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系下国民消费水平研究论文_宋建业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系下国民消费水平研究论文_宋建业

武汉东湖学院2012级物流管理 430000

摘要:进入21世纪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农村经济分化的拉大,农村社会中出现了消费分层的情况,且农村的消费分层表现出与城市的消费分层不一样的特点,并随着消费分层在生活领域的扩展,社会出现了包括文化分层、政治分层在内的全面社会分层。而这种分层所表现出来的形式还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针对与以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来划分的阶层及低中高收入者的三个层次来详细论述消费水平的拉升力度的根本着力点在哪里,运用相关的研究方法来例证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升是促进居民消费的生长的关键因素,同时论证促进消费水平提升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收入水平;结构分层;消费

引言

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发展与深入,同时对于农村社会发展的探索进一步加强,提升农村整体的的消费水平以及挖掘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的探究显得越发重要。而现行阶段的对于农村消费的群体研究力度也日趋加大,以人均收入水平来界定农村的阶层化发展是有其一定的科学意义的,收入水平的提升是促进和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石。[1]学术界已对如何拉动农村消费做了大量研究,但并未形成一致的观点。高消费农户抚养的子女个数以及赡养的老人个数越多,他们的消费相应也会增加,但是对于低消费农户来说,家中子女和老人的数量并不会显著增加家庭消费。受到收入水平约束,随着子女和老人数量的增加,低消费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会下降,从而影响到家庭生活水平。由于高消费农户的家庭收入水平高于平均值,因此有能力承担养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成本。在社会保障因素中,新农保和新农合在两个阶层中均未形成消费引致效应。[2]购买养老保险支付的保险金对高消费农户的消费行为影响不显著,即没有产生消费挤出现象,但是对于低消费农户来说,支付养老保险金显著降低了他们现在的消费水平。家庭收入水平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最大,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存在显著的消费异质性;支付养老保险金不会影响高消费农户的消费水平。

结合所参考文献与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简单的论述“二元”结构体系下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升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以及挖掘农村发展潜力,打通农村消费市场,为农村发展改革增添消费动力。对于需要研究的消费增长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而究其根源是生产力发展与经济结构收入水平相关。对于我们要探讨的阶层化分析的问题首先我们得了解阶层分化的几种形式:

1阶层分化的表现形式

1.1以收入水平划分

农村阶层化的分析结果形成的高质量的中产阶级对农村消费市场拉动作用的强弱研究。经过对于农村阶层研究,认识到了农村的阶层分化的基础多以人均收入水平来划分,而这种分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形成了低中高三种收入水平范围,对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居民而言,他们的收入水平限制了其消费的欲望与消费的实力,这是最直接的表现,然而经过研究他们的消费的边际倾向却是最高的,因为他们需求较大,但是因为客观的收入原因压制了其消费的本质,这是底层的消费者的消费认识。对于中等收入的消费者则受到收入影响较小,可以较为合理的满足消费需求,因此作为有中等收入水平的居民其消费的水平潜力是巨大的,充分挖掘其潜力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有效方法;对于高等收入的居民而言,他们的消费水平不会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但是其边际消费倾向低,对于财富的使用更多的是沉淀,对于拉动消费增长促进再生产发展以至于产业的升级和调整都有极大的影响的。

1.2以个性化特色划分

新兴阶层的崛起与发展,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理想化产物,其有别于以收入水平来界定的群体分级,其发展体现的个性化是社会文化到一定阶段所衍生出来的,[3]他们的收入水平虽然与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在数值上有相同之处,然而他们的消费理念却有着些许的差距,他们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要求较高,而且他们作为消费的领导者与开拓者,这一阶层的消费欲望与消费点是促进消费增长的一大亮点。

1.3文化环境划分

文化与环境的产物锻造出的消费阶层在一定的意义上还是对于消费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但是其社会深层次因素体现的更多,在本文将不予详细论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基于收入层次划分理论下的消费增长策略

2.1国家政策

2.1.1经济调控

国家应该制定好相应的经济政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特色,创新“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下的经济创新活力与创新动力,让农村经济展现活力,发挥市场经济的调控作用优化“橄榄形”的经济结构形态,增加中等收入的体量,利用税收制度、货币政策、提升基本工资水平、提升养老保障水平等措施制度,完善收入再分配的公平有序。

2.1.2政策调整

加强扶贫开发,促进精准扶贫的推进落实,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与外界的联系渠道,加大农村的资源环境、制度环境、建设环境的整合与发展,形成一个共享平台,在共享平台上促进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完善沟通机制,让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平衡,最大化的开拓空间。

2.1.3文化体制建设

发展乡村文化,打破传统的消费观念,提升消费的能力,降低保守消费思想对于开拓消费市场的抵制作用,将有能力消费的消费者的潜力挖掘到最大限度,同时运用文化的生产力来制造消费品,促进农村的经济增长,打造经济增长的又一个亮点,利用这个增长点提升居民收入,从而促进居民消费能力提升。

2.2市场建设

2.2.1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打造高效、完整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市场的体制机制,让居民消费有序、消费有利、消费放心。完善服务监督体系,让市场商品从制造到销售的过程监管的体系完善化,让销售的商品后期服务人性化,从而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开拓消费市场。

2.2.2加强消费促销方式

制造属于农村消费者的特别的消费情怀,打造农村消费的个性化产品,加强实用性商品的入驻,做好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并做好相关的市场准入的制度保证。同时加强配套措施,保证让消费者销售前,销售后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4]。

2.3提升农业经济产能发展

消费水平的提升能力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只有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完善再分配体系建设,才是改善居民消费水平,也是挖掘农村消费市场的根本之策,而挖掘农村的资源产能发展是提升居民收入的一大重要措施,完善土地流转承包制度,因地适宜的建立农村特色旅游,完善论证农村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升级经济发展结构体系。同时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技术培训,提升劳动力创造新型价值的能力,扩大农村居民收入的来源。

3结论与展望

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必然需要配套的体制机制的引进,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大工程,而消费水平的提升需要的就是购买力的提升,因此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收入水平与未来预知收入,这个需要因地制宜的论证与广泛的研究制定。[5]同时也要加强宏观经济的研究,在大的背景下制定适宜的政策,在经济运行的规律下发展,相信居民收入水平会逐步提升,消费水平也会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发展会走向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方松海,王为农,黄汉权 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农村消费研究.管理世界,2011(5)

[2]方匡南,章紫艺 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 统计研究,2013(3)

[3]何小青 .论消费分层 [J] 浙江学刊,2007,(06).

[4]赵卫华.地位与消费: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消费状况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58.

[5]陶开宇.中等收入阶层消费和谐化趋势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90.

作者简介:

宋建业,男,1994.11,湖北宜昌,本科.

论文作者:宋建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  ;  ;  ;  ;  ;  ;  ;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系下国民消费水平研究论文_宋建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