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论文_刘红卫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论文_刘红卫

刘红卫 商水县大武乡城刘小学 466100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和数学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于总的教学目标,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8-092-01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也利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形式,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营造出浓烈的学习氛围。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还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提高课堂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能够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侧重于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转换成统一的数字信号,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具备有图、文、声并茂以至活动影象的功能。数学是一门综合、分析、应用信息的基础学科,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水平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城乡差距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就是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和数学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于总的教学目标,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共同完成数学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教师讲授的新知,“省时高效”的达到教学目标,有着明显的优势,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特点和热点,有效的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可以使教学脱离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打开了一个轻松、生动、富有朝气的崭新世界,使学生能更好地感知知识,走进文化背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确实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优势,但如果运用不当,也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负面影响。如果仅仅运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我认为在目前教育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只有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实现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新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要进行有效的结合:

1.求“适合”,出“实际”

适合,就是要根据客观实际、课型特点和教学需求来选择教学手段,要讲求客观实际,不能滥用。在教学中,如果过分强调声音、图像等现代媒体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有可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受到压抑。因为再精美的画面,也只能是景致,而非神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恰当运用直观的、富有感染力的现代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语言文字的情景,拓展学生的视野,是实际需要,是富有实际意义的。老师可以就地取材,恰当运用传统手段,不一定费时、费事去准备复杂的现代媒体,这更符合教学资源的实际,也更符合学生触手可及的心理实际。无论是传统手段,还是现代媒体,不在于花哨,而在于适合,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求“适时”,出“实用”

适时,就是在教学中,无论是运用什么手段,教师都要把握应用时机,不早也不晚,讲求应用的艺术性,突出实用性。如果,课件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显得教学手段单一,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抑制大脑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因此,教学时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适时地应用课件,太早或滞后应用课件,都会冲淡课堂教学气氛,会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打乱学生思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甚至会有“画蛇添足”的嫌疑。例如,在引入新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特点,选取具有感官刺激的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想象、朗读;在学习接近尾声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欢快活泼的音乐中表演读。同时为了避免单一性,可以将多种手段交错使用,但要恰到好处,避免眼花缭乱。其实,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适时的幽默、生动的表情、适宜的手势、惟妙惟肖的描摹、有情味有品味的语言,更能生动地再现语言情景,灵活地把握教学时机,及时地反馈信息,巧妙地调整预设,智慧地生成精彩。在这些实实在在的传统手段中,适时穿插着适宜、实用的现代媒体,真可谓是锦上添花、自然和谐、相得益彰!

3.求“适度”,出“实效”

适度,就是在应用媒体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数量合适,容量适度,不太多也不太少,既不堆砌,也不空洞,讲求实效性。这就关系到课堂容量和课堂节奏的问题。教学论认为,课堂容量的安排、课堂节奏的把握,都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为了知识的全面性而堆砌信息,加大密度;也不能因为活动的多样性而不断变换手段,加快节奏,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但由于媒体变换的频率,占有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媒体出示的内容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媒体的复杂操作,冲淡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和空间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过多的媒体涉入、过频的节奏变换,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情感的冷漠,丧失了语言文字滋养心灵的魅力。我们应坚持“符合实际,讲求实用,追求实效”的原则,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适合、适时、适度地与传统手段有机结合,共同辅助教学,达到相得益彰、取长补短的理想境界。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只是现代教师的授课手段之一,各种手段都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教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在课改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同时,也要冷静,不能盲目,许多传统教学手段所具有的优点是不能用多媒体完全替代的。我们应该从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出发,严格遵循实用性原则、恰当性原则、辅助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寻求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事半功倍,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艳萍.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9,(22).

[2]李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8).

论文作者:刘红卫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论文_刘红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