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施工质量的建筑工程管理措施解析论文_吴惠娜

提升施工质量的建筑工程管理措施解析论文_吴惠娜

身份证号码:44162319860628XXXX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 要】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往往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特征,其存在的影响因素较多、施工程序也相对复杂,因此必须在重视施工技术的同时,加强工程管理,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木文探讨了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与效益,以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质量;工程管理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往往涉及很多方面,如果不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摆脱相关不利影响,必然会到工程环节出现脱节问题,进而引发质量隐患。因此,工程必须积极做好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为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结构安全等方面提供保障,从而达到促进房屋建筑工程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

1.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现状

就当前的建筑企业发展现状而言,业务扩展、工程项目都日益增多,而建筑企业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主要问题包括:①质量控制意识较为薄弱、用户的服务满意度差、质量诚信缺失,甚至出现一味追求企业盈利,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不端正经营理念的现象,忽视公众利益;②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够,不重视施工图纸要求、操作规程以及质量标准;③承包方式不合理,存在层层分包、层层克扣的现象,一线的施工人员往往工资报酬较低,导致出现了消极懈怠、偷工减料,甚至采取非法手段谋取额外收入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④对于建筑材料的检验不严格,使用不合格材料以次充好,甚至给偷工减料行为创造便利,造成使用劣质材料事故频发。

2.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决定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施工团队的好坏。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领导人员的决策能力,施工人员的水平高低以及专业技能的好坏将会直接决定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具体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决策能力,将会对整个施工过程提出正确的指导,工程的整体质量也会得到一定的保证。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原因还包括环境客观因素,其中天气变化以及地质条件等都会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其次,如检测保障体系以及质量监管体制的管理环境也会对整体建筑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再者,由于施工工具以及施工进程等原因,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环境原因具有复杂多变等特点,因此,需要在进行具体的质量监管工作时,根据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策略进行及时的控制。

3.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管内容及特点分析

3.1监管内容

3.1.1建筑项目施工方法的技术文件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施工和质量的监管人员需要建立相关的技术文件资料库或者是资料目录,建立相关的电子储备系统库,做到动态资料与静态资料相结合的管理办法,从而保证施工技术文件的有效性以及完整性。

3.1.2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监管工作指的是工程项目的技术监管环境以及现场施工的环境监管。由于工程项目本身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工程项目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施工技术在多样化的环境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工程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就存在质量保障以及质量监管两个方面;劳动组合、施工场地等都会对劳动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施工环境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复杂而又多变的外界环节也会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周边水源或者等河流进行人工开采和挖掘、洪水以及暴雨等恶劣天气都会使得地下水的位置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而对整体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和施工质量带来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条件等其他因素,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管理特点分析

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建设过程,其中涉及许多方面:其一,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原因较多,一项建筑项目的建设过程由立项、整体规划以及设计,再到审核阶段以及施工等环节,最终工期完工的验收过程都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其中的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例如,施工材料、设计方案、施工环境以及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等方面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其二,建筑工程的质量变化程度不稳定。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到各个方面,因此,施工中的每一环节出现错误都将会给建筑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意外的偶然性因素也将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影响,比如,施工人员的操作方法不得当、建筑材料的整体性能较差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还有一些客观因素,例如建筑材料的规格不合乎施工标准,施工程序不够规范以及建筑材料的品种出现错误等因素都将会造成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甚至还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施工事故;其三,建筑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较为复杂,施工的各项工序较多,这此隐蔽的施工环节增加,若没有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维护,将会出现错误的施工判断,进而会导致产品的质量出现不合格的现象。

4.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管工作的管理对策

4.1监管建筑材料的质量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购进建筑材料的监管工作,并建立严格的市场准人机制。不具备相关牌照以及资质较低的施工部门,相关部门应该不能给予相关的建筑合格证书。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并由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施工、监管以及审核建筑生产厂家的材料质量,检验合格后,颁发相关的合格证书,明确证明建筑企业的材料已经达到使用标准,企业保证其建筑材料在特定范围内具备质量的保证。未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的建筑材料生产厂家,将不允许从事建筑工程的相关事务。目前,应该重点检查无证经营、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建筑施工单位,严禁出现非法承包行为。

4.2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监管意识

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保证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举措和途径,因此,监管人员的素质高低以及执法力度的强弱是质量监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倒塌事件以及工程事故的时有发生。这此工程的质量问题,与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识淡薄存在很大关系。目前,建筑设计不规范、施工市场发展混乱、建材市场经营不善等情况的出现,将会直接导致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混乱,因此,人员相对于缺少质量监管意识的现象日趋明显。若对整体监管机制不加以重视,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提高监督队伍的整体监管意识,监督部门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位置,其直接影响到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下,提高监管人员的整体意识和素质,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充分发挥监管机制的积极作用,是提高整体监管人员素质的关键。

4.3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伴随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全新的工艺手段以及技术方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试产注人了全新的血液。与此同时,全新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同步发展,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全新的管理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创新全新的工艺技术和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想要完善工程质量的监管体系,首先需要转变施工人员的施工理念,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同时,需要强化施工体系的管理制度和模式,不断提高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素养,建立完善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5.结语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上述影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受到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晶.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6,03:144-145

[2]高怀志.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03:195-196

[3]徐珍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之道[J].中外企业家,2016,(14):80-81

论文作者:吴惠娜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提升施工质量的建筑工程管理措施解析论文_吴惠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