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头痛的临床综述论文_张强

中西医治疗头痛的临床综述论文_张强

潼南区中医院 重庆潼南 402660

【摘 要】头痛的概念、病因、诊断及治疗。在中医及西医方面进行不同的阐述。【总结】在头痛治疗方面需要学会中西医融合,力争把患者的头痛症状缓解或减轻,使病情治愈或好转。

【关键词】头痛 中医 中药 针灸 西医 西药

1概念

1.1疾病概念

1.1.1中医概念[1]

指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致使头部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自觉头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既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

1.1.2西医概念[3]

指头面部的疼痛,是最常见的疼痛疾患,也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些头痛本身就可以是一个独立疾病,有些则可能是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的一个症状。

2病因

2.1中医病因[1]

1.感受外邪

起居不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邪气上犯头部,清阳之气受阻,气血不畅,而发为头痛。

2.情志失调

忧郁恼怒,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上扰清窍,可发为头痛。若肝火郁久,耗伤阴血,肝肾亏虚,阴虚阳亢,亦可引发头痛。

3.饮食劳倦及体虚久病

饮食不节,或劳逸失度,或病后正气受损,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营血亏虚,或清阳不升,脑失所养,可致头痛的发生。若因饮食不节,嗜酒太过,或过食辛辣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遏清阳,上蒙清窍而为痰浊头痛。

4.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

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使肾精久亏。肾主骨生髓,髓上通于脑,脑髓有赖于肾精的不断化生。若肾精久亏,脑髓空虚,不荣则痛,发为头痛;若阴损及阳,肾阳衰弱,清阳不展,亦可发为头痛。

5.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

跌仆坠损,头脑外伤,或久病入络,气血滞涩,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发为头痛。

2.2西医病因[4]

参与头痛的一些生化因素包括5-羟色胺、P物质、缓激肽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头痛有关的5-羟色胺受体亚型、5-羟色胺受体后机制、P/Q钙通道α1A亚基基因以及皮质扩散抑制等。

3诊断

3.1疾病诊断

3.1.1 中医诊断[1]

头痛的基本病机可以归纳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外感头痛为外邪上扰清空,壅滞经络,脉络不通。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因脑为髓之海。依赖于肝肾精血充养及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输布气血上充于脑。

辨证论治

1 辨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

外感头痛因外邪致病,起病较急,一般疼痛较剧,多表现为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内伤头痛起病缓慢,疼痛多较轻,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止,多属虚证;如因肝阳、痰浊、瘀血所致者属实,表现为头昏胀痛,或昏蒙重痛,或痛处固定的刺痛,常伴有肝阳、痰浊、瘀血的相应证候。

2辨头痛之相关经络

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厥阴头痛则在颠顶部位,或连目系。

3辨头痛的性质

因于风寒者,头痛剧烈而连项背;因于风热者,头胀而痛;因于风湿者,头痛如裹;因于痰湿者,头痛而沉重;因于肝火者,头痛呈跳痛;因于肝阳者,头痛而胀;因于瘀血者,头痛部位固定,呈刺痛;因于虚者,头部隐痛,或空痛。

3.1.2 西医诊断[3]

头痛的分类:

第一部分:原发性头痛1.偏头痛2.丛集性头痛3.紧张性头痛4.三叉神经自主神经痛5.其他原发性头痛疾患

第二部分:继发性头痛1.归因于头颈部外伤或损伤的头痛2. 归因于头颈部血管疾患的头痛3. 归因于非血管性颅内疾患的头痛4.归因于某一物质或某一物质戒断的头痛5. 归因于感染的头痛6. 归因于代谢障碍的头痛7. 归因于头颅、颈、眼、耳、鼻、鼻窦、牙、口或其他头面部或颈部疾患结构病变的头面痛8. 归因于精神疾患的头痛

第三部分:痛性脑神经病、其他面痛以及其他头痛 1. 痛性脑神经病和其他面痛2.其他头痛

头痛诊断的一般原则

头痛的种类繁多,病因复杂,易误诊漏诊。应首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发现有无提示继发性头痛的症状与体征,结合适当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继发性头痛的类型。

头痛是患者的主观体验,因此采集病史尤为重要。应着重了解头痛的起病时间、是持续性还是发作性、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伴随症状,如是发作性头痛应了解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前驱症状、诱发因素、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注意头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此外,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生活工作习惯、既往所患疾病及治疗情况、外伤史、家族史等。体格检查除了常规内科检查及神经系统专科检查外,应特别注意眼底、颅周肌肉的触压痛、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

4中医证候诊断及治法[1]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症状: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常喜裹头,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2风热头痛

症状: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尿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活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风湿头痛

症状: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或溏,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胜湿止痛。

(二)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症状:头胀痛而眩,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

2. 血虚头痛

症状:头痛隐隐,时时昏晕,遇劳加重,心悸失眠,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3. 气虚头痛

症状:头痛隐隐,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纳食减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升清。

4. 痰浊头痛

症状: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息风。

5.肾虚头痛

症状: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6.瘀血头痛

症状: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5中药治疗[1]

(一)外感头痛

风寒头痛 代表方: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白芷、藁本、羌活、防风、羌活、细辛等。

风热头痛 代表方:芎芷石膏汤加减。菊花、桑叶、薄荷、蔓荆子、川芎、白芷、羌活、黄芩等。

风湿头痛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防风、藁本、白芷、细辛、川芎等。

(二)内伤头痛

肝阳头痛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栀子、丹皮、杜仲、桑寄生、牛膝、夜交藤等。

2. 血虚头痛 代表方:加味四物汤加减。当归、生地、白芍、川芎、远志、菊花、炒枣仁等。

3. 气虚头痛 代表方:益气聪明汤加减。黄芪、人参、升麻、葛根、蔓荆子、芍药等。

4. 痰浊头痛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天麻、半夏、白术、茯苓、陈皮、蔓荆子等。

5.肾虚头痛 代表方:大补元煎加减。熟地、枸杞、杜仲、续断、龟板、当归、山药等。

6.瘀血头痛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川芎、当归、桃仁、赤芍、益母草、白芷、细辛等。

6针灸治疗[2]

6.1基本治疗

(1)按头痛部位分经治疗

治法 疏通经脉,通络止痛。按部位局部选穴和远端循经选穴。

主穴 太阳头痛(后枕痛):天柱 后顶 风池 后溪 申脉

少阳头痛(侧头痛):太阳 率谷 悬颅 外关 侠溪

阳明头痛(前额痛):上星 印堂 阳白 合谷 内庭

厥阴头痛(颠顶痛):百会 前顶 通天 内关 太冲

全头痛:印堂 太阳 百会 头维 天柱 风池 合谷 外关 内庭 足临泣

(2)按外感、内伤辩证治疗

1外感头痛

治法 祛风通络,散邪止痛。以督脉及手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太阳 风池 列缺

配穴 风寒头痛加风门、合谷;风热头痛加大椎、鱼际;风湿头痛加偏历、阴陵泉。可按上述头痛部位分经治疗进行配穴。

操作 毫针泻法。风门拔罐或艾灸;大椎点刺出血。

2内伤头痛

治法 实证者疏通经络,清利头窍;虚证者疏通经络,滋养脑髓。以督脉及头局部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头维 风池

配穴 肝阳头痛加太冲、太溪、侠溪,属于侧头痛再加太阳、率谷、悬颅、外关;痰浊头痛加太阳、中脘、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加阿是穴、内关、血海;血虚头痛加气海、血海、足三里;肾虚头痛加太溪、肾俞、悬钟。还可按上述头痛部位分经治疗进行配穴。

6.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枕、额、脑、神门,毫针刺,或埋针,或王不留行籽压丸。对于顽固性头痛可在耳背静脉点刺出血。

(2)皮肤针法 用皮肤针叩刺太阳、印堂及头痛处,出血少量,适用于外感头痛。

(3)穴位注射法 选风池穴,用1‰的盐酸利多卡因或维生素B12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等,每穴0.5~1.0ml,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顽固性头痛。

(4)穴位埋线或火针疗法,适用于不能长时间坚持针灸治疗或顽固性头痛的患者。

7 西医药物治疗[3] [4]

1钙离子拮抗剂,其中盐酸氟桂利秦循证医学证据较多;2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其中普萘洛尔、噻吗洛尔有较多的循证医学证据;3抗癫痫药,如丙戊酸和托吡酯;4三环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55-HT拮抗剂,如苯噻啶、麦角胺咖啡因等;6其他:大剂量维生素B2、镁剂、肉毒杆菌素A局部注射、静脉滴注川芎丹参嗪、天麻注射液等。

8 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9临床总结

头痛治疗效果方面,中医明显优于西医。在中医治疗效果中,针灸明显优于中药治疗。所以针对头痛患者我们在治疗上根据病情需要确立最佳的治疗方案以减低医疗费用,提高病情的治愈率和好转率,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医内科学 吴勉华 王新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M】279-285

2、针灸学 石学敏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M】2007年6月第2版202-205

3、神经内科学 刘鸣 谢鹏 人民卫生出版社【M】 2014年7月第2版196-205

4、神经科特色诊疗技术 贾建平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M】2007年1月第1版334-337

论文作者:张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中西医治疗头痛的临床综述论文_张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