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公路局工程二处 山东省 27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取得了迅速发展,其中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逐渐成为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但是,由于技术问题,目前我国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车辆行使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搭板断裂、桥头跳车等问题,影响到人们的行车安全。因此,为了避免道路路基路面出现不均匀而造成的沉降问题,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必须加强对沉降段的施工处理,强化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1道路桥梁工程发生沉降的主要危害
道路桥梁工程结构设计存在缺陷、路基压实度不足以及引道路基的施工设计不科学等均会引发道路桥梁出现沉降等现象,并形成多种工程危害。影响车辆通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安全性,缩短车辆的原本使用寿命,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日益提升,不论是小型客车、大型货车亦或是重型卡车,其数量都在持续增加,并给我国公路交通承载能力以及此类工程的建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路桥工程频繁发生沉陷问题,由此引发车辆通行环节中车体本身发生跳车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驾车人员的操作平稳性,还危及车辆的安全通行,同时也对车体架构的稳固性造成损害,进而缩短其使用寿命;道路桥梁工程发生沉降问题也可能引发重大交通事故,提高交通肇事出现的机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跳车过程对道路桥梁工程本身结构的稳固性也会带来极大的损害,可直接造成桥体端头处的衔接缝隙和所连接的路面结构受到严重损害。
2造成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的原因
2.1桥头沉降段设计不合理
施工单位在进行道路桥梁建设的时候,对于路基,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搭建法或者是粗料填筑法,这些方法一般适用于沉降不均匀或者是降低道路桥梁段刚性差异而引发路基路面沉降,可以有效降低车辆在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跳车问题,确保道路运行安全。但是,在实际工程当中,一般采用桥头搭板连接道路与桥梁,采用这种方式,极易造成路基路面出现沉降问题,跳车现象不可避免的出现。
2.2桥台背路堤不均匀
在道路桥梁施工设计阶段,在桥梁通道到的地方通常要求采用桥台背填土进行处理,但是在具体施工时,采用这种处理工艺的工序十分复杂,极为容易受到施工工艺流程、工作人员经验和施工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道路桥梁沉降段产生不均匀沉降,而且这一问题极为普遍,严重影响到道路质量。除此之外,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公路桥梁的车流量比较大,而且承载量也较多,同时受到多种自然现象的影响,公路桥梁发生沉降的概率极大。
2.3桥头引道地基设计有待完善
在建设地基时,施工人员设置的地质钻孔比较少,而钻探的深度也不够,因此,对地基软土层的具体位置及其性质分析并不正确,进而在施工方案设计时难免产生误差,影响到道路桥梁沉降。此外,工作人员是实施沉降段路基路面的主要测量和设计人员,由于工作人员对地基软土层的测量和模拟施工不充分,因此,在后续设计方面使得设计方案与工程场地实际情况相脱节。与此同时,由于自然降水等原因,对地基进行不断的冲刷和侵蚀,加快了路基的受损速度,使路基的强度受到影响,降低其抗剪切能力,最终造成道路桥梁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探析
3.1沉降段路基路面开挖、填筑以及压实作业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挖掘过程中一般包括水平通道和垂直全宽两种施工方法。同时,这两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路堤填筑前,先对路基进行清理,然后结合路基土壤的实际土体特性,进行分层检测和填土,即分层瓦片,混合填土,确保路基的实际厚度和实际土壤层。沉陷路基压实作业时,可采用分层压实的方法,即填方与压实交叉作业,以保证压实均匀;对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应适当增加压实强度,以保证桥梁沉降段路基和路面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2加固技术分析
对于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加固施工技术有多种,常用的换土法、排水固结法等都经常在加固施工进行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施工中遇到沉降段软土地基是浅土层的情况时,只需要加固3厘米左右的软土层即可,这样在加固后应用正常的施工材料即可将桥台与陆地之间的沉降缩小;但是如果是软土地基土层较厚的情况,则需提升路堤高度进行沉降段加固。
3.3后台填筑技术分析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中加强后台填筑是重要内容,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路基变形、路基沉降以及路面压缩情况充分掌握,从而优化后台填筑,这样能够便于技术的应用。通过施工实践活动可知,当前通过优化后台填筑而导致沉降现象发生对于整体施工影响较低,所以通过填筑优化能够提升使用材料的质量,这样能够降低沉降的实际影响。此外,施工技术人员需要通过压实材料来控制动态负载作用下产生的累积变形,从而使得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有效提升。
3.4填料控制技术分析
在选择回填土时应考虑经济性,首选当地材料时,应使用填料确保清洁,内部无机物和有机物及泥浆等掺杂,且应分级良好,含水量符合最佳指标的范围,如果含水量超出最佳范围,应在阳光下或与含水量较小的填料混合进行混合或浇水润湿等措施,以确保其含水量适宜施工土壤的特性。应实施压实和筛分试验,如果石灰粉煤灰混合物应适当增加粗骨料,适当减少粘结剂以改善其线性收缩率系数;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搅拌含水量,以确保滚动的含水量范围最大,并在维护工作的同时要做到确保基层表面湿润,有效减少基层收缩裂缝。
3.5施工组织技术分析
通常情况下,桥台施工结束后,要立即进行路堤施工,这样在两次施工中可以使用同一型号的设备进行压实,在两次施工中使压实强度能够保持一致,提升整体的压实强度。为此,在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科学的施工组织规划,施工强度要求相同的施工环节要尽量保持一致的施工参数,如路堤施工处与桥台施工处的连接部分,也应与其中一方的施工同时进行填充和压实。
3.6排水技术分析
水分是道路桥梁施工沉降段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很多降水丰富地区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做好排水设施建设施建设,如排水管的设置、排水沟的建设等,避免因雨水堆积造成沉降范围扩大造成沉降范围扩大,而且要预防塌陷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在施工中,施工企业要时刻注意施工地区的天气变化情况,做好雨水预防工作,避免出现路基被雨水浸泡的情况。
3.7桥台软土层段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在这个施工环节中经常使用水泥喷注的方式进行地基软土层加固土层加固,这种水泥喷注的方式较为简单,而且方便进行质量控制。但在实际施工中一定需要结合桥台软土层的实际地基情况进行合理的施工方法选择,如果施工方法不合理,沉降现象也无法得到有效的避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的沉降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道路工程问题之一,因强度设计不佳导致的跳车问题不仅影响车辆通行的顺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车安全。因此,相关人员要加强对沉降路段的处理,更需切实了解出现沉降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选用合理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保证道路桥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沈义.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浅述[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3):101-103.
[2]游元富.浅谈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06):158.
[3]熊卫明.简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7(09):104.
论文作者:闫宪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桥梁论文; 路面论文; 土层论文; 桥台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