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融资的新变化与对策--上海乡镇企业资金问题调查_银行论文

乡镇企业融资的新变化与对策--上海乡镇企业资金问题调查_银行论文

乡镇企业筹资的新变化与对策——关于上海市乡镇企业资金问题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上海市论文,对策论文,新变化论文,资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乡镇企业大多数规模小,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国家金融体制重大改革后,乡镇企业的筹资功能受到严峻挑战。近期,我们上海市区县工业管理局对乡镇企业资金问题作了一次专门调查。

一、当前乡镇企业资金供应状况

(一)企业资本金呈现多元投资主体。

乡镇企业初创时资本金主要来源于乡镇集体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资本金结构中增加了法人资本、外商资本和港澳台资本,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近两年许多乡镇集体企业转制为股份合作制或公有民营企业,形成了由集体资本转化为职工出资入股、经营者卖断企业资产的个人资本。从其发展趋势来看,集体资本和法人资本呈下降趋势,而个人资本、外商和港台资本呈不断上升趋势。据上海乡镇工业系统1997、1998年报比较:国家资本比上年增长51.75%, 集体资本同比增长11.44%,法人资本同比增长10.49%,外商资本同比增长28.56%,个人资本同比增长86.91%。

(二)企业向银行、财政和其他有关部门融资。

主要反映在:①企业享受国家政策支持而取得的技改贷款。②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建设而形成的长期借款和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向银行所借的流动资金贷款。③财政部门借款,主要指区、乡级财政支持乡镇企业发放的短期财政周转金,全市约在10亿元左右,我局宝山地区财政周转金达9700万元。④向上级公司、乡养老基金、合作基金和其他部门融资以及职工集资或企业之间融资。

据我局对宝山区月浦镇1999年5月底乡镇企业借入资金调查, 企业向银行融资为主。该镇企业借入资金共有2.78亿元,其中银行借入2.51亿元,占90.29%;财政借入970万元,占3.48 %; 向镇其他部门借款1743.59万元,占6.26%。

(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占用客户的购货款。

上海乡镇企业1998年底,应付账款达254.83亿元,同比增长21.36%。

二、金融体制改革对乡镇企业资金供应的影响

(一)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变化。

1.国有银行改制为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全面走向市场。随之,银行经营以效益为中心,强调贷款安全性,收息保证性。

2.银行改革为商业银行后,贷款由主管部门担保改为资产抵押贷款,抵押的房产经评估后,要到房产交易市场和公证处分别办理手续和公证。担保方式改变后,企业从银行借款难度加大。

3.贷款手续更加严格。现在贷款手续要求有详尽的贷前调查报告,还要提供担保单位的资料,使企业取得贷款非常困难。

(二)对乡镇企业资金供应的影响。

1.乡镇企业银行贷款日趋减少。从我局所属闵行区工委5 月份财务报表提供的统计数据来看,乡镇企业银行借款,今年为26.18亿元, 比上年同期的27.92亿元减少1.74亿元,下降6.23%。

村办企业由于中小型居多,贷款下降较多,有些企业难以维持正常生产经营。

2.银行贷款呈集中化趋势。银行改制为商业银行后,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为抢占存款份额,用“以贷吸存”手段,使自有资金多的企业容易取得贷款。银行将款项转贷给一些大企业、好企业,使贷款集中投放到自有资金多、经济效益好的企业。

3.银行贷款收息固定化。收息固定化,使乡镇企业资金更加紧缺。银行贷款利息每季按期结息收取;贷款到期未还的加收愈期利息。有些企业资金困难还不出,怕贷款还后借不到,干脆不还。这样息上加息,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4.银行内部运作机制改革,使乡企取得贷款更难。商业银行对企业新增贷款,采取支行贷款评审委员会“一票否决制”,使掌握贷款单位第一手资料的营业所无决策权,导致取得贷款更难。

三、建立长期稳定的乡镇企业资金支持体系

针对乡镇企业目前筹资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体系。

(一)健全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制度。

乡镇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体系,重点是眼睛向内,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

1.加强财务分析,及时提供企业资金状况。企业要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财务指标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提供现金流量信息,为对外投资和融资作出正确决策。

2.加强对外投资前的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乡镇企业对外投资必须切实从实际情况出发,反复论证,确保投资成功;选择一些投资期限短、回报率高的项目,尽早收回投资。

3.加快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企业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必须防止营运资金呆滞在应收账款和被存货占用。

4.完善对外提供担保的规章制度,避免担保风险。乡镇企业对外提供担保时,必须完善担保的规章制度,要注重担保的善后管理和履行担保责任时应注意法律规定,严格防范风险。

(二)吸引各种权益投资,改善企业资本结构。

1.发挥乡镇企业原有经营机制的融资特点。近几年兴起的“三资”企业,有一大部分是农村集体与外商合资、合作企业,要发挥其融资特点。要在保留和吸引农村集体投资的同时,吸引农民个人的资金参与企业运营,可采用股份合作制或私人买断原有小型企业等方式,既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又保证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2.开拓思路,吸引农村外的多种投资。乡镇企业要以土地、劳动力等自身优势吸引国有、法人、外商等资本的投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

(三)政策扶持。

1.建立乡镇企业信用担保基金,解决乡镇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中的小企业、改制企业、私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基金”的来源可由各省(市)地方财政、区(县)、乡财政列入每年度预算作为基金和长期来源,同时可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基金”原则上保值增值,滚动使用,但由于广大乡镇企业在经营中每年向政府交纳税收、吸纳农村富余人员、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基金”也应该承担一定的风险。

2.国家应制订一视同仁的银行信贷政策,对乡镇企业中的小企业还应制订一些倾斜政策,如利率下浮而不是上浮,减轻乡镇企业的负担,参与市场经济公平竞争。

3.对资本市场的融资,如上市股票的发行,国家每年应切块给农业部,由农业部平衡后依据上市公司要求下达给各省(市)。

标签:;  ;  ;  ;  

乡镇企业融资的新变化与对策--上海乡镇企业资金问题调查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