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脑认知规律对高三政治复习策略设计的启示_内隐记忆论文

论大脑认知规律对高三政治复习策略设计的启示_内隐记忆论文

例谈脑认知规律对高三政治复习策略设计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知论文,启示论文,规律论文,策略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研究技术与方法的突破,研究者们更加深入、系统地探索脑与人类行为关系的奥秘,揭示了一系列脑认知方面的规律。其中的一些规律对推动高三政治复习工作由个体经验传承逐步向认知规律的运用技术开发很有帮助,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高三政治复习的实效。本文试着选择三个脑认知规律作为例子加以具体说明,希望对高三政治教师的复习工作有所帮助。

一、脑动力定型规律对一轮复习策略设计的启示

如果一个人每天的各项活动都能经常地以相同的顺序和固定的时间出现,就会通过大脑皮层的综合活动,把一系列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大脑皮层动力定型。动力定型形成之后,动作便会一个接一个出现,毫不费劲。人类的许多技能和习惯如阅读、书写、绘画、弹奏乐器、外语会话、体操及一些生活习惯等,都是在条件反射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动力定型。动力定型形成后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脑力和体力上的消耗,减轻我们的负担而提高功效。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动力定型的建立。

脑动力定型规律对高三政治的一轮复习策略设计是很有帮助的。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主要立足于帮助学生夯实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复习时间教长,内容多,易倦怠。动力定型规律的运用既可以帮助学生和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动力定型,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意志的动力定型,当学生课堂习得的技能变成自己学习生活中习惯性技能时,学习效果会有很大提升。因此,运用该规律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一轮复习策略:

1.考点复习课。通常由三个环节构成,第一环节师生共同梳理考点知识并重复读(通常3遍)、在讲解重难点过程中师生探讨记忆的方法;第二环节对本课考点范围内的近三年高考典型试题有选择的训练和点评、记录学生的错题和发生错误的思维轨迹;第三环节在下课前5分钟用本节课探讨的记忆方法回忆本课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做准备,初步形成一课时复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动力定型。

2.单元整合课。在一个单元考点复习结束时进行单元整合和简单的热点连接,也由三个环节构成。第一环节师生共同运用启发词导图写下主要概念和相关重要的子概念,由它们触发学生对其他部分的记忆,将提纲呈现网状图示,清晰明了。对主要概念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做简单的热点链接,不宜发散过多过细。第二环节对学生在本单元复习中的典型错题汇编训练、点评。第三环节在下课前5分钟用本单元复习课常用到的记忆方法回忆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长时记忆,初步形成一单元复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动力定型。

3.将组块、分类、复述、讲故事、启发词导图、找替身等多种记忆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巩固学生的长时记忆,学生通过及时记忆、及时做题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意志的动力定型,一定程度上缓解复习的倦怠感。

不管哪种课型都要形成简单而又明了的复习模式,每节课的任务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强化已经习得的动力定型,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二、脑思维加工活动的差异性对二轮复习策略设计的启示

脑成像与脑电研究表明,个体在进行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时,脑活动的特点不同。进行发散思维时,有更多的神经元被激活;而进行聚合思维时,被激活的神经元则相对较少。研究人员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所进行的研究发现,在对同一内容进行不同深度的思维加工时,个体也表现出脑活动的差异性。一种情况要求受试者选出正确的答案,也就是进行精细加工,另一种情况则要求受试者选出最接近的答案,也就是进行粗略加工。结果发现,在进行粗略计算时,双侧顶叶比精细计算时更为活跃;相反,精细计算时,前额叶的某些部位则更加活跃。例如:用数字3和5进行算数作业,当人进行5×3的乘法运算时,脑的左侧额下回明显激活;而在比较3和5的大小时,脑的左右顶内沟均明显激活。研究人员用速示实验考察了大脑两半球的语言视觉功能。将文字材料或非文字的简单图形材料在加速器中连续呈现,并保证视觉刺激分别投射至两个大脑半球。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对于文字性材料的加工优势在左脑半球,而对于非语言文字的图形材料而言,其加工优势则在右脑半球。

既然脑思维加工活动存在上述的差异性,那么,二轮复习可否利用这些特性有针对性设计策略呢?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主要立足于专题复习,包括知识专题、训练专题、热点专题等,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迁移能力,时间较短,任务重,学生易出现高原现象。上述脑思维加工活动的差异性启发我们需要更多的神经元参与的思维活动,特别是左右大脑共同参与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高,思维难度大。转换成具体的试题如发散性思维的题目、包含易混易错点甄别的题目、图文并茂的题目等,多是全脑参与活动题,对于偏重于惯用左脑或右脑而不是全脑思维的同学,难度大,驾驭不住,这样的题目会成为试卷中的难题,学生容易丢分。这里举一高考试题加以说明。

(2013年江苏卷34题)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本题满分为12分,查找有关资料得知,阅卷的抽样均分为4.17分,难度系数为0.35。学生答题中呈现的典型问题:第一问中,很多学生回答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等,不切题意。第二问有的学生不清楚矛盾的基本属性和矛盾两个基本属性之间关系的区别,不清楚矛盾的基本属性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不同,还有的学生将有关矛盾的相关知识全部堆砌在答卷上等。学生失分的原因是多样的,用脑思维加工的活动差异性来分析,虽然带有很大的猜测性,但也可以供教学借鉴。该题第一问“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要求学生从已知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产生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学生要在《文化生活》的知识点中反复比较筛选合适的要点,左右脑都要参与思维活动,而大多数人对于文字性材料的加工优势在左脑半球,而左右脑同时都参与到对文字材料的加工,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全脑思维能力。因此,看似平常的一个问题却见创新。第二个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聚合性思维的试题,但是“矛盾基本属性”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还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学生在回答该题时思维要做出比较。上面研究人员的实验告诉我们“比较3和5的大小时,脑的左右顶内沟均明显激活。”因此该题因为有相近的概念形成干扰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提高,从聚合性思维一定层面转变为发散性思维,一些学生“将有关矛盾的相关知识全部堆砌在答卷上”也说明这一点。

所以,在进行二轮复习的时候,强化对学生全脑思维的训练成为提升学生成绩和信心的重中之重。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二轮复习策略:

1.知识专题复习突出每一模块易混易错的核心概念比较,调动学生左右脑共同参与思维,师生共同探讨对于易混易错的核心概念如何做到记得少反而能够记得多的技巧。

2.热点专题复习突出同一话题的变试题训练,在粗略加工中激活更多的脑神经参与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训练题的选择突出图文并茂的题目,如漫画题、图示题、图表题等,让左右脑的优势都得到发挥。

4.一轮复习中的记忆技巧更加灵活运用,重视具有发散型思维特点的选择题训练,夯实学生的长时记忆,训练学生全脑思维。

三、内隐记忆对三轮复习策略设计的启示

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时有意识地记住某些东西即外显记忆,但有时无意识中却记住了一些东西,这便是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这就反映出了先前所学内容的存在和作用。其特征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研究还发现,学习阶段用听觉方式呈现材料,测验阶段用视觉方式呈现材料可减弱启动效应,并且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是与不同的脑区域相联系的。与外显记忆相联系的脑区主要有内侧颞叶;而与内隐记忆相联系的则是杏仁核和小脑等,这些脑部位都与人的情绪存在密切联系。人脑存在的“不知不觉”的内隐加工和记忆,一定层面上可以解释教学中存在的这样现象:

一起学习的同学,那些看起来并不很认真的学生成绩不落后于认真的学生,这可能和他(她)的内隐记忆有关系;反复训练的思维方式或者答题方式有些孩子就是掌握不好,可能并不是思维品质或者学习态度存在问题,而是自身的内隐记忆模式在发生作用;教师讲课内容丰富而实际检测下来学生掌握得并不好,训练后的及时精讲效果反而更好,说明教学中材料的呈现方式与检测中材料的呈现方式一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学习者积极的情绪更有利于内隐记忆的发生,内隐记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复习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学习的内容,等等。因此,经过几个月的复习(外显记忆、习题的训练),学生在自己内隐记忆的影响下,对核心考点和基本解体技能到底掌握如何就需要检测,在内隐记忆作用下不能准确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用不同的方式和情境材料加以训练。不是在三轮复习中教师准备复习什么,而是学生在走向考场面对考试还需要什么。所以,内隐记忆的存在和发生作用,需要三轮复习设计主要围绕自己学生在这阶段的实际需要进行规划,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三轮复习策略:

1.设计核心知识点的填空,一个模块设计大约3页左右,坚持精、简、少的原则,目的是检测学生的未知,通过三轮强化复习使学生从未掌握达到精准掌握。

2.将考点必记知识呈现短句化,便于学生复述,也与实际考试过程中选择题题肢的呈现方式一致,与主观题答案的要点化特点相一致,提高学生高考的实际得分率。

3.重组常见基本题型练习卷,更加强化精选精练选择题,对名校名师的智慧进行本土化改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目的是了解5月初自己所教学生的核心知识和解题的基本技能的漏洞,训练学生快速启动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事件和脑的信息加工策略,帮助考生更好地驾驭试题的关键信息点,积极发挥学生的内隐记忆在解题中的功效。

4.每一次考试后,积极主动全班调研教师的教学优劣,及时调整教学;调研学生对自己试卷解答满意的部分及学习方法,建构学生积极的学习经验和情绪,巩固学生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探索的学习经验。

5.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充分体现个性,如对某位同学的错题进行汇编分析、再组题目训练;个别约谈满足学生倾诉的需要等。

6.在三轮复习中,教师要自觉缓解职业焦虑,教师的良好职业情绪会触发自身和学生的相关内隐记忆发生,并带来幸福感。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句台词说得好——“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皆好’。”

标签:;  ;  ;  ;  

论大脑认知规律对高三政治复习策略设计的启示_内隐记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