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景观设计研究论文_杨文联

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景观设计研究论文_杨文联

上海朗道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00000

摘要:架空层是一种在我国较为盛行的高层住宅小区设计,通过特有的空间利用,架空层能够营造舒适宁静的环境,并能够较好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及交往活动需。基于此,本文将简单介绍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景观设计路径,并结合实例深入探讨设计要点,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设计人员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景观设计;环境知觉

1.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景观设计路径

1.1设计原则

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景观设计需遵循一定原则,如人性化原则、生态性原则、地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具体原则如下:(1)人性化原则。基于该原则的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景观设计需关注使用者的基本生活行为习惯与基本心理形态,以此构建人性场所与交往场所,具体设计需保证人性化理念贯穿始终,以此保证设计的参与互动性、使用舒适性、可识别性,使用者的需求需得到重点关注。(2)生态性原则。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在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景观设计中得到重点关注,以此遵循生态、环保原则开展设计,为营造出宜人的人居环境,设计需遵循当地自然条件、适应区域气候。具体设计不应仅关注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等平面二维指标,还应重点关注设计的生态效益,以此合理控制软硬质景观与绿化覆盖面积比例,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也需要得到较好控制,原生物环境需在设计中得到重点保护与利用。(3)地域性原则。为避免千篇一律的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景观设计,具体设计需关注不同地区的地域特征与人文风情,严重的景观趋同性问题可由此较好解决。在充分尊重地域文化并基于传统传承创新的设计下,地域文化与地域特征可实现充分结合,由此设计出的景观空间也将更好满足现代人的使用和审美需求。(4)整体性原则。该原则的应用是为了保证人、建筑、环境能够通过架空层景观设计真正融为一体,因此设计必须保证“规划--建筑--景观”的整体性,以此实现架空层景观整体性控制,周边人工及自然环境与架空层景观的有机整合属于其中关键,架空层景观受到的规划及建筑设计影响也需要得到重视[1]。

1.2设计路径

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景观设计需重点关注空间布局设计,设计的关键在于平面布局的科学性、规模尺度设计的适宜性、空间层次结构的清晰性控制,具体设计路径如下:(1)平面布局。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功能布局、风格定位等均需要在架空层景观设计的平面布局中得到体现,以此实现统一考虑、科学布局,营造人性化生态空间,统一设计的艺术性与功能性。架空层的不同功能分区设计需得到重点关注,开放空间与私密空间的空间关系组织、安全合理的空间功能实现等均属于设计关键。(2)规模尺度。架空层的整体环境与内部空间尺度均需要得到合理控制,如避免架空层的层高过矮、保证架空层具备较好的半私密性,如设计5m~7m高的架空层可给人以更好的空间感受,人的使用习惯需在设计中得到重点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空间层次结构。为保证架空层景观能够给人以归属感和安全感,并合理权衡私密性与开放性,设计需针对性选择空间层次界定方法,并实现空间的渗透和融合,具体设计需结合建筑特点与使用者需求。

此外,架空层底面、顶面、立面的设计,以及绿化种植、小品设施、水景、照明的设计也需要得到重视。以绿化种植设计为例,具体设计需贯彻因地制宜原则、合理布局原则,并尽可能追求设计的意境,基于架空层立地条件的乡土树种选用、结合居民交往需要的绿化布局、采用传统园林设计手法的绿化设计属于其中关键,高层住宅小区居民的需求可由此更好得到满足[2]。

2.实例分析

2.1项目概况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选择了某地S高层住宅小区作为研究对象,该小区总占地面积为114248m2,东西、南北长度分别为170m与710m,净用地面积101690m2,规划绿地率为40%。小区的设计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理念,该理念在架空层景观设计中也有着显著应用,通过丰富的植物、流畅的道路、舒适的空间,底面铺装、立面装饰、流水、绿化种植得以实现自然融合,配合中式园林设计方式,架空层景观设计得以营造出花园般的休闲空间,小区居民的需求得到了较好满足。在架空层景观的具体设计中,设计引入了环境知觉理念,使用者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需求在设计中得到了较好体现,配合空间的再塑造、细节设计、人文关怀,架空层景观设计水平得到了较好保障。

2.2具体设计

2.2.1整体布局设计

S高层住宅小区的整体平面布局为长方形,整个小区可分为南园和北园两部分,具体划分通过小区中间的社区公园实现,一条生态景观轴线将三者连为一体。南园建筑的形式基本一致,架空层也基本相同,层高均为3.8m,设计风格以简约、时尚为主,由儿童游乐室、休闲室、活动室三部分组成,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属于设计的基本追求.

北园建筑户型较为多样化,存在三种不同的架空层形式,对于由2个单元楼组成的4栋建筑来说,其架空层采用与南园基本一致的设计,但需要采用耐阴植物实现室内外的植物过渡;对于架空层较为紧凑的2栋建筑来说,架空层设计围绕健身器与休闲区展开,并采用动静结合的设计手法;对于架空层空间对称的2栋建筑来说,设计围绕休闲区与活动区展开,为保证空间的舒适与通透,采用植物连接室内外景观。

2.2.2基于环境知觉的景观设计

基于环境知觉的S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景观设计主要围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展开,具体设计如下:(1)基于视觉的景观设计。设计主要围绕空间层次搭配、色彩景观组织、光照环境展开,围绕3.8m高的架空层,设计采用的植物主要包括散尾葵、小叶栀子、八角金盘、洒金东瀛珊瑚、苏铁、常春藤、红枫,配合低纯度的色系,架空层的氛围更加舒适、柔和。(2)基于听觉的景观设计。通过针对性设计景观小品、水景、植物,架空层得以形成小型而稳定的生态系统,自然界的风声、雨声得以通过芭蕉等植物较好营造。(3)基于嗅觉的景观设计。设计首先保证了架空层的通风有效性,并针对性配置了七里香、桂花、夜来香、栀子花、玉兰等芳香植物,下水道、垃圾桶等可能产生异味的设施也因此安置在架空层最外围处。(4)基于触觉的景观设计。通过灵活选用草地、大理石、木质地板、马赛克拼接、细石等材料,并在适当的位置引入水体,架空层景观的功能得以更好发挥,动态的跌水景观与静态的枯山水景观也使得架空层的美观性进一步提升。

结论

综上所述,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景观设计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整体布局设计、基于环境知觉的景观设计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架空层景观设计路径,为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主题概念的提取和产生、乡土植物在设计中的合理应用、科学的维护管理机制建设均需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玮.居住区架空层景观营造及植物配置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61.

[2]樊金祥.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架空层植物品种的选择及运用[J].现代园艺,2014(06):86.

论文作者:杨文联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  ;  ;  ;  ;  ;  ;  ;  

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景观设计研究论文_杨文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