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王新琼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凉山 615000)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随后同时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将这88例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氯胺酮组与七氟烷组,每组各44例。其中氯胺酮组患者采取氯胺酮药物进行诱导麻醉,而七氟烷组患者则采取七氟烷药物进行诱导麻醉。结果:七氟烷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诱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氯胺酮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七氟烷;小儿诱导;维持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144-02

七氟烷是一种常见的麻醉药物,该类药物一般用于全身麻醉,该药物易挥发、不易燃等特点,该药物在血液中的溶解度较低,因此患者对于该药物的摄入以及排除更加迅速,药物的可控性较高。根据大量数据显示,该药物的肝肾的副作用较小以及血液的动力学稳定性也较强。本院自2016年10月起对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七氟烷药物麻醉,麻醉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随后同时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将这88例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氯胺酮组与七氟烷组,每组各44例。在氯胺酮组患者中,有男26例,有女18例,年龄最高为10岁,年龄最低为2岁,平均年龄为(5.02±2.11)岁;在七氟烷组患者中,有男25例,有女19例,年龄最高为10岁,年龄最低为3岁,平均年龄为(5.15±2.14)岁;患者的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麻醉药物,其中氯胺酮组患者采取氯胺酮药物进行诱导麻醉,而七氟烷组患者则采取七氟烷药物进行诱导麻醉。具体的麻醉方法如下:

氯胺酮组:氯胺酮组患者采取氯胺酮(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824)药物进行诱导麻醉,首先给予患者6mg/kg的氯胺酮,治疗方式为肌肉注射,随后在面罩密封下吸入氧气,氧气的吸入速度为2L/min,等到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后,则需要开放患者的静脉通道,随后静脉注射东莨菪碱以及咪达唑仑,药物剂量为东莨菪碱0.006mg/kg,而咪达唑仑的药物剂量为0.1mg/kg,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体动或者心率比麻醉诱导前升高20.0%以上,则需要使用氯胺酮,药物剂量为2mg/kg,注意在手术之后要停止用药[1]。

七氟烷组:七氟烷组患者则采取七氟烷(新晨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72)药物进行诱导麻醉,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调节麻醉机的氧气流量,调节至4L/min,随后采取面罩密切的情况下,吸入8.0%的七氟烷药物麻醉诱导,等到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后,需要将氧气的吸入速度调整至2L/min,同时调整发罐的刻度,刻度为2%~3%,如果患者出现体动或者心率比麻醉诱导前升高20.0%以上,则需要增加七氟烷药物浓度,注意在手术之后要停止用药。

1.3 评判标准

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诱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等情况。

1.4 将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

将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采取的软件为统计学专用软件SPSS20.0,最后将科学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研究与分析。

2.结果

七氟烷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诱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氯胺酮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情况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

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虽然说七氟烷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但是还是会有部分的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性高热、横纹肌溶解症、休克、类过敏症状、惊厥、不随意运动、肝功能不全、黄疸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如果在手术的过程中或者手术之后出现了上述的临床症状,需要立即告诉自己的主治医师,进行进一步抢救,防止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2]。麻醉是指在基础理论、临床的医学知识以及相关技术等基础上,使得患者出现暂时的麻木以及无知觉的情况,以此来使得患者不会感到疼痛,同时还可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手术治疗等提供良好条件。很多患者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紧张感与不安感,因此良好的麻醉对于患者而言至关重要[3]。

本文就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七氟烷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诱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氯胺酮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师爱景.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9).

[2]李光才,朱昭平,肖旭.七氟烷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8):955-958.

[3]任娜.七氟烷不同吸入深度在小儿全麻诱导中的应用综述[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6):581-583.

论文作者:王新琼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  ;  ;  ;  ;  ;  ;  ;  

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王新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