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优化研究论文_肖红

基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优化研究论文_肖红

肖红

(酉阳第一中学,重庆 酉阳 409812)

摘要: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给予学生科学的生物知识,而且也能使学生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小组合作探索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在中学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为全面了解现阶段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状况,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实施此次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优化

1引言

生物实验教学不同于生物课堂教学,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让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的书呆子。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新的生态伦理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2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第一,教学观念滞后。很多初中生物教师认识不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没有较高的主动性,甚至觉得初中生物实验可做可不做,有时会把一些步骤繁琐的初中生物实验直接省略,变成针对过程的描述或讲解。所以,很多初中生物实验的落实程度较低,成为一种形式化的存在。第二,实验教研与课程安排缺乏。缺乏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课程的研究与安排。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不难发现,关于初中生物实验研究的资料都侧重于高校或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涉及到初中生物新课程实验的文献则比较少,导致初中生物课实验缺乏系统性。第三,初中生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缺乏重视。目前,学校一般将初中生实验操作程序的规范程度视为初中生初中生物实验成绩的考核主要依据。所以,有的初中生则认为只要学会需要考查的实验流程就好,将学习初中生物实验的目的定位在考核需要上,从而不愿意学习其他的实验。这种情况反映出,多数初中生认识不到初中生物实验对其自身发展的有利作用。

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3.1给学生营造完美的实验环境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主要场地主要是实验室,这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及知识运用能力的场所。所以,教师要做好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环境优化。校方应支持教师,积极的构建先进的设备,满足实验教学需求。通常实验室内应安置一块黑板,为学生提供板报设计攻坚;角落应设置一个柜子,方便学生储存收集的标本、模型、学习用品等。另外,还要完善显微镜、载玻片等实验设备的购买等工作。待实验仪器补充完成后,实验室还应添加兔子、青蛙、树叶等动植物标本,方便学生更好的观察相关物种之间的特征与个性。通过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同时也能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大胆的探索未知的生物奥秘,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生物基础知识及实践动手能力。

3.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实验教学,并独立思考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有趣直观的生物实验现象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实验的动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调查问卷结果中可以发现学生喜欢上生物课,倾向于动手操作实验,但也存在显微镜等实验器材操作不熟练、对实验室材料不熟悉、对实验操作不娴熟等现状,导致学生对生物实验感兴趣,但却不敢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树立起自尊、自信、积极主动的学习观念,端正学习动机,把被动的“要我学”改为“我要学”且善于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这样,学生对生物实验的观察、操作、以及实验后数据的记录与分析都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学生对实验学习的动力。学生进行生物学实验是一种参与式学习,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从中形成科学严谨的实验精神和具有发散思维的创新精神。对于实验教学来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老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提问、多思考、敢于推翻定理。例如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老师可以问学生一些蚯蚓外形方面的问题,并由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例如:抚摸蚯蚓外表皮肤的感觉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触感?蚯蚓的体壁是湿润还是干燥?这跟它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关联?怎样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对蚯蚓身体的不同部位施加刺激,出现的反应相同吗?这些学生可以用眼睛观察到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3.3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初中生是具有极大创新能力的群体,科学上的创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注重实验教学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性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科学天赋。七年级有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光线和温度对鼠妇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在这个实验里,要用到玻璃板,有一个学生就提出可不可以用其它实验器材来替代玻璃板?然后经过了一些实验,发现用塑料薄膜也可以达到同样的隔离效果,并且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塑料薄膜替代塑料板有效节省了经济成本。所以,老师多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实验,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见识,而且往往会有意外收获。

3.4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实验教学能力

实施新课改的渠道主要是课堂,教师是实施新课改的引导者,生物课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关键取决于生物教师的素质。生物实验课中,教师既要维持学生纪律,又要清晰科学地传授知识,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客观性、条理性,这就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很多教师苦于实验课麻烦、难管理等困难在心理上抵触实验课,实验课的工作量大,影响教师开展生物实验的积极性,因此,提高生物教师的素质,是初中生物教育改革的关键。改善教师心理上抵触实验课,在实验课上方向不明确、操作不当等教学行为以及开展实验的素质,加强理论学习,用新课改的理念整合实验内容,潜心研究,在实验操作性上包括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等都作相应改进,在实验类型上注重多元化,改进生物实验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中教师倾向于用讲授实验和用多媒体或教师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但学生没有动手参与实验的机会,所以教师要改进实验方法,多进行学生实验。改变实验教学模式,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封闭性实验改为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生物实验教学的观念也在不断优化转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生物学实验不再作为一种只提高学生直观感受的教学方式,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的理解,促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探索能力的提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笔者在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展开研究,旨在了解章丘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找出影响教学的问题所在,并尝试性地给出一些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路和策略,希望有助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振兰.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J].中国培训,,:1.

[2]李响.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3]黄菲.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才智,2015,04:14.

[4]胡美珍.天津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探讨[D].天津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肖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基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优化研究论文_肖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