大量劳动力为后盾而生产的优质低价产品对日本国内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历来被认为层次繁多、环节复杂的日本流通业本身在近几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批产销直接的商品、廉价折扣商品开始崛起,导致了近年日本物价尤其是批发物价持续下跌,个别商品的价格跌幅之大甚至令人瞠目,以致被称为是“破坏性价格”。在物价水平趋于下跌的环境下,企业的产品买不出好价,只能削价销售。结果,市面虽然开始繁荣,企业的销售额也上去了,但利润额却下降下,出现了所谓“增收减益”的现象。

再次,经济复苏还不明显。日本经济虽然已出现增长,但仍大大低于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工矿业生产指数仍比历史上最高时期的1991年5月低10%以上,制造业的开工率比最好时期低25%。

由此可见,回升速度慢是本次经济复苏的一大特点。

此外,另一大特点是复苏的动力不同。过去历次复苏的动力均来自外需,即依靠产品向美国等海外市场的出口带动经济复苏,而这次复苏的动力主要来自内需,特别是来自消费,因此可定性为消费主导性复苏。消费带动经济复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耐用消费品经过3年的滞销期后进入更替时期,出现了动销;(2)上述物价下跌引起人们消费增加;(3)政府的所得税减税政策刺激了消费;(4)天公作美,1994年的夏天一反前两年的“冷夏”气候,持续高温,导致人们对空调等家用电器需求的激增。

二、1995年的日本经济

对日本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因素是民间消费、民间设备投资、库存投资、公共投资和出口,这里从这六个因素入手,分析一下1995年的日本经济。

1、民间消费由于人们收入小幅增加和物价的下跌而将继续出现增长,耐用消费品将进一步动销而带动整个消费。虽然去年酷暑、减税刺激消费的作用将减弱,但消费仍可能在1995年的经济增长中唱主角。

2、总的来说,企业的生产设备目前还处于过剩状态,预计在新的一年里企业还不可能作大规模设备投资。但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企业的“增收减益”的局面有所改观,不少企业甚至“增收增益”。被看作是设备投资的先行指标的机械设备订货额,自1993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呈缓慢上升之势。前几年在设备投资方面下降最多的中小企业在1994年下半年起也开始出现回升的迹象。这些都说明经过两年的产业大调整,企业的收益能力和资本效率有了提高。因此,受消费增长的影响,增收增益的面将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设备投资也将比去年增加。

3、库存量一般随目前经济水平的高低或今后经济状况的好坏而增减。统计显示,大多数企业的库存调整正在进入最后阶段,1995年随着经济进一步复苏,库存量将增加。

4、住宅投资在1994年一直处于高水平,年峻工数达160万户,但空房率较高,人们期待地价进一步下跌的持币待购心理较强,预计1995年的住宅投资将减少。

5、公共投资由于政府连续出台的经济紧急对策而在前几年成为推动经济的主要动力。在新的一年里,经济复苏将更明显,政府不可能再追加出台对策,因此公共投资额将减少。

6、近年由于出口大增,致使日本纯出口连年滑坡。目前日本从东亚和东南亚出口的商品几乎涉及所有制造业,这反映出日本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分工正向水平分工方向迅速发展。1994年出口增长3%,而进口增长了14.7%,1995年随着欧美等国经济增长加快,日本的出口将扩大,但进口大于出口的局面仍将存在。

上述6个因素中,前3项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后3项对经济则有负面影响。综合这几个因素考虑,1995年日本经济的增长率可能在2%左右。

战后日本经济不仅年均增长率高于欧美各国,而且一旦萧条,复苏的速度也快于欧美。如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1974年度日本出现过负增长,但次年即回升到3.9%的水平。近年欧美国家在经济复苏的第一年经济增长率也达2%~3%,然而1995年已是日本经济进入复苏的第二年。如果上述预测分析正确的话,那么这意味着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力发生了某种变化。“谷深山则高”是一句股市格言,也是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然而目前日本经济却开始出现“谷深山亦低”的现象。

三、日本经济的中期分析

战后半个世纪来,日本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是:周边国家不发达没有与日本形成竞争关系、日元低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特需”。对经济的刺激、全球的资源价廉等等,总之,历史把经济增长的机遇最先给了日本,同时日本民族也不失时机地抓住了每一次机遇。然而50年后的今天,日本经济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日本经济增长形成诸多不利因素。下面着重谈三点:

第一、竞争环境。从日本周边环境来看,竞争条件更趋严峻,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亚各国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日本的有力竞争对手。冷战结束后,东亚各国政局稳定,纷纷将经济战略置于压倒一切的地位,市场经济思想深入人心,国民收入水平和科技教育水平迅速提高,基础设施大大改观。此外,日本的直接投资大量投向这些国家,从而提高了这些东道国的生产力水平,对日本经济形成一定的“飞镖效应”。从日本国内来看,缺乏增强竞争力的强大动力。经济竞争力的源泉——技术开发近几年在日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日本的技术水平在70年代已赶上欧美国家,注重生产技术的研究,以更少的成本生产欧美开发出的产品是战后日本的技术特点。在技术水平已赶上欧美的今天,基础研究愈现其重要。然而,基础研究正是日本弱点,日本的科技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欧美各国,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重更小。“平成萧条”之所以长期化,原因之一是没有能带动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第二,日元升值。目前的日元汇率已超出被称为均衡汇率的购买力平价,在今后几年,日本经常收支盈余的状况还不能一下子改变,因此日元汇率仍将居高不下。日元升值的一个结果是促使进口增加而使纯出口减少,另一个结果是促使海外直接投资增加。海外直接投资在初期其诱发出口的效应较强,但以后出口将呈递减之势。这两个结果都表明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将减弱。

第三,要素价格下降。随着日元的不断升值,日本的内外价格差迅速拉大,国内物价与国际上相比要高出许多。但从中期的角度来看,这反而会成为促使国内物价下降的因素。因为一方面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会使物价总体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企业为削减成本提高竞争力和保持市场占有率而大量进口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将降低物价水平。日元升值还使日本企业的工资收入处于世界最高水平,目前企业的固定经费(主要是人事费)占销售额的比率已达历史最高点,如何确保利润削减固定经费已成为企业界的首要课题。根据国际经济学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一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取决于该国生产要素的存量,如果该国处于开放经济的环境下,那么通过国际经济活动,其生产要素价格将走向国际均等化。日本目前正是处于这样一种生产要素价格的国际均等化的调整过程中,其地价、工资水平、物价将向国际水平靠拢而逐渐下降,对经济产生收缩的压力。

上述三个因素决定了今后几年日本经济不可能有较高的增长率,但经济发展不可能出现过热现象。尽管日本经济增长受阻,但这并不妨碍它向质的方向的发展。可以预料,日本今后将进一步扩大内需,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快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加速进入信息化社会,继续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扮演其发达国家的角色。

标签:;  ;  ;  

日本经济的中短期分析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