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时代手机图书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及论文,图书馆论文,前景分析论文,时代论文,手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3G时代已经到来,所谓3G(3rd Generation)即第三代数字通信,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能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而作为拥有众多年轻用户群体的图书馆无疑成为3G时代下通讯技术推崇的主要对象,因此,一个新名词“手机图书馆”诞生了,手机图书馆是图书馆数字化的又一进程,是通过在图书馆内部部署移动代理服务器,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手机客户端,增加图书馆与读者互动的一种新的服务方式,是图书馆扩大外延服务的又一新尝试。本文就当前手机图书馆在国内开展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
2 现状分析
2.1 地域分布状况
2003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开通全国最早的手机短信平台后,接下来香港大学图书馆及上海市图书馆等一批大学和公共图书馆都纷纷采用这一新型服务方式,这一新式潮流迅速在全国兴起。笔者统计,从2003-2010年,全国已有34家图书馆拥有手机图书馆业务,大部分是以短信平台为主,也有个别图书馆拥有手机上网和Wap(一种支持手机上网的全球性开放的无线应用协议)服务,具体地域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手机图书馆地域分布图
(注:*表示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全国已开通手机图书馆的地区包括北京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及港澳台地区。除华北地区外几乎都有涉及,下面以几个比较典型的地区为例进行分析。
(1)北京地区。共有4个大学馆和1个公共馆开通了手机图书馆业务,作为全国最具实力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都拥有这一项新式业务,它们的服务水平是与时代同步的,起着带头示范的作用。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作为国内大学中最早开通手机平台的图书馆,开启了手机短信服务平台之先河;而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掌上国图”服务品牌已初显效应,是各大高校馆及公共馆开展手机服务业务需效仿的楷模。
(2)华东地区。发展最迅速,共有8个大学馆、1个专科学校馆和4个公共馆开通了此项业务,占所有总数的35.3%。这与华东地区经济的发达是密不可分的,经济促进发展,该地区的图书馆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支撑新业务的开展。其中上海市图书馆于2005年5月开通的手机图书馆,成为全国公共馆首家“移动图书馆”,开辟了图书馆信息传递的新天地;杭州下城区图书馆则于2010年6月创办了国内首个G3手机阅读室,使移动信息技术和传统阅读达成了有机结合,推动了手机阅读的进一步发展。
(3)华中地区。仅有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开通了手机图书馆业务,但它于2006年7月开通的Wap手机服务项目,却是全国第一家拥有手机版网站的图书馆,其服务功能包括图书馆概况、书目检索、我的图书馆、南湖论坛、南湖社区等,对于倡导手机上网、创办手机版网站服务都起到了带头作用,也是对未来手机图书馆发展趋势的一种具体实践。
由此可见,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手机图书馆业务开展得较好,如北京地区和华东地区,而经济较落后的西北地区仅有1家大学图书馆开展了此项业务,并且能开展该项业务的几乎都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大学图书馆以及有政府支持的省、市级公共馆。因此,手机图书馆的开展地区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它需要同移动通讯公司等商家合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推广和发展。
2.2 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通过对CNKI中发表的篇名字段为“手机图书馆”的全部论文进行模糊检索,检索出相关研究论文记录91篇(检索日期为1980-2010年7月6日)。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9篇,占所有发表论文的20.88%;图书馆系列核心期刊14种。这说明手机图书馆研究已被纳入专题研究的范围,引起了图书馆界的关注与重视。目前所发表的研究论文脉络如图1所示。
图1 手机图书馆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手机图书馆研究论文发表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2005-2006年——起步阶段。手机图书馆研究论文从2005年才开始发表,当时仅有4篇论文,核心期刊为0篇,说明这个时期手机图书馆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各大图书馆对其还未重视,其业务虽在少数图书馆有实施,但影响范围极小;2006年上升到14篇,其中核心期刊出现2篇,表明手机图书馆已被认可,但关注度还不够,手机图书馆业务只以简单的短信方式在某些大学图书馆或公共馆有所实施。2006-2008年——缓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手机图书馆发展缓慢,特别是2007年走向了低谷,论文仅6篇,核心刊3篇,说明手机图书馆研究在曲折中艰难前进着,手机图书馆业务有所展开,但发展缓慢。2008年以后——快速发展阶段。手机图书馆研究论文呈现积极发展态势,2008年达到20篇,但核心期刊0篇,说明手机图书馆的热潮又一次掀起,而且研究已经提上日程,但图书馆界还不够重视,手机图书馆业务在比较发达的地区有所实施,并逐渐影响到其他地区。2009年研究论文达37篇,核心期刊9篇,出现一个突飞猛进的态势。这表明手机图书馆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图书馆界的关注与重视。虽然图中显示2010年的发文篇数似乎有所下降,但这仅是半年的统计,从核心期刊发表的5篇论文可以看出,手机图书馆研究已经引起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而且已有论文开始关注到国外手机图书馆的发展状态,如张文彦的《美中Wap早机图书馆发展现状比较》,列举了许多美国手机图书馆发展的例子,为国内创建手机图书馆提供了事实依据。总之,从手机图书馆发表的研究论文的篇数、时间段及由普通期刊到核心期刊的重视可以看出,手机图书馆是3G时代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和现在的快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的重视,这一新式服务手段已由国外传入国内,受到广大图书馆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与推崇。
2.3 国内应用实例分析
3G时代推动了手机图书馆的发展,但因我国手机图书馆发展的历史短,技术力量薄弱,决定了其发展模式单一、业务水平较低。通过对已开通手机图书馆业务的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网页查询的实例,可以了解目前手机图书馆开展的实际运行情况。
2.3.1 实际应用与理论研究之间存在差异
手机图书馆是一新式的服务手段,只有在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学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有所应用,笔者对文中提到的34所已开通手机图书馆业务的图书馆主页进行访问,发现仅有18所图书馆的主页清楚地写着“手机图书馆”或“短信服务”等明显字样,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掌上国图”、吉林省图书馆的“手机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的“手机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的“短信服务”、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短信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的“LAB新体验”、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手机Wap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手机图书馆”等,其余的图书馆主页几乎找不到相关字样。特别是对于理论研究中经常提到且具有代表性的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在其主页几乎找不到手机图书馆的服务项目;而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的主页虽然有“短信平台”和“手机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但无法打开其服务页面。可见,手机图书馆的实际应用情况不容乐观,有些在理论研究中提到过已开通手机图书馆业务的图书馆也许只是在一段时间内试运行过,实际上并没有将此项业务开展和推广起来。这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矛盾说明手机图书馆业务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问题,还需要对其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2.3.2 以短信业务为主的服务模式
通观已开通手机图书馆业务的各大图书馆,手机短信服务几乎占了大半,这和手机短信具有技术成熟、开通方便、功能齐全、双向性强等优势有关。通过对当前手机图书馆主页的访问,可以了解到短信功能在手机图书馆中的运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功能。(1)业务办理。指读者通过短信进行书目和个人借阅查询,对图书进行预约、续借、挂失,对读者证进行办理、缴费、挂失,开馆时间查询、图书馆概况及功能介绍等。如吉林省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卢州医学院图书馆、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2)通知提示。包括办证须知、催还提醒、到书通知、超期通知及预约物品到取通知及图书馆通知等。如深圳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卢州医学院图书馆、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香港教育学院图书馆等。(3)交互回馈。包括虚拟参考咨询、读者荐购、咨询回复、读者调查、新书定制等,使读者与图书馆进行互动交流,如深圳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卢州医学院图书馆等。可见,国内手机图书馆的业务主要以短信服务为主,并且已发展得较完备,这就需要尽快开通功能更加完善的手机Wap服务。
2.3.3 “掌上国图”的优秀范例作用
目前就开通手机图书馆业务的图书馆来说,国家图书馆的“掌上国图”模式当属优秀范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其独特魅力。首先,清晰直观的图片界面。在国家图书馆的主页上,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到有手机图片的“掌上国图”字样,使读者方便快捷地发现这一新式服务手段。点击进入页面,可以看见其主要的服务项目,在每项服务项目下面都详细地介绍其功能、读者注意事项、使用说明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等,让读者一目了然,并且蓝色的图片界面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从外观上吸引读者使用该项业务。其次,完备齐全的服务项目。“掌上国图”已开通了四项服务项目,即移动数图、短信服务、国图漫游及手机阅读。其中移动数图是一种把实时信息推送服务和用户自主选择结合起来的个性化服务方式,使读者能便捷、及时、个性化地接受这种新型服务;短信服务内容包括预约到达通知、图书催还、图书续借、读者卡挂失、读者卡过期提醒、读者意见与建议、公共信息等业务,为读者提供了手机与Web两种开通方式,并提供资费说明,使读者更加明确使用范围,了解使用方法;国图漫游包括读者指南、静态导航、动态导航和模拟国图四部分,为读者提供了形象直观的即时服务;手机阅读主要向手机用户提供订阅、下载、导入和阅读各种图书、报刊、漫画等内容,是一种新式的阅读方式,给读者新鲜的阅读体验。最后,移动互联的完美结合。“掌上国图”既是移动通讯技术成熟的体现又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者完美结合的产物,它由简单的文字短信发展到图文并茂的手机阅读领域,站在了时代的前例。“掌上国图”的典范模式对引领手机图书馆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3 前景展望
手机图书馆作为一种新式的服务手段,必将有它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潜能。随着手机上网用户的不断增加、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图书馆联盟的建立,手机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将是可观的,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功能上都将不断发展壮大。
3.1 手机上网用户的增长为手机图书馆的实现提供了需求保障
3G时代的到来,为移动互联技术带来了新契机,手机上网用户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中新网报道,截止2010年4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总量达到78650.1万户,3G手机用户达到2002.2万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也于2010年7月15日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显示中国网民达到4.2亿,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手机网民规模已达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可见,中国手机上网用户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需要大量的信息文化,而图书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开通手机图书馆服务方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能满足广大手机用户的需求,起到文化导引作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图书馆服务将是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在开通之前,要对服务范围内用户对手机图书馆的期望和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有的放矢地建设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项目,随时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调整服务方向,提高系统服务效率,发挥社会效益。
3.2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手机图书馆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手机图书馆是移动信息技术与数字图书馆相结合的产物,它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络技术及智能手机媒体的发展息息相关。首先,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手机图书馆Wap服务网站的开展。早期的移动通信技术以短信为主,但随着3G时代的来临,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其通信速度增快,带宽不断增大,存储容量扩大以及软硬件的合理配置,可以为手机阅读、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音乐等新业务开展提供可能。其服务已由简单的文字推送发展到图像、声音、视频流等多媒体信息的提供,而且还可以进行网页浏览、电话会议及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手机图书馆系统依托先进技术由单一的短信发送向多功能的Wap网站服务发展,用户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设备在Wap网站上实现访问、浏览、链接、下载、定制、互动和在线阅读等功能,在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服务,方便快捷的得到所需信息。其次,互联网络技术促进了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手机图书馆是移动网络接入数字图书馆,建立手机版用户网站的一种新模式,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代替计算机上网,登录移动版图书馆网站,随时随地在移动中实现文献的检索、续借、预约及荐购。随着互联网设备终端化、技术标准化及观念的更新化,手机版图书馆网站的技术将更完善、门户更开放、服务更周到。最后,3G智能手机的出现为手机图书馆提供了终端保证。作为移动通讯终端的手机,已经从最初的简单通话功能发展到现在的上网、摄像、看电视、听歌曲、查资料和信息存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机,特别是3G手机所具有的新功能,如GPS导航和定位服务、电子邮件、数字照片传输、数字音乐播放、多用户游戏等,为手机图书馆功能的进化提供了保障。手机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享受图书馆提供的上网服务、阅读服务、定位服务、多媒体服务及智能支付服务等扩展性服务。总之,未来的手机图书馆将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迈向新台阶,它的服务功能将更强大、服务内容将更丰富。
3.3 图书馆联盟的建成为手机图书馆的实现提供了资料来源
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联合的最新形式,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它既属于馆际合作,也属于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联合,是纸型资源与电子资源的互补共存。随着社会的创新发展和用户的需求变化,图书馆联盟将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建立的图书馆联盟,如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吉林省图书馆联盟、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等,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对图书馆资源的整合与共建共享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服务于更多的读者提供了可能,手机图书馆业务的开展迎合了这一需求,将手机作为服务的工具,快速、便捷的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阅读服务和知识获取服务,手机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定制所需信息,手指只需轻轻一点,就能享受到图书馆联盟所提供的文化大餐。
综上所述,手机图书馆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它作为一种新事物,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各大图书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3G时代给它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相信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信息的公开化,手机图书馆将以它全新的面貌服务于广大的手机用户。
收稿日期:2010-11-29