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宏观经济论文

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宏观经济论文

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经济论文,年中论文,形势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环境和影响因素

1.国际环境:1997年,世界经济增长加快,全球GDP增长率将由1996年的2.9%上升为3.1%。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仍将温和上升,据LINK中心1997年春季预测,1998年全球GDP增长率将由1997年的3.1%上升为3.4%。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稳中略降,但欧盟和日本经济增长加快,东南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预计1998年增长7.1%。世界经济增长加快,将为我国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全球贸易额增长大幅提高,预计将由1997年的3%上升到1998年的10.7%,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预计世界出口价格的增长幅度将由1997年的-3.9%上升到1998年的4.2%。这样,在我国物价水平保持低位的情况下,有利于我国出口的增长。

2.国内环境:首先,十五大的召开,解决了当前实践中许多认识上不一致、不明确的问题,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跨世纪的战略部署,对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应当有多种实现形式,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继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必将促进1998年乃至今后若干年的经济发展。从当前情况看,《公司法》等已为国企改革提供了法律准备,十五大的召开又使一些问题的认识得到了统一,因此1998年国企改革步伐也将加快。同时作为过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补充而变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在吃了定心丸之后,也将有更大的发展。其次,直接融资步伐加快,企业资金环境会得到一定改善。1996年股票上市规模为150亿元,1997年扩大为300亿元,增长100%,这将为企业融资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资金环境比1997年有所宽松。同时,由于直接融资比重加大,银行贷款的压力相应减轻,这将为银行选择贷款方向、项目创造条件,从而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第三,在资产重组步伐加快,股份制比重提高的情况下,资金进一步向效益较高的企业、项目聚集,这样由于资源配置优化,可使同等要素产生更大的作用。第四,香港回归后,内地与香港的合作机会增多,会有更多的华人资本进入内地参与经济建设。第五,前几年对经济发展形成瓶颈制约的一些因素已基本化解。经过“八五”时期的建设,发电能力和交通、通讯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估计1998年这些方面对经济发展不会形成约束。第六,近两年农业生产形势很好,为1998年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条件。由于近两年粮食产量较高,库存充裕,一方面为物价控制在较低水平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第七,1998年我国经济运行态势仍将呈现买方市场特征,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企业经营水平分化加剧,结构调整依然是经济工作中的重点,经济政策将继续执行稳中求进的方针,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3.影响因素:第一,物价压力较小,即使投资规模适当扩大,也不会使物价大幅攀升,从而为投资需求增长让出较大空间。过去,我们强调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压抑物价上升。从近年情况看,由于生产资料供给能力大大增强,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连续几年低位徘徊,甚至是负增长,其生产状况如何基本上取决于需求力度的大小,因此投资规模适度扩大对物价几乎没有太大影响。同时国内储蓄率保持在较高水平,1991~1996年平均在41%左右,为投资资金来源提供了可靠保证。第二,随着香港的平稳过渡,香港特区政府的正常运转,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可以适当下调,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一定的外汇储备,进口一些先进设备,以更快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品结构升级换代。第三,物价涨幅保持较低水平,为利用利率这一经济杠杆进行经济调节创造了条件。根据我们的分析判断,1998年物价涨幅虽有一定回升,但回升有限。这样,在适当时机可对利率水平和结构进行微调,减少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利息负担,刺激经济的发展,使企业与银行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第四,国家从1997年10月1日起降低进出口商品关税税率,平均关税水平由23%降低到17%,降税幅度为26%,涉及税号商品达4800多个。关税的大幅下调充分表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及国际合作的决心和信心,必将吸引更多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导向的外商投资,加大外资和技术引进力度,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第五,出口成本稳定有利于扩大外需。近年来,原材料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一直比较平稳,1998年也将呈现这一态势;同时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使单位产品中劳动力成本上升势头减弱,加上汇价比较稳定,进口成本不会上升,因而出口成本将基本保持稳定,这将有利于外需的扩大。

当然,1998年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一是就业压力依然很大,这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形成一定的约束。目前,找国的经济增长已由过去主要追求“量”转变为主要追求“质”,经济增长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下岗职工、就业人员的增加对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安定均有很大影响,因而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不能不同时兼顾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二是连续几年的贸易顺差,汇率升值,为1998年继续扩大出口增加了难度,同时由于东南亚各国货币的贬值,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因此贸易顺差增幅会大幅下降,从而使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三是新的消费热点仍处于扶植、培育阶段,消费需求增长平稳。从目前确定的消费热点看,住宅产业由于体制、价格、收入水平、观念等多方面影响,1998年虽会有一定进展,但住房消费尚不会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仍处于积累阶段。而农村居民受环境、绝对收入水平的影响,尽管消费倾向尤其是生活用品的消费倾向有提高趋势,但仍处于平稳增长阶段,农村市场活跃程度有限。四是企业经营水平不高、效率低下的矛盾仍难以根本扭转。

二、1998年国民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分析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目前社会各界众说不一,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关于需求是否存在不足的问题上。一些学者指出,目前我国经济事实上处在一种“货币紧缩”状态,其表现是:银行信贷增长偏低,国家商业银行信贷额度用不完,商业银行归还中央银行再贷款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数额越来越大。因此,他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宜立足于扩大有效需求。另一种观点,也就是目前的主流派观点,则认为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很好,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他们主要从投资增长、消费增长以及净出口增长与GDP增长的对比中论证了这一观点,主张坚决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我们分析认为,由于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已由过去的总量矛盾转化为现在的结构性矛盾或者说失衡,因此一味地在总量方面讨论需求足与不足,从而由此做出相应的政策取向,并不能真正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实质矛盾。目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应首先放在结构调整方面,经济结构不调整好,总量调控的基础永远不会稳固。过去十几年来,中国经济始终处于“一放就热,一收就冷”的怪圈之中,尽管这几年在中央宏观调控技术和能力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恰到好处地实现了“软着陆”,但在旧的体制积淀下来的种种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盲目放松银根,刺激需求增长,是不切实际的,容易破坏目前较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不能太慢,因为一是中国人口众多,面临的就业压力相当大;二是改革步伐的加快客观上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因此在保持经济增速较快的前提下,加大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是1998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取向。在此背景下,我们对1998年的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如下:

1.经济增长

由于前几年抑制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障碍——通货膨胀压力和基础产业瓶颈都已得到较为明显的缓解,同时随着十五大的召开,股份制改革将进一步推进,非国有经济发展也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其经济增幅有望进一步提高,预计在中央总量适度从紧、结构有所松动、稳中求进的政策方针下,1998年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高增幅,预计GDP实际增长10%左右。其中,第一产业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高价值产品所占比重的加大,以正常年景的粮食产量计算,预计1998年第一产业增幅将比1997年有所提高,增幅大致在4.4%左右。第三产业随着城镇再就业工程的进一步推进,个体商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加上各级政府对第三产业更加重视,估计1998年第三产业增幅会继续提高,预计增幅在9.4%左右。工业生产在买方市场的大背景下,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增幅在12.5%左右。建筑业受房地产市场影响,增幅不可能太高,预计增长8.9%左右。

2.固定资产投资

90年代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需求力量。鉴于目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开工率不足,因而呼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声音非常强烈,同时由于体制性因素,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也一直比较强烈。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有必要也有可能保持较高的增幅,但是作为投资主要主体的企业,其投资意愿与以前相比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也不会太高,初步估计增幅在17.5%左右,投资结构有望进一步好转。

3.消费

据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对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和武汉五大城市消费者调查的结果,1997年居民消费无热点显示,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难有表现。同时由于近年消费行为已几乎完全市场化,政府并无直接刺激的手段,因此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心理日趋成熟的情况下,1998年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实际增幅与1997年相比基本持平,受物价因素影响,名义增幅高于1997年。

4.进出口

1994年以来,我国贸易进出口已连续4年出现盈余,且数额越来越大,因而贸易摩擦增多,国际压力增大。另外,由于1997年10月1日起我国大幅下调进出口关税,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进口增长,在1997年增幅相对较低的情况下,1998年进口增幅会有所反弹,估计比1997年增长13%左右。对出口而言,由于1998年国内投资增长有所加快,内需扩大,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出口需求的大幅增长;同时,由于人民币币值连年坚挺,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商品出口竞争力有所减弱,在1997年出口增幅较高的基数作用下,估计1998年出口增幅比1997年有所回落,预计增幅在10%左右,贸易顺差达到267亿美元,绝对数额不小,但与1997年相比,净出口增幅大幅下降,从而1998年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减弱。

5.物价

分析影响物价上涨的各方面因素,我们认为1998年物价涨幅将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原因如下:一是1997年物价涨幅低,对1998年几乎没有什么翘尾影响;二是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水平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成本上升的压力小;三是进口关税大幅下调,进口成本也会下降;四是市场供求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社会供求关系平衡;五是从货币因素来看,1997年M2的增幅与前几年相比有不小的下降,从经验数据看,M2对物价上涨的影响往往滞后1年,因而1998年物价上涨动力减弱。如果考虑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部门可能利用近年物价涨幅较低这一较好时机出台部分调价措施,预计1998年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上涨3.3%左右,居民消费物价上涨5.6%左右。

6.财政金融

近两年,由于加强工商税收征管工作,改进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办法以及提高印花税率等措施,促使税基明显扩大,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开始回升。1998年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财税征收将更加规范化,以前一些“费”可能纳入财政收入范畴,加上企业经济效益预期看好,进口增幅较高,从而财政收入增幅将可能继续高于GDP现价增幅,所占比重继续小幅上升,初步预计1998年财政收入增长17%。由于1998年将加快企业兼并破产步伐,因而财政支出压力较大,要完成财政赤字控制目标需下大力气,努力增收节支。

作为对宏观经济有直接影响的货币政策,预期1998年仍将是适度从紧,但贷款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一些绩优企业资金环境宽松,而一些负债率高、偿债能力差的企业将不得不面临资金紧缺的局面。从各项金融指标看,1998年现金投放规模依然较大,原因在于1998年股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会吸引一部分资金;利率会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使得居民持现意愿增强;由于商业信用不佳,企业间交易出现了许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象。预计M0增长13%左右,M1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将呈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年底余额同比增长18.8%左右,基本上在“九五”计划货币控制目标范围之内。M2随着居民储蓄的稳定增长,预计增幅在20.5%左右,控制在“九五”计划23%的目标之内。

三、1998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解放思想,搞活经济,但切忌“刮风”。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上所作的报告无疑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会使经济发展更加有活力,但各地在贯彻执行十五大精神时,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吸取1993年全国各地开发区和房地产热的经验教训,使经济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2.前几年,控制物价一直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1998年,我们认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应有所转移,即在注意物价涨幅高低的同时,把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放在使经济可以持续、快速发展上,加大改革力度和结构调整力度。

3.正确看待各地方本地产品市场占有率问题。目前在讨论地区经济时,许多人把本地产品在当地市场占有率作为一项重要依据,并以此作出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方针。我们认为如果过度重视本地产品市场占有率,而不是从全国市场占有率方面考虑问题,很容易形成地方保护主义,这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极为不利。因此,对于市场占有率高低的问题,政府应有正确认识,不应过多干预。

4.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和政治导向上,应从经济杠杆方面着手,比如税收、利率等政策,只有这样才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标签:;  ;  ;  ;  ;  ;  

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