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马光涛,高慧娟,刘红伟,海洋,张珊珊

探讨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马光涛,高慧娟,刘红伟,海洋,张珊珊

1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2大庆油田东海医院 16345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纤溶酶联合血栓通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纤溶酶治疗,观察组给予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溶酶联合血栓通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纤溶酶;血栓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缺血性脑卒中是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且发病率较高[1],在临床中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患者发病后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疗。本院在为此类患者治疗时,采用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时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1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其中男55例,女43例,患者年龄47~84岁,平均年龄(69.1±3.3)岁;发病至接受治疗的时间均不超过48 h,且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确诊;其中合并高血压56例,合并糖尿病42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高于8分;排除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疾病、1个月内有出血性脑血管病病史、全身出血性疾病、过敏体质、有昏迷或颅内高压等症状患者。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展开对症支持治疗,主要措施为吸氧、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凝集、降血压、预防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及降血糖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200 U纤溶酶与250 ml 生理盐水或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滴注速度控制为30滴/min,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500 mg血栓通与250 ml 生理盐水或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滴注速度控制为30滴/min,1次/d。两组患者均以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判断两组治疗效果:治愈: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91%~100%减少,病残程度为0级,可正常开展工作、生活;显效: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45%~90%减少,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病残程度为1~3级,生活可自理;有效: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18%~45%减少,偏瘫、失语等症状显著好转,肢体肌力有2级提升,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无效: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18%,临床症状无好转,且生活无法自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对照组(17.1±1.3)分,观察组(17.3±1.6)分;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对照组(8.9±1.4)分,观察组(5.1±1.1)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也即广义的脑梗死,在临床中十分常见,相关统计显示该病在所有脑卒中占比为70%左右[2],且其病死率仅位于心肌梗死与癌症之后,对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威胁极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为患者脑部血流供应发生障碍而引发缺血、缺氧,致使缺血中心部位脑组织发生坏死,同时缺血周边形成半暗带,而其治疗关键既是展开早期溶栓治疗,拯救未坏死的缺血半暗带,促使患者脑部损伤得到最大限度减轻。然而在医疗资源、溶栓时间窗等因素限制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常难以得到超早期溶栓治疗。

药物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用临床治疗方法,其治疗目的是通过对患者脑部微循环予以改善,实现缺血脑组织再灌注,促使其脑部血供得到有效改善、增强,阻止或逆转缺血给脑组织造成的损害,从而促使患者伤残程度大大降低[3]。缺血性脑卒中传统的治疗药物为扩张脑血管药物及活血化瘀药物等,然而这些药物通常难以将已形成血栓病灶予以彻底根除,患者治疗后容易遗留程度不同的后遗症。本院在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时,对照组采用纤溶酶治疗,观察组采用纤溶酶与血栓通联合治疗。其中纤溶酶可促使患者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大大提高,发挥显著的抗血栓效果,同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使血液粘度降低。另外,纤溶酶可促使患者心肌耗氧量大大减少,对其脑部微循环予以有效改善。血栓通可发挥活血化瘀效果,同时可对患者微循环予以有效改善,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在药物的协同作用下,可取得比单独应用一种药物治疗时更为显著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纤溶酶联合血栓通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比单独用纤溶酶治疗时效果更为显著,这和国内已有研究结果一致。与此同时,联合应用两种药物治疗不会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加,说明联合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纤溶酶联合血栓通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贾宏宇,许健,栾新平,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类型及MRI表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12):1263-1264.

[2]杨娑娑,龚涛.重症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4,21(1):41-43.

[3]卢一琼,李华波.多药耐药基因和脂蛋白酯酶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6094-6095.

论文作者:马光涛,高慧娟,刘红伟,海洋,张珊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探讨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马光涛,高慧娟,刘红伟,海洋,张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