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初中招生方法改革_义务教育法论文

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初中招生方法改革_义务教育法论文

要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初中入学办法的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中论文,办法论文,要进一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初中入学办法改革已经进行了10年。尽管此项改革一出台就受到某些阻力,但实践表明,改革方向是对的,效果是明显的,并正以强有力的步伐向前迈进。为进一步推动这项改革的完善和深入,本刊特发表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的文章,同时选登了部分省、市进行改革的经验。

初中入学办法的改革实施已经10年了。总结10年来这项改革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研究并探讨进一步推动和完善这项改革的意见,对于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并不断深化这项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初中入学办法改革的一些基本情况

1986年国家教委提出在普及初中的地方取消初中招生考试,实行小学毕业生就近直接入学以来,各级地方政府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并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薄弱初中校的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推进这项改革。目前全国多数大中城市以及部分普及了初中的县(市)实施了这项改革,许多地方创造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也涌现出一批通过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典型。这项改革,调动了多数初中校办学的积极性,一批薄弱初中校改变了面貌,有的已经进入了先进校的行列。就总体上讲,初中校之间办学水平上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初中阶段整体教育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这项改革对于广大的小学和小学生尤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使他们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解脱了出来。不仅为学校切实端正办学思想、真正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也正是以此为契机,许多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呈现出勃勃生机。多数小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实践表明,这项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它有利于《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当然,也必须看到,目前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实施或没有完全实施这项改革;在已经实施改革的一些地方,工作中也有的还存在某些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困难的存在,有因教育自身发展的不平衡、初中校际间办学水平存在差异带来的客观影响,也有陈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束缚。这种思想影响和束缚有来自教育内部的,也有来自教育外部的,它阻碍着初中入学办法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因此全面实施和不断完善这一改革,解决好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是个关键。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进行初中入学办法改革的信心

要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要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以积极进取的精神,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义务教育法》不仅规定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而且明确规定要“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取消初中入学考试,是实行就近入学的前提。因此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招生办法的改革,而是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2000年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目标的措施之一,也是促进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的一项重要举措。只有取消了多年来形成的入学考试的激烈竞争,学校才能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解脱出来,真正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去从事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实行就近直接入学也不是单纯入学地域的划分,而是使所有儿童少年都能从那种有选择地接受教育带给他们的沉重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下解脱出来,均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一种权利的体现。

邓小平同志曾高瞻远瞩地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应该像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那样,要站在教育发展和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这项改革搞好了,对于促进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首先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人生观和质量观。那种认为目前我国教育资源有限,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让那些办学水平高的学校集中选拔有特殊天赋的学生进行特殊培养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一是它忽视了义务教育的对象是所有适龄儿童;二是它从根本上混淆了“英才”与“人才”,“智育”与“质量”间的关系,认为只有“英才”才是“人才”,只有“精英”教育,才能体现“质量”。这是一种陈腐的“人才”和“质量”观的反映。质量和人才都不能单纯地以考试分数的高低做为衡量的唯一标准,不能搞“智育第一”。质量要看一代人的质量,离开了多数,就谈不上质量。李岚清同志在今年初召开的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的质量在于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协调地发展,为将来培养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创造才干的人才准备合格的‘毛坯’”。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能够在某一个方面为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都是人才。

要面向所有学校和所有的学生。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义务教育作为提高公民素质的普及教育。核心是普及,只有普及才能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要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就必须着眼于提高所有学校办学的积极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培养与发展。眼睛只盯着少数学校,只注重少数“尖子”学生的培养,甚至热衷于搞“精英”教育,这是与《义务教育法》相违背的。我们的教育应该为每一个学生将来都能成为国家需要的各类人才打好基础。离开了教育的全局,离开了提高整个民族素质这个前提,只从某一个方面或某种局部利益出发,去认识、讨论这项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片面的;抓住改革中出现的某些非本质、非主流的个别现象或暂时存在的某些困难和矛盾,全盘否定改革的看法与作法是不正确的;对改革产生怀疑、动摇、缺乏信心是没有根据的。

今年六月,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初中入学办法改革的通知》,目的就是要不断推动这项改革的深入。

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不断推进和完善初中入学办法的改革

要认真搞好初中入学办法改革的总结和宣传工作。当前尤其要重视总结宣传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改革不断深入的经验;总结宣传薄弱初中改变面貌,提高办学积极性和办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经验;总结宣传教师全面提高业务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总结加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建立完善对小学教育质量的监控机制和评估体系的经验。

要继续采取措施积极推动和不断完善初中入学办法的改革。各级地方政府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支持教育部门加强薄弱初中校的建设。各地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制定出改变薄弱初中校面貌的目标、规划,分期分批地改善这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帮助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缩小初中校际间的差距,大面积提高初中教育质量。

目前在已经普及初中还没有实施这项改革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提出实施措施,并向社会广泛宣传,过细地做好有关准备工作,逐步实施这项改革。要严格执行国家教委〔1994〕24号文中关于改革考试办法的规定,小学除进行毕业(升级)考试外,要废止任何形式的统考统练。

要把逐步深化小学教育的整体改革,优化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加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逐步完善对小学教育质量的监控机制和评估体系结合起来。各级教研部门应加强对小学教育改革的研究和视导。各地要加强小学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防止因实施此项改革放松教学的要求。

要积极进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研究和试验,逐步推进中招制度的改革。许多省、市已经在不同的范围内进行了这方面改革的探索,应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逐步推动改革的深入。

取消初中入学考试,实行小学毕业生就近直接入学,受到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一些地方由学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公安、派出所、街道居民委员会及学生家长代表自发组织起来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或其它社区教育组织。他们把学区内学校办学水平的好与差与自己孩子能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主动关心学校教育,支持教育改革和学校的建设,推动了初中入学办法改革和整个教育改革的深入。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这类社区教育组织,通过他们的工作,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关心并支持教育改革,同时不断优化社区教育的环境,为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标签:;  ;  

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初中招生方法改革_义务教育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