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_张志瑞

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_张志瑞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二科 甘肃兰州 730000

【摘 要】目的探讨有效的心理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性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减压,术中心理支持及术后心理护理,并发症的处理并分析产生的效果。结果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健康,情绪稳定,配合积极,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地心理护理对肝癌患者的病情稳定,好转及病后心态起着积极地作用,是肝癌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保障。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病人;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383-01

介入治疗是肝癌中晚期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此手术可反复多次进行,创伤小,对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临床。然而根据临床总结发现,由于大多数肝癌患者会出现很多消极的情绪,这些情绪对其后期的治疗带来巨大的副作用。因此,为了消除这种不良情绪的作用,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便帮助其建立积极的情绪来接受治疗,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疾病治疗的勇气和信心。现将我科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肝癌患者229例,男104例,女125例;年龄30~78岁,平均54岁。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病史、甲胎蛋白、超声、CT、MRI和DSA等诊断,符合2001年第八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通过的肝癌诊断标准。治疗方法按常规行股动脉插管介入治疗方法进行,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2 肝癌患者心理表现

焦虑恐惧的心理。本组有89例患者对疾病缺乏了解,当得知自己所患的是“不治之症”时,感到害怕、坐卧不安、夜不能寐,担心因疾病会拖累家人,经济负担过重,害怕介入治疗不成功、不彻底、出现各种并发症、药物副作用等,身体稍有不适,便乱作猜测。

孤独抑郁的心理。本组有102例肝癌患者由于疾病破坏了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住院后又离开了家庭和单位,周围都是陌生人,在精神、心理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对前途渺茫,不想与人接触,患者整日愁眉苦脸,心情极度不愉快,不愿与医务人员交流,长期住院感到孤独抑郁。

消极绝望的心理。本组有26例肝癌晚期患者,其体质虚弱,情绪低落,认为癌症是一种漫长而痛苦的绝症,长期的病痛折磨,丧失了治疗的信心,悲观绝望,消极的等待死亡。有的甚至想拒绝治疗,但是考虑家属的心情而勉强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心理护理

3.1 术前心理护理

由于介入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和家属对此不了解,患者不仅要承受恶性肿瘤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还要面对可能出现治疗后并发症的心理压力,作为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的心情,对患者和家属应有深厚的同情心,在临床护理中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性格特点因人而异进行心理护理[1]。术前详细向患者介绍介入治疗的原理及该疗法具有微创小、安全、不破坏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介绍同类患者手术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3.2 术中的心理护理

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适时的关心询问患者,倾听其主诉,并给予耐心的解释,使患者心情平静,呼吸平稳,肌肉关节松弛,有利于股动脉的穿刺。在术中患者会出现疼痛、大汗、血压升高、心率改变等不适症状,伴随着这些不适症状患者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如孤独、恐惧等。此时,护士应主动告知患者我们就守护在身边,随时帮助他们,给予其强大的支持,使患者有所寄托[2]。对需了解手术进展情况的病人,护士应给予必要的提示,说明手术进展很顺利,让病人放心,消除病人的疑虑。并以转移视线法减轻患者的疼痛,疼痛剧烈时给予镇痛剂,嘱其放松,不要紧张,细心体贴、呵护,如给患者擦汗、按摩紧张部位、使其处于平稳的心理状态,坚定对治疗的信心,配合手术的进行。

3.3 术后心理护理

肝癌不是一次性治疗就能完全解决的,需要持续的、整体的治疗。介入治疗后由于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性反应,以及可能产生并发症的影响,患者会产生如疼痛、发热等许多不适反应,势必引起不稳定的心理变化。因此,护士及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一些术后情况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家属有心理准备,避免不必要的惊慌,保持良好的心态,关心体贴患者,除对症处理外,还应建立相应的护理措施,正确引导,给予耐心的解释和安慰[3]。密切观察病情,把对患者的关怀之情贯穿于治疗的始终,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加深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此外,还应当让患者了解情绪对预后的影响,使其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疾病,增强康复的信心,为以后的治疗创造有效的条件。

4 结果

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接受介入治疗的229例肝癌患者心理状态良好,只有10例在术中发生恶心、呕吐,19例在术中出现不同程度疼痛,术后发生腹胀、腹痛16例,发热20例,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3例,以上患者均未出现肝肿瘤破裂出血、肝肾功能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并顺利完成手术。同时,使患者孤独、恐惧、绝望的心理得到改善,患者术后全部坚持复诊治疗,对护士的护理工作给予充分的认可与肯定。

综上所述,肝癌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来说是整个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但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可以使其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进行介入治疗。从术前、术中到术后,连贯的完成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感到从始至终有所依靠,发生问题能及时解决,对介入治疗从无知到接受认可再到配合治疗,树立了积极治疗的信心,使之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治疗负效应,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及耐受性,减少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消除了各种不良情绪,使介入治疗达到最佳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续了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张真,郭玲,张凤芳.肝癌介入治疗心理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2,22(8):2695-2696.

[2]田慧英.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疗,2014,30(3):145.

[3]汤永琴,郑备琴,周茜菁,等.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心理特点及心理行为干预[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14(1):82-83.

论文作者:张志瑞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  ;  ;  ;  ;  ;  ;  ;  

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_张志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