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的改革论文_李彩玲

浅谈作文教学的改革论文_李彩玲

*河北省邢台技师学院/李彩玲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语文教师致力改革和优化的重要课题。它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及主观表达能力,也是检查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作文教学的改革,它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要适应学生习作的规律。我想:只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作文教学就会走上一个新台阶,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有可能大大提高。

【关键词】作文教学策略训练

1 完善作文规划,确保教学有序作文教学要有系统性和计划性,教师不仅要为每一学段的作文教学制定好完整、有效的计划,确立明确的质量目标,还要为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甚至每次作文制定好具体、细致、可行的教学计划,尽最大可能避免作文教学的随意性,避免只追求训练数量不讲究训练质量的应付性作文教学,从而确保作文教学有序有效进行。特别是作文教学的起始年段,不提倡作文教学的系统性,但教师必须有明确的作文教学结构,心中有教材,心中有结构,杜绝作文教学低水平徘徊的状况。

2 细化训练目标,夯实能力培养我国的写作研究都以宏观论证为主,或从某一理论前提出发结合写作现象进行繁琐的演绎推理,这种视角往往缺乏对对象的具体准确把握,表现在作文教学上,抽象程度高,目标虚泛,难以真正指导写作这种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活动,结果往往流于坐而论道,难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要细化教学目标,要明确每一次作文的训练点,要有达成目标的教学设计。在一次作文中,训练点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也不要对某一个能力点的训练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奢求,要从基础入手,抓反复,反复抓,从而做到人人过关。

3 丰富训练形式,落实勤写多练“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素材积累,有了一定的写作经验与感悟,如不勤写多练,还是无法达到“晓声”“识器”的境界。因此,要让学生锤炼写作上真功夫,必须引导他们在勤字上做文,在多字上下功夫。

当前的作文训练,以整篇写作为主,相对而言,这种形式的写作周期太长(一般两周一次),且一个学期七八篇的训练量远远达不到“熟能生巧”的需要。写作形式单一而又缺乏灵活性,效果自然不好。基于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丰富训练形式,将勤写多练落到实处,如在重视整篇写作时,可兼顾造句、仿写等片段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训练类似于绘画中的“速写”,“短平快”,既可用以弥补整篇作文训练量的不足,又可利用其较少受时空限制、灵活便捷的特点,使快速交流反馈成为可能,从而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此外,在强调课内限时作文训练的同时,可辅之以随笔、日记等自由写作训练,让学生写自己喜欢写的内容,让学生写自己擅长写的文体;还可以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进行扩写、续写等训练,使学生在顾及原文本的事理逻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联想能力,并形之于笔墨,达到多写的目的。

4 改变作文教学的思路———先为放胆文,再学小心文“凡学文,初要大胆,终要小心,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初学写作时,只管放胆写来,即使粗枝大叶亦无不可,这样才能令习作者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不管怎么写,喜欢写就好;不必害怕写,下笔总有益,这样才能养成写的习惯,才会在不断的历练中有所悟。

对照当前的作文教学,往往反其道而行,在学生学习写作之始,就提出开头要如何,结尾要如何,立意要如何,结构要如何,各种明规则、潜规则,处处玄机,步步陷阱,弄得学生动辄得咎、言不由衷,这样的写作氛围无疑会扼杀学生写作的激情,不利于学生养成乐写勤写的习惯的。

顺应学生心理特点,维护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写他们喜欢写的“文章”;而不是在他们初学写作之始,即不断地试图“规范”他们的写作行为,用“标准”去统一学生无比丰富的感受和想象,用分数去惩罚其幼稚与纯真。到学生尝到了畅所欲言的乐趣,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对写作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与感性认识的基础,再以写作技法、技巧引导他们由粗入细,由“放胆”而“小心”,才能由渐入佳境,由疵境而稳境而醇境而化境。

5 改进作文批阅,缩短反馈周期作文批阅的方式与质量是制约作文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改进作文批阅这一环节,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就当前来说,作文批改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精批细改”型,从标点到错别字,从语言表达到谋篇布局,从素材取舍到详略安排,从开头到结尾,教师都不遗余力地予以评点修改。二是“多批少改”型,即主张对学生作文的改动要少而批语要多,要尽量保留学生写作的原文原意,遇到可商榷的地方,则作眉批,指出毛病所在,意在让学生自己去考虑、修改。三是“精批略改重讲评”型,即要求老师针对作文里的优点、缺点,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并要富有启发性、激励性,力争能收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总之,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首先要改变求全责备的评价观,以鼓励为主,呵护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不足,予以正面引导,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同,才能让作文教学有一个健康的环境。

论文作者:李彩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与管理》2014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4

标签:;  ;  ;  ;  ;  ;  ;  ;  

浅谈作文教学的改革论文_李彩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