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论文_文红玲

衡阳市中心血站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 探究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在我市医疗用血机构顺利治疗的70例大量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以及血浆、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冷沉淀等成分输血情况。结果 治疗有效率为95.7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8%,治疗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明显比治疗前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分输血应用于大量输血患者中,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加快治疗效率,安全性较高,医学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成分输血;大量输血;合理应用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量是相对恒定的,可占人体质量的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如果健康人失血量小于血容量百分之十则无需输血,如果机体不能维持正常血压,失血量超过百分之十五,则需要展开输血治疗[1]。大量输血指的是以24小时为周期计算,输注血液量达到患者自身总血容量以上或3小时内输注血液量达到患者自身总血容量的50%以上。进行输血治疗可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成分输血应用于治疗大量输血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得到了医学上的认可[2]。因而进一步探究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望能有效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治疗安全性。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在我市医疗用血机构顺利治疗的70例大量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4至78岁,平均年龄(37.12±13.21)岁,男38例,女32例。其中有25例A型血患者,24例B型血患者,9例AB型血患者,12例O型血患者。输血原因有11例产科大出血,43例外伤大失血,4例消化道大出血,12例手术失血过多。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皆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经我市医疗用血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根据患者基础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以及血浆、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冷沉淀等成分输血情况。成分输血治疗方法,每治疗量机采血小板含量≥2.5×1011,冷沉淀为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进行输血前后的血常规检查,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其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的检测情况。

1.3观察指标

有效输血治疗标准,输血后,血红蛋白大于20g/L,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出血停止或者血红蛋白值大于10×109/L等。并计算其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情况

治疗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明显比治疗前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50,%)

2.2输血治疗情况

输血治疗中,治疗有效为64例,治疗有效率为67(95.71%);出现不良过敏反应为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8%);其中3(4.28%)例患者输全血治疗,46(65.71%)例患者输血浆治疗,11(15.71%)例患者输红细胞悬液治疗,6(8.57%)例患者输血小板治疗,4(5.71%)例患者输冷沉淀治疗。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内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成分输血在临床治疗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大量输血指的是以24小时为周期计算,输注血液量达到患者自身总血容量以上或3小时内输注血液量达到患者自身总血容量的50%以上。当前临床常见的大失血原因主要包括产科大出血、外伤大失血、消化道大出血、手术失血过多等。大量失血患者大部分丢失的是全血,但是由于机体本身具有相应的代偿功能,其使得血浆以及其他血液成分迅速进入毛细血管之中,进一步进行血液补偿工作。而丢失红细胞不能短时间内得到正常恢复,需要及时补充输注红细胞,方能改善缺血症以及组织缺氧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机体损伤。对患者进行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有效提高成分输注红细胞对于失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另外,红细胞在血液中浓度升高,能够增加血液粘稠程度,以提升血小板凝血,达到止血的功能。红细胞作为凝血的主要物质,会随着凝血物质的减少而血小板也会随之减少,从而导致出血情况。出血严重时,未能及时补充血小板将会引发血小板功能障碍,故而,成分输血能够有效控制出血情况,及时进行血小板的输注补充。为使得患者血小板凝血功能有效改善,需及时进行新鲜血浆的输注,控制合理输注量,避免出现超负荷循环,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3]。

成分血液中有着较高的浓度及纯度,其输注的体积更小,应用更为理想方便,大量输血进行输血治疗可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成分输血治疗有效率为95.7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8%,合理输血治疗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明显比治疗前更高。应用成分输血对于大量输血患者有着积极的治疗作用。目前,成分输血在临床上已逐渐代替全血输注,成分输血应用于治疗大量输血患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安全性与治疗有效性。

综上所述,成分输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一种安全的输血治疗方法,应用于大量输血患者中,可以满足患者输血治疗需求,增强治疗效果,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加快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然, 惠丽红, 王春海. 略谈成分输血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29):5561-5561.

[2]罗红敏. 严重创伤患者成分输血比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 28(3):261-261.

[3]龚征华, 艾铁盔, 胡科杰,等. 成分输血在产科大出血并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6):1167-1169.

[4]林彬, 周萍. 成分输血制备护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3):264-265.

论文作者:文红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论文_文红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