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山矿边坡治理方案研究论文_黄胜贤

宏大爆破有限公司 510623

摘要:根据大宝山的地质工程特点,分析了边坡的形态特征,从几个预设方案中利用对比分析法论述方案的优缺点,进而选择最合理的边坡治理方案。

关键词:边坡形态特征;对比分析法;边坡治理方案

1.引言

大宝山矿露天开采设计生产能力为330万t/a,采用高强度扩帮式开采,采剥总量约1000万m3/a。台阶高度为12m,坡面角75°,清扫运输平台宽度

10.5m,安全平台宽度4~8m,最高台阶标高为+985m,目前最低台阶标高为+637m,共计30个平台。台阶边坡地质岩组划分为松散土体岩组、软质岩组及较硬~硬质岩组3个工程地质岩组具体见下表。

表1 采场边坡地质岩组划分表

2 边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采场边坡坡向为NEE向,走向为NNW,延伸长度约2.4km,台阶高度落差344m。由于边坡受到长期风化剥蚀、爆破振动及采空区塌陷的影响,台阶坡面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的破坏,边坡表面因岩石变形开裂分布大量的松散块、碎石。

3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

3.1 崩塌

由于边坡高度大,坡度陡,表面岩土体受风化及卸荷变形的影响,在降雨、爆破震动、采空区变形及人工开挖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失稳崩塌,崩塌平面上呈弧形,剖面形态为凹形,如下图所示。

4 边坡变形破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大宝山矿露天采场边坡出现崩塌和地面塌陷现象,是地质构造、边坡岩土体特性、边坡空间形态特征及爆破振动等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4.1 地质构造

大宝山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其褶皱、断裂、节理构造十分发育。另外受民采盗采的影响,局部空区顶板冒落,于2004年发生了三次大面积的地质塌陷灾害。整个采场的岩性、应力分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造成边坡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

4. 2边坡岩土体特性

大宝山矿为多金属矿山,各种矿体的性质变化较大,物理力学性质各异,空间分布不稳定,导致边坡物质组成不均匀,使不同的地段的边坡稳定状态不同[2]。

4.3 边坡空间几何形态特征

边坡平面形状、高度、坡度等空间几何形态特征可影响边坡岩土体内的应力状态,平面上外凸的边坡,由于岩体鼓出,两侧易受拉水平应力的作用,所以稳定性差;对于凹形坡,由于边坡岩体表面处于二向受压状态,稳定性较好[4]。临时边坡高度在30~123m,总体坡度在40~45°之间,坡体采用分级开挖形成,对边坡稳定性可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4.4 爆破振动影响

爆破产生的地震波,引起边坡岩体应力的变化。后冲作用在边坡上产生龟裂带,在坡体表面产生裂隙。由于每个台阶面或多或少地受到这一影响,对整个边坡来说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爆破松动带,其深度范围受爆破方式和强度的影响。这一松动带的存在,是导致边坡表部岩体发生崩塌和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

5铜矿露天采场边坡治理方案

根据边坡形态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变形破坏特征及稳定状态,结合矿山开采施工方案,提出以下几种治理措施:

方案一:变形岩土体整体削除

该方案采用削除边坡体上崩塌、滑坡及采空区塌落、沉降、开裂松动等形成松动岩土体的方式对临时边坡进行治理。

方案二:全坡面削坡+修整护坡

该方案对采场进行全坡面削坡和修整护坡,降低台阶高度,增大安全平台及清扫平台的宽度,减缓台阶破面角度。在各台阶坡面上设置排水沟,台阶面间设跌水沟,以截排坡面降水,防止对边坡的冲蚀,以保证坡面的稳定,

方案三:重点地段局部削坡+修整护坡

该方案结合边坡稳定性情况、矿山开采情况及安全生产实际,边坡变形破坏特征进行布置。对于稳定的边坡面采取清除坡面松散危石、修整边坡台阶及平台的措施;对于失稳边坡进行重新修整,改变边坡的平面形态使坡面呈弧形,以调整边坡的应力状态,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各台阶面上设置排水沟,台阶面间设跌水沟,以截排坡面降水,防止对边坡的冲蚀,以保证坡面的稳定。

方案四:设置安全禁区

该方案针将边坡失稳地带设为安全禁区,在禁区外围设置铁丝网进行封闭,树立警示牌,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6 治理方案的比选

方案一的优点是基本上将整个采场边坡全部清除,完全消除了现有采场边坡的危害。但削除现有边坡后,在其后缘将形成规模及高度更大的边坡,从而对采场边坡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另外该方案的实施工程量巨大,施工周期长,投入的人力、物力、机械设备多,费用高,施工期间可能出现新的安全问题。

方案二的优点是对整个露天采场边坡坡面采取了工程技改措施,减缓了边坡的台阶坡面角,增加了台阶宽度,从而使边坡稳定性增加。削坡后其后缘不形成新的高陡边坡,由于台阶坡面角较缓、台阶宽度较大,有利于施工的展开,施工安全易保证。但该方案需清除大量的土石方,施工工期贯穿整个生产周期,投入的人力、物力、机械设备也较多,治理费用高,其投入产出效益低,经济效益差。。同时,产生大量的弃土、弃渣,对环境影响较大。

方案三的优点是结合了采场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边坡局部可能产生小规模崩塌、滑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边坡变形破坏严重的地段进行治理。通过修整和加固坡面,清除临时边坡体上的松散危石,加宽和连通坡脚平台,增加边坡的稳定性,提高了边坡的安全性。其施工期相对较短、见效快,投入的人力、物力及机械设备相对较小,治理费用相对较低,弃土弃方量较小,对环境影响小。

方案四投入的人力、物力少,见效快,不产生弃土弃渣,对环境影响小,但其采取的是一种被动和回避的方式处理采场边坡的安全问题,未对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任何的改善,导致边坡安全问题将长期存在,对矿山今后的发展不利。

综上所述可见,方案一临时边坡变形岩土体整体削除方案工程量巨大,施工周期长,费用投入高,对环境影响大,产生新的边坡安全问题,不宜选用;方案四设置安全禁区虽然投入少,对环境影响小,但其是以牺牲边坡稳定安全及矿山的长远发展为代价,也不宜采用;方案二虽然安全性较高,但其投入的工程量大,费用高,施工周期长,对环境影响较大,综合效益较差;方案三充分考虑了大宝山矿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重点解决边坡表面的局部变形破坏问题,可保证边坡的安全;同时其工程量相对较小,施工周期较短,综合比较该方案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指标较其它方案高,因此,推荐采用方案三。

7 结论

1、根据岩土体的性质、结构及其坚硬程度分析边坡的破坏特征,边坡的破坏方式以及产生破坏的原因。

2、根据大宝山矿区露天采场临时边坡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及物理力学性质,变形破坏特征及稳定状态,结合矿山开采利用方案,提出了可选的四种边坡削治理方案,即边坡变形岩土体整体削除方案;边坡全坡面削坡+修整护坡方案;边坡重点地段局部削坡+修整护坡方案;设置安全禁区方案。经过安全性、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施工工期等多因素比选后,推荐采用方案三:边坡重点地段局部削坡+修整护坡方案进行大宝山矿区铜矿露天采场临时边坡治理。

参考文献:

[1]手册编写组.采矿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孙玉科.中国露天边坡稳定性研究[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王恭先,徐峻岭,等.滑坡学及滑坡防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4]徐邦栋.滑坡分析与防治[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黄胜贤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大宝山矿边坡治理方案研究论文_黄胜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