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Trionyxsinensis)三种病害的鉴别与防治_白斑病论文

中华鳖(Trionyxsinensis)三种病害的鉴别与防治_白斑病论文

区别与防治鳖三种疾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种论文,区别论文,疾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甲鱼白点病、白斑病、水霉

1、病原不同:白点病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白斑病病原是毛霉菌,属真菌类毛霉菌科,故又称毛霉病;水霉病病原是水霉菌、绵霉菌、丝囊菌等水生真菌。

2、鳖病流行水温不同:白点病是高温时出现的鳖病,在水温25~30℃时易流行;而白斑病与水霉病是低温出现的鳖病,水温10~20℃时流行。

3、危害鳖的规格不同:白点病主要危害稚幼鳖,特别是稚鳖孵化1个月内以及进温室1个月内危害最大;白斑病主要危害幼鳖;水霉病可危害稚、幼、成、亲鳖。

4、病灶症状不同:白点病的病灶通常不超过黄豆大小,在皮肤内有珠状外突,挑破后可见白色脓液,严重时白点扩大,边缘不齐且溃烂,主要分布在腹部和四肢;白斑病病灶主要分布在背部、四肢、颈腹部等,白斑处表皮逐渐坏死脱落,甚至出血,继发细菌感染,并发腐皮病。当霉菌寄生到鳖的咽喉部时,因鳖呼吸困难而逐渐死亡,镜检可见白色菌丝体;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在病鳖的四肢、颈部等处长有灰白色絮状菌丝体,柔软、厚而密,影响鳖的行动,鳖逐步因食欲减退、体质消瘦而死亡。

二、综合防治

1、白点病(1)预防:养殖池彻底消毒。一般用150克/立方米生石灰或20克/立方米强氯精消毒即可。培养水质,肥水放苗,保持池水嫩绿色,透明度25~30厘米。调节好水质,定期搞好消毒。保持水温28~29℃,水温过低影响鳖摄食生长,水温过高,池水水质恶化快,鳖易患病。投喂优质全价配合饲料,通过加强营养,提高鳖体抗病力。(2)治疗:对病鳖池彻底换水。第一天用500克/立方米小苏打与500克/立方米食盐全池泼洒,第三天用0.3克/立方米强氯精(或溴氯海因0.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也可用20~30克/立方米红霉素全池泼洒,杀菌抑菌效果较好。饲料中添加1%~3%的抗菌、抗病毒的中草药,并添加1‰~2‰的Vc、Ve,以调节鳖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连续投喂5~6天为一个疗程。

2、白斑病(1)预防:彻底清塘。一般用150克/立方米生石灰或100毫升/立方米福尔马林。规范细心操作,不使鳖体受伤。培肥水质,控制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调节好水质,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预防白斑病时慎用抗生素,因抗生素有促进此病发展的作用。(2)治疗:涂抹法:隔离病鳖,用红霉素软膏涂抹病灶,每天一次,连用3~5天,涂抹后待风吹干或在阳光下晒干后放到隔离池。浸洗法:用4%的食盐溶液浸浴5分钟或用4毫克/升亚甲基蓝长时间浸洗。泼洒法:用500克/立方米的食盐加500克/立方米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用5克/立方米高锰酸钾全池泼洒。日晒法:将病鳖置阳光下1小时,每天1次,反复数次,此法对初发病的幼鳖疗效较好。饲料中添加VE2‰,连用10~15天。

3.水霉病(1)预防:要防止鳖体受伤。保护水质清新,因污染的水体会腐蚀稚幼鳖的皮肤,使霉菌乘机寄生在体表。经常在饲料中添加2‰VE,提高鳖体抗霉菌能力。(2)治疗:500克/立方米食盐与500克/立方米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用5~10克/立方米高锰酸钾长时间浸泡,对稚幼鳖水霉病疗效较好。

联系电话:020-87373998转编辑部

标签:;  ;  ;  

中华鳖(Trionyxsinensis)三种病害的鉴别与防治_白斑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