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按摩法治疗早产儿硬肿症32例护理体会论文_张雅兰

局部按摩法治疗早产儿硬肿症32例护理体会论文_张雅兰

张雅兰

青海省人民医院产科 青海西宁 810007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护理新方法。方法:将在我院产科新生儿室2008年4月—2015年4月出生治疗的32例早产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按摩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按摩组在此基础上硬肿部位辅以局部按摩。结果:按摩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按摩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按摩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显著,经济实用,并发症少,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产儿;硬肿症;局部按摩;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症。发病率为6.8%,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胎龄小,体重轻,产房温度低,产时对新生儿的保暖措施不当,或合并窒息等均为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的高危因素,其中,以早产及低出生体重与发病关联性最强,呈明显负相关[1]。做好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护理对降低死亡率则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8年4月至2015年4月医治的32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8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产科出生新生儿室治疗的早产儿硬肿症患儿共32例,按出生先后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按摩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两组患儿性别、体重、胎龄、日龄、病情分度各指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诊断明确后按摩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按摩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硬肿部位辅以局部按摩。具体方法:患儿皮肤保持清洁干燥,护理人员在进行按摩前洗手并保持双手温暖,取适量婴儿润肤油倒在掌心双手揉搓均匀,从最硬处开始,以指腹及鱼际肌进行按摩、揉捏、搓滚等。注意节奏舒缓,动作轻柔,着力均衡,每个部位数分钟,至局部硬肿变软。每次按摩持续15-20分钟,开始每日3-4次,病情好转后改为每日2次,硬肿消退停止按摩。按摩最好在喂奶前进行,如果在喂奶后则需要喂奶后1.5小时进行,以防呛奶。按摩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暖,操作在暖箱内线远红外线高灯上进行。按摩中随时密切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呼吸、肌张力等,患儿床旁备吸痰器氧气袋装置。如果出现呼吸频率改变,面色发红,呕吐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做相应对症处理[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体温正常,哺乳佳,反应良好,3天内硬肿完全消退。有效:体温正常,哺乳可,反应尚可,3-5天硬肿面积缩小1/2。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5天内硬肿面积缩小小于1/2或恶化死亡。

2结果

按摩组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4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6.1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按摩组16 11(68.75)4(25.0)1(6.25)15(93.75)

对照组16 4(25.0) 8(50.0)4(25.0)12(75.0)

由表1可见,按摩组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按摩配合常规治疗护理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采用常规治疗护理。

3结论

新生儿硬肿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血管丰富容易散热有关。尤其常见于出生一周内的新生早产、低体重儿。一般预后严重,死亡率高。新生儿皮肤薄软,渗透性好,通过按摩发挥物理作用推动皮下肌肉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硬肿部位的血液供应,使硬肿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变软。

大量的相关文献表明,采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可收到显著的效果。王瑞杰[3]用按摩法对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的方法:对按摩前后的患儿体温进行测量并详细记录,观察治疗后硬肿消退情况,并按时采取患儿血标本。同时将患儿放在暖箱中进行常规的治疗。按摩者在操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手法,将肘关节微屈,放松腕部,双手要保持适宜的温度,用指腹和鱼际肌触摸患儿的皮肤,轻轻地抚触患儿的双下肢及硬肿部位,按摩方向由上到下,1次5-7遍。之后再用指掌和鱼际肌对肿块进行缓慢地摩动,按摩过程中要有节奏,直到患儿皮肤有微热感再停止按摩,1次2-3遍。经过以上的按摩后所有患者均在4天恢复,肿块消失。赵行云[4]用拇、食、中、环指自四肢远端向心性顺沿硬肿部位反复作手捏按摩疗法治疗硬肿症新生儿39例,其中显效30例,有效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1%。李堰松等[5]用抚触法对2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给予治疗护理,具体的方法:用手指指腹及鱼际肌部位按触患儿皮肤,轻柔抚触其双下肢和躯干硬肿部位,自上而下5~7遍,经过4天的治疗后所有患儿的肿块均消失。汤福广[6]用母怀保暖与全方位按摩法治疗49例硬肿症患儿,其中显效39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8%。

通过以上研究并结合相关的文献得出,对于早产儿硬肿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按摩的方法可收到显著的效果。此种方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疗效显著,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也是护理人员易于操作的护理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邵尚梅,钟鸿铂,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01-902.

[2]沈虹明,王卫平等.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1-132.

[3]王瑞杰.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3,19(13):30.

[4]赵行云.手捏按摩疗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9例疗效观察[J].中国优生优育,1997,8(1):41.

[5]李堰松,刘雪峰,吴影红.抚触对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7):2341~2342.

[6]汤福广.母怀保暖与全方位按摩佐治新生儿硬肿症的研究[J].中国农村医学,1998,26(3):43~45.

论文作者:张雅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局部按摩法治疗早产儿硬肿症32例护理体会论文_张雅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