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资源集聚的自组织机制研究_自组织理论论文

创新资源集聚的自组织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制论文,组织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科技的迅猛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大量创新型企业的诞生,创新型企业由于创新要素的地理集聚而集中,形成创新资源的集聚。从世界范围看,创新资源集聚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依托,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创新资源集聚在国内外成功的事例很多,如美国硅谷的IT产业集群,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产业群,英国的剑桥科技园,中国台湾的新竹工业园区和北京中关村等。其共同的成功因素主要在于这种集聚是在特定的历史及环境条件下自发产生、自我增强、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演化的,同时许多专家学者指出畅通高效的融资渠道是高科技园区自组织发展的前提,以硅谷为例,其作为风险投资发展的代表,正因为有了完备的风险投资机制,有上千家风险投资公司和数千家中介服务机构,有斯坦福大学为首的科研院所与充裕的风险资本的结合,才造就其近日发展的辉煌。

基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自1991年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包括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内的53个国家级科技园区及56个省级科技园区。然而企业在多数科技园区内集聚在一起的直接原因只是高新区优惠的土地和税收政策,并没有遵循以产业分工为基础、产业间互动发展为核心的原则,从而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科技园区在取得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的同时,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核心和关键技术缺乏,企业间知识信息交流少,自主创新能力低,企业根植性差,过分依赖数量和规模扩张等。这种简单的空间集聚只不过是企业的盲目堆砌,缺乏一种内生的自协调、自适应和自增强的演化发展能力,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资源集聚,难以实现真正的竞争力和良性的发展势头,也就不能长期、稳定、持续地推动科学技术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企业在地域上的彼此临近所应有的聚集效应、创新效应远没有形成和发挥。

要解决这些现实的问题,促使创新资源集聚健康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和了解其自身规律和条件,了解其自组织的特征、机制。由于各地区企业集聚形成的不同发展过程,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是各不相同的,为了提升产业集聚的整体创新水平,就必须明确创新资源的集聚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相应的采取鼓励政策吸引它们进入,使其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的创新能力,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在不同的主体要素之间得到合理的开展,从而提高它们的集聚程度。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目前,创新资源集聚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界定。不过,一般情况下,创新资源集聚可以看作是高技术企业的集聚化或高技术的产业集聚,它是在高技术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或机构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上的集聚,形成结构完善,外围支持,系统健全,充满创新活力的体系,因此创新资源集聚理论的研究是建立在产业集聚理论基础上的。

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从马歇尔有关产业区的论述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1-3],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学者科洛索夫斯基提出的地域生产综合体战略和50年代法国学者帕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称为古典产业集聚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现代产业集聚机制学说对古典理论进行反思,认识到古典理论的两大局限:一是缺乏对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尚未将集聚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进行整体的研究;二是过分强调外来资本与本地自然资源禀赋,过分强调自上而下的促进产业集聚的政策,缺乏对政府弹性政策和依靠内力发展方面的研究,对集聚过程的自发性缺乏探讨。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政策研究部门联系到硅谷的示范效应及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实际,开始关注和研究创新资源集聚机制——即高技术产业集聚机制的问题。国内研究成果主要有魏心镇,王缉慈的《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放区的发展与布局》[4][5]、顾朝林等的《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6]、牟宝柱的《中国高新区发展之路》[7]以及钟坚的《世界硅谷模型的制度分析》等著作[8]。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的多篇文章也都涉及硅谷模式及高科技发展的问题,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观点。由张景安,亨利·罗文等合著的《创新精神与创新集群——硅谷的启示》更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硅谷模式的学术力作[9]。

我国学者归纳出知识经济下产业集聚的三个新特点:第一,产业集聚的主体是与高科技产业有关的中小企业。第二,作为技术资源的大学或科学院所成为集聚的主要主体,并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第三,产业集聚效果即外部经济的因素存在更细致且灵活的分工,企业间“相互接触的利益”如同磁场一样有利于企业家创业的氛围形成[10]。

进入90年代之后,从复杂系统视角出发的自组织理论也开始广为应用。

喻志松认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与演化具有自组织机制和规律,而评价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否具有自组织机制的标准是看这个开发区是否形成了“凝聚经济效应”[11]。文中用“开放与竞争是高技术开发区自组织的前提;创新是高技术开发区自组织的动力;资金、人才是高技术开发区自组织的保证”揭示出高技术开发区的自组织原理。

此后,赵玉林、陈静运用生态学、自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维方式,分析了美国硅谷这类高技术园区取得成功的原因和演化机制,提出了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一系列对策[12]。

李兴华、蓝海林根据自组织理论原理,结合世界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成败史,指出高技术产业集聚形成与演化具有自组织机制和规律[13],认为高技术企业及相关机构之间基于自主决策的相互作用和关联,通过各要素、各单元的协作与竞争,使许多单个的企业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涌现新的结构和功能。

还有观点认为高技术产业是一个动态系统,由科技、生产和流通三要素组成,它的形成是一个涨落和风险的实现过程,又是三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还是与产业环境高度开放融合的产物。高技术产业系统必须具备此种自组织的特性,才能不仅在总量规模方面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自主开发能力、国际竞争力方面有新的突破[14]。

同时期,国内的许多学者开始将自组织理论应用于高技术产业集聚机制的研究领域:赵玉林用自组织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经济学理论探讨了技术创新的内在规律,提出了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时技术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微小涨落是其内部诱因,非线性相互作用则是其根本机制的观点[15]。胡宝民运用系统观和演化观,探讨和描述了技术创新扩散过程,通过定义技术创新扩散系统和环境,探讨了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演化特征和自组织演化过程[16]。还有学者利用自组织理论建立演化模型,通过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生产者与用户交互作用过程、创新主体的学习、搜寻与选择行为和“创新惯例”等问题的讨论,建立演化过程的非线性动力方程[17]。刘友金、郭新等也借助产业系统演化的基本方程,研究分析了技术创新影响模型控制参数时,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行为,通过建立产业系统演化过程中创新积累效应混沌模型,对技术创新与产业系统的相互作用即协同演化机制和过程的自组织现象与行为进行了描述与总结[18]。

但目前对于产业集聚的动态演化和自发形成尚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有关创新资源集聚演化机制和条件的研究还停留在概念性和抽象性的阶段,对于自组织条件的具体化以及其之间的关系还少有系统性的研究及案例分析。本文将从自组织理论的条件入手,结合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建立演化模型,对自组织机制的演化过程模拟仿真,用动态的观点来对创新资源集聚自组织机制的条件进行量化分析。

2 产业集聚研究理论——自组织理论

2.1 自组织理论的提出

国际学者在研究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对产业集聚的含义理解不同,在其类型划分和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论,甚至至今尚未有统一认识。

从古典和现代产业集聚理论看,现有的理论对于产业空间集聚现象的成因、机制和类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丰富的理论成果。研究日益关注产业集聚研究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强调以整体的、动态的观点代替局部的、静态的观点,并很自然地去寻求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的支持。但目前对于产业集聚的动态演化和自发形成尚没有系统的研究,因此运用基础理论研究创新资源集聚的形成机制与条件是深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一种探索。

从经济实践角度来看,我国的创新科技园区绝大多数是政府主导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外部植入的,这种从上而下的、从外而内的模式往往只能造成创新性企业在空间意义上的集中,而无法产生经济集聚和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因此在新形势下发展创新性产业需要新的举措和新的思路,而这又需要新的相关理论成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自组织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说明创新资源集聚是否用有自身特定的规律以形成复杂的分工协作体系。

2.2 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论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研究非平衡态开放系统的结构和特征的新兴学科。它被誉为70年代科学界的“辉煌成就之一”。

耗散结构论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教授,他是布鲁塞尔学派的首领。1969年他在国际“理论物理与生物学会议”上,发表《结构、耗散和生命》一文,提出了这一理论,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普利高律由于这一重大贡献,荣获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

耗散结构论认为,自然界的进化过程,相对应于一系列的各种动态的平衡过程,这种动态平衡状态的演化导致水平愈来愈高的复杂组织的出现,因此进化可以看做是动态平衡的发展过程。例如,某种聚合物是由许多分子组成,它有某种确定的分子组态,并且是通过某个聚合过程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一个“错误”,产生了一种变异的聚合物,这时这种变异的机制也可能在系统中“繁殖”,那么最终这种新的产物是自行消亡是取代原来的聚合物,在这个问题上结构的稳定性和相干的作用起着决定作用。类似的过程如生物演化或社会中的“新事物”的出现,它们的产生和传播也属于这样的一类过程。

如果把耗散结构理论理解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的话,那么太阳系是否符合这个理论呢?首先,按照大爆炸理论,我们的太阳系肯定是处于一个远离平衡态,并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其次,无论是太阳系还是银河系,都一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最明显的例子如宇宙中的高能粒子射线与反物质的研究。并且各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涨落都被耗散掉了。而如今所处的远离平衡态,就是由于各个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涨落造成突变的结果。

3 自组织理论条件在创新资源集聚中的应用

创新资源集聚是在自然发展过程中自组织形成的,例如硅谷的崛起。根据自组织理论的耗散结构原理,创新资源集聚的自组织演化也必须满足上文提出的四个条件,然而这四个必要条件还比较抽象,在应用于创新资源集聚的研究时,还需要结合创新资源的特点将其具体化和显性化,下面对创新资源集聚自组织条件各自的内涵和表现特征作一阐述。

3.1 开放性条件

耗散结构论强调系统开放的作用在于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引入负熵流,为自组织创造条件,因此创新资源集聚是否与环境之间存在各种要素的输入输出关系是其开放性的重要表征之一。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资金流。资金为创新资源集聚的技术、物质交换提供直接的载体和支撑。搜集信息、购买物质需要支付成本,输出产品与技术则收取相应的报酬,所以能得到的资金越充足就越有条件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相应的开放性就越强。

(2)技术流。技术交流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可以表现在各种专利、标准、文献和数据的交换,隐性的在于人才流动、学术交流等活动领域,这些都是创新资源集聚发展所必需的。正是由于技术的可共享、可重复使用等特性,生产作业活动才可以突破传统的专业化生产部门和企业组织的界限,按并行方式同时进行。创新资源集聚不断从外界引入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技术资源,当外界输入达到一定阈值的时候,就可能打破平衡态,推动集聚走向远离平衡态,并在随机涨落作用下形成新的、更有序化的集聚。

(3)物质流。创新资源集聚必须具备相应的科研设备、原材料、生产设备、网络和通讯设备才能正常运转,且需要输入大量先进的高技术含量的机器设备、高素质人才等。同时由创新资源集聚创造的物质输出也为开放性的保持提供了支持。

3.2 远离平衡态条件

判断这个条件是否满足的方法是研究创新资源集聚内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均匀一致,集聚内各个部分之间的差异越大,集聚离开平衡态就越远。创新资源集聚远离平衡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判定:一是集聚的资源基于价值链体系出现内部分化,形成有关联的差异,产生专业化分工体系;二是集聚区组成元素包括技术、人才和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差异性和多样化。

创新资源集聚的专业化表现在产品专业化、技术专业化等方面,将特定的生产步骤从企业分离出来,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加速实现生产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等,便于进一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管理水平。集聚的多样性主要可以从人才多样性、技术与产品多样化、资金结构多样化等方面体现。同时创新资源集聚是由多主体组成的,因此每个个体的特性,例如规模、文化、结构等等都可以作为整个创新资源集聚的系统变量来描绘集聚的差异性和多样化。

3.3 非线性相互作用条件

前面已经指出,集聚内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一般来讲,这些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它们不满足叠加原理,因此子系统在形成集聚时才会涌现出新的性质。正是创新资源集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非线性作用,使得集聚与相关机构产生整体行为,通过分叉、突变,产生新的特性和优势,并反作用于各子系统,产生协同效应。简单来讲,其表现就是集聚过程中永远存在着竞争和协作,这种竞争和协作是由于集聚没有达到定态而进行的内部调整,以用来保持动态平衡,而动态平衡正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的定态[19]。

自组织理论中的超循环理论为揭示和描述创新资源集聚非线性作用的结合途径和组织结构形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从创新的视角,集聚在一起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分化、差异化和多样化为超循环组织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通过在资金投入、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功能耦合而结合成超循环组织,产生非线性作用。从分工角度,创新资源主体可以通过地理接近和频繁相互交往,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增加信任与合作,由此增进分工,而分工细化意味着更多的创新资源主体之间产生功能耦合,形成超循环组织,构建了集聚的内部网络结构。另外从资源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共享来看,非线性作用使各构成要素之间实现功能耦合、多重反馈和催化循环的互动关系,使得创新资源集聚内部涌现新的特性和优势。

3.4 系统要有涨落发生

创新资源集聚作为开放性的经济系统自组织何时发生,进入何种分叉途径要通过随机涨落来决定。涨落既是对处在平衡态上系统地破坏,又是维持系统在稳定的平衡态上的动力。涨落可以由系统内部引起,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整个系统宏观状态确定以后,各子系统仍可以随机运动,子系统的随机运动造成了某些系统整体物理量的涨落,称为内涨落;涨落也可以是由于环境的随机变化引起的,环境变量处在不停的变化中,对系统的影响也总是在某一确定值上下摆动,这就是外涨落。

在创新资源集聚中,虽然涨落在集聚由无序均匀态向有序态的转变过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讨论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简单巨系统的性质,内涨落总是存在的,总能满足系统出现耗散结构的条件。例如创新资源集聚中的企业数量与规模是不断变化的,随着集聚外企业迁入,集聚内部的创业、衍生新企业,另外还有规模变化所要求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变化都导致了内涨落的存在。因此本文不讨论涨落条件的满足,而是分析涨落在创新资源集聚中的建设性作用。

4 创新资源集聚自组织机制的建模与仿真

4.1 演化网络的理论概述

人类用网络的观点描述客观世界起源于1736年,当时德国科学家Euler利用网络解决了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20]。网络最初属于图论的研究范围,早期的图论研究主要涉及一些可利用简单规则网络研究的问题,规则网络(有些学者称其为“大世界”网络)的特点是每个节点的近邻数目都相同,如图1(a)所示。

20世纪50年代末,匈牙利数学家Erds和Rényi突破传统图论,提出了一种完全随机的网络模型(ER模型)[21]。它是在由N个节点构成的图中以概率P随机连接任意两个节点而形成的,度分布服从Poisson分布,见图1(b)。此后的近半个世纪里,ER模型成为学术界研究网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数学工具,并被很多科学家认为是描述真实系统最适宜的网络。

图1 网络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Watts,D.J.& Strogatz,S.H.Collective dynamics of‘small-world’networks[J].Nature,1998,393:440-442.

1998年,融合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优点的“小世界”网络模型被提出[22]。小世界性是指网络模型(以下称为WS模型)所具有的既有类似随机网络的高集聚系数又有类似随机网络的短的平均路径长度的特性,如图2所示,这种特性更好地反映了真实网络系统。

图2 小世界网络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Watts,D.J.& Strogatz,S.H.Collective dynamics of‘small-world’networks[J].Nature,1998,393:440-442.

大多数的社会网络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小世界性,但是目前却没有一个量化标准来度量网络小世界性的程度。根据WS模型的提出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小世界性是在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的比较中得到的,即其具有类似随机网络的高集聚系数和类似随机网络的短的平均路径长度的特性,因此本文采用李金华和孙东川所应用的计算公式来度量小世界性[23]。小世界的度量有两个指标:集群系数和平均距离,而完全理想的小世界网络是网络具有规则网络的集群系数和随机网络的平均距离,然而一般网络不具有完全的小世界性,所以可以用一般网络的集群系数和平均距离与理想网络的线性插值之积的平方根来表示其小世界程度,见式(1):

① (1)

由于小世界程度与集群系数之间的关系,小世界性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一个网络系统的集聚度,这也就为下文演化网络集聚程度的度量提供了衡量标准,由于网络节点数存在差异,因此要衡量不同规模程度的网络集聚度就需要一个普遍化的标准,本文即通过对小世界程度的测算来评价演化网络的集聚度。

复杂网络研究的另一个重大发现,是在WWW和Internet等网络中,网络连接度分布具有幂率尾部,为揭示幂率度分布的起源,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的物理学教授Barabási和Albert提出了著名的无标度网络模型(后来被命名为BA模型)[24]。他们认为现实世界中大多数的复杂系统是动态演化的,是开放自组织的,是规则和随机伴行的。在实际网络中,这种无标度现象来源于两个重要因素,即增长机制和优先连接机制(可称为“富者更富”法则)。BA模型的定义为:

(1)初始状态,网络有个节点,且没有任何边存在。在每一个时间步,加入一个新的节点,并与网络中m(m≤,且为常数)个节点建立连接;

本文根据无标度网络的定义,假定演化网络是具有增长机制和优先连接机制的,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文所分析的创新资源集聚的自组织演化机制进行仿真模拟,同时为分析融资模式与自组织机制两者之间的关系,建模中着重将资金的支持作为模型构建的主体部分。

4.2 演化网络的建模的思想及假设

基于演化网络复杂拓扑结构的理论,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基本模型,满足现实网络的既定条件,并以此为框架,逐步将创新资源集聚的自组织条件量化加入,得到逐步满足自组织条件的改进模型,观察演化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否发生变化,是如何变化的,其中资金支持作为模型构建的一部分,将资金型的主体加入模型观察其与自组织演化机制的关系,最终在自组织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观察网络的集聚程度如何,是否可以证实集聚的自组织演化机制的存在并得出资金投入与自组织机制的关系。希望基于复杂网络自组织动态特性的建模方法进一步揭开复杂集聚演化网络的“庐山真面目”。

在此基础上,李金华和孙东川[23]对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的集聚系数和平均距离给出了计算公式,在仿真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表1中的公式来对模型的小世界程度进行测度,基于上文理论,本文用小世界程度来近似代表各个演化模型的集聚程度。

本文基于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和对现实经济情况的分析,提出以下结网条件假设:

(1)创新资源集聚的个体间具备互补的资源,主要表现在资金、技术和物质三个方面,但某些互补性资源因具有传递性而能够通过相互学习互补所长,一旦掌握到了其它的优势资源,个体之间也就不存在继续合作的必要,所以暂且忽略互补性资源之间的传递性,且每个个体只拥有一项优势资源,由于技术资源是创新集聚的主体,所以只允许拥有技术类资源的个体间存在合作连接。由此得到假设1。

假设1:任一个个体仅拥有资金、技术和物质三者之一的优势资源,不同优势类型的个体之间或同是技术类型的个体之间才可能产生合作。

(2)当一个新的个体加入网络时,它必须要和网络内的个体发生合作,网络中个体的连接度代表着个体的知名度或信誉度,连接度越大,表示该个体的声誉度越好,其它的个体找到它的搜索成本就越小,与之连接的几率就越大。这也是无标度网络中的优先连接机制(“富者更富”法则),即假设2。

(3)在演化网络中,任何合作都是有期限的,超过期限则合作关系解除。但如果仿真时间相对合作期限不能保证足够长,系统就不能进入稳定状态。在非稳定状态下,我们任意的改变仿真时间都会极大的影响测试结果。这个影响的主要标志是“平均度”()的不稳定。在网络节点数不减少的情况下,如果平均度不断增加,表明网络中的“边”的个数不断增加,势必会提高网络的集群系数,并减少平均距离(一个极限的情况是所有的结点都互联)。所以,期望得到一个“准确稳定”的结果,我们需要使仿真时间相对于合作期限足够长。本文选择合作期限的上限为100,而仿真时间在500—1000,实验证明这样的设置满足了稳定性的要求。

假设3:假设合作期限的上限为100,仿真时间T∈[500,1000]。

4.3 演化网络建模仿真过程

(1)基本演化网络模型

①模型描述

根据对基本网络模型的描述,我们发现基本网络模型已经满足了非线性作用的条件,即网络内存在连接边的连接和断开,正如本文第三章第三节分析的,这代表基本演化网络处于竞争与协作并存的非线性作用定态;同时,由于创新资源集聚内部始终存在内涨落,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开放性也注定其存在一定程度的外涨落,所以其涨落发生的条件也认为是满足的,由此本文接下来的演化仿真过程围绕开放性系统条件和远离平衡态条件展开。

(2)开放性条件演化模型

①模型描述

在基本演化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加入量化的开放性条件,即创新资源集聚与外界环境存在资金、技术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从而在原有模型的条件下每个时间步增加事件3:增加的一个新节点随机分配资源值∈{1,2,3},新节点与网络中的现有节点产生条连接边,边数为当前度的平均值,目的是不增加平均度,从而使网络保持稳定状态,且同样满足假设1和假设3,连接概率由择优选择概率

5 结论

通过模拟仿真,基本模型逐步满足了自组织机制的形成条件,通过开放性系统条件、远离平衡态条件、非线性作用条件和涨落发生条件的满足,模型的小世界程度逐渐增加,很好的验证了自组织机制形成与创新资源集聚度之间的正相关作用。

虽然仿真得到的开放性系统条件演化模型和远离平衡态条件演化模型的网络规模随着节点数的增加而扩大,但我们利用各个演化模型与各自规模程度相同的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比较所得到的小世界性程度剔除了不同规模网络的影响因素,用其来近似表达演化后的集聚度,使得不同规模演化模型之间具有可比性,为仿真研究提供了依据。由此,得到结论创新资源集聚在逐步满足自组织条件之后,其网络拓扑结构得到了优化,集聚程度不断增大,即自组织机制对创新资源集聚是具有增进作用的。

本文运用自组织的理论和复杂网络建模方法,从自组织理论提出的四个必要条件和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入手,模拟仿真了创新资源集聚的动态演化过程,利用量化模型探讨了集聚自组织的四个必要条件,包括开放性系统、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的发生,并揭示创新资源集聚在通过满足上述四个条件后,集聚程度得以加强,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创新资源集聚自组织机制的存在性,对接下来的实证分析和对策探讨提供了理论支持,从新的视角丰富了集聚理论的研究。

由于受理论水平、研究能力和案例素材等条件的限制,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建模仿真创新资源集聚尚属于尝试,因此,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在理论研究方面,自组织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时时都有许多新的观点产生,若能广泛的采用并应用到创新资源集聚的研究中,有望对其自组织机制、条件、规律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和更好的运用。

注释:

① C表示网络的集群系数,l表示网络的平均距离,δ表示小世界性程度,r对应随机网络,o对应规则网络。

标签:;  ;  ;  ;  ;  ;  ;  ;  ;  ;  ;  

创新资源集聚的自组织机制研究_自组织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