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的仪器仪表的管理和维护论文_黄校卫

变电运维的仪器仪表的管理和维护论文_黄校卫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变电运维的仪器仪表比较容易受到外围因素的影响,容易引发故障,仪器仪表会发生短路的现象。本文先分析变电运维的仪器仪表故障的原因分析,发现问题所在,其次论述变电运维仪器仪表的维护原理和管理要求,最后研究变电运维仪器仪表的合理维护和管理,提高运行可靠性。

关键词:变电运维;仪器;仪表;维护;管理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发展,相应的电力行业也在不断进步,电力行业明显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最近几年以来,每年供电量保持着高速增长,因此这不断提高了对变电运维仪器仪表安全运行的要求。科学技术的日益创新,数字化维护和管理技术已经开始变压运维仪器仪表保护领域上应用。针对变电运维仪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变电装置维护的原理和管理要求,不断改善仪表的管理方式,这可以使得很多维护原理能够成功应用于实践。

1 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措施

1.1 加强仪器的计量流程管理

按照管理流程,计量设备的维护管理通常包括:计量设备的选择和配备;计量设备的选型和采购;计量设备的入库验收、搬运装卸、贮存保护和领用发放等流转管理;计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志和封印;计量设备使用前和周期检定、准、对;不合校比格测量设备的标志、记录、隔离、评价、处置和必要时的追溯。

1.2 制定仪器计量维护周期

为了使仪器仪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的更好发挥,则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维护周期,这不仅有利于计量器具使用的稳定性,而且对其使用寿命的延长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周期对仪器仪表设备进行定期的检定和维护能够有效的确保计量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维护周期的时间设定,则需要针对计量器具的使用率来进行,使用率较高的则可以半年即对其进行一次检定和维护。对于使用率不高的设备,其维护周期可以适当的延长。在对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进行维护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检定,而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检修的设备,则需要及时进行上报,以便于进行检修和更换确保电子仪器仪表设备使用上的安全性。

1.3 配备合格的计量维护人员

计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给计量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及挑战,计量技术也为计量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量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计量技能,将计量知识与规范严格掌握,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积累经验,使计量操作准确。与此同时,巨量人员在计量过程中也应该受到一定的监督与控制。受到监督的人员能够曾倩工作责任感,增加计量的准确性。目前,检测项目对于计量人员的要求极为严格,需要具备专业的资格证才能够胜任计量检测这一职能。

1.4 存放仪器的条件应遵循专业标准

首先,确保储藏室的洁净度。尘埃对电子仪器的绝性缘能造成严重破坏,这也正是要求电子设备在相对无尘环境下运作的根本原因。在电子仪器使用完毕后,用专用除尘布对其表面和内部进行擦拭,之后将其装入防尘罩中,存放在灰尘较少处。其次,存放仪器的温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不能潮湿,也不能暴晒。仪器受潮后,绝缘性下降,阳光暴晒后,度盘刻度漆以开裂,精确度下降。仪器适合存放在通风性良好、且避阳的房间内,同时还应将仪器放入硅胶袋中,隔绝空气中的水分,避免阴雨天气对仪器产生的破坏。

2 仪器仪表计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2.1 加强仪器的计量流程管理

按照管理流程,计量设备的维护管理通常包括:计量设备的选择和配备;计量设备的选型和采购;计量设备的入库验收、搬运装卸、贮存保护和领用发放等流转管理;计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志和封印;计量设备使用前和周期检定、准、对;不合校比格测量设备的标志、记录、隔离、评价、处置和必要时的追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制定仪器计量维护周期

每种仪器都有相应的使用寿命,电子仪器仪表在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的检查及维修,定期进行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针对使用频率较高,且具有较高准确度的的仪器的检查频率应该高于普通仪器。最长周期为半年检查一次。针对普通仪器,检查周期可以随着其使用率及准确度要求来延长检查周期。同时,检查周期的选择应该具有一定的依据,经过实践验证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应该适当调整好各个仪器的检查与运作,错开维修实践,保证其他仪器的正常运作。在检修过程中,将用件适当更换能够确保生产的安全性。

2.3 配备合格的计量维护人员

计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给计量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及挑战,计量技术也为计量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量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计量技能,将计量知识与规范严格掌握,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积累经验,使计量操作准确。与此同时,巨量人员在计量过程中也应该受到一定的监督与控制。受到监督的人员能够曾倩工作责任感,增加计量的准确性。目前,检测项目对于计量人员的要求极为严格,需要具备专业的资格证才能够胜任计量检测这一职能。

3 电子仪器的故障维修

3.1 故障的分类

电子仪器仪表在进行维修之前,需要对其故障发生前后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同时还要结合实际仪器运行的情况对其故障进行判断,从而及时确定故障的的性质及故障的部位,而对于检测时的情况还要做好记录工作,以便于在维修工作时做为参考。故障类型可以分为:(时间划分)早发性故障,突发故障,渐进性故障,复合型故障等;(形式划分)功能故障,潜在故障;(产生原因划分)人为故障,自然故障;(后果划分)知名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轻度故障等。

3.2 故障维修的基本方法

3.2.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分通电前检查和通电瞬间检查。电前要仔细检查仪器通外观、钮、板等部位的完整性,然后拆旋面卸机盖,观察是否有烧焦、漏油、发霉、击穿的元件,有无松脱、线、焊、件相碰、断虚元卡针等部位,以便发现损坏的痕迹。上述故障排除后,开始通电检查,以便发现是否有跳火、冒烟、发烫、断丝等明显故障,从而有效确定故障点。

3.2.2 检查仪器的电源部分:检查供电电压的电压值、电压温度程度、保险管等是否正常。

3.2.3 检查各级电路对地电压:大多说电子仪器的说明书都会附有各级电路的工作电压、性参数等,根据故障现象,可分别特测量各管路部件的对地电压和对地电阻。

3.2.4 信号注入检查:将标准信号输入到故障仪器上,可从故障仪器的终端器(表头,屏幕),或用示波器观察有关单元电路反应,以发现故障部位,一般是从终端开始逐次向前推移,一直到输入端为止。

3.2.5 器件替代法:电子仪器仪表都必于精密仪器,对其元器件进行焊接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所以在进行检查时,可以利用相同型号及规格的电子仪器对可疑部件进行替代,从而观察其故障的是否消失,这样可以有效的缩短检查的范围,及时查出故障。

3.2.6 短路检查:这种方法即是在对仪器故障的进行检查时,利用导线将需要检查的两点或是多点连接起来,然后接通电源,可以观察其是否有故障存在。

3.2.7 电路分割检查:脱焊电路接线一端,或者取离有关的器件及单元板件,观测其对故障的影响,或者单独测量被分割电路的功能,这样就能发现问题所在,拔插件板时,必须关闭电源。

4 结语

仪器仪表中所利用的这些智能告警、自动测试设计思想具有一定的应用基础,在实际工程开发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随着仪器现代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可最终实现仪器仪表故障告警、诊断、测试、调试为一体的全自动化设计,推动仪器智能化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陶东香,霍立平,刘雅娟,强忠亮.基于VXI总线的光电干扰设备自动测试诊断系统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8,10:20-23.

[2]刘大伟,鲁昌华.数模混合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的现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7,11:18-20.

论文作者:黄校卫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  ;  ;  ;  ;  ;  ;  ;  

变电运维的仪器仪表的管理和维护论文_黄校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