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治疗方案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周玲

湖南省宁乡市人民医院 410600

【摘 要】目的:探析综合性治疗方案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病患,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选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选综合性治疗方案,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s三角区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选综合性治疗方案不仅能有效改善骨密度,还可缓解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性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骨密度;疼痛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作为骨质疏松症常见类型,多因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性腺功能减退症所致,研究发现该病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会增加肺部感染及褥疮发生风险,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临床以基础治疗(调整生活方式、钙剂、维生素D)、药物干预及手术治疗为主,以往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就诊时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以增加钙质摄入,但未从内分泌失调根源进行医治,影响治疗效果[1]。我院医者查询文献资料,咨询专家学者,推出综合性治疗方案——基础治疗、药物干预、内分泌治疗。本文就综合性治疗方案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本次研究经院领导及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审核通过,所有参选对象均为女性,且同意参与研究,排除药物过敏及依从性差者。研究组年龄59-74岁,平均(62.3±1.2)岁;病程0.6-6年,平均(3.2±0.4)年。对照组年龄57-76岁,平均(62.1±1.4)岁;病程0.7-5年,平均(3.3±0.5)年。两组病例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治疗之际由责任护士普及疾病知识和治疗期间常见问题,均衡饮食、开展适当户外活动、忌烟酒、做好防跌倒措施。对照组补充碳酸钙干混悬剂(国药准字H20030348,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温水冲服1-4包/d,分次服用;维生素D滴剂(国药准字H35021450,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口服1-2粒;塞来昔布胶囊(国药准字J20120062,辉瑞制药有限公司)首日服用400g,之后每日200g,疗程5个月。研究组选综合性治疗方案,补充钙剂、维生素D、四烯甲萘醌、止痛药及激素替代疗法,口服碳酸钙干混悬剂、服维生素D滴剂及塞来昔布胶囊与对照组相同,饭后口服四烯甲萘醌软胶囊(国药准字J20100149,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3次/d、15mg/次,口服替勃龙片(国药准字H20030595,北京优华药业有限公司)2.5mg/d、1次/d,疗程5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评估两组患者治疗1、3、5个月后疼痛评分,以视觉模拟评分法为评定标准,基于患者疼痛程度使用0~10分表示,分数越高证明疼痛越严重[2]。

(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s三角区骨密度值。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 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后1、3、5个月,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不同区域骨密度比较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s三角区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分)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作为临床常见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变,多因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改变为主要特征,多见于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妇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渐严峻,致使患病人数随之增多,临床以疼痛、驼背、骨折为常见症状,致使患者活动受限、生活无法自理,降低生活品质。医者多通过运动指导、营养干预、药物治疗帮助患者改善骨质疏松症状,预防并发症,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医者发现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仅行常规治疗效果有限,给予内分泌治疗,通过内分泌系统加速骨质代谢及重建,可增加骨量,提高骨密度。笔者选取80例病患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同区域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激素替代疗法,通过口服替勃龙片为患者补充体内缺失激素,改善内分泌功能,进而促进骨细胞发育。施婷婷[3]实践证实,综合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s三角区骨密度情况,还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疗效显著,其研究结论与董桂茜[4]结果相符,说明综合治疗具有广阔推广前景。

骨质疏松症是因多种因素引发的一组骨病,有原发性(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与继发性(内分泌性、妊娠哺乳、营养性、肝脏病、药物)两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以内分泌性为主,常规药物未纠正内分泌失调问题,单纯补充钙剂影响摄入,易增加治疗难度,导致病情反复[5]。总之,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波.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69-69.

[2]赵志荣,李宪成. 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内分泌综合治疗48例临床分析[J]. 中国综合临床,2016,32(1):39-41.

[3]施婷婷.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 医药前沿,2016,6(11):200-201.

[4]董桂茜. 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124-125.

[5]张树军,丁金芝,郑琦.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5):176-176.

论文作者:周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综合性治疗方案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周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