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的思考论文_李程

对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的思考论文_李程

广东省华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智能化将越来越规范化。智能建筑这一高科技产品将会为建筑业创造更好的发展前景,也为现代建筑行业在各方面发挥了一个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中国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提供科学有序的标准化健康中国路。

关键词: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思考

1智能建筑的定义

我国在智能建筑定义这一解释中,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但是从智能建筑的字面意思和理解上来看,就是建筑更加具有合理性和经济性,其设计能让人们居住起来更加便捷和舒适。有人在这一解释上又加以说明,认为建筑只要是建筑具有高新能的通信系统、自动化的办公系统以及智能化的管理系统等,就能称为智能建筑。文章从现在的智能建筑中进行分析,智能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功能有:①能自动化处理各种信息;②能智能化控制建筑内部的基础设施,并对内部设施进行实时监测,管理更加便利;③能智能化控制建筑内部的办公系统;④智能化建筑更能人们的需求予以满足,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有较强的环保效果,更能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让人们生活在智能化时代。

2智能建筑内部的设计

2.1光线

根据《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4.0.10 条居住建筑的东西向外窗必须采取建筑外遮阳措施,建筑外遮阳系数SD 不应大于0.8。因此在夏热冬暖地区都需要采取遮阳措施,一般可使用横向或者竖向的遮阳板,也可以使用外挂式卷帘百叶,以减少东西向的日照热量,为室内营造出舒适的采光条件。每套住宅居住空间都应满足日照标准要求,房间自然采光效果良好,外窗颜色透射指数满足要求。

2.2声音

绿色建筑均需要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地隔声、减噪措施。建筑门窗是建筑空气声隔声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室外噪声较高的住宅要特别注意门窗隔音,“外窗型材、玻璃规格、密封性能”是决定外窗隔音效果的三大因素。建筑物沿道路方向可设置绿化带,可适当减弱区外马路的噪音,建筑物外窗可采用两层中空或者三层中空玻璃,根据计算机模拟计算,住宅建筑物室内关窗状态下,最不利房间昼间、夜间噪声满足有睡眠要求的主要功能房间及通过自然声进行语言交流的场所的要求。为了满足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5dB 的要求,非木地板(复合地板和实木地板)装修的主要功能房间,包括卧室、书房、客厅和餐厅建议采用3~5mm 隔音垫的浮筑楼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利用

可持续发展是智能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为此,建筑物利用资源过程当中要优先选用可再生能源。其中,太阳能是当下在我国利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可再生资源,其不仅具有降温、生活供水、采暖等显著性能,并且能够对建筑构件起到有效养护的良好作用。并且,还可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除此之外,对建筑物进行科学的通风与采光设计,对风能、光能进行最大限度上的充分地可循环利用。

3智能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

3.1功能和分区设计

智能建筑的外部空间都是开放空间,有着较高的功能要求,通常情况下,建筑外部空间都是依据一定的领域设计的,可以按照人的领域、交通工具领域来设计。要想有较舒适的人们活动空间,就要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个限定空间,封闭一定的区域,人们常常将这一空间称为积极空间,也就是利用标高变化得到一种封闭感,或者是运用墙体来设计一个封闭区域。此外,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是有诸多不同的,外部空间有较大的开敞空间以及流动特点,这也是在设计外部功能区最主要的设计要素。

3.2设计手法的运用

首先是建筑空间的烟头以及延伸,内外空间及外部空间的相互延伸及渗透是空间的连续和相互作用造成的时空的连续。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与对景都是空间的延伸和渗透手法的运用;其次是层次与序列,要创造有秩序而丰富的外部空间,就要考虑空间的层次。而对于运用空间就要有空间导向,就要有序列,有高潮和过渡。外部空间的序列通常表现为“开门见山”和“曲径通幽”两种。

3.3智能建筑的专用机能室设计

设计内容:①咨询中心,咨询中心中需要进行电脑、电子档案、多功能工作站、微缩阅读、影像设备输出和输人、闭路电视等一系列设备的配置。在进行电视会议室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配电、光源、音像以及照度等等,保证设计的合理性;②决策室设计,在智能建筑中进行决策室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综合因素比较多,比如说音像、会议、声音、通信系统以及电脑等。

4现代智能建筑设计观点

1)资源的循环利用。在通过把握城市位置、交通、市场、软硬件、政策等区位优势基础上,通过技术改进升级、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投入,不断将其进一步优化,在不断优化不太具有优势的资源的基础上,将其合理规划后利用起来。

2)建筑规划布置。根据场地、气候环境的数据收集及分析,通过结合建筑气候设计原理,正确分析能耗与建筑热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使用适宜的设计工具和设计方法,选出一定的被动式技术措施。

3)网络智能化的应用。如仪表智能化、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线路布置智能化、防盗系统智能化、智能化停车系统等。

4)建筑设备智能化的作用。如设计自动化外遮阳、自动照明系统节能、墙体保温导热、门窗绝热、屋顶蓄水绿化等,可以减少建筑能耗。如火灾智能控制器,结合防火卷帘门、电梯、消防水泵、灭火器系统、电动门等联动设备下达各种联动命令,能很大程度上消除消防隐患。同时要注重功能分区合理性,进行人员密集场所的人数控制,对于消防也有重大意义。

5)产品设计作品要和当前技术相统一,设计理念适当超前。智能建筑设计的本质是产品设计,在众多系统产品品牌中选出符合功能需求的产品是设计艺术的重要表现。伴随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各类智能产品不断涌现,更新换代速度远快于标准完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设计者深入市场了解产品功能,脱离产品支持的智能设计难以有效发挥真正的价值。产品设计除了要基于现有产品之上外,设计理念还应适当超前。人都憧憬美好事物,智能设计除了要符合当前需求之外,还要符合未来某段时间的需求。而设计理念适当超前是人憧憬美好事物的结果,基于物联网思想的智能建筑设计彰显了适当超前的理念。

6)对既有建筑的智能化改造。以高效、节能、环保、舒适为原则,对既有传统建筑进行智能化改造,遵循规范性、高效性与可行性原则,优化传统既有建筑的弱电智能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等其他应用系统进行安装优化改造。同时注意增强其功能性,使用最新技术和设备,使需求得到最大满足。

结束语

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日常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很多高科技的事物;譬如双方或者多方通讯的智能手机,还有丰富了现代青年人业余生活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各种技术和设施都开始逐渐向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进展,形成这一局面是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建筑行业作为一个时代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否能适应现代科技信息化所带来的重大改变,智能建筑的产生、推广以及普及相关过程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邵楠.智能建筑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4:39-40.

[2]陈如英.浅谈智慧城市中的智能建筑设计[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2.

[3]殷炯.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深度的思考[J].通讯世界,2016,23:35-36.

[4]杨玉磊,郭瑶,王滋.智能建筑设计——建筑与技术的系统整合[J].建材与装饰,2016,51:132-133.

论文作者:李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对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的思考论文_李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