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引流术在伤口脂肪液化患者中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丽

王 丽

湖南省邵阳市中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观察 VSD引流术应用于伤口脂肪液化患者中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12月间伤口脂肪液化患者 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处理脂肪液化伤口,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VSD 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并总结治疗组应用VSD引流术的护理经验。结果:VSD引流术对于脂肪液化患者效果明确,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VSD引流术应用于伤口脂肪液化患者效果优良,但应加强对病患的宣教沟通及围手术期护理,提高VSD引流术应用于伤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VSD引流术;脂肪液化;护理体会

脂肪液化是伤口愈合过程中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无菌性感染。一旦出现轻者导致伤口愈合慢、伤口持续渗液,重者威胁到患者的预后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亦能耗费大量医疗资源,是临床护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采用VSD引流术应用于伤口脂肪液化,采用低负压持续吸引,取得了不错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出现伤口脂肪液化患者50例,按入住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7.5±11.7)岁;治疗组25例,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6.2±10.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结构、性别组成、手术类别、渗出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及护理方法

根据伤口脂肪液化的诊断原则,选择合适病例进行治疗观察,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处理脂肪液化伤口;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VSD引流术,给予手术知识相关健康宣教,予以围手术期护理。①术前护理:采用文字、动画等可视资料,配合医生向病患及家属普及伤口脂肪液化的病因病理、VSD引流术的治疗原理及简单操作方法,排解病患心中的疑惑和担忧,树立病患战胜疾病的信心;遵医嘱做好术前禁食(必要时)、术区备皮,告知病患术前要充分休息。②术中护理:维持手术室恒定的室温,避免病患过冷过热致感冒;配合术者熟练迅速的完成VSD引流术,观察病患的生命体征变化,出现指标异常波动,立即报告术者及麻醉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③术后护理:教会病患家属如何观察正常引流管情况,维持低负压在合适范围内;记录伤口24h引流液的量、色、质,当持续引流出血性液体时,及时报告管床医生;建议并指导病患进食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食物,注意饮食的平衡,以促进伤口创面的愈合;指导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注意血中电解质的紊乱;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进行早期适当运动,促进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治疗后伤口感染病例及患者住院治疗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所有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疗效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 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及伤口感染病例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上比较,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伤口感染例数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3例和2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见表1。

3 护理体会

脂肪液化是伤口早期愈合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属于无菌性感染。伤口液化形成后,持续渗液,延迟愈合,不仅威胁到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健康,亦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多项研究表明[1],其病因有肥胖、糖尿病、术者频繁使用电刀、皮下死腔形成、止血不彻底等原因。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切口引流干净后二期缝合,此方法耗时长,换药次数多,病人痛苦大;另一种方法是挤压排液后红外线照射,此方法操作简单,不需拆除缝线,但对于渗液较多伤口无明显效果;还有橡皮管埋入皮下负压引流,此法应用时间长,吸引力小,不能有效彻底引流等等。自从VSD引流术应用于外科领域以来,在骨科、普外科等科室取得了不错疗效,这种引流术可主动性持续引流,并可根据渗出速度而调整吸引力,使伤口保持清洁干燥,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促进了伤口的尽早愈合[2]。同时能维持设定的低负压,消除皮下死腔,改善局部血运,刺激鲜活肉芽组织。

在VSD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中,需要加强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疏导,有针对性的采取多途径、多措施宣讲VSD引流术的原理及简单操作过程,耐心、细致解答病患提问,尽最大努力减轻患者的担忧,取得患者的最大配合,积极准备手术。在术中,主要是监测生命体征,勿使患者因手术室环境的陌生而产生负面抵抗情绪,以积极平和心态接受手术,一旦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波动变化,立即报告术者及麻醉师,以便及时干预处理,尽快完成手术。在术后,加强对VSD正常引流下的辨别,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定时观察引流液体的色、量、质,指导患者平衡有效进食,预防电解质紊乱,注意患者疼痛反应,指导患者取合适体位,既能有效引流,又感觉到舒适,适当口服缓和导泻剂,保持大便顺畅,观察伤口渗液情况及负压大小,根据引流情况及时调整负压力量,一旦病情允许,征得医生同意,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预防关节僵硬、活动丢失。

综上所述,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VSD引流术能明显地减轻病人的换药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使复杂的创面治疗变得简单,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是治疗伤口脂肪液化很好的方法,目前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相信VSD引流术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永强,杨自权,卫小春.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探讨[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8):596-598.

[2]李扬,刘增亮,郭晓东等.深筋膜下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切口脂肪液化裂开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3,8(7):346-348.

论文作者:王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  ;  ;  ;  ;  ;  ;  ;  

VSD引流术在伤口脂肪液化患者中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