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香港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分析及对策_国际竞争力论文

提高香港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分析及对策_国际竞争力论文

提高香港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对策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按世界经济论坛的定义,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创造人均持续高速经济增长的能力”。竞争力愈强,创造财富的能力就愈高。竞争力强的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特点是:“权力机构和所实施的政策都以追求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为目标”。它不仅仅追求经济上的繁荣昌盛,更要达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各国是通过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而当代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出现了从企业竞争转为国家竞争的发展趋势。因而,各国和地区参与的国际竞争,已不仅仅表现为企业的竞争,竞争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涉及科技、教育、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竞争,其中,科技是决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有了先进的科技和勤奋的劳动力,才能提高生产力,产业才能升级,竞争力才能增强,有了增强的竞争力,国家或地区才有优势。

二、提高香港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发展高科技产业

进入90年代,香港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国际竞争力排行榜中,始终保持在前三位。香港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先进性是其在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它主要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先进性和金融、物流、外贸的流通网络以及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和现代化。香港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海、陆、空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和城市生活设施(水、电、燃料、道路、文化教育、工商、办公设施)从70年代已逐渐跨入世界先进行列。80年代以金融服务为主以及商业、旅游等等服务业则取代了制造业的主导地位,从而高度开放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的制造业和城市服务流通网络,以及为促进国际贸易扩展而设立的服务机构设施的优势,便超过了地价和劳工费用的优势而成为香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可见,支撑香港国际竞争力的,并非是作为高科技载体的制造业,于是,有人主张放弃制造业,全力以赴地发展转口贸易优势,发展金融服务业的优势。

香港如果放弃制造业继续依靠见长的服务业,下世纪能否继续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优势呢?笔者对此持否定的意见。因为:

第一,事实证明,只有现代工业的崛起,才有可能成为实力雄厚的经济中心。香港制造业由于适应了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在50~70年代由转口港转向工业化城市。正是这20年的工业发展,为香港80年代开始确立国际贸易、航运、金融、旅游以及信息中心的地位打下了基础。事实证明,没有工业的发展,香港只能停留在转口贸易港的地位,没有工业的支撑,香港转口贸易的实力将每况愈下。

第二,今天的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现代经济中已日益融合为一体,互相信赖。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是有区分的,但随着产业的升级不仅制造业与服务业已日益融合,而且,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服务业。目前一些国家的资料显示,在现代经济中,1元制造业产值可带动1.8元服务业产值,一个制造业工作机会可带动三个服务业工作机会。另外,就近服务有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遥控服务则必然提高成本,削弱产业竞争力。

第三,回归后的香港作为一个经济上相对独立的特别行政区,不能丧失自己的制造业基础,倘若经济发展仅仅依赖于某一、二个行业,或某一个行业依赖于某一个部门、某一种产品的生产,那么,这种经济必然不能适应当代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与变化,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复杂需要,也无法把本地区的经济优势全部发挥出来。因此,香港经济发展应当趋向多元化,这里的多元化是指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的需要,使多个部门或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

第四,在现代经济中,服务业内部已呈现技术含量不断增大的趋势,服务业的发展也要依赖于科技的进步。90年代以来,在香港经济新一轮转型中,服务业已在通过采用新的更有效的办公程序和办公自动化设备,加大了服务业中的技术含量。服务业一方面在注重增加服务供给除了积极开拓会计、审计、保险、法律广告、租赁等服务领域以外,还着力于发展资本和技术智力密集型的服务行业。通过发展资本和技术智力密集型的服务业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总之,香港不仅不能放弃制造业,而且要适当增加其比重,因为提高香港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在于发展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而制造业是高科技的载体。

目前,世界各国对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已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即从现在到21世纪初,是世界经济的转换时期,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主要变化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不仅仅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更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因此,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省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近20年来,紧追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确立了“科技立国”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建立科技园区的形式加快了发展科技产业的进程。

以科技进步作为国民维生根源的“科技立国”与赚取微薄的行销利润的贸易立国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着重于劳动者的知识和智慧,后者则是以劳力为主,劳心为辅。但是,以“科技立国”并非不需要贸易,相反,贸易仍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只是贸易的内容需要改变,即,不再像过去那样,依靠进口原料、中间产品和机械设备、出口加工后的制成品,而是输出技术,或是输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或是输出独占程度较高的产品。科技立国在经济方面的体现就是创新,即开拓新市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推出新的产品和使用新的材料。在产品方面的体现,则主要是更新产品和工艺。前者是新产品的发明、新产品的产生,后者则是指制造过程的改进,使产品功能增多,或质量提高,或生产成本下降等等,所以,科技立国最重要的因素是科技创新。

从本世纪后半期以来,实施“科技立国”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将科技园区作为发展本国科技产业的重要措施,使科技园区迅猛发展,并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大潮。例如韩国的大德科学城,中国台湾省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加坡的肯特岗科技公园。在这股大潮中,香港虽然已明显落伍,但是,应当看到香港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历史与现实。50年代以来香港现代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发展现代工业(50~70年代)和发展经济多元化两个阶段(80年代以后)。本质上讲,这两个发展阶段的动因是世界工业化发展和世界产业升级这两个客观趋势的要求,可以预见香港在发展高科技产业上,也必须顺应这一世界经济潮流。

从目前来看,香港在集聚高科技创新力量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的条件也是充分的。

从人才方面看,90年代以来,香港政府加大了对大专院校及多项研究与培训计划的资助,香港已经拥有了一些自己培养的人才。据最近香港官方的一项调查,制造业有12%的厂家已经拥有进行经常性开发与研究工作的能力。目前香港各大专院校的教授、讲师已国际化,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才也汇集此地。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香港回归后,其与内地的结合,为培养和解决人才不足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从资金方面看,风险投资已成为解决科技开发资金来源的重要途径。在亚洲地区,香港是仅次于日本的最大风险投资市场,目前香港共有73家风险基金公司,提供约6亿美元资本。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适合科技公司上市的第二股票市场,为科技开发公司提供减税优惠等手段,使回报期长、风险高的高科技产业处于同其他产业公平竞争的状态。

从市场方面看,香港不仅有运转良好的自由市场,拥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而且香港制造业市场潜力巨大。香港加工工业的收入弹性1970~1985年为0.64,1985~1991年为0.81,收入弹性系数处于上升状态,因此,香港制造业的市场潜力也是上升的。随着香港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香港制造业的产品已不仅仅是满足本地居民的需求,主要的还是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尤其是香港回归后满足中国内地市场的需求,将会成为促进香港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香港发展高科技产业,如果选择引进——开发——输出的战略,那么香港将不仅仅会成为向内地输出高新技术的纽带,而且将有望成为内地科技动力的一个源头。

三、当前香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对策

(一)确立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目标,加强政府干预,加大政府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以往港英当局的积极不干预政策对香港经济发展的作用,总的看来,是积极的,尤其是对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但对制造业而言,这种放任厂商在自由市场、自由竞争中存在与发展,则导致香港的制造业竞争力逐渐落后于亚洲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其负效应不能忽视。90年代前,每年香港的科技经费不足财政开支的1%,90年代后,港英当局虽逐渐加大了对科研和对制造业的支持性投资,但是,投资量小,作用有限。因此,香港特区政府应摆脱以往港英当局“短期资助”的做法,在策划制定香港产业发展与升级的政策策略基础之上,有重点有目标地加大政府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对制造业的投资。

(二)在巩固服务业主导地位的同时,通过创建高科技园区,发展高科技产业。高科技园区是建立高科技产业的先驱地带。对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起先导与催化剂作用。香港应从现在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入手,到下一世纪的初期,采取高科技园区的形式,加快发展自身的高科技产业。

香港创建高科技园区,可能借鉴(美)旧金山高科技园区的经验。旧金山湾区拥有一批世界著名的高等院校和实力强大的科研机构,扮演美国科技动力之源的角色,发展高科技产业。香港在目前的经济转型中,应注意增加目前制造业的比重。因为,保持适当规模的制造业,不仅可以为涌现的高新技术成果提供转化的载体,而且可以用企业的需求进一步刺激科技的创新。

(三)加快聚集科技创新队伍,兴办一流的高等院校。香港发展高科技无论在资金、市场方面,都是条件充分的,唯独缺少有实力的科研群体。目前,香港每万名工作人员中科技人员的比重只有10名,而日本是80名,美国是78名,台湾是57名,香港应加大对高科技研究的资金投入,兴办一流的高等教育,加快聚集自己的科技创新队伍。

同内地结合,取长补短。内地在基础科技研究、科研设施及人才培养方面实力雄厚,但在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则相对滞后,而香港则在技术的应用与开发以及市场信息方面拥有优势。两地结合,将有利于将科技成果迅速推向市场。

(四)政府指导与帮助加工工业转向高附加值为基础的产品生产。通过高技术加管理来确保其竞争优势。香港当前的制造业虽仍以劳动密集型且生产效率较低的中小企业为主,但仍不难发现一些极具潜力、以科技为本的产业与企业,例如,许多公司在集成电路装配及测试、多层线路板组装和液晶显示器技术方面,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一些制造微型马达和微型电池的公司在世界亦享有盛名,还有一些公司正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生产电子学习辅助仪器的主要制造商。因此,香港政府指导与帮助加工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使它们转向高附加值为基础的产品生产。新技术加上管理再结合香港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将可保证香港制造业在当前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前沿占有一席之地。

标签:;  ;  ;  ;  ;  ;  

提高香港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分析及对策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