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冯利娟论文_冯利娟

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冯利娟论文_冯利娟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冯利娟【摘要】: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宫颈癌患者(2018年3月-2019年3月)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5)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45)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7.8%)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84.5%)(p<0.05)。 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对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护理满意率,是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重要干预方式。

【关键词】:全程优质护理;宫颈癌;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5-YS

前言:宫颈癌是妇科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30-55岁的女性群体,目前有年轻化的发病趋势[1]。临床多采取手术和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在长期的化疗过程中,大多数患者往往会产生抑郁、不安等不良情绪,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也大大不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2]。因此,为宫颈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提供合理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针对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可作为临床参考。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宫颈癌患者(2018年3月-2019年3月)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45例,年龄最小的患者32岁,最大为56岁,平均年龄为(45.15±8.56)岁,其中鳞癌有12例,腺癌有19例,腺鳞癌14例;观察组共45例,年龄最小的患者34岁,最大为57岁,平均年龄为(46.31±5.24)岁,其中鳞癌有13例,腺癌有20例,腺鳞癌12例;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差异均不鲜明(p>0.05),可作为研究比较对象进行观察。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体征和各项指标进行密切观察,配合患者的治疗进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除了日常饮食等生活护理外,还要做好用药护理以及心理上的护理干预,并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

观察组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包括化疗前的护理干预、化疗中的护理干预以及化疗后的护理干预。

(1)化疗前的护理干预: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认真倾听患者的真实需求,耐心进行鼓励与疏导,建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为日后的治疗与预后做好基础铺垫。

(2)化疗中的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进行上报与处理。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与运动计划,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

(3)化疗后的护理干预:为化疗后住院的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方案,不仅要做好患者的日常饮食起居等工作,还要保持与患者的有效沟通,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在患者出院后,多多提醒患者注意事项,并定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护理满意率。其中采用SAS和SDS量表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评定,总共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焦虑和抑郁情况越严重[3]。采取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定,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标准,由患者进行自主勾选,最后进行统计与评定。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90)]×100%。

1.4 统计学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资料进行处理,文中计数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对比数据有很大差别。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结果发现,在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区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x±s,分)

组名 例数 护理前SAS 护理后SAS 护理前SDS 护理后SDS 对照组 45 58.31±7.68 43.11±6.13 54.41±6.24 38.24±5.67 观察组 45 58.42±7.39 36.37±6.21 55.28±6.37 34.19±5.38 T值 - 0.07 5.18 0.65 3.48 P值 - >0.05 <0.05 >0.05 <0.05 2.2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4.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差异较明显(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对比 [n(%)]

组名 例数(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对照组 45 28 10 7 84.5% 观察组 45 23 21 1 97.8% 注:2组对比结果,p<0.05。

3 讨论

对于宫颈癌患者的护理,目前临床上大多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手段[4],但是基础的护理干预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多方面需求,导致临床上的护理效果并不显著。优质护理是基于常规护理之上更为全面且人性化的护理模式[5],从上文的结果可知,全程优质护理对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护理满意率,是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重要干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海贞.宫颈癌患者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1 (04):123+165.

[2]智博,孔丹丹,姚郁雯.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12):1701-1702+1705.

[3]刘思婷.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6):183-184.

[4]龚晓芬,朱红喆.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16(S2):223-224.

[5]张小东,佟婷婷,姜淑娟.全程优质护理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11):1381-1383.

论文作者:冯利娟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冯利娟论文_冯利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