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产业如何与世界接轨_世界品牌论文

中国体育产业如何与世界接轨_世界品牌论文

中国体育产业怎样与世界接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体育产业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地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国人为之振奋。申奥的成功和中国即将“入世”给中国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更大的商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叶震说,北京奥运会将在今后7年内拉动中国经济每年增长0.3个百分点。我国的体育产业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增长空间。

当今世界的经济形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体育产业在经济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跨国体育经营正在逐渐拓展,一些跨国公司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管理优势和知识优势进军中国体育市场已经是一种能摸到的事实。“入世”以后,随着市场准入的扩大,我们体育产业应当怎样科学观察、从容应对,也是摆在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 建立健全法律和法规

在与国外多年的经济合作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外国人的“法制观念”支撑着他们几乎所有的经济行为。与此相比,我们则更多的是“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在多年经济交往中碰的壁、吃的亏,终于让我们意识到,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法规上的不健全必将导致在经济交往中的被动和失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体育逐渐由国家办向社会办转变,体育产业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两个转变过程中,其产业经济规则、市场法规的建立健全,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加入WTO后,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一方面需要健全市场规则,保证市场的有序竞争;另一方面,需要我国体育产业的经济规则与国际经济规则接轨。就拿体育中的知识产权来说,中国的太极拳、太极剑、木兰扇等优秀传统项目流传到世界各国,都是无偿的。这是因为我国缺乏相应的法规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在加入WTO后,各国之间的交往增多,法规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对于建立市场经济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体育市场存在两种垄断行为:一是行业的行政性垄断,导致高筑的行业壁垒和较低的产业效率;二是外国跨国集团的经济性垄断,抢占我国的体育市场,掠夺我国的产业资源,严重扰乱我国体育市场的竞争秩序,这都是我国的市场规则不健全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在广泛收集国际体育市场规则的基础上,结合WTO有关规则,尽快制定出“中国体育市场管理法”和体育产业的法律、法规。这不仅是适应市场运作需求,而且也是适应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发展需求。

二 加速培养国产主导品牌

在我们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品牌”的概念时,"NIKE""ADIDAS""COCA-COLA"这些各国连带商品就已经大举涌进了中国市场。现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企业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产权、科学技术,利用我们的无形资产,走“品牌经营”的道路。几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培养出了一批国内知名、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的品牌,如:红双喜乒乓系列、火车牌系列球、回力胶鞋等,改革开放后,又有一批新兴品牌迅速崛起,如李宁、康威、格威特、双星等,新老品牌相互促进,共同创造着中国体育用品业的辉煌。

在计划经济时代,品牌对企业、对用户并无显示出实际意义,不少产品根本就没有品牌也照样生存多年。进入市场经济后,在供求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买方市场,品牌的多元化不仅繁荣了市场,也为消费群提供了消费选择,但同时也造成了体育用品市场支持费用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增加了生产、营销费用,加大了销售库存成本。面对入世的新形式,国内和国际两个体育用品市场正在采取积极措施,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打破所有制、区域、行业等方面的限制,鼓励强强联合,对劣势企业实行兼并重组,使有限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在重组过程中向着优势企业和地区流动集中,最后形成若干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龙头企业和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另外,要引导国内大型体育用品企业增加企业的研究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能与国外名牌产品竞争的优质品牌,抢占高档体育用品市场,并利用国内企业对国内市场和消费者心理熟悉的优势,进一步拓展低档体育用品市场,以满足广大农村市场的需求。

三 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中介机构和体育经纪人

我国体育市场的中介机构,无论是在规模实力、经营能力、经验、国际关系,还是内部管理与国外的中介机构相比较都处于劣势。从目前情况看,国外中介机构靠其资金和人才优势大举进入中国,已对我国的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冲击。我们现在面临的局面是:一方面亟等开发、运作的市场,另一方面是刚刚进入市场的企业,中国恰恰缺乏一个经验丰富、功能齐备的中介媒体、一个中间环节,而正是这个中间环节决定着体育市场最终资源的流向。国际中介机构和商业集团在中国体育市场所以能形成垄断优势,原因就在于中国中介市场的薄弱和经纪人才的匮乏。因此,我们的应对措施应该首先采用“占位”策略,保住国内体育市场,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体育经纪、体育广告、体育影视、体育咨询公司,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规模,与国际势力抗衡。要竞争,先要参与,坐等是强大不起来的。目前我国的体育经纪活动中,很多球员转会和赛事活动经纪人,处于一种自发的地下状态,甚至有些国外的经纪人在我国境内从事非法交易,造成了市场的混乱。因此对体育经纪人要规范市场,保护公开的、正当的竞争。体育经纪人也应当以一种独立的姿态进入体育经营活动,在促进分工、提高效益方面发挥出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四 加强人才管理和实现市场的多元化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中国拥有世界上近1/4的人口,人才资源是我们无比强大的财富,因此怎样使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并使其发挥出最大潜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把我国优秀的体育人才留下来。加入WTO后,我们首先面对的就是人才的竞争。发达国家利用他们的高收入和高生活水平,吸引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多的外企进驻中国,进来投资的跨国公司又将通过“本地化”战略网络一大批中国自己培养的人才,包括体育界的名人、明星。当然,加入WTO后,体育的人才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国外经营、管理乃至竞技人才的涌入将弥补国内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部分运动项目人才的不足,有利于我国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迅速发展、成熟。同时,按照WTO的有关规定,国内优势运动项目的竞技人才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合理、合法地转会或输出到国际市场。我们也可以吸引国外优秀的运动员加入中国国籍,依据中国法律成为中国公民,代表中国参赛。这就是说,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大环境中,我们要有更加开放的人才意识。

加入WTO后,随着体育市场的渐趋火爆,体育产业良好的资金回报率和产业效益都将被商家看好,从而将吸引社会上的大量资金投入,体育产业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也意味着体育企业将从主要由国家投资、产权结构一元化朝着非国有化和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体育产业也将打破行业壁垒的局面,开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入世”会带来中国体育资本结构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会迫使现行的体育体制、运行机制做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重大调整。

“入世”后我们获得权利,也承担义务。权利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应尽的义务又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充分利用机遇和积极应对挑战。我们相信,形势迫使我们必须突破一些束缚,在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开拓海外体育市场,以及体育投资体制、体育企业的产权明晰等方面,有一番新的作为,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与世贸组织规则的逐步对接,中国体育体制与运行机制也必将在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轨道上前进一大步。

标签:;  ;  ;  ;  ;  

中国体育产业如何与世界接轨_世界品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