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龋齿的预防效果评价论文_吕冬

(解放军211人民医院门诊口腔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氟化泡沫预防龋齿的118例小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小儿配合度是93.2%,龋齿发生率是6.8%;对照组小儿的配合度78.0%,龋齿发生率是33.9%,观察组小儿配合度与龋齿发生率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龋齿的预防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明显提高小儿配合度,减少龋齿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小儿龋齿;预防效果

龋齿属于小儿常发病,指的是牙齿硬组织不断被损坏的一种疾病,若未能及时处理,不但会给小儿带来牙齿痛,还会进一步衍生而缺失患牙,不利于小儿进食与消化,使得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严重时还会引起牙槽骨与颌骨发生炎症反应,使口腔内生成病灶加剧[1]。此外,门牙龋齿还会对小儿的外貌与发音造成影响,被其余小孩嘲笑,使得心理受到影响。因此为小儿龋齿探讨一种有效预防与护理措施,对保障小儿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行氟化泡沫预防龋齿的118例小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小儿59例。观察组59例小儿中,女32例,男27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5.5±1.3)岁。对照组59例小儿中,女35例,男24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5.8±1.1)岁。对两组小儿的基本资料予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59例小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9例小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包括:为小儿实施相关体格检查,确定其体质和口腔状况;积极和小儿家属交流,为其讲解氟化泡沫预防龋齿的相关办法和注意事项等,尤其是要重点介绍此泡沫的基本特征,讲解相关预防措施的特性,告知其不会对小儿产生任何影响,给小儿家长说明在实施预防操作工程中,需要其密切配合;嘱咐小儿在操作期间必须全程咬紧牙托,切忌吞食,注意放松口周肌肉,全程配合操作,操作完成半小时内不要喝水和进食;实施操作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小儿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进行及时处理;和小儿交流时,注意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保持温柔耐心的态度,比如应用语言控制法、环境感化法、正强化法以及语言控制法等简易行为管理方法来和小儿交流,加强对小儿龋齿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告知小儿与家长龋齿所产生的危害,提高其对龋齿的正确认知,以此加强小儿配合度和预防意识;完成预防操作后,嘱咐小儿家长定时带小孩回院行口腔复查,提高对龋齿危害性的了解与重视,指导准确的刷牙方法,准确应用牙线,让小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口腔卫生习惯,鼓励小孩不挑食、不偏食以及少吃零食等。

1.3观察评价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小儿对预防龋齿操作的配合程度以及龋齿发生情况等。小儿配合度主要分为配合、基本配合、不配合3个等级,配合:能够顺利完成口腔护理操作;基本配合:需要家长辅助才能完成口腔护理操作;不配合:无法顺利完成口腔护理操作。参照WHO制定的龋齿诊断标准进行判断:牙齿有龋洞,感觉过敏,冷热刺激明显,有酸痛感,对机械刺激更敏感,拍X线牙片发现龋坏部位有黑色阴影。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整理数据,用(%)和(x±s)显示计数、计量资料,利用x2和t检验;两组对比差异有无显著性以P<0.05为依据。

2 结果

2.1 两组小儿对预防操作的配合程度对比

观察组59例小儿的配合度是93.2%,对照组59例小儿的配合度78.0%,比较两组小儿对预防操作的配合程度,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x?=5.568,P=0018)。详见表1。

表1 两组小儿对预防操作的配合程度对比[n(%)]

注:*表示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x?=5.568,P=0.018。

2.2 两组小儿龋齿的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59例小儿中,4例小儿发生龋齿,龋齿发生率是6.8%;对照组59例小儿中,20例小儿发生龋齿,龋齿发生率是33.9%。比较两组小儿龋齿发生率,观察组要明显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x?=13.390,P=0.000)。

3 讨论

龋齿是牙科非常多见的一种牙组织疾病,其发生和口腔环境、防龋意识、口腔保健以及细菌等因素有重要关系,其中口腔中滞留的食物会滋生众多细菌,且牙齿是口腔食物滞留的主要场所,导致牙齿表层形成众多菌斑,最终引发龋齿病[2]。小儿龋齿会引发感染性疾病,所形成的疼痛感,会对小儿的消化以及进食产生影响,从而对小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生长发育都会造成不利影响。预防保健是减少小儿龋齿发病率的关键,氟化泡沫属于新型防龋用物,临床用其预防小儿龋齿有显著优势:其一是氟化泡沫有众多口味,在生产氟化泡沫时能够加入多种清香口味,常见的有草莓味与蜂蜜味等,通过添加的清香口味,能够有效避免因氟化泡沫引发的恶心呕吐感,小儿更乐于接受。其二是泡沫特性辅助疗效理想,氟化泡沫的应用可以每6个月进行一次,每次仅需1~4min,应用频率小,对小儿的正常生活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且还可明显减少龋齿的发生;因为氟化泡沫具有泡沫性,能够有效防止小儿误吞,且应用后部分氟化物因泡沫特性遗留在牙齿表面继续发生扩散,还能达到持续治疗的目的。其三是预防操作非常简易,仅需将氟化泡沫片涂抹在牙托上后,咬住牙托固定1~4min便能取出,再将口腔内的泡沫清理干净即可。该预防方法不但预防龋齿效果理想,且预防操作非常简易,安全性较高,不易发生交叉感染。

在为小儿实施氟化泡沫预防龋齿操作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非常必要。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对小儿实施多方面护理,为小儿及家长进行宣教和指导,帮助小儿自主地养成有益于牙齿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等,提升小儿及家长对牙齿健康的自我保健意识以及认知水平,有效消除影响口腔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其对预防操作的配合,以此实现最佳疗效,改善小儿的生活质量[3]。在帮适龄儿童实施氟化泡沫预防龋齿操作时,医护人员必须重视与小儿家长的沟通,详细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虽然氟化泡沫不会对小儿造成任何影响,但是尽量要避免小儿吞食,且还要嘱咐小儿,在完成操作的30min内切忌饮水与进食。由于接受氟化泡沫预防龋齿的对象大部分是幼儿,其配合度以及依从性非常差,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和蔼可亲以及耐心的态度,掌握好和幼儿的正确交流技巧,不断鼓励并认可小儿,从而加强其对操作的主动配合。在护理过程中,各项护理干预措施都有着相应护理效果,通过为小儿及家属讲解龋齿相关知识以及预防措施,能够增强其对预防龋齿的重视,更加配合地完成预防操作[4]。综合护理干预还能够有效保证预防操作顺利完成,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标准,不仅要掌握好专业与准确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高度责任心与耐心,以此实现最佳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小儿对预防操作的配合度以及龋齿发生率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小儿龋齿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娜,王仁兰,高影等.小儿龋齿的护理防治方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2,33(6):392-393.

[2]彭玉华.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龋齿的预防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1(8):121-121,122.

[3]郭艳丽,张玲.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龋齿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6):154.

[4]彭周旭.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龋齿的预防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08(7):65-66.

论文作者:吕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龋齿的预防效果评价论文_吕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