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皂刺汤”灌肠加外敷治疗输卵管不完全堵塞的临床效果论文_魏国良

中药“皂刺汤”灌肠加外敷治疗输卵管不完全堵塞的临床效果论文_魏国良

魏国良

拜泉县丰产乡卫生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647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皂刺汤”灌肠加外敷治疗输卵管不完全堵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一2015年3月收治的66例输卵管不完全堵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中药“皂刺汤”灌肠加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患者临床效果。结果:66例患者治疗后,痊愈40例。结论:应用中药“皂刺汤”灌肠加外敷对输卵管不完全堵塞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皂刺汤;灌肠加外敷;输卵管不完全堵塞

前言:输卵管堵塞在临床上是导致不孕症的最为常见的原因,在不孕症中为治疗难题。导致输卵管堵塞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炎症经子宫内膜向上延伸,首先造成输卵管孰膜发生炎性变化,输卵管上皮出现退行性、成片脱落症状,进而造成输卵管孰膜发生粘连,继而出现输卵管管腔或伞部闭锁现象。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6例输卵管不完全堵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2-40岁;出现输卵管双侧不通的48例,单侧不通20例,微通12例;伴有伞端粘连的15例,走行改变23例,积水巧例;不孕2一6年;出现原发不孕的35例,继发不孕42例;具有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急慢性盆腔炎史的40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诊断及各项相关检查确诊。

1.2方法

“皂刺汤”主要组份为丹参15g,羲术15g,赤芍药12g,桃仁12g,穿山甲10g,黄连10g,败酱草15g,蒲公英15g,皂角刺5g,桂枝10g。加减:气虚者可加白术10g,黄茂10g;输卵管积水加慧芭仁15g,土获菩10g;伞端粘连加地鳖虫15g,水蛙15g。水煎取汁300mL,保持药液在40℃左右,灌肠前嘱咐患者排空大小便,用导尿管插入肛门巧150mL进行缓慢灌肠,并保留灌肠12h,1次/d,灌肠完毕患者取平卧位,将药渣装入小布袋中,将其放置在小腹上,保持布袋温度在50℃左右,以不滴水为准,在布袋上放置一热水袋进行保温,并持续外敷lh左右,月经期间暂停治疗,12d为1个疗程。

1.3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进行碘油造影进行检查,其结果显示侧输卵管通畅或己妊娠;有效:碘油造影发现阻塞面积减小!积水缩小或者消失;无效:碘油造影发现输卵管阻塞部位未发生任何改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6例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其中痊愈40例,占60.60%,有效16例,占24.20%,无效10例,占15.20%,总有效率85.0%;经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任何毒副作用。

3.讨论

3.1输卵管阻塞

输卵管堵塞或不完全阻塞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占不孕患者的1/3,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是不孕症的治疗难题。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输卵管堵塞。所谓原发性输卵管堵塞,即先天性的,出生时就有的,这种堵塞极为少见;而继发性输卵管堵塞,即是后天性的因素所造成的堵塞非常常见,是因一些疾病因素及人为因素造成的,也是引起输卵管堵塞的最主要的因素[1]。个别带宫内节育器的患者,逐渐引发慢性输卵管炎,长期的炎性刺激导致输卵管变粗变硬,管腔狭窄发生粘连,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从而对输卵管拾卵功能输送精子卵子的能力产生影响。继发性的原因分有机械性和病理性。机械性输卵管堵塞是有一些脱落的栓子及器官的功能性收缩所造成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输卵管受到一些刺激时会发生功能性痉挛致开口及管腔收缩而形成输卵管的梗阻.不过在机械性输卵管堵塞中这样的机会机会还是少见的,最常见的是在不孕症病因寻找时进行输卵管通畅性检查时所引起,如输卵管通液检查,输卵管造影检查,腹腔镜下输卵管美兰通液等,由于医生技术操作粗暴,技术操作不成熟;或由于患者自身对痛疼过于敏感等所引起输卵管间质部痉挛造成的假性堵塞。

3.2皂刺汤的功效

有消肿排脓、消毒透脓、搜风、杀虫的功效,皂角刺别名:皂荚刺、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皂角刺主治痈疽肿毒、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2]《本草汇言》:“皂荚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又泄血中风热风毒,故而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皂刺汤”中药配方中败酱草、蒲公英能起到清热利湿的功效;赤芍药、桃仁、丹参、穿山甲、路路通、皂刺能起到活血通络的功效;鳖甲能够起到软坚散结的功效;桂枝能起到温通助阳的功效,且能对输卵管的蠕动功能起到恢复的作用。本方所有中药成分配合能起到消除、吸收炎症的功效。

3.3灌肠疗法

灌肠疗法是以中药药液或掺入散剂灌肠,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灌肠疗法起源较早。早在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有用猪胆汁灌肠治疗便秘的记载。近代,灌肠疗法发展比较迅速,应用于很多局部及全身性疾病取得较好疗效,如用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尿毒症、麻痹性肠梗阻及支气管哮喘等。通过实践证实,本疗法不仅可以治疗结肠、直肠的局部病变,而且可以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全身性疾病。其方法简便,吸收迅速,作用较快,还可以避免某些药物对胃粘膜的不良刺激。近年来有很多医院用来治疗输卵管不通,轻度粘连引起的不孕。先备以肛管,外面涂少量石蜡油,使之滑润,以便插入时不致对肛门及肠粘膜产生刺激或损伤;然后将肛管插入肛门,其插入深度则根据所患疾病及病变部位不同而定,一般约10-30毫米之间;接着将已配制好的药液经注射针筒注入[3],或由灌肠筒滴入。灌肠液的多少及保留时间长短亦需根据病情而定。如尿毒症一般约为200-500毫升,保留2-3小时;肠梗阻一般约500毫升,保留1-2小时;溃疡性结肠炎一般约30-100毫升,保留3-8小时。配制灌肠液时应避免使用对肠粘膜有腐蚀作用的药物。插入肛管时手法应轻柔,以免擦伤粘膜。如有痔疮者,更应审慎。3、灌肠液应根据病情保留一段时间,如某些病人不能保留,可采取头低足高仰卧位,灌肠液亦宜减少剂量。灌肠的时间一般以晚上临睡前为宜。灌肠疗法对某些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有着较好的疗效,目前应用比较普遍;对肾功能衰竭者仅能减轻其症状;由于本疗法给药途径是通过肠粘膜局部作用或吸收,因此其应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

3.4外敷方法

对于应用中药进行外敷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温热的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活血消炎,促使肠管内的药物尽快被吸收的作用;外敷的方法能渗透皮肤而直接作用于病变的部位。具有清热散结、活血化瘀、软坚通络的功能。其外敷能促进局部静脉丛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粘连的组织软化并吸收,使管道疏通,从而恢复输卵管“拾卵”及输送受精卵至宫腔的功能,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肯定的疗效,尤其在治疗其病因(慢性炎症为主)方面,对恢复输卵管功能和提高妊娠率,有独到优势。

4.结语

66例输卵管不完全堵塞的患者经过5个月的中药“皂刺汤”灌肠加外敷治疗后,其中痊愈的患者有40例,表明中药灌肠加外敷对输卵管阻塞进行治疗,其集药物、物理疗法为一体,达到内病外治的直接作用,疗效显著较为可靠,且患者不会出现任何毒副作用,治疗过程中患者能够自己进行操作,简便易行且省时又省力,另外该药物成本不高,经济实用,在临床上是较易被患者接受的消炎通管的好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罗丽兰. 不孕与不育[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2.

[2]杨柯. 临床妇产科子宫输卵管造影学[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74.

[3]张杨.温肾通络综合疗法配合宫腔镜治疗肾虚血疲型输卵管阻塞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4(20):121一122

论文作者:魏国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中药“皂刺汤”灌肠加外敷治疗输卵管不完全堵塞的临床效果论文_魏国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