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运动成为大学生活的旋律论文_楼亚柯 周嘉丽 杨宁

让运动成为大学生活的旋律论文_楼亚柯 周嘉丽 杨宁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11121)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的内容为大学生的运动生活日常。我们都知道运动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但即使如此,当今大学生对运动的态度确依然显得淡薄。此次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运动在大学生日常中所占的比重,并以此为据在学校中做出相应的改善以提高同学们对运动的热情。

关键字:大学生;运动;问卷;校园

一、何为运动,为何运动

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如今,我们也可以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运动对我们来说的重要性,各种健身房与运动俱乐部慢慢成为了大家的新宠,运动的热潮日渐普及。但是却也不难发现,这些人群中似乎鲜有大学生的参与,这不禁让我们开始担心当代大学生们的日常运动情况。在学习之余,活动之余,大家是否会为自己安排一定的运动时间呢?为此,笔者展开此次问卷调差,了解身边的大学生对于运动的态度与做法。

二、大学生日常运动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形式与过程

笔者采取了电子问卷发放的形式,在问卷星客户端上完成相关问卷的制作之后,通过微信与QQ等社交平台发放问卷链接并在后台进行回收与整理。问卷的内容包括了对于大学生日常运动安排的情况以及对于学校运动环境的一些建议与想法,整个过程一共回收到了89份有效问卷。

(二)调查结果

1.大学生健身意识仍有待提高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2.7%的同学有较为稳定的运动习惯选择有空就会去运动,而19.1%的同学对运动没有兴趣平时也没有运动习惯,而38.2%的同学则表示偶尔会有运动行为

调查结果分析:虽然有近半数的同学有较为习惯的运动行为,但仍有超过一半的同学对于运动这方面并没有很大的兴趣,也没有把运动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并没有很好的意识到运动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也没有很在意自己的体质健康。熟知运动对于我们生命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的塑造作用,提高我们的健身意识,是我们目前最应该去做的。

2.大学生对于运动的定位不够准确

在限制自己运动行为因素中,有51.69%的同学是因为学习或社团工作,11.24%是因为学校设备不齐全,而20.22%则是没有同伴。对于去健身房的选择,只有3.37%的同学会选择去,而69.66%的则因为没有时间而放弃,有26.97%的偶尔会去

调查结果分析:大学生对于运动的定位并不准确,过半数的大学生把学习工作放在运动之前,会因为太忙而放弃锻炼的机会,而且,去健身房的人数少之又少,说明大家对于运动其实并不是十分重视。但其实运动的作用不仅是强身健体,还对于乐观心态以及耐力等方面有较强的培养完善作用,对于运动,我们理应把它摆在和学习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

3.大学生运动目的的调查

有34.83%的大学生运动是为了锻炼身体,32.58%是为了减肥,而有29.21是为了体测和体育课考试,有3.37%用运动来消磨时间

调查结果分析:大家对于运动其实都抱有一定程度的期待,都是希望有一定回报,比如健身,减脂塑形,或者取得比较优异的体育成绩。这就说明,大学生深知运动是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比较大影响的,承认运动的必要性。这在一方面反映学校的体测与体育考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鼓励”大学生去操场运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运动确实具有其价值。

4.对本校运动情况学校方面的民意调查

对于我们学校特有的极具杭师大学校特色的手机跑步打卡方式,有48.31%的同学表示喜欢因为时间自由,有20.22%的同学认为效果没有固定晨跑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体育馆场地晚上开放的时间安排,38.02%的同学觉得足够,而39.33%的同学认为太少了,会因为恰逢晚上有课不能利用资源。

调查结果分析:总体情况来看,同学们对于本校的运动状况是较为满意的,超过半数的同学直接表示“挺好的”,并且近半数的同学比较赞成学校新推出的手机跑步打卡模式。对于晚上体育场馆的开放布局,不满意的人数略多于满意的人数,这就说明学校多了解学生的课余时间布局,及时根据民意反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的体育训练事半功倍。

三、倡导大学生运动的若干思考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其实是最需要锻炼的群体。所以大学生的运动意识亟待增强,大学生的运动能力急需加强,大学生的身心素质迫切需要提高。而这,需要大学生本身以及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

(一)当代大学生需要对运动有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

1.学校层面可以多召开各类活动普及知识

开设各种讲座论坛,敦促学生,使学生去思考,去感受运动的重要性,同时反思自身的不足。有计划的开展各类体育竞赛,使学生在中获得乐趣,自发的去组织参加体育训练,让学生从学校对于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上,不得不进行关注。

2.学生自己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运动的重要性

通过互联网查阅文献资料,翻阅科普书籍,了解运动对于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塑造形体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且利用社交软件查看健身达人的博客等,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是否会对自己产生一些启发

(二)当代大学生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1.学校层面要从量化水平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

严格执行体测标准,严格对待学生体育成绩,将这些作为评优评奖的标准。从硬性指标上一定程度去敦促学生走出教室,跑出寝室去参加体育运动。但是标准又不能太多严苛,要把握好度,过犹不及,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不利于根本目的的实现

2.学生层面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

拥有合理的作息日常,把体育运动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不能一味躲懒,毕竟运动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长足的作用,要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态度

(三)整个社会要全面协调发展运动

全民健身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应该不仅把对于学校的全面健身局限于广播操,也要落实到踏踏实实的体育锻炼上,让整个社会的节奏带上当代大学生的节奏,一起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四、总结

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能对学校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让学校更关注学生的意愿以及锻炼情况,并且做出辅助工作。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电子产品泛滥的现在,大家都不愿意受累去锻炼。但是,如果一代人都是如此,那青少年的身体状况实在堪忧。在大学生与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的体育素质能得到长足发展,社会的体育素养也会逐步提高,我们一定会让运动成为大学生活的旋律!

参考文献:

[1]杨亚琴 《保持课外体育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2]姜丽 《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容乐观》 教育与职业[J]2011(3)

[3]赵伟,赵清波 《体育运动与中学生心理健康》[J]

作者简介:

楼亚柯(1997.08-),女,浙江省诸暨人,杭州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本科生

周嘉丽(1997.05-),女,浙江省义乌人,杭州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本科生

杨 宁 (1997.05-), 女,浙江省湖州人,杭州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本科生

论文作者:楼亚柯 周嘉丽 杨宁

论文发表刊物:《品读》2018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让运动成为大学生活的旋律论文_楼亚柯 周嘉丽 杨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